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己
有感于豆瓣看到的一篇文章--《独立而不偏执,坚定又不狭隘》作者:小海
写的很棒,把我的心历路程都写出来了。我以前性格也很优柔寡断,很容易听了别人的话就动摇自己的想法。后来我意识到人不能软弱到没有原则,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去改变。所以和作者一样,这样的痛苦一直折磨着我,直到2011年的时候前后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想法开始有所改变。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话:如果一个人都不能坚守自己的原则,那他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终于知道我的前20多岁,为什么一直做得很好,却得不到别人的重视。为什么我一直对别人很好,却只会给人家留下一个好人的印象,而不是这个女孩的个性是怎么样的,让人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此之后,我开始学会拒绝,开始学会决绝。让别人一开始就知道你的原则在哪里,这样别人才不敢碰触你的原则。不能总害怕和别人出现争执。当别人和你谈论一个观点的时候,如果你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反而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对方只会认为你是一个毫无主见的人,你这个人很无趣。谁又能从一个无趣的人那里得到智慧呢?而其实这个沉默的人他可能拥有很多智慧,只是不敢表达而已。从看到那句话之后,我似乎豁然开朗了。之后我开始对别人的话思考,开始对自己的的想法认真思考,当我和别人想法不一致时,是他的想法对,还是我的想法对呢?当然很多时候这结论不是一下子就能出来的。正如作者所说,它需要智慧。智慧从哪里来呢?我认为任何的智慧最后都要通过自己的思考而来。这句话强调了“思考”二字,注意,我更强调的是“自己的”这三个字,这是主体,思考的主体。主体很重要,我之所以20多岁以前总是痛苦总是犹豫不决,是因为,听了别人的话,我思考了,但是我没有真正的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没有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我的主体是我,别人的想法的主体是别人。这就是主体的重要性。我不要活在别人的想法里。智慧通过什么来呢,通过思考,也就是一个字“悟”。咱们的老祖先是非常有智慧的,你看这个“悟”字是由“心”和“吾”构成,意思就是用我自己的心去思考。从此以后,我的人生都起了变化。你说这变化是物质的丰盈吗?不都是,不全是。但是它减少了我20多年来的痛苦,关于我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痛苦。怎样做才是对,我怎样做才是对?答案很简单:用我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我自己的心去感受。我认为对的,那就是对。(当然这关于对错的认为是建立在你对事物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所做出的判断,而不是瞎认为,不是盲目自大。)从此以后,我不再经常痛苦了,我不再为“该做什么才是对”烦恼了。因为我有了一个判断对错的万能钥匙,它能打开任何一把困惑的锁,这把万能钥匙就是:对事物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之后,通过自己的大脑,自己的心做出的判断和选择。当然,我还是有痛苦,有的困惑的锁还没有打开,我知道那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那是因为我暂时还没有拥有那方面的智慧。我不断的去学习,去探索,去了解,去经历,然后再去思考,边痛苦边思考,只要我不放弃,有一天,我是会打开那把锁的。有了这把钥匙之后,我就像游戏的人物一样,人生前进的阻碍没有像以前那么大了。我知道了什么是对错,准确的说应该是,我知道了什么对我来说是对错。这个问题看似很小,却贯穿了我们的一生,也决定了我们的一生。因为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原谅我老生常谈)。简单了说思维决定命运,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一直很佩服梵高,他生前活得很痛苦,但是他依然选择那样的过一生。他生前并不知道他会是个多么伟大的人,他只是痛苦的重复每一天。而现在人们终于知道他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多么伟大的画家,人们终于知道他的作品有多么优秀了,人们对他崇拜,狂热。可是谁又了解他生前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是多么痛苦,多么的孤独呢。就算我们能了解,能感受,可是我们替代不了他,他的每一天就是那么真真实实过来的呀。每每想到这里,我就特别佩服梵高,特别心疼梵高。我想告诉他:你的每一分坚持都是值得的,我懂得你,有很多像我这样坚持自己想法的人懂得你。历史也懂得了你。只是这些和你一样的人没有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与你相遇而已,让你感到自己是孤独的。你只是在那个时间,在你人生有限的时间在你生活的那个空间是孤独的。所以,当我坚持自己想法的时候,我感到孤独的时候,我知道只是在我人生的时间里,在我生活的空间里是孤独的。有很多人,有许多真正优秀的人和我一样。这样,我就不是孤独的了。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又何止一个梵高呢。有太多人了,有太多梵高了。只是有的梵高坚持的是绘画以外的事,或是他对祖国命运的担忧,或是对艺术的追求,也或是对科学的追求,总之是对真理的追求,是对真善美的探索。所以,如果你也在为坚持自己而痛苦的时候,就问自己,你是想要享受现世的安乐,还是要历史给你一个特写。
哲哲于2014年冬
《独立而不偏执,坚定又不狭隘》作者:小海
http://www.douban.com/note/465442096/?start=100
写的很棒,把我的心历路程都写出来了。我以前性格也很优柔寡断,很容易听了别人的话就动摇自己的想法。后来我意识到人不能软弱到没有原则,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去改变。所以和作者一样,这样的痛苦一直折磨着我,直到2011年的时候前后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想法开始有所改变。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话:如果一个人都不能坚守自己的原则,那他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终于知道我的前20多岁,为什么一直做得很好,却得不到别人的重视。为什么我一直对别人很好,却只会给人家留下一个好人的印象,而不是这个女孩的个性是怎么样的,让人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此之后,我开始学会拒绝,开始学会决绝。让别人一开始就知道你的原则在哪里,这样别人才不敢碰触你的原则。不能总害怕和别人出现争执。当别人和你谈论一个观点的时候,如果你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反而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对方只会认为你是一个毫无主见的人,你这个人很无趣。谁又能从一个无趣的人那里得到智慧呢?而其实这个沉默的人他可能拥有很多智慧,只是不敢表达而已。从看到那句话之后,我似乎豁然开朗了。之后我开始对别人的话思考,开始对自己的的想法认真思考,当我和别人想法不一致时,是他的想法对,还是我的想法对呢?当然很多时候这结论不是一下子就能出来的。正如作者所说,它需要智慧。智慧从哪里来呢?我认为任何的智慧最后都要通过自己的思考而来。这句话强调了“思考”二字,注意,我更强调的是“自己的”这三个字,这是主体,思考的主体。主体很重要,我之所以20多岁以前总是痛苦总是犹豫不决,是因为,听了别人的话,我思考了,但是我没有真正的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没有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我的主体是我,别人的想法的主体是别人。这就是主体的重要性。我不要活在别人的想法里。智慧通过什么来呢,通过思考,也就是一个字“悟”。咱们的老祖先是非常有智慧的,你看这个“悟”字是由“心”和“吾”构成,意思就是用我自己的心去思考。从此以后,我的人生都起了变化。你说这变化是物质的丰盈吗?不都是,不全是。但是它减少了我20多年来的痛苦,关于我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痛苦。怎样做才是对,我怎样做才是对?答案很简单:用我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我自己的心去感受。我认为对的,那就是对。(当然这关于对错的认为是建立在你对事物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所做出的判断,而不是瞎认为,不是盲目自大。)从此以后,我不再经常痛苦了,我不再为“该做什么才是对”烦恼了。因为我有了一个判断对错的万能钥匙,它能打开任何一把困惑的锁,这把万能钥匙就是:对事物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之后,通过自己的大脑,自己的心做出的判断和选择。当然,我还是有痛苦,有的困惑的锁还没有打开,我知道那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那是因为我暂时还没有拥有那方面的智慧。我不断的去学习,去探索,去了解,去经历,然后再去思考,边痛苦边思考,只要我不放弃,有一天,我是会打开那把锁的。有了这把钥匙之后,我就像游戏的人物一样,人生前进的阻碍没有像以前那么大了。我知道了什么是对错,准确的说应该是,我知道了什么对我来说是对错。这个问题看似很小,却贯穿了我们的一生,也决定了我们的一生。因为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原谅我老生常谈)。简单了说思维决定命运,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一直很佩服梵高,他生前活得很痛苦,但是他依然选择那样的过一生。他生前并不知道他会是个多么伟大的人,他只是痛苦的重复每一天。而现在人们终于知道他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多么伟大的画家,人们终于知道他的作品有多么优秀了,人们对他崇拜,狂热。可是谁又了解他生前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是多么痛苦,多么的孤独呢。就算我们能了解,能感受,可是我们替代不了他,他的每一天就是那么真真实实过来的呀。每每想到这里,我就特别佩服梵高,特别心疼梵高。我想告诉他:你的每一分坚持都是值得的,我懂得你,有很多像我这样坚持自己想法的人懂得你。历史也懂得了你。只是这些和你一样的人没有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与你相遇而已,让你感到自己是孤独的。你只是在那个时间,在你人生有限的时间在你生活的那个空间是孤独的。所以,当我坚持自己想法的时候,我感到孤独的时候,我知道只是在我人生的时间里,在我生活的空间里是孤独的。有很多人,有许多真正优秀的人和我一样。这样,我就不是孤独的了。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又何止一个梵高呢。有太多人了,有太多梵高了。只是有的梵高坚持的是绘画以外的事,或是他对祖国命运的担忧,或是对艺术的追求,也或是对科学的追求,总之是对真理的追求,是对真善美的探索。所以,如果你也在为坚持自己而痛苦的时候,就问自己,你是想要享受现世的安乐,还是要历史给你一个特写。
哲哲于2014年冬
![]() |
《独立而不偏执,坚定又不狭隘》作者:小海
http://www.douban.com/note/465442096/?start=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