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先生教你如何坦荡荡地骗稿费
义务
太宰治
原载《文学者》,摘自《太宰治的人生笔记》,王淑仪 译,台湾麦田出版
尽义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人为何而生?为何要写文章?对现在的我而言,只能说是在尽义务。我并不是为了钱而写;并不是为了快乐而活着。前几天,我一个人走在郊外的路上,突然想到一件事。“所谓的爱,到头来会不会也只是在尽义务而已呢?”
具体来说,我现在要写五张(稿纸)的随笔,就非常痛苦。十天前我就一直想着我该写什么。为何不拒绝这个约稿呢?因为人家叫我写。对方来信,要我在二月二十九日之前交出五六张稿子。我不是这本杂志(《文学者》)的作家,因此没有非写不可的理由,然而我却回信给对方说我会写。说来我也不是需要赚稿费,更无心讨好那里的作家前辈们,只是因着我自己订下的“在可以写的状态下,有人来邀稿,就一定要写”的原则下,我回答愿意写。这原则就像是当你有办法给予时,别人来要求你就一定得给,是一样的。多亏我文章里的词汇多是那样夸饰的,因而老引起人家的反感,多亏我大大地承继了“北方百姓”之血统,因而有了“平常说话就这么大声”的宿命,关于这一点,希望大家不用费心对我提高警觉,连我自己都快搞不清楚我究竟想说什么了。这样不行,我得重新振作。
我是因为义务而写作。如前所述,在可以写的状态下。这并不是自命清高,换个角度来说,我现在虽然有点感冒,微微发烧,但并不至于卧病在床,不是病重到无法撰稿,是还可以写作的状态,且到二月二十五日为止,这个月预定的工作也都已结束,二十五日到二十九日之间并没有其他稿债,在这四天里我再怎样也应该写得出五张左右的稿子,是可以写作的状态,因此我一定得写。我现在是因义务而生。是义务,支撑着我的生命,若是靠我自己的本能,那我早就可以死了算了。死了也好,活着也罢,活着生病,我想也没有太大的不同。然而是义务让我不死,是义务命令我要努力,命令我要永无止境地,努力再努力,我因此危命颤颤地撑起身体,战斗。我不能输。就这么简单。
【已经骗到三页稿纸了,加油战斗啊太宰治!】
没有为纯文学杂志写短文更令人痛苦的事。我是个性鲜明的人(我五十岁之后,个性能否不要变得更糟呢,我还想要达到随心所欲地写作的境界,这是我唯一的期望),不过五六张的随笔里,我却想把我的想法全部挤进去,不过似乎不太可能,我老是失败。于是只能时常将这样失败的短文在前辈、友人面前曝短,再接受他们的指正。
看来,我还未能调整好心境,无法写好随笔这类的文章。太勉强了。从我回复可以写这五张的随笔至今的十日间,我不断取舍了各种题材。算不上取舍,只有一路舍弃,“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不断丢弃,最后什么也不剩。有些题目虽然可以在座谈会上聊聊,但若要在这样的纯文学杂志中写“昨日,栽植了牵牛花,有感”,这一字一字请活字工人去拾铅字,由编辑为我校对(校对别人无聊的无病呻吟,真是苦差事),然后成书摆在书店里,一个月之间,“栽植了牵牛花” “栽植了牵牛花”从早到晚在杂志的一隅不断重申,实在令我难以忍受。若是刊在报纸上,一天就过去了,还有救;若是小说,且又是将想说的事情全都写进去,一个月左右在店头不断叫卖,我也做好要丢脸丢到底的觉悟,惟有这“栽植牵牛花有感”,要连续在书店念一个月,我实在没那勇气。
昭和十五年四月
太宰治
原载《文学者》,摘自《太宰治的人生笔记》,王淑仪 译,台湾麦田出版
尽义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人为何而生?为何要写文章?对现在的我而言,只能说是在尽义务。我并不是为了钱而写;并不是为了快乐而活着。前几天,我一个人走在郊外的路上,突然想到一件事。“所谓的爱,到头来会不会也只是在尽义务而已呢?”
具体来说,我现在要写五张(稿纸)的随笔,就非常痛苦。十天前我就一直想着我该写什么。为何不拒绝这个约稿呢?因为人家叫我写。对方来信,要我在二月二十九日之前交出五六张稿子。我不是这本杂志(《文学者》)的作家,因此没有非写不可的理由,然而我却回信给对方说我会写。说来我也不是需要赚稿费,更无心讨好那里的作家前辈们,只是因着我自己订下的“在可以写的状态下,有人来邀稿,就一定要写”的原则下,我回答愿意写。这原则就像是当你有办法给予时,别人来要求你就一定得给,是一样的。多亏我文章里的词汇多是那样夸饰的,因而老引起人家的反感,多亏我大大地承继了“北方百姓”之血统,因而有了“平常说话就这么大声”的宿命,关于这一点,希望大家不用费心对我提高警觉,连我自己都快搞不清楚我究竟想说什么了。这样不行,我得重新振作。
我是因为义务而写作。如前所述,在可以写的状态下。这并不是自命清高,换个角度来说,我现在虽然有点感冒,微微发烧,但并不至于卧病在床,不是病重到无法撰稿,是还可以写作的状态,且到二月二十五日为止,这个月预定的工作也都已结束,二十五日到二十九日之间并没有其他稿债,在这四天里我再怎样也应该写得出五张左右的稿子,是可以写作的状态,因此我一定得写。我现在是因义务而生。是义务,支撑着我的生命,若是靠我自己的本能,那我早就可以死了算了。死了也好,活着也罢,活着生病,我想也没有太大的不同。然而是义务让我不死,是义务命令我要努力,命令我要永无止境地,努力再努力,我因此危命颤颤地撑起身体,战斗。我不能输。就这么简单。
【已经骗到三页稿纸了,加油战斗啊太宰治!】
没有为纯文学杂志写短文更令人痛苦的事。我是个性鲜明的人(我五十岁之后,个性能否不要变得更糟呢,我还想要达到随心所欲地写作的境界,这是我唯一的期望),不过五六张的随笔里,我却想把我的想法全部挤进去,不过似乎不太可能,我老是失败。于是只能时常将这样失败的短文在前辈、友人面前曝短,再接受他们的指正。
看来,我还未能调整好心境,无法写好随笔这类的文章。太勉强了。从我回复可以写这五张的随笔至今的十日间,我不断取舍了各种题材。算不上取舍,只有一路舍弃,“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不断丢弃,最后什么也不剩。有些题目虽然可以在座谈会上聊聊,但若要在这样的纯文学杂志中写“昨日,栽植了牵牛花,有感”,这一字一字请活字工人去拾铅字,由编辑为我校对(校对别人无聊的无病呻吟,真是苦差事),然后成书摆在书店里,一个月之间,“栽植了牵牛花” “栽植了牵牛花”从早到晚在杂志的一隅不断重申,实在令我难以忍受。若是刊在报纸上,一天就过去了,还有救;若是小说,且又是将想说的事情全都写进去,一个月左右在店头不断叫卖,我也做好要丢脸丢到底的觉悟,惟有这“栽植牵牛花有感”,要连续在书店念一个月,我实在没那勇气。
昭和十五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