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
我见到这个叫做莉莉的姑娘时,她是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住在我的隔壁。朋友介绍她是个“旅行家”。
莉莉姑娘长着弯弯眉毛,手腕脚腕戴用彩色线绳编的几个圈圈,有些线绳已经分不出颜色,翻出来毛毛的边。她说她从埃及西边穿过沙漠过来,与两个从欧洲过来的朋友见面,一同住在这栋楼上。
我还记得见到她的那天晚上,他们三个陌生人跟同楼的朋友们一起弹琴唱歌,他们其中有个人敲萨满鼓,另一个会哼唱那种大漠的调调,而莉莉会闭上眼睛抽烟。没人问起她旅行到哪里了,也没人问她还要去哪里,她坐在暗处,小小的,不讲话,小麦色的皮肤在蜡烛的光里显得黝黑。
后来我们几个人一起去红色金字塔,从开罗市开车过去需要一个多小时,公路过后是土路,小镇子,之后就是沙漠,几个人在车上颠得七荤八素。我看到她把随身的东西放在一个一个抽绳的小布袋里,然后小布袋放在一个大布袋里,晃一下,里面是硬币和捡来的石子。
我们到达一处比电影里面那个著名的吉萨金字塔苍凉太多的地方,沙漠中除了砂砾和空气,什么也没有,甚至讲话也没有回声。站在高处,我要看的眼睛都看不动了,仍然不见一个人影,只有红色金字塔入口处,坐着两个拿枪的阿拉伯人,身体朝向不同的方向,在这样的地方,似乎连讲话都已经讲尽了。
我需要用力弯腰才能顺着一条窄道进入金字塔内部,眼前一片漆黑,在手机的光照下,有一股无法逃脱的窒息味道。没有一个人讲话。无论你相不相信灵魂这件事情,那个墓室总像是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交叠成记忆中的梦魇。
莉莉他们还带着萨满鼓和一只埙下到墓室,上来的时候鼓声忽然在曝晒下变得富有弹性,而我们重见天日的时候,也有点莫名的兴奋。
莉莉说,嘿,用相机给我拍照吧,好久没有好好拍过照了。
我说,好啊。
她在我的相机里面,头转向右边,左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和颓废的坟墓。
我问,好看么?她说,恩,好看。
回程的时候,莉莉跟我讲她如何住在柬埔寨的农村,如何骑驴子穿过沙漠,如何喜欢印度的北部。讲的声音是低低的,没有文艺腔调。
我问,你出来多久了?
我想她也许不爱这个问题,所以有好一会儿她在看车窗外拎着一只生羊腿的小男孩。但是后来她还是低低的讲,四年多了。
我于是没有再继续问,而她却忽然愿意说。她说她之前在广东的一家外企工作,忙到自己的换洗衣服全部在办公室,每周从头到尾几乎不能回家,一个人可以赚三个人的薪水。
可是总有一天会崩溃啊,她说,然后我就辞职,想出来走走。出来一个月之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因为旅行的感觉就像舒了一口气,只需要走走看看大家都在做什么就可以了。
我说我想起来自己也有一个同学,之前在外企拼命做到主管,然后就辞职,从云南到柬埔寨再到哪边,总共三年,后来她在路上遇到现在的爱人,就决定回来,目前在北京工作了。
莉莉说,有时候也想啊,以后怎么办呢,什么时候回去?回去做什么呢?不知道,只是,现在还觉得停不下来啊,一口气还没有舒完啊。
我跟她说,其实这些真的无所谓的。
又过了几天,三个陌生人离开了,不知道去往哪里,也不再有人问起。间或会有朋友对这类“女性旅行家”的资金来源表示怀疑,偶然也会看到网上对所谓辞职旅行文艺女青年的评论,甚是犀利。就好像忽然大家都开始在围观别人生活的同时,煞费苦心的创造一个特立独行的自己。休学,辞职,旅行,晒照,创作,咖啡馆,恋爱分手……在我们过于喧嚣的年纪里,有些噪音仍旧在蜿蜒,唯独没有真诚。
真的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强奸了原本完整的生活,是他人,亦或自己。真的不知道是谁在挥霍着对世界的认真,是弹吉他的流浪者,还是那张谄媚的脸庞。因为灵魂就躲在这皮肤,肌肉,血液和骨骼之间,它在呼之欲出之时,张开血盆大口,变得狡黠狰狞。
然而我仍旧爱上狰狞的生活,像在漆黑的暗夜行走。
希望莉莉一路平安,无论继续旅行,或者回家,其实并不那么要紧。
我仍旧记得她弯弯的眉毛,也许会记得很久。她说在家她妈妈会为家人分别煲好几种汤,味道好极了,这个我也会记得。
莉莉姑娘长着弯弯眉毛,手腕脚腕戴用彩色线绳编的几个圈圈,有些线绳已经分不出颜色,翻出来毛毛的边。她说她从埃及西边穿过沙漠过来,与两个从欧洲过来的朋友见面,一同住在这栋楼上。
我还记得见到她的那天晚上,他们三个陌生人跟同楼的朋友们一起弹琴唱歌,他们其中有个人敲萨满鼓,另一个会哼唱那种大漠的调调,而莉莉会闭上眼睛抽烟。没人问起她旅行到哪里了,也没人问她还要去哪里,她坐在暗处,小小的,不讲话,小麦色的皮肤在蜡烛的光里显得黝黑。
后来我们几个人一起去红色金字塔,从开罗市开车过去需要一个多小时,公路过后是土路,小镇子,之后就是沙漠,几个人在车上颠得七荤八素。我看到她把随身的东西放在一个一个抽绳的小布袋里,然后小布袋放在一个大布袋里,晃一下,里面是硬币和捡来的石子。
我们到达一处比电影里面那个著名的吉萨金字塔苍凉太多的地方,沙漠中除了砂砾和空气,什么也没有,甚至讲话也没有回声。站在高处,我要看的眼睛都看不动了,仍然不见一个人影,只有红色金字塔入口处,坐着两个拿枪的阿拉伯人,身体朝向不同的方向,在这样的地方,似乎连讲话都已经讲尽了。
我需要用力弯腰才能顺着一条窄道进入金字塔内部,眼前一片漆黑,在手机的光照下,有一股无法逃脱的窒息味道。没有一个人讲话。无论你相不相信灵魂这件事情,那个墓室总像是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交叠成记忆中的梦魇。
莉莉他们还带着萨满鼓和一只埙下到墓室,上来的时候鼓声忽然在曝晒下变得富有弹性,而我们重见天日的时候,也有点莫名的兴奋。
莉莉说,嘿,用相机给我拍照吧,好久没有好好拍过照了。
我说,好啊。
她在我的相机里面,头转向右边,左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和颓废的坟墓。
我问,好看么?她说,恩,好看。
回程的时候,莉莉跟我讲她如何住在柬埔寨的农村,如何骑驴子穿过沙漠,如何喜欢印度的北部。讲的声音是低低的,没有文艺腔调。
我问,你出来多久了?
我想她也许不爱这个问题,所以有好一会儿她在看车窗外拎着一只生羊腿的小男孩。但是后来她还是低低的讲,四年多了。
我于是没有再继续问,而她却忽然愿意说。她说她之前在广东的一家外企工作,忙到自己的换洗衣服全部在办公室,每周从头到尾几乎不能回家,一个人可以赚三个人的薪水。
可是总有一天会崩溃啊,她说,然后我就辞职,想出来走走。出来一个月之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因为旅行的感觉就像舒了一口气,只需要走走看看大家都在做什么就可以了。
我说我想起来自己也有一个同学,之前在外企拼命做到主管,然后就辞职,从云南到柬埔寨再到哪边,总共三年,后来她在路上遇到现在的爱人,就决定回来,目前在北京工作了。
莉莉说,有时候也想啊,以后怎么办呢,什么时候回去?回去做什么呢?不知道,只是,现在还觉得停不下来啊,一口气还没有舒完啊。
我跟她说,其实这些真的无所谓的。
又过了几天,三个陌生人离开了,不知道去往哪里,也不再有人问起。间或会有朋友对这类“女性旅行家”的资金来源表示怀疑,偶然也会看到网上对所谓辞职旅行文艺女青年的评论,甚是犀利。就好像忽然大家都开始在围观别人生活的同时,煞费苦心的创造一个特立独行的自己。休学,辞职,旅行,晒照,创作,咖啡馆,恋爱分手……在我们过于喧嚣的年纪里,有些噪音仍旧在蜿蜒,唯独没有真诚。
真的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强奸了原本完整的生活,是他人,亦或自己。真的不知道是谁在挥霍着对世界的认真,是弹吉他的流浪者,还是那张谄媚的脸庞。因为灵魂就躲在这皮肤,肌肉,血液和骨骼之间,它在呼之欲出之时,张开血盆大口,变得狡黠狰狞。
然而我仍旧爱上狰狞的生活,像在漆黑的暗夜行走。
希望莉莉一路平安,无论继续旅行,或者回家,其实并不那么要紧。
我仍旧记得她弯弯的眉毛,也许会记得很久。她说在家她妈妈会为家人分别煲好几种汤,味道好极了,这个我也会记得。
-
平常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5-15 11: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