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
这是我晚上看《沉默的大多数》时偶然听到的,张震岳的歌,现在在写这些字的时候,也在听,只听这一首。
于是,豆瓣的第一篇日记就以这首歌为名。比预定的到来时间提前了18天,因为今晚想写的事情有一些是准备在2014年最后的一天写在这里。可是,现在差不多是2014.12.13的最后几分钟,也许只是提前了17天。不管怎样,还是提前了。希望这个早产儿的身体里,会带着我想说的东西,出来。
最近一直有在看《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还是那个王小波,直白、幽默、讽刺。屁大点的事情总是搬来很多很多他过往生活的经验,无论是知青下乡的岁月,还是国外游学的日子,会用很多的文字去描述,总是在文章最后才会有一段文字说出写这些文章的意义,但是不觉得唠叨,很特别。就像是,我不敢去实体店翻村上的任何一本书。翻开了,就会买走。对他的文字简直是没法抗拒。
一
昨晚就想起来要去看《小鞋子》,但好像不是第一选择。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最初想看的却是另一部。点击蓝色的完整播放按钮的时候,跳出来的两个选择,不同的选择,却是带着一样的括号,里面是忧伤的不那么刺眼的蓝色的“付费”二字,于是才有了看《小鞋子》这一码事。但是,我真的记不起最初要看的是哪一部。现在,我努力去回忆当时的每一步具体动作,这是我回忆的方式,回忆一个故事,或是回忆一件我丢落的东西。始终觉得,先有动作然后才会有那样的画面,而并不是我作为画面的一部分才会有那样的动作,当我把所有的动作联系起来的时候,画面才开始清晰起来,才会有完整的回忆。像是一个拼图游戏。但,总会遇到复杂的图案画面的时候,少了一块,记忆就会出现空白。当你闭着眼睛努力往某个方向延伸时,你伸出的手就仿佛是触碰到一堵柔软的墙,那也许是一块充满空气的充气城堡的墙。曾经对它们的记忆,只是某个商户开业当日大门前横跨起来的弓形噱头,也是某个节日里游乐场里将大人抗拒在外只接纳孩子的童话城堡。你的手触到那堵柔软的墙的时候,它从与你手碰触地方温顺的凹陷下去,于是你继续伸展你的手臂,它凹陷的更厉害了,只是在你手碰触的那一块,然而你就是无法穿越它。你不甘心,举起另一只手,向前跨越一步,跨的越多,你发现它正将你包围,从你两只手碰触的周围。你赶忙松开手,却没来得及后退,它就已经将你推到在地,它甚至抖了那么两下,然后才变得跟以前一样的模样。于是,你撑手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尘,那些灰尘在你有阳光的这一侧身体旁,随风跳跃,清晰可见。
你发现这堵墙不一样了。妥协。睁开眼睛,上了pptv,搜出“小鞋子”,往枕头上一靠,调整了两下,是你感觉最舒服的姿势。
在看《小鞋子》的过程中才发现学生时代已经看过这个故事,应该是在读初中,甚至是早一些的小学。但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应该是某次语文试卷里的阅读文章。第一次看见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也是在试卷里的阅读文章,那是2009年之前某年的安徽高考语文试卷。高一的语文拓展阅读课本里,第一次读到史铁生的文字——《命若苦弦》。那是06年九月份,当时刚刚来到高一,晚上将近四个小时的校自习。南方闷热的九月的傍晚,十六岁的少年,刚开学不久难得闲适又无聊陌生的自习,却有了第二个喜欢的作家和他的文字。两年后,十八岁,语文课上。《十八岁出门远行》却再一次将你吸引。一样的年纪,过了六月,你也幻想着终将会踏出门,开始远行。于是,你又轻轻念出余华的名字,记在心头。
《小鞋子》里有这样一个片段。在阿里参加的那个全市长跑开始前,裁判鸣枪前对着密密麻麻攒动的人群说,告诉他们这只是一个跑步比赛,不要刻意追逐比赛的名次和奖品,要发扬体育精神。在这片段之前的差不多三分钟的镜头里,都是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和母亲、亲戚在比赛开始前拍照留念。那些孩子身上干净好看的运动服,脚上崭新舒适的跑步鞋,他们脸上的笑容,阿里在另一块土地上看的发呆。老师提醒他穿上统一的粗糙的比赛服,脚上还是那双兄妹每日轮流穿着奔跑在小镇上巷子、街道、沟渠的洗的已经破烂了的白球鞋。是啊。某些伟大的足以跨越人类种族、文化差异的东西,只有在每个人足够平等的前提下才会具有更加普遍的价值。比赛的最后,阿里意外的获得了冠军,但是他只是想得到季军,因为季军的奖品里有一双崭新的球鞋,他想用那双球鞋换一双漂亮的女鞋,然后送给妹妹,让她以后能够在穿越镇子上巷子、街道和沟渠的时候,不必显得那样着急奔跑,比沟渠里的水要走得慢些,欢快些。比赛结束,那些穿着漂亮运动服和舒适的跑步鞋的孩子,坐在地上,将头埋进胳膊。围在他们的身边是他们衣着光鲜的母亲、亲戚和鲜花以及那些温柔的安慰的话语。阿里盯着桌子上那双崭新的奖品球鞋,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他得了冠军,但是他比那些孩子更悲伤。
我比阿里更悲伤。
二
今天早上醒来,或者说是昨天早上醒来,看到大姐发来的短信:生了,女孩,取名字。想到四年前的一公共课上,我的第一部手机lenovo p680收到她发过来内容差不多的一样简短的讯息。四年前,我哥有了第一个女儿,我的第一个侄女,如今已快五岁,快乐的上学、长高跟长大。四年后的现在,我哥的第二个女儿,我的第二个侄女,刚刚来到这个复杂世界但她单纯到还未拥有一个名字。但是,我哥,我嫂子,我父亲,我母亲,我大姐,我二姐,虽然不想承认,也包括我。希望这次是个男孩。
我来自一个略微传统的家庭。至少我父亲、母亲,甚至是我哥,是这个样子的。
“我感到失落,并不是因为没拿到奖而失落,而是看到外婆失落而失落”,周杰伦跟他表妹当年这样唱过。
我希望的,那是我瞥见了我那些挚爱、他们的希望。
拿起电话,打给我妈。问她在哪儿,她说在家里准备吃的, 待会儿带去医院。我安慰她女孩就挺好啊,老了还不是女儿操心的多,女孩懂事又漂亮贤惠,女孩好。口里差点将“我以后要是结婚生小孩也要生女孩”说出,刚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嗯了一声,说你爸爸今天心情不大好,早上只吃一点东西。我嗯了一声,告诉她一会儿就去打个电话给他。妈那边突然提高声调来了句“小孩头发长得可真好,长大了一定会很聪明”。接着她就借要忙着做饭挂了电话。
以往每次和母亲通电话,都是她坚持让我先挂电话。
有次我们讲完电话我等了快十秒就是想让她那边先挂电话,没想到那边就传来她唤我名字的声音,问我怎么不挂电话。从那以后,每次都是我先挂掉电话。
这一次,她先挂了电话。
爸妈结婚三十多年,风风雨雨,有些事情,一起扛。而有些事情,总得有一个人先扛着,所以才有了那句提高声调看起来是说给我听其实是说给你自己听的安慰的话。是吧,老妈。
一定是的。
翻开父亲的号码,拨了过去。
“Sorry!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can not be connected for the moment, please redial later."
又拨了过去。
”喂,哪个”
“我,超志呀!”
“哦,今天不用上班吗”
“今天周末,不用上班,你怎么忘了呢?早饭吃了吗?”
“没吃。
“吃了一个包子。不吃难道要被饿死。我有事要做,挂了”
“嗯,多吃点别饿了肚子跟身体过不去啊!爸你要放宽心....”
嘟嘟嘟......
“你住的城市下雨了,很想问你有没有带伞。可是我忍住了,因为我怕你说没带,而我又无能为力,就像是我爱你却给不到你想要的陪伴。”
从苏州辞职的时候,我跟程超说过,我会在三十岁前将我的家庭、父亲母亲的故事,有关于他们对生活和这个世界的斗争和妥协的故事,写出来。
当然,还有我的故事。
三
你跟我说外面太冷要回去已经回去了,那一刻我突然没那么一直木讷。直觉告诉我,你还在那。等我花了十分钟从完全相反的一条路找到独自坐在台阶上的你的时候,不好意思,我希望我当时可以这么说:美女,你旁边没人吧?不介意我坐你身边吧。然后接过你的手机。外面确实太冷,别冻着手。
你跟我说你要离开的时候,我确实哭了出来。边哭边打出“我刚从厕所哭完”发微信给你,不好意思,其实我是躺在床上哭的,对你撒了谎。
你跟我说我这个人太宽心了,不适合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大概你还没真正了解到我,了解到我的心机。不好意思,其实我也是没法在你面前展现作为坏的一面的自己。
你跟我说你学习摄影已很多年。天呐,可是为什么你每次都是那么多的手机自拍。不好意思,明年我的新年计划之中就有学习摄影这一项。
别担心,我会尽快学会。
于是,豆瓣的第一篇日记就以这首歌为名。比预定的到来时间提前了18天,因为今晚想写的事情有一些是准备在2014年最后的一天写在这里。可是,现在差不多是2014.12.13的最后几分钟,也许只是提前了17天。不管怎样,还是提前了。希望这个早产儿的身体里,会带着我想说的东西,出来。
最近一直有在看《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还是那个王小波,直白、幽默、讽刺。屁大点的事情总是搬来很多很多他过往生活的经验,无论是知青下乡的岁月,还是国外游学的日子,会用很多的文字去描述,总是在文章最后才会有一段文字说出写这些文章的意义,但是不觉得唠叨,很特别。就像是,我不敢去实体店翻村上的任何一本书。翻开了,就会买走。对他的文字简直是没法抗拒。
一
昨晚就想起来要去看《小鞋子》,但好像不是第一选择。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最初想看的却是另一部。点击蓝色的完整播放按钮的时候,跳出来的两个选择,不同的选择,却是带着一样的括号,里面是忧伤的不那么刺眼的蓝色的“付费”二字,于是才有了看《小鞋子》这一码事。但是,我真的记不起最初要看的是哪一部。现在,我努力去回忆当时的每一步具体动作,这是我回忆的方式,回忆一个故事,或是回忆一件我丢落的东西。始终觉得,先有动作然后才会有那样的画面,而并不是我作为画面的一部分才会有那样的动作,当我把所有的动作联系起来的时候,画面才开始清晰起来,才会有完整的回忆。像是一个拼图游戏。但,总会遇到复杂的图案画面的时候,少了一块,记忆就会出现空白。当你闭着眼睛努力往某个方向延伸时,你伸出的手就仿佛是触碰到一堵柔软的墙,那也许是一块充满空气的充气城堡的墙。曾经对它们的记忆,只是某个商户开业当日大门前横跨起来的弓形噱头,也是某个节日里游乐场里将大人抗拒在外只接纳孩子的童话城堡。你的手触到那堵柔软的墙的时候,它从与你手碰触地方温顺的凹陷下去,于是你继续伸展你的手臂,它凹陷的更厉害了,只是在你手碰触的那一块,然而你就是无法穿越它。你不甘心,举起另一只手,向前跨越一步,跨的越多,你发现它正将你包围,从你两只手碰触的周围。你赶忙松开手,却没来得及后退,它就已经将你推到在地,它甚至抖了那么两下,然后才变得跟以前一样的模样。于是,你撑手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尘,那些灰尘在你有阳光的这一侧身体旁,随风跳跃,清晰可见。
你发现这堵墙不一样了。妥协。睁开眼睛,上了pptv,搜出“小鞋子”,往枕头上一靠,调整了两下,是你感觉最舒服的姿势。
在看《小鞋子》的过程中才发现学生时代已经看过这个故事,应该是在读初中,甚至是早一些的小学。但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应该是某次语文试卷里的阅读文章。第一次看见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也是在试卷里的阅读文章,那是2009年之前某年的安徽高考语文试卷。高一的语文拓展阅读课本里,第一次读到史铁生的文字——《命若苦弦》。那是06年九月份,当时刚刚来到高一,晚上将近四个小时的校自习。南方闷热的九月的傍晚,十六岁的少年,刚开学不久难得闲适又无聊陌生的自习,却有了第二个喜欢的作家和他的文字。两年后,十八岁,语文课上。《十八岁出门远行》却再一次将你吸引。一样的年纪,过了六月,你也幻想着终将会踏出门,开始远行。于是,你又轻轻念出余华的名字,记在心头。
《小鞋子》里有这样一个片段。在阿里参加的那个全市长跑开始前,裁判鸣枪前对着密密麻麻攒动的人群说,告诉他们这只是一个跑步比赛,不要刻意追逐比赛的名次和奖品,要发扬体育精神。在这片段之前的差不多三分钟的镜头里,都是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和母亲、亲戚在比赛开始前拍照留念。那些孩子身上干净好看的运动服,脚上崭新舒适的跑步鞋,他们脸上的笑容,阿里在另一块土地上看的发呆。老师提醒他穿上统一的粗糙的比赛服,脚上还是那双兄妹每日轮流穿着奔跑在小镇上巷子、街道、沟渠的洗的已经破烂了的白球鞋。是啊。某些伟大的足以跨越人类种族、文化差异的东西,只有在每个人足够平等的前提下才会具有更加普遍的价值。比赛的最后,阿里意外的获得了冠军,但是他只是想得到季军,因为季军的奖品里有一双崭新的球鞋,他想用那双球鞋换一双漂亮的女鞋,然后送给妹妹,让她以后能够在穿越镇子上巷子、街道和沟渠的时候,不必显得那样着急奔跑,比沟渠里的水要走得慢些,欢快些。比赛结束,那些穿着漂亮运动服和舒适的跑步鞋的孩子,坐在地上,将头埋进胳膊。围在他们的身边是他们衣着光鲜的母亲、亲戚和鲜花以及那些温柔的安慰的话语。阿里盯着桌子上那双崭新的奖品球鞋,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他得了冠军,但是他比那些孩子更悲伤。
我比阿里更悲伤。
二
今天早上醒来,或者说是昨天早上醒来,看到大姐发来的短信:生了,女孩,取名字。想到四年前的一公共课上,我的第一部手机lenovo p680收到她发过来内容差不多的一样简短的讯息。四年前,我哥有了第一个女儿,我的第一个侄女,如今已快五岁,快乐的上学、长高跟长大。四年后的现在,我哥的第二个女儿,我的第二个侄女,刚刚来到这个复杂世界但她单纯到还未拥有一个名字。但是,我哥,我嫂子,我父亲,我母亲,我大姐,我二姐,虽然不想承认,也包括我。希望这次是个男孩。
我来自一个略微传统的家庭。至少我父亲、母亲,甚至是我哥,是这个样子的。
“我感到失落,并不是因为没拿到奖而失落,而是看到外婆失落而失落”,周杰伦跟他表妹当年这样唱过。
我希望的,那是我瞥见了我那些挚爱、他们的希望。
拿起电话,打给我妈。问她在哪儿,她说在家里准备吃的, 待会儿带去医院。我安慰她女孩就挺好啊,老了还不是女儿操心的多,女孩懂事又漂亮贤惠,女孩好。口里差点将“我以后要是结婚生小孩也要生女孩”说出,刚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嗯了一声,说你爸爸今天心情不大好,早上只吃一点东西。我嗯了一声,告诉她一会儿就去打个电话给他。妈那边突然提高声调来了句“小孩头发长得可真好,长大了一定会很聪明”。接着她就借要忙着做饭挂了电话。
以往每次和母亲通电话,都是她坚持让我先挂电话。
有次我们讲完电话我等了快十秒就是想让她那边先挂电话,没想到那边就传来她唤我名字的声音,问我怎么不挂电话。从那以后,每次都是我先挂掉电话。
这一次,她先挂了电话。
爸妈结婚三十多年,风风雨雨,有些事情,一起扛。而有些事情,总得有一个人先扛着,所以才有了那句提高声调看起来是说给我听其实是说给你自己听的安慰的话。是吧,老妈。
一定是的。
翻开父亲的号码,拨了过去。
“Sorry!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can not be connected for the moment, please redial later."
又拨了过去。
”喂,哪个”
“我,超志呀!”
“哦,今天不用上班吗”
“今天周末,不用上班,你怎么忘了呢?早饭吃了吗?”
“没吃。
“吃了一个包子。不吃难道要被饿死。我有事要做,挂了”
“嗯,多吃点别饿了肚子跟身体过不去啊!爸你要放宽心....”
嘟嘟嘟......
“你住的城市下雨了,很想问你有没有带伞。可是我忍住了,因为我怕你说没带,而我又无能为力,就像是我爱你却给不到你想要的陪伴。”
从苏州辞职的时候,我跟程超说过,我会在三十岁前将我的家庭、父亲母亲的故事,有关于他们对生活和这个世界的斗争和妥协的故事,写出来。
当然,还有我的故事。
三
你跟我说外面太冷要回去已经回去了,那一刻我突然没那么一直木讷。直觉告诉我,你还在那。等我花了十分钟从完全相反的一条路找到独自坐在台阶上的你的时候,不好意思,我希望我当时可以这么说:美女,你旁边没人吧?不介意我坐你身边吧。然后接过你的手机。外面确实太冷,别冻着手。
你跟我说你要离开的时候,我确实哭了出来。边哭边打出“我刚从厕所哭完”发微信给你,不好意思,其实我是躺在床上哭的,对你撒了谎。
你跟我说我这个人太宽心了,不适合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大概你还没真正了解到我,了解到我的心机。不好意思,其实我也是没法在你面前展现作为坏的一面的自己。
你跟我说你学习摄影已很多年。天呐,可是为什么你每次都是那么多的手机自拍。不好意思,明年我的新年计划之中就有学习摄影这一项。
别担心,我会尽快学会。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