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写] 12.17
因有事需早起,于是早起。窗外的地面是湿的,带着种再深些就混同泥浆的淡淡土黄,但多半只是光线和倒影的缘故。不知是因为太早,还是本来就会是个阴天,在这个一年到头都阳光充沛的地区,兀然杂入了一个沉黯的此刻。小区里的建筑一例是橙色,呼应日光,暮色,和几英里外海天延伸出去的蓝。橙色的建筑间隙种植着叶子宽大的棕榈树——不,当我写下这个形容词,“宽大”,扭过头看一眼窗外,棕榈树的叶子是细长的,并且似乎还是柔软的。“宽大”的是花坛里另一种树的叶子,有点像芭蕉,叶片因宽大而不至于显得稀疏。这样集中、浓郁、夺人眼目的广绿伫立于四围的橙色当中,强烈的色彩对比几乎让某种跃动感呼之欲出,但小区通常是静的,遍洒日光,叶幅无风不动,跃动永远是下一秒的事,这一秒总充斥着周末午睡般的慵懒,不错,这就是这个度假村般的小区寻常特有的气息。那种似乎是芭蕉的树,宽大浓绿的叶片本应富于暗示与联想,只不过,一切潜意识的联想通常会被它过于强烈的、呈现于阳光下的形象所压抑,只有当眼睛看着别处,手上做着不相干的事情,偶尔想起这些树,仿佛看到深夜的雨水沿着叶脉滑动,在叶子边缘缀成一串,滚落到树底漆黑而潮湿的土壤里,可以没有光,也可以有路灯。可以没有人,也可以有一扇窗户。
所以下雨时是会有声音的,那种沙沙的,在天地之间弥漫开来的,漠然的声音。人们有那么多目标,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要职业的工作,奋力的放松,要把一切模糊的潜在都条理清晰地实现出来。每个人的运转构成整个城市的运转,连续的,有节奏的。但是一下雨,尤其是在夜里,界线们便立时被冲洗模糊。雨水使世界重新汇为一个混沌的整体,变得浩渺,疏松,漫不经心。使这个地方变得和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两样。
早起时看见湿漉漉的地面,知道未及沉沦便又要开始一个清醒的白天。然而清晨毕竟是一个奇特的时刻,即便不看表,即便天已大亮,即便这个小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安静如斯,这个七点左右的时刻仍然那么与众不同,仿佛从某种深处携来一团近乎凝固的静气,准备好被推移的时间所逐步消耗。走出楼栋,空气沁凉如针尖的反光。马路空荡荡的,晨曦照耀在尽头。我猜想惯于早起的人会有乐观纯良的性格。清晨和深夜都是很特别的时间。早起使人感到朦胧的希望,觉得世上还有尚未被晞干的露水,尚未被洗劫的土地,尚值得期待的事物——到了下公交的时候,一切异象便已归于正常了。
所以下雨时是会有声音的,那种沙沙的,在天地之间弥漫开来的,漠然的声音。人们有那么多目标,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要职业的工作,奋力的放松,要把一切模糊的潜在都条理清晰地实现出来。每个人的运转构成整个城市的运转,连续的,有节奏的。但是一下雨,尤其是在夜里,界线们便立时被冲洗模糊。雨水使世界重新汇为一个混沌的整体,变得浩渺,疏松,漫不经心。使这个地方变得和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两样。
早起时看见湿漉漉的地面,知道未及沉沦便又要开始一个清醒的白天。然而清晨毕竟是一个奇特的时刻,即便不看表,即便天已大亮,即便这个小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安静如斯,这个七点左右的时刻仍然那么与众不同,仿佛从某种深处携来一团近乎凝固的静气,准备好被推移的时间所逐步消耗。走出楼栋,空气沁凉如针尖的反光。马路空荡荡的,晨曦照耀在尽头。我猜想惯于早起的人会有乐观纯良的性格。清晨和深夜都是很特别的时间。早起使人感到朦胧的希望,觉得世上还有尚未被晞干的露水,尚未被洗劫的土地,尚值得期待的事物——到了下公交的时候,一切异象便已归于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