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二十五岁
二十五岁,半五十,正值青年。不上不下,踏入社会三两年,或是刚刚毕业没多久。周围的朋友,开始慢慢的发生了变化,与学生时代相比。结婚生子的字眼渐渐充斥我的生活,今天同事 A摆酒,明天同学c设宴,席间遇到曾经的校花校草,初恋暗恋,大多都已不是当年的模样,有些人不开口不交流还真的叫不出名字,因为我们很久不见,因为我们都长大了。各种聚会,话题不再是周杰伦出了新专或者放学之后去哪玩,渐渐的涉及到了在哪个地段买房比较好,下手哪个股票比较赚。但是,还有些话题是永恒的,比如说异性。谈论这些时,配上杯酒也许会好些,啤的红的白的,劝酒的话也要学几套,不然没了气氛。当然,也有喝情调的,清吧酒馆,小调慢摇,今晚,谁把谁灌醉?就你的故事我们来干杯,为了生活,为了友谊,为了一切的一切,致我们已经逝去和正在经历的青春。听说,深夜找点微醺的感觉,这样比较好入眠。话又说回来,也许,这些生活片段早就在我的同龄人间习以为常,而我,却在这个年纪才开始接触。这样的生活就是成人的世界么?不禁要感叹下,时间都去哪了。
今年我二十五岁,至今单身,不大会喝酒,还是喜欢宅在家里看韩国欧巴耍浪漫,和十五岁的我没什么区别。于是我开始着急,开始反思自己,我他妈都跑哪去了,在别人恋爱生子踏入新阶段的这个年纪,我他妈都干什么了。
今年我二十五岁,再过五年就要到而立之年。独立两个字,变得越来越沉重。什么是独立?我可以独自一个人跑到大洋彼岸,结交新朋友,构建新的关系网,依赖着互联网和原来的圈子联系,期间也有打工赚钱,贴补自己的生活,并思考如何立业。期限只有一年,因为这是和家里的约定。我的初衷之一只是想看自己能否“独立”。
这一年,我并没有完全的独立,学费和生活费,绝大部分还是父母提供,自己原先的积蓄和后来赚到的工资也只不过是一种玩票性质的尝试,用来安慰自己,宽慰父母。相比那些想尽办法赚钱的打工达人,我真的只是一个体验生活的过客。我始终告诉自己,我是拿学生签证的,我是来学习的,所以我必须保证不挂科。最后,努力还是有回报的,至少学校和老师认证了我的成绩。可是,在社会这个大舞台,再好的成绩也只是证明你能在规范的条条框框里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在社会上真正的竞争里,这些有时根本不算什么。运气不错的我,在找房子和兼职时没遇到什么门槛,这里的运气一半要归功于学校交给的技能和提供的平台。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要在学校里读书的原因吧。当然也有不顺遂的时候,也有遇到奇葩感到世界怎么了的时候,但这些都是生活的常态,好山好水好无聊,却也给我时间空间去缓冲去整理这些小情绪。不温不火小打小闹的小日子,淡然又安逸,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想方设法想要留在那里的原因吧。不过在那生活的成本和代价也是昂贵的,对于一个来自小康家庭的我,对于我那对老家有浓厚情感的父辈而言,对于我割舍不掉习以为常的,在南宁的小生活而言。我赌不起。我只是想来赚取一年的自由,所以这段“独立”的生活是在父母的赞助和默许下成立的。我是何其幸运,拥有这一段自由。
最后,我回到了原点。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个我在彼岸不断向人提起反复牵挂的地方,这个有我父母朋友童年回忆的地方。没什么特别,命运开了下玩笑。开始体会大人世界的复杂与无奈,真的关心中国这三十年来我所经历的历史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与我何干?我只想,简单生活。却也不容易,那又怎样,继续前行总不会错。谁不要交点学费,没了起伏的生活哪里有趣,你说,是吧?;)
今年我二十五岁,至今单身,不大会喝酒,还是喜欢宅在家里看韩国欧巴耍浪漫,和十五岁的我没什么区别。于是我开始着急,开始反思自己,我他妈都跑哪去了,在别人恋爱生子踏入新阶段的这个年纪,我他妈都干什么了。
今年我二十五岁,再过五年就要到而立之年。独立两个字,变得越来越沉重。什么是独立?我可以独自一个人跑到大洋彼岸,结交新朋友,构建新的关系网,依赖着互联网和原来的圈子联系,期间也有打工赚钱,贴补自己的生活,并思考如何立业。期限只有一年,因为这是和家里的约定。我的初衷之一只是想看自己能否“独立”。
这一年,我并没有完全的独立,学费和生活费,绝大部分还是父母提供,自己原先的积蓄和后来赚到的工资也只不过是一种玩票性质的尝试,用来安慰自己,宽慰父母。相比那些想尽办法赚钱的打工达人,我真的只是一个体验生活的过客。我始终告诉自己,我是拿学生签证的,我是来学习的,所以我必须保证不挂科。最后,努力还是有回报的,至少学校和老师认证了我的成绩。可是,在社会这个大舞台,再好的成绩也只是证明你能在规范的条条框框里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在社会上真正的竞争里,这些有时根本不算什么。运气不错的我,在找房子和兼职时没遇到什么门槛,这里的运气一半要归功于学校交给的技能和提供的平台。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要在学校里读书的原因吧。当然也有不顺遂的时候,也有遇到奇葩感到世界怎么了的时候,但这些都是生活的常态,好山好水好无聊,却也给我时间空间去缓冲去整理这些小情绪。不温不火小打小闹的小日子,淡然又安逸,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想方设法想要留在那里的原因吧。不过在那生活的成本和代价也是昂贵的,对于一个来自小康家庭的我,对于我那对老家有浓厚情感的父辈而言,对于我割舍不掉习以为常的,在南宁的小生活而言。我赌不起。我只是想来赚取一年的自由,所以这段“独立”的生活是在父母的赞助和默许下成立的。我是何其幸运,拥有这一段自由。
最后,我回到了原点。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个我在彼岸不断向人提起反复牵挂的地方,这个有我父母朋友童年回忆的地方。没什么特别,命运开了下玩笑。开始体会大人世界的复杂与无奈,真的关心中国这三十年来我所经历的历史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与我何干?我只想,简单生活。却也不容易,那又怎样,继续前行总不会错。谁不要交点学费,没了起伏的生活哪里有趣,你说,是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