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
野草
至少我没觉得我看错过你。
如果再早几年,恐怕我说不出这样的话。
不是“可以好好跟别人相处”的类型,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打柳镇出来的人,大多一样这个毛病。
家住柳镇老区,位居镇北,主街街牌上狗屎一样的蓝底白字,读成三毛街十几年。直到某个年头离乡,仔仔细细沿着这条走了十几年也不曾在意过的路瞎逛,才恍悟,街名原叫做“毛三”。而柳镇,也不唤作“柳”,别名而已,上不了台面,当地人大多早忘了,偶尔和父辈闲聊,提及两句。
生在柳镇,长在柳镇,但骨子深处流的是带海风的血,现在只剩不到十分之一的人。三四十年代的那辈人,从海边支援西部进到内陆。父亲说,在他记忆里,一条巷子接一条巷子,全是家乡人,说家乡话,吃家乡做法的异乡菜……后来等他开始上初中,印象里的“家乡”逐渐稀释,家乡话听不到了,那些爱到别家串门的家乡人也渐渐少了,酸和辣开始习以为常。直到某一天,他懂了:能回去的人回去了。回他远在远方的海滨小城,回他至今未见过的故乡。也并非他没有机会,只是一个地方待稳了,胆也变小了。踏一步不计后果,他做不到,母亲说,他有时活得太谨慎太小心,埋怨过,但习惯了。“不能说他的选择错了,现在日子还都过得去。” 和一个人久了,就算是错的路也陪他走,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是我。
我染着现在的毛三街人身上的毛病,说不出来的,却模棱两可得能从整条街抽出来的一团特质。父亲母亲也染着,处在一块儿的时间一长,不用刻意寻找就能感觉出来。所以我常常怀疑自己现在一门心思也要扑上去的路,柳镇的人有多少也曾视作生当如此的瑰宝,至少在我所熟悉的毛三街里,所有人会用一种目光看你,被我一直当作是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不怀好意。然而事实上是,他们在看自己。好久以前的、早不相见的往昔以及他们的没落王国,于某年某月终于发酵变质成了如今这幅悲天悯人和苦口婆心。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里,如果没有带着荣光回归,毛三街便再不是可以被我随意无视成的“三毛街”那样简单,错觉成为真正的不怀好意,这儿的任何一个人,本就如此。我突然想起那句“太谨慎太小心”,父亲的选择,大概从没有错过。
时间是个可怕的东西,时间到了,要么离开,要么离开。前一个暂别,后一句永别;前者走向未来时成为了毛三街所有人的过去,后者消失在毛三街所有人的记忆里,被剔除得干干净净。我常常在远离故乡的地方怀恋故乡,怀恋柳镇,甚至怀恋再也无法收留我的毛三街和人。我想起沿镇北路向上五十里,毛三街整日整日泡在阳光下,懒得连骨头也酥掉的日子,想起某个春季外出唯一一次的写生,紫色花瓣落进雨里。这些都是最好的良辰美景,从被“驱逐出境”的那刻起,改成回忆。
有朝一日,我可能会像所有毛三街的人一样败下阵来,或许另找一处毛三街,把日子过稳,也或许是回毛三街,和它融为一体。无论哪一处,接不接纳我由它们来打磨,可能的话,真期望自己可以永远走着。
这大概又是毛三街的人除开“不能与人好好相处”之外的另外一个毛病了。
他们大都爱面子,在那条路上撞得头破血流也不愿归乡。有人死了,有人活下来,还有的藏好伤口继续朝前爬。
只是唯有“识故不识乡”这句话,自踏上这条路开始,每当我想起,就泣不敢声。
至少我没觉得我看错过你。
如果再早几年,恐怕我说不出这样的话。
不是“可以好好跟别人相处”的类型,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打柳镇出来的人,大多一样这个毛病。
家住柳镇老区,位居镇北,主街街牌上狗屎一样的蓝底白字,读成三毛街十几年。直到某个年头离乡,仔仔细细沿着这条走了十几年也不曾在意过的路瞎逛,才恍悟,街名原叫做“毛三”。而柳镇,也不唤作“柳”,别名而已,上不了台面,当地人大多早忘了,偶尔和父辈闲聊,提及两句。
生在柳镇,长在柳镇,但骨子深处流的是带海风的血,现在只剩不到十分之一的人。三四十年代的那辈人,从海边支援西部进到内陆。父亲说,在他记忆里,一条巷子接一条巷子,全是家乡人,说家乡话,吃家乡做法的异乡菜……后来等他开始上初中,印象里的“家乡”逐渐稀释,家乡话听不到了,那些爱到别家串门的家乡人也渐渐少了,酸和辣开始习以为常。直到某一天,他懂了:能回去的人回去了。回他远在远方的海滨小城,回他至今未见过的故乡。也并非他没有机会,只是一个地方待稳了,胆也变小了。踏一步不计后果,他做不到,母亲说,他有时活得太谨慎太小心,埋怨过,但习惯了。“不能说他的选择错了,现在日子还都过得去。” 和一个人久了,就算是错的路也陪他走,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是我。
我染着现在的毛三街人身上的毛病,说不出来的,却模棱两可得能从整条街抽出来的一团特质。父亲母亲也染着,处在一块儿的时间一长,不用刻意寻找就能感觉出来。所以我常常怀疑自己现在一门心思也要扑上去的路,柳镇的人有多少也曾视作生当如此的瑰宝,至少在我所熟悉的毛三街里,所有人会用一种目光看你,被我一直当作是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不怀好意。然而事实上是,他们在看自己。好久以前的、早不相见的往昔以及他们的没落王国,于某年某月终于发酵变质成了如今这幅悲天悯人和苦口婆心。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里,如果没有带着荣光回归,毛三街便再不是可以被我随意无视成的“三毛街”那样简单,错觉成为真正的不怀好意,这儿的任何一个人,本就如此。我突然想起那句“太谨慎太小心”,父亲的选择,大概从没有错过。
时间是个可怕的东西,时间到了,要么离开,要么离开。前一个暂别,后一句永别;前者走向未来时成为了毛三街所有人的过去,后者消失在毛三街所有人的记忆里,被剔除得干干净净。我常常在远离故乡的地方怀恋故乡,怀恋柳镇,甚至怀恋再也无法收留我的毛三街和人。我想起沿镇北路向上五十里,毛三街整日整日泡在阳光下,懒得连骨头也酥掉的日子,想起某个春季外出唯一一次的写生,紫色花瓣落进雨里。这些都是最好的良辰美景,从被“驱逐出境”的那刻起,改成回忆。
有朝一日,我可能会像所有毛三街的人一样败下阵来,或许另找一处毛三街,把日子过稳,也或许是回毛三街,和它融为一体。无论哪一处,接不接纳我由它们来打磨,可能的话,真期望自己可以永远走着。
这大概又是毛三街的人除开“不能与人好好相处”之外的另外一个毛病了。
他们大都爱面子,在那条路上撞得头破血流也不愿归乡。有人死了,有人活下来,还有的藏好伤口继续朝前爬。
只是唯有“识故不识乡”这句话,自踏上这条路开始,每当我想起,就泣不敢声。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