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周克希南京分享翻译心得
苏州翻译公司家周克希虽已到古稀之年,但还是缓步的走上讲台,用略带沙哑的声音与读者分享自己30多年来的翻译心得,希望他的心得能够给广大从事翻译的工作者带来些许帮助。
20世纪70年代,虽然抱着玩玩的心态开始学习法语,但周克希的法语老师却非常认真。“老师当时给我用的教材是北外的,每道习题都让我认真做,她也会认真批改。”回忆起当初学习法语时的情景,周克希依旧历历在目,“两年的学习让我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1980年,周克希得到去巴黎进修数学的机会。1982年后回国一直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与之同时他也开始翻译文学作品,不久之后,周克希的第一本文学译作《成熟的年龄》便诞生了。“因为从小爱看小说、杂书,促使自己走上了有欢欣更有艰辛的文学翻译之路。”周克希自称下了很大决心才改行的。
从20世纪80年代起从事翻译工作至今,周克希翻译出版的作品约有70、80种,《小王子》、《基督山伯爵》等译作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如今再次集结出版,我又重新对一些书的翻译做了修改或者重译。”周克希希望能够达到文风的完整和协调。留学资料翻译
周克希还解释,没有收录首部译作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读者的意义不大,另一方面是当初的文字略显粗糙,希望重新打磨。“虽然翻译被人称为遗憾的艺术,但我希望每次留下的遗憾能少一些。”
与很多译者不同,周克希也会去拜读已经出版的中译本。“曾经有三次出版社向我约稿,让我重译一些经典著作,但我看完以前的译本之后,我发现我不会比他们译得更好,于是就谢绝了。”听完周克希的介绍,场下有读者小声发出“原来周老师也有翻不过去的山。”
南京弘腾翻译公司陆总介绍,搞翻译就像做科研一样,需要足够的耐心和韧劲才能把翻译做好,我们要学习周老师的这种翻译精神,这是翻译界的一种精神财富。
20世纪70年代,虽然抱着玩玩的心态开始学习法语,但周克希的法语老师却非常认真。“老师当时给我用的教材是北外的,每道习题都让我认真做,她也会认真批改。”回忆起当初学习法语时的情景,周克希依旧历历在目,“两年的学习让我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1980年,周克希得到去巴黎进修数学的机会。1982年后回国一直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与之同时他也开始翻译文学作品,不久之后,周克希的第一本文学译作《成熟的年龄》便诞生了。“因为从小爱看小说、杂书,促使自己走上了有欢欣更有艰辛的文学翻译之路。”周克希自称下了很大决心才改行的。
从20世纪80年代起从事翻译工作至今,周克希翻译出版的作品约有70、80种,《小王子》、《基督山伯爵》等译作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如今再次集结出版,我又重新对一些书的翻译做了修改或者重译。”周克希希望能够达到文风的完整和协调。留学资料翻译
周克希还解释,没有收录首部译作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读者的意义不大,另一方面是当初的文字略显粗糙,希望重新打磨。“虽然翻译被人称为遗憾的艺术,但我希望每次留下的遗憾能少一些。”
与很多译者不同,周克希也会去拜读已经出版的中译本。“曾经有三次出版社向我约稿,让我重译一些经典著作,但我看完以前的译本之后,我发现我不会比他们译得更好,于是就谢绝了。”听完周克希的介绍,场下有读者小声发出“原来周老师也有翻不过去的山。”
南京弘腾翻译公司陆总介绍,搞翻译就像做科研一样,需要足够的耐心和韧劲才能把翻译做好,我们要学习周老师的这种翻译精神,这是翻译界的一种精神财富。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