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
这次国庆去山西旅行,其实最大的收获是见到了黄土高原。
大约二十年前就流行的西北风“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耳熟能详。
我在二十多年前曾经坐火车去过大同,十多年前坐飞机去过西安。但是对于黄土高原,一直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
这次开车,从石家庄通往太原的太旧高速,横穿太行山脉。沿盘山公路过了几座大山后,蓦然间,我发现地貌不再是熟悉的华北平原了,换成了黄澄澄的,沟壑纵横,有“塬”、“梁”、“峁”。
从《中国地理大发现》一书中得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进程中,曾两度被洪水浸没。一次是距今约四亿五千多万年的早古生代,另一次是距今约三亿年的晚古生代石炭纪。黄土高原隆起成陆,是在距今七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的事,也就是在这一地质时期,该地区发生了较强的新构造运动,塑造了太行山、六盘山,吕梁山的基本轮廓。这之后,黄土高原全区进入不断的区域性上升活动中。
东汉班固在《汉书.五行志》中写道:“汉成帝建始元年四月壬寅,‘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此寥寥数语,对黄土高原的风向,风力,以及黄土吹扬与沉降过程做了生动的描绘。
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学术界有各种说法,曾出现过风成、湖积、洪积、冲积、残积、冰川成因、多成因等十几种假说。其中“黄土风成说”与“黄土水成说”影响最大。
两院院士,当今中国黄土高原研究权威张宗牯先生《九曲黄河万里沙》中指出:“从黄土高原以北的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形成时期来看,也比黄土高原形成时间晚200多万年。……这些事实说明,黄土高原形成的时期要比周边大沙漠形成时期早得多。”
开车行驶在黄土高原上,脑子里一会冒出“人说山西好风光”,一会冒出“我们在太行山上”的旋律。人生就是由许多记忆和附着在记忆中的情感组成的吧?
附录:
山西高原。包括五台山、恒山以南,伏牛山以北,太行山以西,吕梁山以东的地区。它由一系列褶皱断块山与陷落盆地组成。山地有吕梁、恒山、五台、中条及太行等山,盆地有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等。除河谷平原外,大部地区海拔在1000~1500米,石质山地构成高原的主体,黄土堆积仅限于盆地及山间谷地,分布范围约占全区面积的40%。④
大约二十年前就流行的西北风“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耳熟能详。
我在二十多年前曾经坐火车去过大同,十多年前坐飞机去过西安。但是对于黄土高原,一直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
这次开车,从石家庄通往太原的太旧高速,横穿太行山脉。沿盘山公路过了几座大山后,蓦然间,我发现地貌不再是熟悉的华北平原了,换成了黄澄澄的,沟壑纵横,有“塬”、“梁”、“峁”。
从《中国地理大发现》一书中得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进程中,曾两度被洪水浸没。一次是距今约四亿五千多万年的早古生代,另一次是距今约三亿年的晚古生代石炭纪。黄土高原隆起成陆,是在距今七千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的事,也就是在这一地质时期,该地区发生了较强的新构造运动,塑造了太行山、六盘山,吕梁山的基本轮廓。这之后,黄土高原全区进入不断的区域性上升活动中。
东汉班固在《汉书.五行志》中写道:“汉成帝建始元年四月壬寅,‘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此寥寥数语,对黄土高原的风向,风力,以及黄土吹扬与沉降过程做了生动的描绘。
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学术界有各种说法,曾出现过风成、湖积、洪积、冲积、残积、冰川成因、多成因等十几种假说。其中“黄土风成说”与“黄土水成说”影响最大。
两院院士,当今中国黄土高原研究权威张宗牯先生《九曲黄河万里沙》中指出:“从黄土高原以北的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形成时期来看,也比黄土高原形成时间晚200多万年。……这些事实说明,黄土高原形成的时期要比周边大沙漠形成时期早得多。”
开车行驶在黄土高原上,脑子里一会冒出“人说山西好风光”,一会冒出“我们在太行山上”的旋律。人生就是由许多记忆和附着在记忆中的情感组成的吧?
附录:
山西高原。包括五台山、恒山以南,伏牛山以北,太行山以西,吕梁山以东的地区。它由一系列褶皱断块山与陷落盆地组成。山地有吕梁、恒山、五台、中条及太行等山,盆地有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等。除河谷平原外,大部地区海拔在1000~1500米,石质山地构成高原的主体,黄土堆积仅限于盆地及山间谷地,分布范围约占全区面积的40%。④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