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揭露了什么样的人性?
前两天把书架上黑泽明的自传《蛤蟆的油》抽出来读。书名是一个典故:传说日本有一种奇丑无比的多腿蛤蟆,人们抓到它,把它放在镜子前,蛤蟆看到自己的丑模样,不禁会吓出一身油。这种油是一种难得的治疗烧伤烫伤的药材。黑泽明晚年自比就是站在镜子前的蛤蟆,回忆过去,发现自己种种的不堪,不禁吓出一身油来……琢磨一下这个书名,重点是油,而不是丑陋的蛤蟆。为什么黑泽明要用这个典故来作为自传的书名?把自己比喻成丑陋的蛤蟆,但却可以产生珍贵难得的油,这样感觉,也许正是他所希望的吧。
黑泽明是公认的世界级的电影大师,翻开他的童年描写,并无多少过人之处,可以确认他不是一个天才少年,但是父亲从小逼着他学习绘画、剑道,棋艺,这些艺术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未来。就像他去应试副导演的工作,选中的人里面,只有他一个不是科班出身。至于原因,他身上的艺术分子们一定知道真实的答案。
他的童年有一个死党,他们自比为儿童版的紫式部和清少纳言。长大后,当他们的文字同时出现在杂志上时,很巧,彼此买的都是有另一个人文字的那本。人与群分这件事,可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
黑泽明当副导演的生涯不长不短,9年。他足够幸运,遇到了一位伯乐,山本嘉次郎。如果没有这段经历,可能就不会有后来世界级的黑泽明。时间带走的,一定会在未来还给你。如果没有,一定是你付出的时间还不够多。珍惜时间的最好的办法,其实是使劲的用它,不让时间有一丝一毫的空闲。黑泽明在做副导演的时候,做到了。
在他的第一部电影开拍时,有一个好玩的故事。第一个镜头是姿三四郎缓慢地登上了寺庙的台阶,见到了正在为父亲许愿的女主角。女主角问导演:我在演这段戏时,心里除了许愿还要想些什么。黑泽明回答,不需要了,如果你愿意,就顺便祈祷这个电影能顺利吧。
女主角的祈祷一定是感动了佛祖,从《姿三四郎》开始,黑泽明迈向了大师之路。
还有更有意思的,《罗生门》送到威尼斯去参加电影节这件事,事先黑泽明完全不知情,直到获得金狮奖,才有人打电话给他。他才知道是电影公司瞒着他干的。如果他知道,绝不会答应的。后来,在媒体扑面而来的采访中,电影公司的一个导演在镜头前侃侃而谈他是如何支持这部电影的拍摄,如果克服了各种困难。而实际上,这个经理给电影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和障碍。黑泽明说:“我看着这段采访,心想,这就是真正的《罗生门》。”
在拍《罗生门》的时候,三个副导演深夜找到他,说是看不懂剧本,要黑泽明解释一下。他说“人对自己的事不能实话实说,谈自己的事的时候不能不加掩饰。《罗生门》讲得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听完解释,两个副导演似懂非懂地走了,而另一个不懂的,也没有留下,最后离开了剧组。
阖上书,脑子里冒出了仓央嘉措的诗:“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看来,大师和活佛也是心有灵犀的。
==============
个人微信号sisitao7788, 微信公众号reading_life。有空聊。
微书店http://wd.koudai.com/?userid=2158892
黑泽明是公认的世界级的电影大师,翻开他的童年描写,并无多少过人之处,可以确认他不是一个天才少年,但是父亲从小逼着他学习绘画、剑道,棋艺,这些艺术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未来。就像他去应试副导演的工作,选中的人里面,只有他一个不是科班出身。至于原因,他身上的艺术分子们一定知道真实的答案。
他的童年有一个死党,他们自比为儿童版的紫式部和清少纳言。长大后,当他们的文字同时出现在杂志上时,很巧,彼此买的都是有另一个人文字的那本。人与群分这件事,可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
黑泽明当副导演的生涯不长不短,9年。他足够幸运,遇到了一位伯乐,山本嘉次郎。如果没有这段经历,可能就不会有后来世界级的黑泽明。时间带走的,一定会在未来还给你。如果没有,一定是你付出的时间还不够多。珍惜时间的最好的办法,其实是使劲的用它,不让时间有一丝一毫的空闲。黑泽明在做副导演的时候,做到了。
在他的第一部电影开拍时,有一个好玩的故事。第一个镜头是姿三四郎缓慢地登上了寺庙的台阶,见到了正在为父亲许愿的女主角。女主角问导演:我在演这段戏时,心里除了许愿还要想些什么。黑泽明回答,不需要了,如果你愿意,就顺便祈祷这个电影能顺利吧。
女主角的祈祷一定是感动了佛祖,从《姿三四郎》开始,黑泽明迈向了大师之路。
还有更有意思的,《罗生门》送到威尼斯去参加电影节这件事,事先黑泽明完全不知情,直到获得金狮奖,才有人打电话给他。他才知道是电影公司瞒着他干的。如果他知道,绝不会答应的。后来,在媒体扑面而来的采访中,电影公司的一个导演在镜头前侃侃而谈他是如何支持这部电影的拍摄,如果克服了各种困难。而实际上,这个经理给电影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和障碍。黑泽明说:“我看着这段采访,心想,这就是真正的《罗生门》。”
在拍《罗生门》的时候,三个副导演深夜找到他,说是看不懂剧本,要黑泽明解释一下。他说“人对自己的事不能实话实说,谈自己的事的时候不能不加掩饰。《罗生门》讲得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听完解释,两个副导演似懂非懂地走了,而另一个不懂的,也没有留下,最后离开了剧组。
阖上书,脑子里冒出了仓央嘉措的诗:“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看来,大师和活佛也是心有灵犀的。
==============
个人微信号sisitao7788, 微信公众号reading_life。有空聊。
微书店http://wd.koudai.com/?userid=2158892
-
跑起来能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1-19 10: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