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脊上的国家(三):费瓦湖畔的小日子
今天,我被说最多的词是"幸运"。而这个运势的开端,正是起床那一刻。
早晨8点10分,我在鸟叫和蝉鸣声中醒了,这也是我这几天来起得最晚的一次,阳台上的风铃叮咚作响,花园里传来收拾餐具的声音,阳光在房间的窗帘上投下斑驳的树影,博卡拉早已睡醒,我起的时候已经不早了,果不其然,刚刚爬起来,热情的店员就来敲门了,隔着窗户问我睡醒没有,潜台词想必是:大家都看日出去了,你却来博卡拉睡大觉?
幸运的是,今天晴空万里。我收拾完自己,爬上了屋顶,此时安娜普尔纳山脉清晰的呈现在眼前,标志性的鱼尾峰昨天还"含羞带怯",今天已一览无余,状似鱼尾的三角外形,令人见之忘俗,而在大多数日子里,它都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厚厚的云层里若隐若现。
9点钟,滑翔伞公司的人就来宾馆接我了,怀着兴奋和忐忑,我们穿行在博卡拉的寻常巷陌,经过繁华的湖滨,越过郊外的农田,向萨朗科的山顶行进。和我一路的,还有三个德国姑娘,和一个印度姑娘,对于滑翔伞,大家都是初体验,但是激动的不仅仅是滑翔本身,而是因为这次的"背景",是世界的脊梁喜马拉雅。
事实上,博卡拉是世界上最适合玩滑翔伞的地方之一,它背靠安娜普尔纳山脉,面朝印度洋暖流,上升气流十分稳定,从每年的十月到次年雨季来临前都能飞翔,适飞时间超过半年,因此这里常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在此飞行。天空万里无云,纯净碧蓝,站在萨朗科的山顶上,不远处的安娜普尔纳群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世代生活在山脚下的博卡拉人,对这几座山峰如数家珍,从西到东分别是西温楚立峰,安娜普尔纳1号峰,鱼尾峰,安娜普尔纳3、4、2号峰,尤其是鱼尾峰,它虽然是峰群中海拔相对较低的,不过六千九百多米,但它距离博卡拉最近,十分突出,由于山势险峻峭拔,它也是尼泊尔境内唯一一座禁止攀登的山峰,至今尚未有人登顶。白雪皑皑的峰群并不绵延,就是那么突然的矗立眼前,千秋万代的庇护着这个国度,那景象远远超出你对壮美的想像。
10点的时候,我们陆续被安排了教练,简单讲解了要领,接下来就是"等风来"了。最先出发的是一个德国姑娘,如果说一开始我还有些紧张的话,看着她跑到一半差点摔倒,最后十分别扭却还是飞起来的时候,心里就只剩兴奋了,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众人起飞的姿势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也有人持有执照自己跑来滑翔的,但是滑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其实就是"等错了风"。
滑翔伞最重要的是了解风向,滑翔之前,伞体长长的披在山坡上,穿好装备之后,就要等待时机了,并非有风就能飞。我的教练kisto站在我的身后,他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就能告诉我风在位置和方向,我也学着他静静的感受,似乎抓到那么点灵感,耳边就传来他让我奔跑的声音,不过五六步,身体就轻盈了起来,然后世界都在脚下了。
安娜普尔纳在远处静静的望着你,雄鹰在咫尺间翱翔,山坳里满布着五彩的民居,还有那弯蔚蓝如明镜般的费瓦湖,将这份亘古的壮美更添了一份温婉,身上的GPS显示
海拔:1826米,这个时候你只想放声尖叫。
博卡拉的白天很热,但在滑翔的时候完全相反,由于海拔高,反而很冷,我穿着一件薄外套,冻的瑟瑟发抖,仍然舍不下这份美景,直到教练告诉我时间到了,才恋恋的降落在费瓦湖畔。
下午,我回到住处看了一会书,顺便补了一个爽爽的午觉。五点钟,太阳还没下山,光影恰到好处,我决定去费瓦湖泛个舟。
博卡拉被称为"水边的阿狄丽娜",如果你听过克莱德曼的《Ballade pour
Adeline》,就该知道这是怎样一个美丽而静谧的小城了,如果说安娜普尔纳是博卡拉壮美的极致,费瓦湖就是博卡拉温婉的极致。我到达费瓦湖的时候,租船点正准备下班,算是赶上末班车了。
五彩的尖头小船在湖面上滑行,船桨波动湖面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傍晚格外清晰,博卡拉早晚温差很大,白天可以穿T恤,晚上却要穿羽绒服才能御寒,这个时间正是逐渐转冷的时候,我紧了紧大衣,拿起相机,将波心的纹动和日落金光下的安娜普尔纳,永远印刻下来。
帮我划船的博卡拉小伙今年刚刚18岁,是个大学生,他滔滔不绝的和我聊着自己的家乡和家人,对中国,亦是充满好奇。他有一个哥哥,我告诉他,在我出生的年代,中国只允许生一个孩子,所以没有兄弟姐妹,对于这样的生育政策他表示不解,并且好心的告诉我,如果我想要多生几个baby,可以到尼泊尔来生。我们畅聊了一个小时,日光渐渐消失了,湖面上丝毫没有灯光,不远处的湖滨区,却刚刚进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
下了船,我准备去觅食,小伙给我推荐了湖滨的"兰花餐厅",不要怀疑,它就叫兰花餐厅,用标准的中国方块字写着店名,牌坊上挂着火红的灯笼,旁边还立着一块"恭喜发财"的牌子,从装修来看,是博卡拉比较高端的一家餐厅。事实上,博卡拉的中国元素还不止这些,小城里到处都是"我爱博卡拉"和"欢迎光临"的牌子。每当你经过一家工艺品店,门口的店员就会热情的跟你用中文打招呼,让你"进来看看",甚至我发了一条微博,还有博卡拉的店员在微博里评论的!
不过,我还是没去兰花餐厅,因为并不认为这里的中餐会做的比国内好。最终,我在湖滨一家半露天的两层小楼里落座,点了一份柠檬烤鱼和一杯水果奶昔,奶昔口感普通,不过烤鱼的确惊艳,鱼肉鲜嫩多汁,柠檬的香味让鱼肉的味道更细腻更清新。除了坐在露台边,晚风时不时吹的我发抖之外,博卡拉的一切都那么美好。
----2014年2月18日 记于博卡拉 new pokhara lodge
早晨8点10分,我在鸟叫和蝉鸣声中醒了,这也是我这几天来起得最晚的一次,阳台上的风铃叮咚作响,花园里传来收拾餐具的声音,阳光在房间的窗帘上投下斑驳的树影,博卡拉早已睡醒,我起的时候已经不早了,果不其然,刚刚爬起来,热情的店员就来敲门了,隔着窗户问我睡醒没有,潜台词想必是:大家都看日出去了,你却来博卡拉睡大觉?
幸运的是,今天晴空万里。我收拾完自己,爬上了屋顶,此时安娜普尔纳山脉清晰的呈现在眼前,标志性的鱼尾峰昨天还"含羞带怯",今天已一览无余,状似鱼尾的三角外形,令人见之忘俗,而在大多数日子里,它都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厚厚的云层里若隐若现。
9点钟,滑翔伞公司的人就来宾馆接我了,怀着兴奋和忐忑,我们穿行在博卡拉的寻常巷陌,经过繁华的湖滨,越过郊外的农田,向萨朗科的山顶行进。和我一路的,还有三个德国姑娘,和一个印度姑娘,对于滑翔伞,大家都是初体验,但是激动的不仅仅是滑翔本身,而是因为这次的"背景",是世界的脊梁喜马拉雅。
事实上,博卡拉是世界上最适合玩滑翔伞的地方之一,它背靠安娜普尔纳山脉,面朝印度洋暖流,上升气流十分稳定,从每年的十月到次年雨季来临前都能飞翔,适飞时间超过半年,因此这里常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在此飞行。天空万里无云,纯净碧蓝,站在萨朗科的山顶上,不远处的安娜普尔纳群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世代生活在山脚下的博卡拉人,对这几座山峰如数家珍,从西到东分别是西温楚立峰,安娜普尔纳1号峰,鱼尾峰,安娜普尔纳3、4、2号峰,尤其是鱼尾峰,它虽然是峰群中海拔相对较低的,不过六千九百多米,但它距离博卡拉最近,十分突出,由于山势险峻峭拔,它也是尼泊尔境内唯一一座禁止攀登的山峰,至今尚未有人登顶。白雪皑皑的峰群并不绵延,就是那么突然的矗立眼前,千秋万代的庇护着这个国度,那景象远远超出你对壮美的想像。
10点的时候,我们陆续被安排了教练,简单讲解了要领,接下来就是"等风来"了。最先出发的是一个德国姑娘,如果说一开始我还有些紧张的话,看着她跑到一半差点摔倒,最后十分别扭却还是飞起来的时候,心里就只剩兴奋了,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众人起飞的姿势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也有人持有执照自己跑来滑翔的,但是滑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其实就是"等错了风"。
滑翔伞最重要的是了解风向,滑翔之前,伞体长长的披在山坡上,穿好装备之后,就要等待时机了,并非有风就能飞。我的教练kisto站在我的身后,他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就能告诉我风在位置和方向,我也学着他静静的感受,似乎抓到那么点灵感,耳边就传来他让我奔跑的声音,不过五六步,身体就轻盈了起来,然后世界都在脚下了。
安娜普尔纳在远处静静的望着你,雄鹰在咫尺间翱翔,山坳里满布着五彩的民居,还有那弯蔚蓝如明镜般的费瓦湖,将这份亘古的壮美更添了一份温婉,身上的GPS显示
海拔:1826米,这个时候你只想放声尖叫。
博卡拉的白天很热,但在滑翔的时候完全相反,由于海拔高,反而很冷,我穿着一件薄外套,冻的瑟瑟发抖,仍然舍不下这份美景,直到教练告诉我时间到了,才恋恋的降落在费瓦湖畔。
下午,我回到住处看了一会书,顺便补了一个爽爽的午觉。五点钟,太阳还没下山,光影恰到好处,我决定去费瓦湖泛个舟。
博卡拉被称为"水边的阿狄丽娜",如果你听过克莱德曼的《Ballade pour
Adeline》,就该知道这是怎样一个美丽而静谧的小城了,如果说安娜普尔纳是博卡拉壮美的极致,费瓦湖就是博卡拉温婉的极致。我到达费瓦湖的时候,租船点正准备下班,算是赶上末班车了。
五彩的尖头小船在湖面上滑行,船桨波动湖面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傍晚格外清晰,博卡拉早晚温差很大,白天可以穿T恤,晚上却要穿羽绒服才能御寒,这个时间正是逐渐转冷的时候,我紧了紧大衣,拿起相机,将波心的纹动和日落金光下的安娜普尔纳,永远印刻下来。
帮我划船的博卡拉小伙今年刚刚18岁,是个大学生,他滔滔不绝的和我聊着自己的家乡和家人,对中国,亦是充满好奇。他有一个哥哥,我告诉他,在我出生的年代,中国只允许生一个孩子,所以没有兄弟姐妹,对于这样的生育政策他表示不解,并且好心的告诉我,如果我想要多生几个baby,可以到尼泊尔来生。我们畅聊了一个小时,日光渐渐消失了,湖面上丝毫没有灯光,不远处的湖滨区,却刚刚进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
下了船,我准备去觅食,小伙给我推荐了湖滨的"兰花餐厅",不要怀疑,它就叫兰花餐厅,用标准的中国方块字写着店名,牌坊上挂着火红的灯笼,旁边还立着一块"恭喜发财"的牌子,从装修来看,是博卡拉比较高端的一家餐厅。事实上,博卡拉的中国元素还不止这些,小城里到处都是"我爱博卡拉"和"欢迎光临"的牌子。每当你经过一家工艺品店,门口的店员就会热情的跟你用中文打招呼,让你"进来看看",甚至我发了一条微博,还有博卡拉的店员在微博里评论的!
不过,我还是没去兰花餐厅,因为并不认为这里的中餐会做的比国内好。最终,我在湖滨一家半露天的两层小楼里落座,点了一份柠檬烤鱼和一杯水果奶昔,奶昔口感普通,不过烤鱼的确惊艳,鱼肉鲜嫩多汁,柠檬的香味让鱼肉的味道更细腻更清新。除了坐在露台边,晚风时不时吹的我发抖之外,博卡拉的一切都那么美好。
----2014年2月18日 记于博卡拉 new pokhara lodge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