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微论(1)
【2011】
7/10
兰陵笑笑生是一位了不起的幻觉大师,他能让身体长出藤蔓,也能让他的崇拜者曹雪芹清晰看到一个更为混沌的世界。
8/22
听到一哥们儿说:一部水浒,只有两个侠士,一为鲁达,二是史进。然也!回家一查,原来此乃金圣叹老先生语。
10/13
在梁山,杀人通常被看成是一种正义的行为。“投名状”和任何时代的权钱一样,意味着胜利和成就。
12/17
只要骂一骂高鹗,阿猫阿狗也能代表曹雪芹原意。这个时代的特色。
钱钟书说,依据脂砚斋的那些说法,是只给菜单,不给酒席。
【2012】
2/5
我个人觉得,曹雪芹和兰陵笑笑生相比,情感是有一些些洁癖的,所以他的大观园有所保留,是为那些清白水秀的女儿生的。可以从贾宝玉的鱼眼睛论可以看出。所以,他有自己的爱憎,他怜惜他应该怜惜的。他似乎只能这样。
兰陵笑笑生的伟大,却是另一种,在于他一样不作道德评判,当我们每一个人也几乎有书中人物那样奇怪的声色犬马,贪嗔痴毒……他没有怜惜,他只有慈悲。
从《儒林外史》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成长,那就是先前所讽刺所嘲笑,知识分子的林林种种,也正像极了人间的歧路,而作者心中的理想之路,从泰伯祠的破败可以看出,几乎是没有路的。因为人间最容易最不容易的事,却是吃饭。在吃饭这个大题目背后的嘲笑,那是含泪的嘲笑。
5/5
我对《红楼梦》的看法是:我宁愿多了解自己,也不愿去了解曹雪芹及那本书里发生的任何事情。如果有人用这话批评《握红小札》,也是自然不过了。
尽管我就《红楼梦》写了一点东西,但我绝对不是曹雪芹的脑残粉,所以我不会像脂砚斋那样暗示他与曹雪芹不得不说的故事。即使是曹雪芹活过来,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丫为什么不快点写完,最后十年去哪滚犊子去了!”
6/9
忽略否定个人及私权,从而人人相互攻伐不尊重私权,乃至摧毁公信力及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比这个更坏的是,我看到的梁山水泊,是梦是荒岛是男人的大观园,其实更像是一座监狱,把所谓的行帮道德建立在个人绝望的情感之上,这也是读《水浒传》有时感到荒诞感到乏力的根本原因。
6/30
心经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看了那么多明清艳情小说。很少见有能脱离这个而孤绝存在,甚至后起的《红楼梦》都不能免俗,大观园里偶尔的几句诗,一阵调笑,转瞬就什么都没有了。作者把他看见的,回忆的,想象的无限加工,最后却成了太虚幻境,而他自己也变成太虚幻境里的一块石头,其实是幻影中的幻影。
7/16
宋江死了。蓼儿洼是又一个梁山泊。可惜那些反对招安不反对招安的人很多都死在他的前面,没有告诉他招安大计其实是对个人理想世界的弱化,那么李师师在床上所办妥的招安大计,更像是一次彻底失败了的性行为。尽管招安通常不会得到我们的称许,但那也、是当下更应做的事了,正如爱失去了,那就做回来吧。
关于梁山好汉的故事,其实也就是好几个时代的事儿,同时也会影响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而那本书里的很多人物,一出场就有一首定场诗,征方腊时往往最后一句话都没说就咔嚓了结,或是悄悄嗝屁了。最惨烈的就是石宝一口泼风刀斩杀了许多梁山人物,好家伙,最最惨烈的石宝还是自杀的,更是不忍再看了。
9/11
陆澹安(何心)先生的《水浒研究》是研究《水浒传》一部极重要的书。其《说部卮言》除收《水浒研究》外,另有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研究三篇。对这三部小说缺点错讹处多有论及。最有趣的是,说宝钗之阴险,最露骨处莫过于第六十七回送土仪一节,有意使黛玉睹物思乡,伤心戕体,后又借紫鹃点明之。
陆澹安先生对于红楼错讹斑驳处,前八十回摘录于后四十回相比,约有两倍之余,亦不可尽信盲从。陆先生论旧时真本,未必比现在通行本高明,当是确论。所谓盛衰消长,自然是适可而止,要写得宝玉潦倒落魄,非但好恶拂人之性,而且还袭用了《金瓶梅》陈经济之结局,一帮人用此攻击通行本,又何言小说哉!
9/13
余英时有一句话说的好:“《红楼梦》在普通读者的心目中诚然不折不扣地是一部小说,然而在百余年来红学研究的主流从来没有真正取得小说的地位。”难怪周汝昌说他那四大支柱才叫做红学,其它只能叫红楼梦研究,那像我这些普通读者呢?难道真不入门么?
余国藩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纵使不是字字为曹雪芹所写,精神庶几近之,已经深得原著的三昧。我相信这后四十回应非全属伪托。从“完整性”论述红楼、以及客观认识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关系。先有王、鲁、胡、林等人,继起又有唐、夏、余等人,另俞平伯先生是个特例,因为他们都不会和高鹗去抢占封面。
《红楼梦》里有宝玉的梦遗,也有贾瑞的梦遗。欧孚雷尔蒂认为梦遗显示的意涵其实两可,因其是激情外现的明证,本身也在经历真正的高潮——一如打湿了脚。梦遗故此即是内情,也是此情的外现。在仙界历险,和神女共结露水姻缘,因此记录的都是梦,也鲜活跨接了现实与幻域的界限。
关于甄宝玉与贾宝玉,通过五十六回和一一五回两个场景,余国藩认为《红楼梦》作者的写作手法,竟然雷同二十世纪的博尔赫斯或菲利普罗斯,作者继而续道两人之所想,以分别甄与贾的所在,两位俏公子也相互试探对方,而彼此认识的结果是以实人演示了梦境、镜像或虚构作品实际上所会传达的事实。
当原始的性行为经过了想像的洗礼,就成了性爱,而若没有经过这一步,便成了色情。这就是贾宝玉和西门庆的区别,也是意淫和体淫之区别,一个因为快要得到而忧伤,一个因为马上失去而困乏。无论是你得到还是失去,性,至始至终却像一轮硕大的月亮干干净净地挂在那儿。
9/16
食色,性也,男人女人皆然,前苏青就曾点窜“男,女人之大欲也”,作为她的行动宣言。儒林外史马二先生游了一天西湖,一是为了吃,再就是为了看女人,当然也不妨碍女人看他,这和现在一帮果粉看现场看秀逗去音乐节嗨皮一样。马二先生是可怜的,好看的女人都是别人的,好吃的东西也只能让自己干吞口水。
马二先生看的是什么样的女人?第一次是乡下土肥圆,不在意里;第二次是在湖边船上换衣服的白富美,马二先生低着头走路过去,不曾仰视,想必是俯视了;第三次是在净慈寺的院子里,白富美杂着黑木耳,阵阵香风传来,马二先生这个高丑穷只管在人窝里乱撞,女人也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闭着眼睛臻入化境。
9/17
《老残游记残稿》中老残和西园子谈到,中国人常以犯法为荣,犯法的有三种人,都是有所依仗的。一种是倚官犯法,一种是倚众犯法,一种是倚无赖犯法。这三种人于今日时事观之,更是不会陌生的。最后老残认为,这三种罪犯犯了法,还要自鸣得意,觉得我做得到,别人就做不到,故甚于所谓的强盗和盐枭。
9/19
《西游补》可以说是一个比“盗梦空间”还奇妙的故事,我想“大话西游”亦是受其影响的吧。《西游补》里有古人世界,也有未来世界,万镜楼中团团宝镜一百万面,一镜一世界。该书旨在造情,实是说梦,其间怪诞炫丽,很容易让人想到卡夫卡的“甲虫”。董说21岁写毕此书,24岁明亡,37出家,一生焚稿三次。
蒲松龄在夜叉国中说: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还写了很多怕老婆的故事,并总结说:天下贤妇十之一,悍妇十之九。惧内,天下之通病也。这也难怪那本怕老婆的大书《醒世姻缘传》要算在他头上,几欲使人疑心蒲先生也有季常之癖也!据胡适考证到,蒲松龄的妻子刘氏是一个贤淑的妇人,就中甘苦谁又说得清呢!
性幻想,人皆有之,但是如蒲松龄那样当成一种伟大的事业来做,却不多见。虽然同为屌丝,他早就步入大师的殿堂了,我们却还是一枚枚青涩的文青。在那些鲜嫩的女人面前,我们一样囊中羞涩自惭形秽,一样没有什么机会。只好天上神女地上狐仙,花精树魅人尽可妻……只有爱情的对象,才活在人们的想象之中。
10/5
用裸露的肉体布满银幕同在自己床上躺满女人那样难尽人意,小说亦是如此,大量的嗯嗯啊啊段落反而消弱了性本身具有的那种感觉。记得年轻时不懂事,大量偷阅了不少明清艳情小说和许多嗯嗯啊啊丛书,后来人生观倒是没有正确地树立起来,反而让我的目光变得挑剔了,《金瓶梅》硬是没有其他闲书能出其右啊!
《水浒传》中的女人通常分为两类,一种是良家妇女,一种是妖妇淫妇。像顾大嫂孙二娘段三娘这几个,因主动放弃了女性的性别特征,放到男人这一族群中更为合适。扈三娘虽然不幸掳为盗妇,本质上还很纯真。至于二潘,虽然很多时候被作为一种符号,最重要的是,她们的性诉求终于通过文字第一次完整呈现了。
青埂峰下的顽石是痛苦的,但必须要在花花世界里翻个筋斗,它才意识到和人类的痛苦相比,简直是稚拙的。对啊,它在宝玉的脖子上挂了十多年,折射出一个人的成长和必然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宝玉和书外的许多读者告别了原先自己视为常态的安全感和善良,进入后四十回里一个完全无法理喻的世界,这正常吗?
后四十回即使和曹雪芹无关,也是前八十回发展的一个合理延续。宝玉遭受着我们年轻时一样的苦恼,由情将军把门的大观园,最后必被欲元帅所摧毁。宝玉的意淫以及他的那些奇谈怪论,是与整个社会的规约格格不入的,只有那个发狂的青春和着林妹妹一起死了,宝玉才得以被迫进入被结婚暂时驯服了的成人心态。
贾宝玉嘴里含着的玉,虽然是个极宝贝之物,很多时候并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更多的时候却只能让所爱的人感到多心,让一般人普遍误解而已。在一个太过正常的社会里,青埂峰的顽石是多余的,化身为贾宝玉脖子上的宝玉更是多余,待到后来满刻着《石头记》一本大书,其实还是多余的。多一个指头你会痛苦么?
10/6
贾宝玉要回到正常社会里来,失玉是必然的。故后四十回的最大贡献除了林妹妹焚稿死去,贾宝玉发现甄宝玉变成了一个言语无味的人,这可能是他以后的另一个样子,这怎么不让他赶快警醒过来!之后的考试中举,更像是为之后打破玉锁谋得的一张通行证,之后为一僧一道挟着远行,还是让人感觉到无奈和不得已。
红楼写出我们年轻时的心灵生活,也写出我们不能承受也不愿承认的那些欲望的折磨。而在我们长大时却要选择性地放弃先天带来的那种玉,创造一个更加正常的甄家或贾家的儿子。黛玉葬花,宝玉错过杏花,人生四季所触动的一些心理和生理的变化,摆明了是要和整个社会合谋一起来摧毁他们芦苇一样脆弱的情感。
10/9
国外有国外的五样,国内也能翻出五样宝贝来。稍微熟悉一下《水浒传》的同学,应该还记得王婆口中的“潘驴邓小闲”,才能密密地凑出十面光来。值此三瞪盛世之余,到不用这么多计较,只要有钱,潘驴可以改善,只要有钱,就连小闲都不显得那么重要了。
10/14
《红楼梦抉误》抉出之误119项,其中时间差53项,皆在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不知是不屑去差还是抉而不差,是一误也没有。高鹗文品之不恶,在于修饰增润,在时间这个关目上可没乱来。朱健先生认为高鹗比起那些爬在巨人肩膀上白吃白喝、大谈“红楼家宴”、“曹雪芹家酒”的泰斗要诚实虚心得多。
浦安迪于《中国叙事学》谈《红楼梦》寓意一节,根据“标记人物禀赋运命的五行相生模式”,得出结论为:黛玉属木,宝钗属金,宝玉属土,湘云属水,王熙凤属火,接下来又说曹雪芹以四时为故事设置背景,结果充实了关于五行的多项周旋的模式。咳咳,真受不了,老外也索隐啊!
浦安迪不仅玩五行,在《奇书文体与明清思想史通观》一章也把《四书》给用上了,比如说评述《西游记》之“不正其心不诚其意”,《金瓶梅》之“不修其身不齐其家”,《水浒传》之“不治其国”,《三国演义》之“不平天下”,却对《红楼梦》付之阙如,是其不肯轻易为之,还是其不能为也?那就不知道了。
10/15
朱健《无霜斋札记》多为王伦平反,多有确论。如林冲这句“量你是个落第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为强词夺理,谓林冲为一己之私,投靠天王,灭主邀功,既不仗义又不朴忠,算什么好汉!宋江因是隔代领导人,对王伦评价尚是公允。又谓杀王伦实为吴用口中舌,因秀才对付秀才,最是得心应手。
十三回吴用刚一出场亮相,李卓吾的大笔迎面跟着就批了一句话,“真贼头出来了!”朱健认为吴用错杀王伦,因王伦是柴进道上的人,实在把自己和晁盖摆在柴进、宋江联盟的对立面,吴用明白这个错误,借宋江说九天玄女之天书可与天机星共读,架空晁盖自然是早晚的事了。
11/10
曾经影响古龙的柴田炼三郎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学习到了“全盘接收”的程度,一部《战国旋风记》,不就是孔明从博望坡纵火到七星台祭风的翻版吗?为众人熟知的经典之作《真田幸村》还是这样,不过“抄袭”的是《西游记》,以真田幸村为唐三藏,猿飞佐助为孙悟空,雾隐才藏为沙和尚,三好清海为猪八戒。唉!
12/27
读《卡家兄弟》,那位神父总让我想起《三国演义》和《金瓶梅》里的普净、《水浒传》里的智真和罗真人来,还有《红楼梦》渺渺、茫茫等若干人。这个佐西马神父和《金瓶梅》里的吴神仙一样,吴神仙是无、是没有,他的名字用谐音念出来是“做戏吗”,还是空忙空欢喜一场,但是命运的的确确就在那儿。
7/10
兰陵笑笑生是一位了不起的幻觉大师,他能让身体长出藤蔓,也能让他的崇拜者曹雪芹清晰看到一个更为混沌的世界。
8/22
听到一哥们儿说:一部水浒,只有两个侠士,一为鲁达,二是史进。然也!回家一查,原来此乃金圣叹老先生语。
10/13
在梁山,杀人通常被看成是一种正义的行为。“投名状”和任何时代的权钱一样,意味着胜利和成就。
12/17
只要骂一骂高鹗,阿猫阿狗也能代表曹雪芹原意。这个时代的特色。
钱钟书说,依据脂砚斋的那些说法,是只给菜单,不给酒席。
【2012】
2/5
我个人觉得,曹雪芹和兰陵笑笑生相比,情感是有一些些洁癖的,所以他的大观园有所保留,是为那些清白水秀的女儿生的。可以从贾宝玉的鱼眼睛论可以看出。所以,他有自己的爱憎,他怜惜他应该怜惜的。他似乎只能这样。
兰陵笑笑生的伟大,却是另一种,在于他一样不作道德评判,当我们每一个人也几乎有书中人物那样奇怪的声色犬马,贪嗔痴毒……他没有怜惜,他只有慈悲。
从《儒林外史》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成长,那就是先前所讽刺所嘲笑,知识分子的林林种种,也正像极了人间的歧路,而作者心中的理想之路,从泰伯祠的破败可以看出,几乎是没有路的。因为人间最容易最不容易的事,却是吃饭。在吃饭这个大题目背后的嘲笑,那是含泪的嘲笑。
5/5
我对《红楼梦》的看法是:我宁愿多了解自己,也不愿去了解曹雪芹及那本书里发生的任何事情。如果有人用这话批评《握红小札》,也是自然不过了。
尽管我就《红楼梦》写了一点东西,但我绝对不是曹雪芹的脑残粉,所以我不会像脂砚斋那样暗示他与曹雪芹不得不说的故事。即使是曹雪芹活过来,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丫为什么不快点写完,最后十年去哪滚犊子去了!”
6/9
忽略否定个人及私权,从而人人相互攻伐不尊重私权,乃至摧毁公信力及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比这个更坏的是,我看到的梁山水泊,是梦是荒岛是男人的大观园,其实更像是一座监狱,把所谓的行帮道德建立在个人绝望的情感之上,这也是读《水浒传》有时感到荒诞感到乏力的根本原因。
6/30
心经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看了那么多明清艳情小说。很少见有能脱离这个而孤绝存在,甚至后起的《红楼梦》都不能免俗,大观园里偶尔的几句诗,一阵调笑,转瞬就什么都没有了。作者把他看见的,回忆的,想象的无限加工,最后却成了太虚幻境,而他自己也变成太虚幻境里的一块石头,其实是幻影中的幻影。
7/16
宋江死了。蓼儿洼是又一个梁山泊。可惜那些反对招安不反对招安的人很多都死在他的前面,没有告诉他招安大计其实是对个人理想世界的弱化,那么李师师在床上所办妥的招安大计,更像是一次彻底失败了的性行为。尽管招安通常不会得到我们的称许,但那也、是当下更应做的事了,正如爱失去了,那就做回来吧。
关于梁山好汉的故事,其实也就是好几个时代的事儿,同时也会影响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而那本书里的很多人物,一出场就有一首定场诗,征方腊时往往最后一句话都没说就咔嚓了结,或是悄悄嗝屁了。最惨烈的就是石宝一口泼风刀斩杀了许多梁山人物,好家伙,最最惨烈的石宝还是自杀的,更是不忍再看了。
9/11
陆澹安(何心)先生的《水浒研究》是研究《水浒传》一部极重要的书。其《说部卮言》除收《水浒研究》外,另有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研究三篇。对这三部小说缺点错讹处多有论及。最有趣的是,说宝钗之阴险,最露骨处莫过于第六十七回送土仪一节,有意使黛玉睹物思乡,伤心戕体,后又借紫鹃点明之。
陆澹安先生对于红楼错讹斑驳处,前八十回摘录于后四十回相比,约有两倍之余,亦不可尽信盲从。陆先生论旧时真本,未必比现在通行本高明,当是确论。所谓盛衰消长,自然是适可而止,要写得宝玉潦倒落魄,非但好恶拂人之性,而且还袭用了《金瓶梅》陈经济之结局,一帮人用此攻击通行本,又何言小说哉!
9/13
余英时有一句话说的好:“《红楼梦》在普通读者的心目中诚然不折不扣地是一部小说,然而在百余年来红学研究的主流从来没有真正取得小说的地位。”难怪周汝昌说他那四大支柱才叫做红学,其它只能叫红楼梦研究,那像我这些普通读者呢?难道真不入门么?
余国藩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纵使不是字字为曹雪芹所写,精神庶几近之,已经深得原著的三昧。我相信这后四十回应非全属伪托。从“完整性”论述红楼、以及客观认识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关系。先有王、鲁、胡、林等人,继起又有唐、夏、余等人,另俞平伯先生是个特例,因为他们都不会和高鹗去抢占封面。
《红楼梦》里有宝玉的梦遗,也有贾瑞的梦遗。欧孚雷尔蒂认为梦遗显示的意涵其实两可,因其是激情外现的明证,本身也在经历真正的高潮——一如打湿了脚。梦遗故此即是内情,也是此情的外现。在仙界历险,和神女共结露水姻缘,因此记录的都是梦,也鲜活跨接了现实与幻域的界限。
关于甄宝玉与贾宝玉,通过五十六回和一一五回两个场景,余国藩认为《红楼梦》作者的写作手法,竟然雷同二十世纪的博尔赫斯或菲利普罗斯,作者继而续道两人之所想,以分别甄与贾的所在,两位俏公子也相互试探对方,而彼此认识的结果是以实人演示了梦境、镜像或虚构作品实际上所会传达的事实。
当原始的性行为经过了想像的洗礼,就成了性爱,而若没有经过这一步,便成了色情。这就是贾宝玉和西门庆的区别,也是意淫和体淫之区别,一个因为快要得到而忧伤,一个因为马上失去而困乏。无论是你得到还是失去,性,至始至终却像一轮硕大的月亮干干净净地挂在那儿。
9/16
食色,性也,男人女人皆然,前苏青就曾点窜“男,女人之大欲也”,作为她的行动宣言。儒林外史马二先生游了一天西湖,一是为了吃,再就是为了看女人,当然也不妨碍女人看他,这和现在一帮果粉看现场看秀逗去音乐节嗨皮一样。马二先生是可怜的,好看的女人都是别人的,好吃的东西也只能让自己干吞口水。
马二先生看的是什么样的女人?第一次是乡下土肥圆,不在意里;第二次是在湖边船上换衣服的白富美,马二先生低着头走路过去,不曾仰视,想必是俯视了;第三次是在净慈寺的院子里,白富美杂着黑木耳,阵阵香风传来,马二先生这个高丑穷只管在人窝里乱撞,女人也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闭着眼睛臻入化境。
9/17
《老残游记残稿》中老残和西园子谈到,中国人常以犯法为荣,犯法的有三种人,都是有所依仗的。一种是倚官犯法,一种是倚众犯法,一种是倚无赖犯法。这三种人于今日时事观之,更是不会陌生的。最后老残认为,这三种罪犯犯了法,还要自鸣得意,觉得我做得到,别人就做不到,故甚于所谓的强盗和盐枭。
9/19
《西游补》可以说是一个比“盗梦空间”还奇妙的故事,我想“大话西游”亦是受其影响的吧。《西游补》里有古人世界,也有未来世界,万镜楼中团团宝镜一百万面,一镜一世界。该书旨在造情,实是说梦,其间怪诞炫丽,很容易让人想到卡夫卡的“甲虫”。董说21岁写毕此书,24岁明亡,37出家,一生焚稿三次。
蒲松龄在夜叉国中说: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还写了很多怕老婆的故事,并总结说:天下贤妇十之一,悍妇十之九。惧内,天下之通病也。这也难怪那本怕老婆的大书《醒世姻缘传》要算在他头上,几欲使人疑心蒲先生也有季常之癖也!据胡适考证到,蒲松龄的妻子刘氏是一个贤淑的妇人,就中甘苦谁又说得清呢!
性幻想,人皆有之,但是如蒲松龄那样当成一种伟大的事业来做,却不多见。虽然同为屌丝,他早就步入大师的殿堂了,我们却还是一枚枚青涩的文青。在那些鲜嫩的女人面前,我们一样囊中羞涩自惭形秽,一样没有什么机会。只好天上神女地上狐仙,花精树魅人尽可妻……只有爱情的对象,才活在人们的想象之中。
10/5
用裸露的肉体布满银幕同在自己床上躺满女人那样难尽人意,小说亦是如此,大量的嗯嗯啊啊段落反而消弱了性本身具有的那种感觉。记得年轻时不懂事,大量偷阅了不少明清艳情小说和许多嗯嗯啊啊丛书,后来人生观倒是没有正确地树立起来,反而让我的目光变得挑剔了,《金瓶梅》硬是没有其他闲书能出其右啊!
《水浒传》中的女人通常分为两类,一种是良家妇女,一种是妖妇淫妇。像顾大嫂孙二娘段三娘这几个,因主动放弃了女性的性别特征,放到男人这一族群中更为合适。扈三娘虽然不幸掳为盗妇,本质上还很纯真。至于二潘,虽然很多时候被作为一种符号,最重要的是,她们的性诉求终于通过文字第一次完整呈现了。
青埂峰下的顽石是痛苦的,但必须要在花花世界里翻个筋斗,它才意识到和人类的痛苦相比,简直是稚拙的。对啊,它在宝玉的脖子上挂了十多年,折射出一个人的成长和必然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宝玉和书外的许多读者告别了原先自己视为常态的安全感和善良,进入后四十回里一个完全无法理喻的世界,这正常吗?
后四十回即使和曹雪芹无关,也是前八十回发展的一个合理延续。宝玉遭受着我们年轻时一样的苦恼,由情将军把门的大观园,最后必被欲元帅所摧毁。宝玉的意淫以及他的那些奇谈怪论,是与整个社会的规约格格不入的,只有那个发狂的青春和着林妹妹一起死了,宝玉才得以被迫进入被结婚暂时驯服了的成人心态。
贾宝玉嘴里含着的玉,虽然是个极宝贝之物,很多时候并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更多的时候却只能让所爱的人感到多心,让一般人普遍误解而已。在一个太过正常的社会里,青埂峰的顽石是多余的,化身为贾宝玉脖子上的宝玉更是多余,待到后来满刻着《石头记》一本大书,其实还是多余的。多一个指头你会痛苦么?
10/6
贾宝玉要回到正常社会里来,失玉是必然的。故后四十回的最大贡献除了林妹妹焚稿死去,贾宝玉发现甄宝玉变成了一个言语无味的人,这可能是他以后的另一个样子,这怎么不让他赶快警醒过来!之后的考试中举,更像是为之后打破玉锁谋得的一张通行证,之后为一僧一道挟着远行,还是让人感觉到无奈和不得已。
红楼写出我们年轻时的心灵生活,也写出我们不能承受也不愿承认的那些欲望的折磨。而在我们长大时却要选择性地放弃先天带来的那种玉,创造一个更加正常的甄家或贾家的儿子。黛玉葬花,宝玉错过杏花,人生四季所触动的一些心理和生理的变化,摆明了是要和整个社会合谋一起来摧毁他们芦苇一样脆弱的情感。
10/9
国外有国外的五样,国内也能翻出五样宝贝来。稍微熟悉一下《水浒传》的同学,应该还记得王婆口中的“潘驴邓小闲”,才能密密地凑出十面光来。值此三瞪盛世之余,到不用这么多计较,只要有钱,潘驴可以改善,只要有钱,就连小闲都不显得那么重要了。
10/14
《红楼梦抉误》抉出之误119项,其中时间差53项,皆在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不知是不屑去差还是抉而不差,是一误也没有。高鹗文品之不恶,在于修饰增润,在时间这个关目上可没乱来。朱健先生认为高鹗比起那些爬在巨人肩膀上白吃白喝、大谈“红楼家宴”、“曹雪芹家酒”的泰斗要诚实虚心得多。
浦安迪于《中国叙事学》谈《红楼梦》寓意一节,根据“标记人物禀赋运命的五行相生模式”,得出结论为:黛玉属木,宝钗属金,宝玉属土,湘云属水,王熙凤属火,接下来又说曹雪芹以四时为故事设置背景,结果充实了关于五行的多项周旋的模式。咳咳,真受不了,老外也索隐啊!
浦安迪不仅玩五行,在《奇书文体与明清思想史通观》一章也把《四书》给用上了,比如说评述《西游记》之“不正其心不诚其意”,《金瓶梅》之“不修其身不齐其家”,《水浒传》之“不治其国”,《三国演义》之“不平天下”,却对《红楼梦》付之阙如,是其不肯轻易为之,还是其不能为也?那就不知道了。
10/15
朱健《无霜斋札记》多为王伦平反,多有确论。如林冲这句“量你是个落第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为强词夺理,谓林冲为一己之私,投靠天王,灭主邀功,既不仗义又不朴忠,算什么好汉!宋江因是隔代领导人,对王伦评价尚是公允。又谓杀王伦实为吴用口中舌,因秀才对付秀才,最是得心应手。
十三回吴用刚一出场亮相,李卓吾的大笔迎面跟着就批了一句话,“真贼头出来了!”朱健认为吴用错杀王伦,因王伦是柴进道上的人,实在把自己和晁盖摆在柴进、宋江联盟的对立面,吴用明白这个错误,借宋江说九天玄女之天书可与天机星共读,架空晁盖自然是早晚的事了。
11/10
曾经影响古龙的柴田炼三郎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学习到了“全盘接收”的程度,一部《战国旋风记》,不就是孔明从博望坡纵火到七星台祭风的翻版吗?为众人熟知的经典之作《真田幸村》还是这样,不过“抄袭”的是《西游记》,以真田幸村为唐三藏,猿飞佐助为孙悟空,雾隐才藏为沙和尚,三好清海为猪八戒。唉!
12/27
读《卡家兄弟》,那位神父总让我想起《三国演义》和《金瓶梅》里的普净、《水浒传》里的智真和罗真人来,还有《红楼梦》渺渺、茫茫等若干人。这个佐西马神父和《金瓶梅》里的吴神仙一样,吴神仙是无、是没有,他的名字用谐音念出来是“做戏吗”,还是空忙空欢喜一场,但是命运的的确确就在那儿。
刀叢中的小詩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雪夜灯下读《金瓶》 (10人喜欢)
- 十个农民进城 (7人喜欢)
- 创世纪 (2人喜欢)
- 百家姓·民间语文 (2人喜欢)
- 黄色潜水艇(仿死亡赋格)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