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魉百物语】最美莫过“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 |
豆瓣链接
人类对于超自然生物总是有着异常浓厚且经久不衰的兴趣,这种兴趣在任何地域、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任何时期都显得十分活跃,活跃到“超自然生物”的种类和名称多得令人发指,甚至还能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分支脉络来:
比如暗夜精灵、德莱尼、兽人、巨魔这种;再比如史莱姆、哥布林、树怪这种;再比如比卡丘、杰尼龟、就是你了妙蛙种子这种……
通常说来,神话的出现是因为人类试图解释难以置信的自然现象的过程中编造出来的故事,这个行为的本质,大体上跟你在答不出历史考卷的时候瞎编一些内容企图骗取分数差不多。但具体到超自然生物情况就有些不同:当然,诸如雷公、电母之类的依然起源于神话,但是编造出吸血鬼、河童甚至聂小倩来,就很难用这样的理由解释了,这就好像你答不出考卷,结果就在卷面上画了一只萌妹子,这种行为目的性实在很难讲得清。
我总是觉得在很多时候,人们编造出超自然生物时有另外一个理由:并非是遇到了不能解释的事情,而是在潜意识里,希望有这样的生命存在——在卷面上画萌妹子的家伙,说到底还是因为太寂寞。
在我所听说过的各个国家的各类关于超自然生物的故事里,日本的妖怪传说有着最强大的日常性,同时也是我刚才所提出的观点的最有力的证据:
洗完澡不刷浴盆会招来舔浴盆的“垢尝”,天花板不干净则会招来舔天花板的“天井尝”(这里吐槽一句,我真的很不理解为什么从小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日本人怎么会那么爱洗澡……),趁人睡着之后玩人家枕头的“反枕”等等。——和大多数国家谋财害命的鬼怪传说不同,这种给人留下“遇到了也不会怎么样”的妖怪,在日本的妖怪传说中所占比例相当的大,这一方面当然是受“神道教”的影响,另一方面——仅仅是我自己这么觉得——也给人留下了“日本人很怕寂寞”的这种印象。
然而害怕寂寞毕竟不是什么坏事,否则太多的好故事就永远不曾被讲述。正如同如果没有鸟山石燕把这些并未亲眼目睹过(应该是这样,不然就是在太可怜了……)的妖怪画出来,就不会有如今如此丰富多彩的日本妖怪文化:长着眼珠的灯笼、蹦蹦跳跳的纸伞,以及宫崎骏动画中四肢细长的小黑煤渣,《咯咯咯鬼太郎》就更不用提,这本书简直能当做动画配套的妖怪辞典使用……
当然,书里记载的妖怪传说有很多本身就摇摆不定,比如之前提到的反枕头:大概后来的人觉得半夜翻别人枕头的妖怪实在意义不明,于是索性又说被翻了枕头会做噩梦。再后来还不解恨,直接说被翻了枕头就会死(这真是……),一边看妖怪的介绍,一边猜测这些故事是如何别产生的,也是不小的乐趣。
总之,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对于美好的妖怪的想象,远比塑造出超级英雄更能体现人类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因为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最早的那一批无聊的小妖怪们,还总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地告诫人们:要做一个善良、诚实、爱干净的好人。
@陈没事儿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