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学著作一览(转)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宗教心理学常常是两面不讨好。心理学这一边有人认为科学治疗中不应该掺入形而上学的东西,宗教一边则有人认为,医生不能越俎代庖行牧师之职能。但是,随着宗教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及临床治疗效果的显现(例如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甚至抚平了死囚犯的挑战,并改变了他的最后几天的人生),于是关注它、或者投入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例如美国曾出现了“牧师心理学”(pastoral psychology)运动。80年代后仅在美国出版的宗教心理学专著和教材就超过了120 部。美国心理学会(简称APA)成立了宗教心理学分会,成员达2000 多名。世界还认识到,宗教心理学正在成为化解科学与宗教的敌对、架设其间交流桥梁的一支重要的建设力量。
20世纪末,在一个长期缺乏终极关怀、并曾经将心理学与宗教都批判为唯心主义的中国,这方面的论著逐渐介绍进来了。虽然目前渋足这个领域的人员不多且仅仅是小荷初露尖尖,但是这个事业已经展现了它在这块躁动不安的土地上的广阔前景。
K.G.荣格
《寻找灵魂的现代人》、《荣格:荣格自传》
威廉.冯特
《民族宗教心理学纲要——人类心理发展简史》
维克多.E.弗兰克尔
《追寻生命的意义》、古尔德《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爱德华.霍夫曼《洞察未来——马斯洛未发表过的文章》
保罗.蒂里希
《存在的勇气》
麦克.阿盖尔
《宗教心理学导论》
麦克斯.缪勒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凯特.洛文克尔
《宗教心理学简论》
罗洛.梅
《创造的勇气》、《祈望神话》
斯塔伯克
《宗教心理学》
肯.威尔伯
《性、生态、灵性》
玛丽.乔.梅多 理查德.D.卡霍
《宗教心理学——个人生活中的宗教》
威廉.詹姆斯
《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
埃里希.弗罗姆
《精神分析与宗教》
布朗
《宗教心理学》
尚未见G.S.霍尔、戈登.威拉德.奥尔波特、埃里克.杭伯格.埃里克森、J.皮亚杰、艾伦.威尔逊.瓦茨的中译本。
20世纪末,在一个长期缺乏终极关怀、并曾经将心理学与宗教都批判为唯心主义的中国,这方面的论著逐渐介绍进来了。虽然目前渋足这个领域的人员不多且仅仅是小荷初露尖尖,但是这个事业已经展现了它在这块躁动不安的土地上的广阔前景。
K.G.荣格
《寻找灵魂的现代人》、《荣格:荣格自传》
威廉.冯特
《民族宗教心理学纲要——人类心理发展简史》
维克多.E.弗兰克尔
《追寻生命的意义》、古尔德《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爱德华.霍夫曼《洞察未来——马斯洛未发表过的文章》
保罗.蒂里希
《存在的勇气》
麦克.阿盖尔
《宗教心理学导论》
麦克斯.缪勒
《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凯特.洛文克尔
《宗教心理学简论》
罗洛.梅
《创造的勇气》、《祈望神话》
斯塔伯克
《宗教心理学》
肯.威尔伯
《性、生态、灵性》
玛丽.乔.梅多 理查德.D.卡霍
《宗教心理学——个人生活中的宗教》
威廉.詹姆斯
《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
埃里希.弗罗姆
《精神分析与宗教》
布朗
《宗教心理学》
尚未见G.S.霍尔、戈登.威拉德.奥尔波特、埃里克.杭伯格.埃里克森、J.皮亚杰、艾伦.威尔逊.瓦茨的中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