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 不起眼的呐喊
说实话,起初我对这部剧没抱太大期望,我在电脑上下载看的,本想着遇到无聊的情节就跳过去,结果到最后我也没有跳帧,甚至还拉回去回放。
主人公善熙,是一名普通的超市收银员,故事一开始就是她被表彰几年如一日从未缺勤早退,并公开宣布她将转成正式员工。善熙的丈夫长期在外,她独自带着一儿一女生活。这天她带着好消息回家,并慷慨地承诺要给儿子换新手机。谁想第二天,晋升变成了裁员,她连养活二子的饭碗都丢了。而即将高中毕业的儿子泰英,又马上要修学旅行了,面对儿子的追问,她却无力回应。
由于这次是大规模裁员,跟她一起的一班姐妹们都在裁员之列,甚至有年迈的清洁员被裁掉了,而她已经在这家超市奉献了十几二十年。这次的裁员是非法的,公司理亏,作为弱势群体的她们,决定这次不能再懦弱了,要奋起一搏,这帮姐妹联合起来组织工会要跟公司谈判,却被公然无视,无法的他们只能通过集会、罢工、占领岗位,来维权。都是在为了生存、为了家庭在挣扎的苦命人,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她们姐妹间的革命情谊变得深厚。
但好景不长,公司不会对他们的行为坐视不管,既然断水断电无法驱赶他们,那就用武力镇压,歪曲事实,把他们都抓进牢房。同时在公司的高压改革下,正式员工也奋起反抗了,他们跟被裁员的姐妹工会联合起来上书并长期驻扎在超市附近组织抗议宣传。看似好转的情势,其实一场黑色的暴风雨正在向他们靠近。
话说另一头,因之前的占领超市加上蹲牢房、集会,善熙已经好久没有回家。沮丧到家的善熙发现大儿子很晚未归,她并不知这段她不在的日子,家中无米,兄妹俩只能靠泡面度日,泡面吃光了,哥哥只能偷拿存钱罐里的钱去便利店买。儿子为了能跟同班同学一起去济州岛修学旅行,在便利店打零工。疲累的泰英回到家,迎头就是母亲劈头盖脸的一通骂,叛逆倔强的泰英转身就走,追问中,面对儿子“你管好自己就好啦,突然关心我干什么!”的抱怨,竟无言以对。
暴风雨来临,公司雇了打手过来对着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妈们拳脚相向,工会的一个领头人“惠美”的儿子也在混乱中被压在了倒塌的棚子里。“惠美”放弃了,几个姐妹放弃了,他们选择了妥协,工会委员也因打人入狱,他们的联盟已经风崩离析。
这时善熙又因为儿子被叫进警局,在便利店老板的骂骂咧咧中,她才得知这一个多月儿子晚上一直在便利店打工,被老板克扣了工资。见到脸上都是伤的儿子,善熙的态度强硬起来,儿子有理,凭什么看他们孤儿寡母好欺负就蹬鼻子上脸,据理力争之后,为儿子要回了应得的工资。经过这次警局风波,化解了她跟儿子之间的隔膜,儿子也成长了,他学会体谅母亲的辛苦,尽管母亲没有告诉他她一直在做什么,儿子还是决定休学旅行不去了,把原先为修学旅行打工赚的钱悉数给了母亲,他知道连电费都缴不起一脸愧对他们的母亲很需要这笔钱。善熙只告诉他可能又要一阵子回不了家了,儿子也懂事地没追问,只是紧紧相拥依依惜别。
故事到尾声了,善熙组织了最后一次抗议,他们没有对超市做什么,只是告诉顾客,她们想拿回她们应有的权利。但超市的打手二话不说又冲上来把他们逼到门外,门外一排排的特警早已待命,就等着把他们抓回跟他们身上制服一样黑的监牢。最后一幕是,他们姐妹们一同推着超市车,迎着喷向他们的喷水枪冲去。定格在这一刻,这群维权的超市大妈们,仿佛一个个冲锋杀阵的战士,顶着密集的炮火,朝着未知的光明,歇斯底里地呐喊出被掩埋在枪林弹雨声中的小小的维权愿望。
当片尾曲《呐喊》想起,D.O.富有磁性的空灵的声线传达出一种呐喊,一种悲伤,一种无奈。
看了片尾曲译过来的歌词后,感叹写得太棒!用简洁的词句,概括了这部剧的中心思想
——来自底层弱势群体的、对生活不起眼的呐喊和渺茫的希冀。
不自觉爱上了这首歌,今夜就单曲循环它了。
主人公善熙,是一名普通的超市收银员,故事一开始就是她被表彰几年如一日从未缺勤早退,并公开宣布她将转成正式员工。善熙的丈夫长期在外,她独自带着一儿一女生活。这天她带着好消息回家,并慷慨地承诺要给儿子换新手机。谁想第二天,晋升变成了裁员,她连养活二子的饭碗都丢了。而即将高中毕业的儿子泰英,又马上要修学旅行了,面对儿子的追问,她却无力回应。
由于这次是大规模裁员,跟她一起的一班姐妹们都在裁员之列,甚至有年迈的清洁员被裁掉了,而她已经在这家超市奉献了十几二十年。这次的裁员是非法的,公司理亏,作为弱势群体的她们,决定这次不能再懦弱了,要奋起一搏,这帮姐妹联合起来组织工会要跟公司谈判,却被公然无视,无法的他们只能通过集会、罢工、占领岗位,来维权。都是在为了生存、为了家庭在挣扎的苦命人,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她们姐妹间的革命情谊变得深厚。
但好景不长,公司不会对他们的行为坐视不管,既然断水断电无法驱赶他们,那就用武力镇压,歪曲事实,把他们都抓进牢房。同时在公司的高压改革下,正式员工也奋起反抗了,他们跟被裁员的姐妹工会联合起来上书并长期驻扎在超市附近组织抗议宣传。看似好转的情势,其实一场黑色的暴风雨正在向他们靠近。
话说另一头,因之前的占领超市加上蹲牢房、集会,善熙已经好久没有回家。沮丧到家的善熙发现大儿子很晚未归,她并不知这段她不在的日子,家中无米,兄妹俩只能靠泡面度日,泡面吃光了,哥哥只能偷拿存钱罐里的钱去便利店买。儿子为了能跟同班同学一起去济州岛修学旅行,在便利店打零工。疲累的泰英回到家,迎头就是母亲劈头盖脸的一通骂,叛逆倔强的泰英转身就走,追问中,面对儿子“你管好自己就好啦,突然关心我干什么!”的抱怨,竟无言以对。
暴风雨来临,公司雇了打手过来对着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妈们拳脚相向,工会的一个领头人“惠美”的儿子也在混乱中被压在了倒塌的棚子里。“惠美”放弃了,几个姐妹放弃了,他们选择了妥协,工会委员也因打人入狱,他们的联盟已经风崩离析。
这时善熙又因为儿子被叫进警局,在便利店老板的骂骂咧咧中,她才得知这一个多月儿子晚上一直在便利店打工,被老板克扣了工资。见到脸上都是伤的儿子,善熙的态度强硬起来,儿子有理,凭什么看他们孤儿寡母好欺负就蹬鼻子上脸,据理力争之后,为儿子要回了应得的工资。经过这次警局风波,化解了她跟儿子之间的隔膜,儿子也成长了,他学会体谅母亲的辛苦,尽管母亲没有告诉他她一直在做什么,儿子还是决定休学旅行不去了,把原先为修学旅行打工赚的钱悉数给了母亲,他知道连电费都缴不起一脸愧对他们的母亲很需要这笔钱。善熙只告诉他可能又要一阵子回不了家了,儿子也懂事地没追问,只是紧紧相拥依依惜别。
故事到尾声了,善熙组织了最后一次抗议,他们没有对超市做什么,只是告诉顾客,她们想拿回她们应有的权利。但超市的打手二话不说又冲上来把他们逼到门外,门外一排排的特警早已待命,就等着把他们抓回跟他们身上制服一样黑的监牢。最后一幕是,他们姐妹们一同推着超市车,迎着喷向他们的喷水枪冲去。定格在这一刻,这群维权的超市大妈们,仿佛一个个冲锋杀阵的战士,顶着密集的炮火,朝着未知的光明,歇斯底里地呐喊出被掩埋在枪林弹雨声中的小小的维权愿望。
当片尾曲《呐喊》想起,D.O.富有磁性的空灵的声线传达出一种呐喊,一种悲伤,一种无奈。
看了片尾曲译过来的歌词后,感叹写得太棒!用简洁的词句,概括了这部剧的中心思想
——来自底层弱势群体的、对生活不起眼的呐喊和渺茫的希冀。
不自觉爱上了这首歌,今夜就单曲循环它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