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恋的凝视(续三)
X:这个概念有着深奥和复杂的涵义,我意识到,它将我们的视线又一次转向主体的形成过程,要求人们应当从人的异化和分裂去把握对象a的本质特征。
S:是的,如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对象a——欲望之因,那就是,经过异化和分裂,主体的欲望在本质上就是对母亲的欲望,而且它总是具有“情欲”的性质。拉康认为,人们总是在无意识中渴望“与母亲统一”,但由于异化和分裂,他永远到达不了那个位置,因此欲望永远表现为欠缺;而人们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这种无意识欲望的能指——对象a——剩余快感,正是它催生着人们的欲望;而且对象a在表达时具有一种不可言喻的特征。
X:一切都取决于主体曾经的丧失——就像精神分析学家朱迪丝·维尔斯特所提示的,“我们所有的丧失经历都可以回溯到原初的丧失,即丧失母亲——孩子的根本联系……我们这种欢乐的最初联系是脐带联系,即子宫的生理一体。在子宫之外,我们体验着我们和母亲分享的同一边界的满足的幻想……我们终生对结合的渴望导致了我们对回归的渴望——如果不是返回子宫,那么就是返回到所谓共生现象的幻想结合的状态。”她还指出,人们对这种恢复一体的追求,既可能是一种病态的,也可能是一种健康的行为;既可能是一种对世界畏惧的退缩,也可能是一种扩张世界的努力;既可能是深思熟虑的,也可能是毫无意识的。而且他们可以通过性、通过宗教、通过自然、通过药物、通过沉思,来模糊造成这种母/子(男/女)分隔的界线。
S:广告正在为人们提供满足(模糊的)的途径。那些以物恋为主题的广告,所表达的实际上就是这种对回归母体的无意识渴望。李维斯的501牛仔裤系列似乎是为所有人设计的——男性/女性。在广告中,男人和女人奇妙地交织成一体,彼此融入对方;他/她们裸露的身体,紧紧地依偎着,近到能够闻出肌肤的气息,就像未出生的婴儿对于子宫的感触;他/她们的双臂搂抱在一起,相互包容,亲密无间,仿佛母亲抚慰着睡梦中的孩子。广告创造出如此浑然一体的氛围,这一向女性/母体回归的美好意象,其所构成的视觉表征,就是拉康的对象a。
而在澳大利亚城市画廊摄影展的一则广告中,人们的视线则被引向了母亲的子宫——脐带联系——照片上约翰·列农怀抱妻子大野洋子,身体蜷缩着,像置身于母腹中的一对胎儿。约翰和洋子的形象在一片文字的海洋中若隐若现,一段被放大了的令人心痛的短语,同时也很好地阐释了广告的构想:这次对约翰的枪击是不一样的……回归母体,死亡准备……这就是我们的关系。然而,我们分明看出,这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回归,是一种无法得到修补的关系;但正是因为不可弥补的欠缺,它才会如此加倍地使人渴望。
S:是的,如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对象a——欲望之因,那就是,经过异化和分裂,主体的欲望在本质上就是对母亲的欲望,而且它总是具有“情欲”的性质。拉康认为,人们总是在无意识中渴望“与母亲统一”,但由于异化和分裂,他永远到达不了那个位置,因此欲望永远表现为欠缺;而人们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这种无意识欲望的能指——对象a——剩余快感,正是它催生着人们的欲望;而且对象a在表达时具有一种不可言喻的特征。
X:一切都取决于主体曾经的丧失——就像精神分析学家朱迪丝·维尔斯特所提示的,“我们所有的丧失经历都可以回溯到原初的丧失,即丧失母亲——孩子的根本联系……我们这种欢乐的最初联系是脐带联系,即子宫的生理一体。在子宫之外,我们体验着我们和母亲分享的同一边界的满足的幻想……我们终生对结合的渴望导致了我们对回归的渴望——如果不是返回子宫,那么就是返回到所谓共生现象的幻想结合的状态。”她还指出,人们对这种恢复一体的追求,既可能是一种病态的,也可能是一种健康的行为;既可能是一种对世界畏惧的退缩,也可能是一种扩张世界的努力;既可能是深思熟虑的,也可能是毫无意识的。而且他们可以通过性、通过宗教、通过自然、通过药物、通过沉思,来模糊造成这种母/子(男/女)分隔的界线。
S:广告正在为人们提供满足(模糊的)的途径。那些以物恋为主题的广告,所表达的实际上就是这种对回归母体的无意识渴望。李维斯的501牛仔裤系列似乎是为所有人设计的——男性/女性。在广告中,男人和女人奇妙地交织成一体,彼此融入对方;他/她们裸露的身体,紧紧地依偎着,近到能够闻出肌肤的气息,就像未出生的婴儿对于子宫的感触;他/她们的双臂搂抱在一起,相互包容,亲密无间,仿佛母亲抚慰着睡梦中的孩子。广告创造出如此浑然一体的氛围,这一向女性/母体回归的美好意象,其所构成的视觉表征,就是拉康的对象a。
而在澳大利亚城市画廊摄影展的一则广告中,人们的视线则被引向了母亲的子宫——脐带联系——照片上约翰·列农怀抱妻子大野洋子,身体蜷缩着,像置身于母腹中的一对胎儿。约翰和洋子的形象在一片文字的海洋中若隐若现,一段被放大了的令人心痛的短语,同时也很好地阐释了广告的构想:这次对约翰的枪击是不一样的……回归母体,死亡准备……这就是我们的关系。然而,我们分明看出,这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回归,是一种无法得到修补的关系;但正是因为不可弥补的欠缺,它才会如此加倍地使人渴望。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