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讨论活动我的言论记录
讨论《小王子》,我的谈话记录
2heros(豆瓣名):法律工作者
童说起 猴面包树 的例子,似乎解释为“尽早铲除恶的种子,播种善的种子,防止灾难蔓延”,尼采则以恶作为道德的谱系。宝说起如何在生活中做“小王子”,我个人则认为,从心理学来说,每个个体的任何状态都是正当的,小王子的纯真只是人性当中一部分,小王子的纯真已经是“人化的自然”,如果只有小王子这一个面相,人也显得单薄,奥古斯丁在《忏悔录》当中论述人性之原罪(sin),认为婴儿也有原罪,婴儿他们哭闹要求吃奶,仿佛小暴君,“并非没有作恶的意愿,而是没有作恶的能力”,人性之罪与善都是原初生命力的一部分,压抑、否认、罪责反而带来心理焦虑。我们接纳这些人性的可能性,可以尝试在私人领域尝试某种退形状态。《小王子》作者英年早逝,而且写作的是童话,即使写爱情,也是用“驯服”等婉转字眼,只是希望回归这个状态,无异于刻舟求剑。我个人更喜欢71岁托尔斯泰写的《复活》,男主角聂赫留朵夫的人性更加饱满、丰富、真实,他曾经堕落,但是他坦承接纳,并且沿路忏悔、赎罪,最终实现自己与女主角马斯洛娃得到“复活”。
《小王子》本身倒是没有伦理的说教,我自己附会上去这么多的背景。遗憾自己不能总是小王子,似乎是一种“彼得潘”心态,如实接纳自己出现的任何心理状态,适当场合演一演小王子,也无妨。人格本身就是一种面具与防御,心理防御本身是一种最重要的保护机制,如皮肤一样重要,否则这个人根本无法成长起来。
关于小王子故事当中,某个星球的点灯人,他从事日落点灯、日出关灯的职业,因为行星运转越来越快,他几乎马不停蹄地不停点灯、关灯。童问起此事情的象征。我自己则首先想到了《霸王别姬》里面段小楼对于程蝶衣的指责“这世上的戏,你也不看看,唱到了哪一出”,再引用鲁迅《华盖集》之《忽然想到》之五、六“世上如果还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今是古,是人是鬼......全都踏到他”
我依然是引用尼采式的生命主义观点解释,虽然《小王子》作者没有对点灯人表态,但我的态度是点灯最初的功能本来是要帮助黑暗中航行的人指明方向,但是现在秩序紊乱,点灯失去了规律和必要,而且以牺牲点灯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汪晖先生也讲“一旦现存的秩序及其价值威胁生命之时,生存的欲望、本能、潜意识就可能成为对于时代的诅咒、对于一切传统、权威和秩序的颠覆”,这项代表权威与秩序的点灯制度就应该进行变革了,不该成为异化的力量压制人。
当然,以上文字,我分析过多。我比较喜欢的其中的片段如下:
【一天小王子 在旅途当中,发现 一只可爱的小狐狸。
小狐狸对他讲:“你把我驯服吧?”
“驯服?”小王子来自外星,不懂这个 词语的意思。“为什么要驯服呢?”
小狐狸解释:“你把我驯服以后,你就不再是千百个男孩子中 普通的一个。每当听到 别人的脚步声,我就立即遁入 我的洞穴;每当听到你的脚步声,我就走出洞穴来迎接你……我不吃麦子做的面包,但是 因为你的头发是金黄色,我 也喜欢金黄色的 麦子,喜欢倾听麦浪翻滚的声音……”
于是,小王子 就驯服了 小狐狸。
……
可是后来,小王子还是要迈入旅途,离开这里。
小王子对小狐狸说:“我要离开了,你应该很伤心吧?”
小狐狸讲:“至少 我记住了 麦田的颜色。”】
小狐狸至少是爱得起的,可以对照看《窗边的小豆豆》中的《新娘》。
与小林分析 小王子与蛇对话
【 “人都在什么地方?”小王子终于又开了腔。“在沙漠上,还真有点孤独……”
“在人群中也一样孤独。”蛇说。
小王子盯着蛇,看了很久。
“你真是个奇怪的动物,”小王子又说,“细得像根手指……”
“但我比国王的手指更有威力。”蛇说。
“你才没什么力呢……你甚至连脚都没有……你甚至不能到处旅行……”
“我却可以带你去任何船只都到不了的地方。”蛇说。
它把自己盘绕在小王子脚踝上,像一只金镯子。
“任何被我碰触过的人都会归于尘土,”它接着说,“但你是那么纯洁,你来自另一个星球……”
小王子什么也没有回答。
“我怜悯你,你是那么孱弱,在这个花岗岩的地球上。如果有朝一日你想你的星球想得厉害,我可以帮你。我可以……”
“哦!我很明白你的意思。”小王子说,“但为什么你说话老跟打谜语似的?”
“这些谜我都能破解。”蛇说。
之后他俩都沉默下来。】
2heros
【“在人群中也一样孤独。”蛇说。】
【“但我比国王的手指更有威力。”蛇说。 】
大家讲切身感受
2heros:这蛇,的确把“人多时候最寂寞”的心声表达出来。
林:我没有摸过蛇,最害怕蛇。
2heros:如果你是这蛇,你会继续讲什么?
林:我想让谁死,谁就得死。
2heros: 你感受力很好,这种权力感描述得好。
对于
【小王子说,“但为什么你说话老跟打谜语似的?”
“这些谜我都能破解。”蛇说。 】
对于谜语,大家如何感受或者分析,我讲讲我的。谜语本身如《俄狄浦斯王》的斯芬克斯谜语以及更巨大的命运之谜,俄狄浦斯僭越自己的理性边界,智退斯芬克斯,但是卷入更大的命运之谜,承受天谴,他自己后来也觉得自己偏信自己的肉眼与理智,导致自己的悲剧。面对自己不可控的命运,其实需要保持某种敬畏与臣服,不过古希腊的人物自己肩住悲剧的重负,的确呈现出人性的张力。
蛇本身布下谜语,其实也是希望保持自己的神秘和权威,毕竟如恐怖片,云遮雾绕,留下不可测的阴影其实造成更好的恐吓效果。
痛失玫瑰的片断
【“我当时什么都不懂!我本该根据她的行为,而不是根据她的话来判断她。她让我的生活芬芳亮丽,我真不该跑掉!我早该猜到她可怜的小伎俩后面所隐藏的似水柔情。花儿是多么口是心非啊!我当时太年轻,还不懂得如何爱她。”】
年轻的时候的恋人,也许喜欢话赶话争吵。小王子童话里面,玫瑰很娇贵,喜欢折腾小王子,拌嘴撒娇,小王子偏偏往心里去。其实玫瑰是希望得到他的关注。语言本身表达的信息可能是遮蔽、不准确的,其实更多需要关注身体语言,注意情绪引导、疏通。也是我近期接触的NLP疗法。
2heros(豆瓣名):法律工作者
童说起 猴面包树 的例子,似乎解释为“尽早铲除恶的种子,播种善的种子,防止灾难蔓延”,尼采则以恶作为道德的谱系。宝说起如何在生活中做“小王子”,我个人则认为,从心理学来说,每个个体的任何状态都是正当的,小王子的纯真只是人性当中一部分,小王子的纯真已经是“人化的自然”,如果只有小王子这一个面相,人也显得单薄,奥古斯丁在《忏悔录》当中论述人性之原罪(sin),认为婴儿也有原罪,婴儿他们哭闹要求吃奶,仿佛小暴君,“并非没有作恶的意愿,而是没有作恶的能力”,人性之罪与善都是原初生命力的一部分,压抑、否认、罪责反而带来心理焦虑。我们接纳这些人性的可能性,可以尝试在私人领域尝试某种退形状态。《小王子》作者英年早逝,而且写作的是童话,即使写爱情,也是用“驯服”等婉转字眼,只是希望回归这个状态,无异于刻舟求剑。我个人更喜欢71岁托尔斯泰写的《复活》,男主角聂赫留朵夫的人性更加饱满、丰富、真实,他曾经堕落,但是他坦承接纳,并且沿路忏悔、赎罪,最终实现自己与女主角马斯洛娃得到“复活”。
《小王子》本身倒是没有伦理的说教,我自己附会上去这么多的背景。遗憾自己不能总是小王子,似乎是一种“彼得潘”心态,如实接纳自己出现的任何心理状态,适当场合演一演小王子,也无妨。人格本身就是一种面具与防御,心理防御本身是一种最重要的保护机制,如皮肤一样重要,否则这个人根本无法成长起来。
关于小王子故事当中,某个星球的点灯人,他从事日落点灯、日出关灯的职业,因为行星运转越来越快,他几乎马不停蹄地不停点灯、关灯。童问起此事情的象征。我自己则首先想到了《霸王别姬》里面段小楼对于程蝶衣的指责“这世上的戏,你也不看看,唱到了哪一出”,再引用鲁迅《华盖集》之《忽然想到》之五、六“世上如果还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今是古,是人是鬼......全都踏到他”
我依然是引用尼采式的生命主义观点解释,虽然《小王子》作者没有对点灯人表态,但我的态度是点灯最初的功能本来是要帮助黑暗中航行的人指明方向,但是现在秩序紊乱,点灯失去了规律和必要,而且以牺牲点灯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汪晖先生也讲“一旦现存的秩序及其价值威胁生命之时,生存的欲望、本能、潜意识就可能成为对于时代的诅咒、对于一切传统、权威和秩序的颠覆”,这项代表权威与秩序的点灯制度就应该进行变革了,不该成为异化的力量压制人。
当然,以上文字,我分析过多。我比较喜欢的其中的片段如下:
【一天小王子 在旅途当中,发现 一只可爱的小狐狸。
小狐狸对他讲:“你把我驯服吧?”
“驯服?”小王子来自外星,不懂这个 词语的意思。“为什么要驯服呢?”
小狐狸解释:“你把我驯服以后,你就不再是千百个男孩子中 普通的一个。每当听到 别人的脚步声,我就立即遁入 我的洞穴;每当听到你的脚步声,我就走出洞穴来迎接你……我不吃麦子做的面包,但是 因为你的头发是金黄色,我 也喜欢金黄色的 麦子,喜欢倾听麦浪翻滚的声音……”
于是,小王子 就驯服了 小狐狸。
……
可是后来,小王子还是要迈入旅途,离开这里。
小王子对小狐狸说:“我要离开了,你应该很伤心吧?”
小狐狸讲:“至少 我记住了 麦田的颜色。”】
小狐狸至少是爱得起的,可以对照看《窗边的小豆豆》中的《新娘》。
与小林分析 小王子与蛇对话
【 “人都在什么地方?”小王子终于又开了腔。“在沙漠上,还真有点孤独……”
“在人群中也一样孤独。”蛇说。
小王子盯着蛇,看了很久。
“你真是个奇怪的动物,”小王子又说,“细得像根手指……”
“但我比国王的手指更有威力。”蛇说。
“你才没什么力呢……你甚至连脚都没有……你甚至不能到处旅行……”
“我却可以带你去任何船只都到不了的地方。”蛇说。
它把自己盘绕在小王子脚踝上,像一只金镯子。
“任何被我碰触过的人都会归于尘土,”它接着说,“但你是那么纯洁,你来自另一个星球……”
小王子什么也没有回答。
“我怜悯你,你是那么孱弱,在这个花岗岩的地球上。如果有朝一日你想你的星球想得厉害,我可以帮你。我可以……”
“哦!我很明白你的意思。”小王子说,“但为什么你说话老跟打谜语似的?”
“这些谜我都能破解。”蛇说。
之后他俩都沉默下来。】
2heros
【“在人群中也一样孤独。”蛇说。】
【“但我比国王的手指更有威力。”蛇说。 】
大家讲切身感受
2heros:这蛇,的确把“人多时候最寂寞”的心声表达出来。
林:我没有摸过蛇,最害怕蛇。
2heros:如果你是这蛇,你会继续讲什么?
林:我想让谁死,谁就得死。
2heros: 你感受力很好,这种权力感描述得好。
对于
【小王子说,“但为什么你说话老跟打谜语似的?”
“这些谜我都能破解。”蛇说。 】
对于谜语,大家如何感受或者分析,我讲讲我的。谜语本身如《俄狄浦斯王》的斯芬克斯谜语以及更巨大的命运之谜,俄狄浦斯僭越自己的理性边界,智退斯芬克斯,但是卷入更大的命运之谜,承受天谴,他自己后来也觉得自己偏信自己的肉眼与理智,导致自己的悲剧。面对自己不可控的命运,其实需要保持某种敬畏与臣服,不过古希腊的人物自己肩住悲剧的重负,的确呈现出人性的张力。
蛇本身布下谜语,其实也是希望保持自己的神秘和权威,毕竟如恐怖片,云遮雾绕,留下不可测的阴影其实造成更好的恐吓效果。
痛失玫瑰的片断
【“我当时什么都不懂!我本该根据她的行为,而不是根据她的话来判断她。她让我的生活芬芳亮丽,我真不该跑掉!我早该猜到她可怜的小伎俩后面所隐藏的似水柔情。花儿是多么口是心非啊!我当时太年轻,还不懂得如何爱她。”】
年轻的时候的恋人,也许喜欢话赶话争吵。小王子童话里面,玫瑰很娇贵,喜欢折腾小王子,拌嘴撒娇,小王子偏偏往心里去。其实玫瑰是希望得到他的关注。语言本身表达的信息可能是遮蔽、不准确的,其实更多需要关注身体语言,注意情绪引导、疏通。也是我近期接触的NLP疗法。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