【印象】说说我第一次上学
![]() |
假期已经过了一半,一四届的新生派开始在老乡群里热闹地讨论该如何上学,什么时候上学,是否要结伴上学?他们的言语中饱含着兴奋、激情和隐约的不安,有时会带着一丝刚刚走出高中的稚气,有时也会带有一丝准大学生的老成。看着他们的言语,思绪流转,不觉就想起第一次上学的情景。
因为大学在外省上学,出门总是缺不了老乡的帮助,老乡们的言语和指导就是我判断前方道路该如何走的方向标。因为录取结果很晚,加进老乡群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在讨论好该如何上学,该什么时候上学了。那时的一三届因为南北区报道时间的不同,分为两个批次坐飞机从海口飞过去,南区的早一天,北区的晚一天。
我是北区的,但是却没有和北区的同一天去,因为我决定提前出发,和南区的同一天。我虽然是和南区的同一天出发,但是我却没有和他们结伴从海口出发。因为姐夫在三亚居住,从那过去机场方便的原因,于是我就一个人坐三亚七点的那班航班。
我上学很简单,一个人背着一个书包,书包里放着两套换洗的衣服和通知书,并没有多余的杂物,因为听说坐飞机有限制所以就没有多带什么杂物。一个人的旅途虽说比较自由,但是更多的还是不安,第一次坐飞机什么都不懂的不安,害怕睡过头误了航班的不安,一个人上路的不安,当时心里最多的还是不安。
因为不安,在姐夫家的时候,很早就把闹铃设定好,凌晨三点五十一个,三点五十五一个,四点一个。与姐夫和他的哥们一起简单地吃个饭,喝两杯之后就早早上床去躺了,害怕睡晚了会睡过头。在饭桌上姐夫和他的哥们给我讲了很多出门的经验,我听得很认真,并一一点头。最有意思的莫过那位大哥说他在学校追学姐的故事,漂亮的学姐在他的攻势下还是被他所俘,言语中不免有一丝自豪但又有一些无奈,无奈现在的生活。于是他给了我很多警示和劝诫,于是知道在大学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凌晨第一遍闹钟就醒了,再也睡不着,心中有点兴奋,兴奋那未知的地方。姐夫五点钟开车载我去机场,到那也快六点了,时间刚好,刚好提前一个半小时进站。姐夫送我到机场门口,我背着包下了车,回过头挥了挥手,道个别。我知道,从下车的时候开始,旅途就是我一个人的旅途,路要我自己走。父母在家不能送我到机场;机场门口不能停车,所以姐夫不能送我进站。剩下的事就是要靠自己。
第一次进站,满处的人,感觉每个地方都一样,连票都不知道去哪拿好。看着时间慢慢流逝,只能一路问过去,问了一路终于知道了大概流程,终于拿着票走进候机大厅。看着别人相伴而行,不住地依靠父母办理各种手续,忍不住摇了摇头,没有一点羡慕。
第一次坐飞机,害怕会做错什么,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空乘人员与广播的每一句话都认真听,不敢大意。座椅前的安全指示也认真看了一遍,逃生舱在哪,通道在哪,都多看两眼。记得我旁边坐的是一个女孩子,飞机即将起飞,安全带系了很多次也没有系上,于是当时便伸出手帮她系上;在后来那女孩子有些不舒服,因为害怕她晕机,便把自己的备的晕机药也给了她。
那时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进站,第一次候机,第一次坐飞机,第一在飞机上吃早餐。可惜当时不是坐在窗边,无法第一次在飞机上看白云,但那依然填补了我许多的空白,在那一次我是一个人。
在昌北站下的飞机,一个人背着书包慢慢地跟着人流朝着通道外走去,小心翼翼地看着墙上的指路标示,生怕迷路。走出了出站口,一个人走到二楼的休息区休息,等待其他人的到来。看着窗外的白云和蓝天,我知道我要在那地区最少待四年。转头想看看小岛的方向,突然不知道它在那里,转过身左顾右盼,才真的相信我真的是一个人,周围都是陌生人,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过客,而我也将是他们生命中的过客,一种莫名的情绪引致心头。因为害怕这种情绪,慌忙掏出手机,给家里打个电话,那时候听着声音都感觉很幸福,第一次开始不想挂电话。
终于和前来接机的学长以及刚到的同伴汇合,一起坐车回学校。因为他们都是南区的,因此到了南区门口我就下了车,借助班主任给的提示,一个人走回北区找到辅导员,也找到了宿舍。其他人还没有来,来的又走了。于是一个人开始收拾寝室与床铺,顺便发条说说埋怨南昌闷热的天气,在安静,空旷,闷热的宿舍里坐着吹风扇,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电视。中午独自跑去食堂吃东西,下午一个人跑出去买东西,因为什么都没带,所以什么都要买,大包小包地带回去。夜晚躺在床上,并没有感到什么孤独与不适,因为我知道只有我一个人,我自己可以做很多,一个人也可以做得很好。那一夜没有做梦,没有半夜惊醒,那一晚睡得很香甜。
那是我第一次上学,也是我一个人的旅途,我也很兴奋我做到了很多,人总是在慢慢成长,也会逐渐成长,那次也是我的一次成长。
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我相信除了我也会有很多人会这样,第一次一个人上学。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体会到这种一个人的孤独感。我相信在我的学弟学妹中也会有人需要一个上学,心中可能会有这种孤独,也会有人不适应父母不在身边的感觉。因此我愿意花费我的时间给他们解答,除了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让他们能够早些了解些什么,心里有个准备。我不希望他们因为早早来到学校没有人帮忙而倍感孤独,所以我愿意花费时间与他们相识,也愿意到时候帮助他们。我也愿意在开学的时候去探望他们,我也愿意在开学的时候带他们出去吃个饭,也愿意在夜晚与他们胡拉乱扯一会。希望他们能少几分孤独,特别是刚来的时候,最是如此。
但是后来觉得还是算了,圈子就那么大,能进来的总会进来。毕竟个人的能力还是有限,圈子无法无限扩大,只能在自己的范围里做些事情,有些事情并不是做了就有意义,意义这种东西可以说得很好听,也可以说得很难听,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了也白做。做好自己本分才是王道,其余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该认识的早就认识了,不该认识的说了也没有意义;该做的总会做的,不该做的做多少都没有意义。
如今已过了一年,讨论上学的也变成了一四届的后辈,但是看看他们的问题发现好像自己也问过,脑袋里,昨日的印象不知不觉就涌上来。这印象不深不浅,就在那里;这印象不长不短,就在那里;这印象不多不少,就在那里。
印象里,第一次上学,一个人,一个书包。印象里,第一次上学就是一个人背着书包走在路上。印象里,第一次上学就是一个人背着书包走在路上并体会路途中那些五味杂陈的感觉。
印象里,印象里,印象里我第一次上学的模样。
-
千愚的芒果园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1-02 23: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