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动机理论之二:强化理论的应用
珍妮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写到: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会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此看来,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即便,我知道教师的评价(口头语言、成绩评定)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会对学生的互动交往产生影响,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觉得不得要领。
一、反馈不及时。时常学生上交的作业,隔几天才批改完,也只是敷衍似的批上日期,没有具体的评语或是痕迹。时常考试的卷子,因为未能快速的读卡和批改,总是隔了一两天才讲解,未能利用学生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和求知的欲望,趁热打铁的反馈给学生,满足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愿望,增强学习的信心。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周一完成的考试一直拖着到周五才得到反馈,那么反馈的信息价值和激励价值都会降低。其次,行为和行为结果之间间隔越长,学生难以根据学习的结果调整学习的行为。因此,记得崔主任曾将对新老师的要求是,尽量及时的反馈和批改作业,这样能够在高效的互动中,让学生体会到不断进步的成就感。
二、反馈不具体。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主题是关于形成性评价对于教学的意义,我在认知上明白教师点滴的教育评价对引导学生的学习很重要。但是有针对性的、启发性和教育性的反馈,若要持之以恒的坚持,真的很难。有这么几次,我认真的批改学生的改错本,并写下一两句鼓励的话语。结果,一个班70几个人,我整整批改了一个下午,两个班150多个人,时间的耗费可想而知。所以,教师评价要具体,有针对性,也却是有现实的局限性。但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更是优秀老师该有的一种志向。我希望的自己,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予以合理恰当的评价;在作业中,学生的问题要明确具体的指出,学生的成果要真诚的激励。总之,教师的评价不限于让学生明白得失,更应该为学生指明具体的改进方向,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清晰、深刻的了解,使其消除模糊的概念。
三、反馈不持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证明:不管奖励多么有效,如果奖励的次数不够频繁,那么奖励对改善行为的作用甚微。频繁给予小奖励比偶尔给予大奖励对学习更有促进作用。对于考试频率的研究发现,经常使用简短的测验对学生进步进行测试比不经常的、较大的老师要好。这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处事,时常是有头无尾,很少能持之以恒的努力。对于,教学也同样是如此,我会偶尔很有兴趣的抓学生的落实,但很少持之以恒的落实。相比刘老师的努力和成就,我真的输在坚持,输在一以贯之。
希望,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坚持下去,不论结果成败。否则,做,却不尽力也不坚持,浪费了时间,却一事无成。
我希望,看书也是如此,坚持看书,坚持写感悟,即便是百字也是好的。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会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此看来,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即便,我知道教师的评价(口头语言、成绩评定)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会对学生的互动交往产生影响,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觉得不得要领。
一、反馈不及时。时常学生上交的作业,隔几天才批改完,也只是敷衍似的批上日期,没有具体的评语或是痕迹。时常考试的卷子,因为未能快速的读卡和批改,总是隔了一两天才讲解,未能利用学生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和求知的欲望,趁热打铁的反馈给学生,满足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愿望,增强学习的信心。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周一完成的考试一直拖着到周五才得到反馈,那么反馈的信息价值和激励价值都会降低。其次,行为和行为结果之间间隔越长,学生难以根据学习的结果调整学习的行为。因此,记得崔主任曾将对新老师的要求是,尽量及时的反馈和批改作业,这样能够在高效的互动中,让学生体会到不断进步的成就感。
二、反馈不具体。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主题是关于形成性评价对于教学的意义,我在认知上明白教师点滴的教育评价对引导学生的学习很重要。但是有针对性的、启发性和教育性的反馈,若要持之以恒的坚持,真的很难。有这么几次,我认真的批改学生的改错本,并写下一两句鼓励的话语。结果,一个班70几个人,我整整批改了一个下午,两个班150多个人,时间的耗费可想而知。所以,教师评价要具体,有针对性,也却是有现实的局限性。但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更是优秀老师该有的一种志向。我希望的自己,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予以合理恰当的评价;在作业中,学生的问题要明确具体的指出,学生的成果要真诚的激励。总之,教师的评价不限于让学生明白得失,更应该为学生指明具体的改进方向,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清晰、深刻的了解,使其消除模糊的概念。
三、反馈不持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证明:不管奖励多么有效,如果奖励的次数不够频繁,那么奖励对改善行为的作用甚微。频繁给予小奖励比偶尔给予大奖励对学习更有促进作用。对于考试频率的研究发现,经常使用简短的测验对学生进步进行测试比不经常的、较大的老师要好。这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处事,时常是有头无尾,很少能持之以恒的努力。对于,教学也同样是如此,我会偶尔很有兴趣的抓学生的落实,但很少持之以恒的落实。相比刘老师的努力和成就,我真的输在坚持,输在一以贯之。
希望,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坚持下去,不论结果成败。否则,做,却不尽力也不坚持,浪费了时间,却一事无成。
我希望,看书也是如此,坚持看书,坚持写感悟,即便是百字也是好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