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年锦时
(一)
国庆期间完成了搬家、安家等系列浩繁工程,外带跑了很多地方。未能免俗,顶着巨流的人群去了杭州著名的一湖一江一湿地二商圈,还伙同上海帮潘、童二少去了一趟九溪烟树(杭州地产线基本也是依照我上述的这几个点布局开来的)。此外,北山路的巴金穗庐和黄宾虹画室属于妙手偶得,南山路的美院和酒吧就是有意栽花了。
杭州,已是我18岁离家读书以来经行过的第5座城市,似乎冥冥之中又印证了“不系舟”这一昵称。“不系舟”的名字源于庄子的“泛若不系之舟”,也有点受到少年时读石康小说《晃晃悠悠》的影响。那时,我总觉得能随遇而安是一种还不错的品性(当初HR招人时不也总是强调Geographic adaptability这些屁话嘛) 。然而如今,我们的年龄已牵绊了我们对生活的顾望。
现在看来,不系舟其实真的是一种很危险的性格。这一点凡凡、分分都让我有值得钦佩的地方:他们在心中总有一些坚持。我虽早已不是晃晃悠悠的生活,但总好像生活在经行的他乡,归宿感从未从心底生发。这恐怕同我的际遇和由此伴随的一些决心有关。
细细盘算来,我与这座城市其实还真有着一些“前缘”。记得3年前读书的时候曾经经过杭州夜游西湖。当时舍本逐末的奔着绍兴和乌镇去,杭州只作短暂停留,只记得那一晚和Ex在月黑风高的西湖边走很久,说了些是有情的还是无情的话题已经记不清了,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了;研二找工作时误打误撞又来浙财大试讲拿到Offer,但最终因为自己的意见没有把抉择放在杭州。没想到的是,生命的第26个瞬间,我又来到了钱塘。从小耳熟能详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终于近在眼前。
这是一个底色温暖的城市。我不想铺陈太多有关江南的调子,只是真实地感受到,生活节奏比较细水长流,质感是细腻而温润的。陆续去了浙大、美院和浙传,觉得学术南派还真是不逊于传统北派的架势,日后若能来听听讲座读读书之类的还是不错滴。然而,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去了浙大晓风和枫林晚两家当地比较有口碑的文化书店,觉得书籍上新的速度有些滞后,可能与是内陆城市有关。
(二)
我需要承认的是,有些时候我还是不够成熟。譬如,在阳光下背着包行走的时候,我多么希望还原为一个学广告的简单女生;譬如,我还是习惯有小孩管我叫“姐姐”而不是“阿姨”;譬如,每当乘车经过美院校区那现代派的建筑群时,我总有继续进去读一个学位的冲动……
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环境,我想改变多一些。既然做不了向日葵,好好做一株蒲公英其实也不错的。可以,有不再失落茫然而是笃定自信的眼神,有不再纯真但依然清澈的内心,有不再趋之若鹜但对未来更加清醒执着的头脑,有不再只顾埋头赶路却更有方向感与厚度的工作状态,有奋不顾身但更欣赏细水长流的爱情。当我有朝一日回忆今朝,我会为自己欣慰,会对自己说,我对得起自己最好的光阴,而没有一点虚掷和浪费。
买了Nikon D3000配18-105的镜头,很基础的配置,足矣。自从大学上专业课时那只海鸥光学不再使用后,我好像和光影世界隔离了很久,国庆通过买相机的机会用了两天恶补了一下我荒废的摄影基础。如今身在杭州,让我觉得倘若不用多一些的文字和影像来记录,颇有些对不住这段我拥有的时光——素年锦时常相忆嘛。
(三)
扁桃体发炎终于好了,和当年实习刚到北京一样,彷佛总要闹些小恙才对的住我的异地“迁徙”这件事。上周和5年没见的HC同学见面吃了许府牛杂。HC笑着说看到我的Space鼓励我要好好写下去。我好像一个总是闹别扭的小孩突然听到了大人的夸赞和安抚而变得很乖。哈哈,我想会的。
秋天的阳光下,青青同学发短信给我说很想念我,还梦见我开了一台Beetle来见她。我回:今天是我们一起爬司马台长城6周年了。秋日,在日渐萧瑟的江南,对某个北方城市,我突然开始分外的眷恋。
(即日起为了更畅所欲言,本人MSN-SPACE搬家到豆瓣日志)
国庆期间完成了搬家、安家等系列浩繁工程,外带跑了很多地方。未能免俗,顶着巨流的人群去了杭州著名的一湖一江一湿地二商圈,还伙同上海帮潘、童二少去了一趟九溪烟树(杭州地产线基本也是依照我上述的这几个点布局开来的)。此外,北山路的巴金穗庐和黄宾虹画室属于妙手偶得,南山路的美院和酒吧就是有意栽花了。
杭州,已是我18岁离家读书以来经行过的第5座城市,似乎冥冥之中又印证了“不系舟”这一昵称。“不系舟”的名字源于庄子的“泛若不系之舟”,也有点受到少年时读石康小说《晃晃悠悠》的影响。那时,我总觉得能随遇而安是一种还不错的品性(当初HR招人时不也总是强调Geographic adaptability这些屁话嘛) 。然而如今,我们的年龄已牵绊了我们对生活的顾望。
现在看来,不系舟其实真的是一种很危险的性格。这一点凡凡、分分都让我有值得钦佩的地方:他们在心中总有一些坚持。我虽早已不是晃晃悠悠的生活,但总好像生活在经行的他乡,归宿感从未从心底生发。这恐怕同我的际遇和由此伴随的一些决心有关。
细细盘算来,我与这座城市其实还真有着一些“前缘”。记得3年前读书的时候曾经经过杭州夜游西湖。当时舍本逐末的奔着绍兴和乌镇去,杭州只作短暂停留,只记得那一晚和Ex在月黑风高的西湖边走很久,说了些是有情的还是无情的话题已经记不清了,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了;研二找工作时误打误撞又来浙财大试讲拿到Offer,但最终因为自己的意见没有把抉择放在杭州。没想到的是,生命的第26个瞬间,我又来到了钱塘。从小耳熟能详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终于近在眼前。
这是一个底色温暖的城市。我不想铺陈太多有关江南的调子,只是真实地感受到,生活节奏比较细水长流,质感是细腻而温润的。陆续去了浙大、美院和浙传,觉得学术南派还真是不逊于传统北派的架势,日后若能来听听讲座读读书之类的还是不错滴。然而,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去了浙大晓风和枫林晚两家当地比较有口碑的文化书店,觉得书籍上新的速度有些滞后,可能与是内陆城市有关。
(二)
我需要承认的是,有些时候我还是不够成熟。譬如,在阳光下背着包行走的时候,我多么希望还原为一个学广告的简单女生;譬如,我还是习惯有小孩管我叫“姐姐”而不是“阿姨”;譬如,每当乘车经过美院校区那现代派的建筑群时,我总有继续进去读一个学位的冲动……
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环境,我想改变多一些。既然做不了向日葵,好好做一株蒲公英其实也不错的。可以,有不再失落茫然而是笃定自信的眼神,有不再纯真但依然清澈的内心,有不再趋之若鹜但对未来更加清醒执着的头脑,有不再只顾埋头赶路却更有方向感与厚度的工作状态,有奋不顾身但更欣赏细水长流的爱情。当我有朝一日回忆今朝,我会为自己欣慰,会对自己说,我对得起自己最好的光阴,而没有一点虚掷和浪费。
买了Nikon D3000配18-105的镜头,很基础的配置,足矣。自从大学上专业课时那只海鸥光学不再使用后,我好像和光影世界隔离了很久,国庆通过买相机的机会用了两天恶补了一下我荒废的摄影基础。如今身在杭州,让我觉得倘若不用多一些的文字和影像来记录,颇有些对不住这段我拥有的时光——素年锦时常相忆嘛。
(三)
扁桃体发炎终于好了,和当年实习刚到北京一样,彷佛总要闹些小恙才对的住我的异地“迁徙”这件事。上周和5年没见的HC同学见面吃了许府牛杂。HC笑着说看到我的Space鼓励我要好好写下去。我好像一个总是闹别扭的小孩突然听到了大人的夸赞和安抚而变得很乖。哈哈,我想会的。
秋天的阳光下,青青同学发短信给我说很想念我,还梦见我开了一台Beetle来见她。我回:今天是我们一起爬司马台长城6周年了。秋日,在日渐萧瑟的江南,对某个北方城市,我突然开始分外的眷恋。
(即日起为了更畅所欲言,本人MSN-SPACE搬家到豆瓣日志)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