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短篇小说)
有时候会觉得,无论是做梦,还是写作,都像是慢慢走近,而后敲开了一扇寂静的门。至于走向这扇而不是另一扇,似乎是内心的某种确定,无来由,却顺理成章的敲开了,进去了,带上门,通往另一个世界,有那个世界的故事在等着我。直至故事讲完了,按原路返回,有了自主打开这扇门的权利,而后退出来,带上门。这个看似有些无聊与繁琐的过程,却让人有些期待,至少我是如此。寂静与喧扰,就只隔着一扇门。这个分外鲜明的界限,也可以是故事的一部分,如果门是自己推开的,自然也有方便的好处,但难免觉得有些奇怪,想着听到敲门声后,无人回应的莫名,甚至是无人上锁的一种疑惑,多想下去,未免也平添几分惧怖。较为正常的是,门已敲好,听见里面有人的回应,或问是谁,或言等等,总之是将门外有人这件事当作了一个事实相待。而当门轻轻开启的刹那,我以为,将要见到的这个开门人,会陪我一同走进这个故事里,即使不是主角,至少会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类似于但丁在《神曲》里遇见的贝雅特丽齐。无论故事是好是坏,总之,有幸与他或她同路一程也是个不错的经历。
除了那些确切无疑的门,以及自己走进去的经历之外,还有一些只是存在与想象之中,不能说是梦,也不能说是一个完成的故事,只是有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片段,像一首歌引入的一段曲子,很短的时间,至多只能勾勒一个画面,若还想要求再多一些情境的话,真就是白日做梦了。在我把以上这些铺垫说完,而将要把这个画面给树君描绘一番时,他竟就打断了我,饶有兴味地说,你的感受,似乎我也有,印象清楚的唯有一次,也就是可以称之为画面的东西,嗯,想听听么?好啊,你就说罢。既然树君这么想说,一定是与众不同的罢,我想着。
唔,是这样的,在一幢旧旧的居民楼里,当然不是新式旧式的意思,只是建造时间上的久远,这一点,从建筑外墙便可看出,比如爬满了常春藤的绿衣里突兀着发白的水泥。在一个午后,确切的说是午后三四点的辰光,有点阳光通过楼层里的沾满灰尘的玻璃窗,透了进来,洒在楼梯台阶上。走上楼梯时,分明听见自己的脚步声有些孤独,或者说独立于一种融合的气氛之外。楼层的过道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这使得上楼的空间愈发逼仄。我缓缓走上楼梯,那扇要敲开的门,在这幢楼的第五层,我走上通往此处的最末一层楼梯时,那锈蚀的门便孤零零地出现在视线里了,放佛很久没有人叫醒它,告诉它有客来访。我来到了门口,之前追随我来的那一点阳光也恰好地照见门前,即使不能用金黄色来形容,那最起码是暖色调的,一切沉浸其中,包括当这扇门打开后,我相信门里的那个人也会披上一段霞光,然后开始与我对话。嗯,我习惯性地敲门三下,比较温和的敲法,这点声音,就好比问候,无须再多加一句,也无须全然不做声,我觉得热情抑或克制都不是好的选择。等了一会,能感受到一种细碎的动静,那是一个年轻女子才会有的声响,逐渐清晰,大抵已来到了门口。因为门上没有猫眼的关系,所以又迟疑了一会儿,也未向外询问,而后缓缓地开了一条门缝。她通过这条狭窄的通道,望见了我的全部,而在门的掩蔽之下,我只能看见一点她的模样,比如半张清秀面孔,澄澈又迷离的眼,肆意垂到脖颈的海藻般的发,扶着门框的修长的左手,和自己不能无礼貌一直注视的她的白底碎花裙。她喃喃开口,唔,你好。我缓缓回应,打扰了。嗯,人物、时间、地点、光线、气氛,都定格在这个画面里,如果此时此刻,来一点即兴的慢节奏钢琴曲,更是恰到好处了。唔,我想说的就是这样罢。
我看了看眼前的平日里不大爱说话,甚至与我言语不多的树君,真想不到这种如电影画面般的情景会在他脑海里翻涌上来。唔,树君真是不错啊,我觉得如果能继续想下去的话,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电影剧本罢。是嘛,其实我已经想好后面的故事了,只是你之前说是一个画面,所以就没有继续讲下去。树君开心地说。唔,原来如此,那继续说罢。我注视着他,等着之后的故事。
这个……其实后来的事也不复杂,就是类似借书的桥段。至于是她问我借,还是我向她借,大略不是重点所在,只是要借的那本书是纪德的《窄门》,便有种隐喻于其中。其实这本书我是看过的,但没看懂,所以此处它在内容方面的意义业已消解,而只留了一个书名的意思。此刻,主角便是夹在她与我之间的那扇门,因为她没有邀我进去坐坐的意思,而我也不想约她出来。总之,就是这样一个时刻里,心中的情节会远远多于实际表达。可能旁人难以得知,除非是那些曾经有过相同经历的,或是心绪细腻到能体察他人世界的人。但更多更直接的思与想,只是来源于自己心底的声音。嗯,故事到此结束。
言下之意便是,是这扇门带出了你的本我?我的意思是,不同于寻常生活中的那个你?我以询问的方式,对他的故事总结道。嗯,是啊,如果门没开,我至多等一会,而后带着些失落离去;如果她邀我进去或是我约她出来,那也与这一时刻我们隔门相见的经历无关,所以,就是一扇门的距离,使得这一切都发生了,而且无可取代。嗯,这样想来,我虽然没有你这样做梦或是写作时,见到内心的某种确定之下的那扇门而后走进去的各种经历,不过,也没甚么可惜的了罢。树君开始微笑起来。
我对此刻树君的微笑是有些不满的,因为他走在还未完全打通的空想主义的小路上。想到这里,我对他说,好了,我就送你到这里了,现在正好是午后三四点的辰光,已经到她楼下了,纪德的《窄门》你也拿着了,那末,快些上楼,去敲开那扇门如何?
他迟疑了片刻,以上楼的脚步声向我告别。
虽然少了一点即兴的慢节奏钢琴曲,我仿佛听见了那三下温和的敲门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a8cb60102v6mk.html
除了那些确切无疑的门,以及自己走进去的经历之外,还有一些只是存在与想象之中,不能说是梦,也不能说是一个完成的故事,只是有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片段,像一首歌引入的一段曲子,很短的时间,至多只能勾勒一个画面,若还想要求再多一些情境的话,真就是白日做梦了。在我把以上这些铺垫说完,而将要把这个画面给树君描绘一番时,他竟就打断了我,饶有兴味地说,你的感受,似乎我也有,印象清楚的唯有一次,也就是可以称之为画面的东西,嗯,想听听么?好啊,你就说罢。既然树君这么想说,一定是与众不同的罢,我想着。
唔,是这样的,在一幢旧旧的居民楼里,当然不是新式旧式的意思,只是建造时间上的久远,这一点,从建筑外墙便可看出,比如爬满了常春藤的绿衣里突兀着发白的水泥。在一个午后,确切的说是午后三四点的辰光,有点阳光通过楼层里的沾满灰尘的玻璃窗,透了进来,洒在楼梯台阶上。走上楼梯时,分明听见自己的脚步声有些孤独,或者说独立于一种融合的气氛之外。楼层的过道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这使得上楼的空间愈发逼仄。我缓缓走上楼梯,那扇要敲开的门,在这幢楼的第五层,我走上通往此处的最末一层楼梯时,那锈蚀的门便孤零零地出现在视线里了,放佛很久没有人叫醒它,告诉它有客来访。我来到了门口,之前追随我来的那一点阳光也恰好地照见门前,即使不能用金黄色来形容,那最起码是暖色调的,一切沉浸其中,包括当这扇门打开后,我相信门里的那个人也会披上一段霞光,然后开始与我对话。嗯,我习惯性地敲门三下,比较温和的敲法,这点声音,就好比问候,无须再多加一句,也无须全然不做声,我觉得热情抑或克制都不是好的选择。等了一会,能感受到一种细碎的动静,那是一个年轻女子才会有的声响,逐渐清晰,大抵已来到了门口。因为门上没有猫眼的关系,所以又迟疑了一会儿,也未向外询问,而后缓缓地开了一条门缝。她通过这条狭窄的通道,望见了我的全部,而在门的掩蔽之下,我只能看见一点她的模样,比如半张清秀面孔,澄澈又迷离的眼,肆意垂到脖颈的海藻般的发,扶着门框的修长的左手,和自己不能无礼貌一直注视的她的白底碎花裙。她喃喃开口,唔,你好。我缓缓回应,打扰了。嗯,人物、时间、地点、光线、气氛,都定格在这个画面里,如果此时此刻,来一点即兴的慢节奏钢琴曲,更是恰到好处了。唔,我想说的就是这样罢。
我看了看眼前的平日里不大爱说话,甚至与我言语不多的树君,真想不到这种如电影画面般的情景会在他脑海里翻涌上来。唔,树君真是不错啊,我觉得如果能继续想下去的话,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电影剧本罢。是嘛,其实我已经想好后面的故事了,只是你之前说是一个画面,所以就没有继续讲下去。树君开心地说。唔,原来如此,那继续说罢。我注视着他,等着之后的故事。
这个……其实后来的事也不复杂,就是类似借书的桥段。至于是她问我借,还是我向她借,大略不是重点所在,只是要借的那本书是纪德的《窄门》,便有种隐喻于其中。其实这本书我是看过的,但没看懂,所以此处它在内容方面的意义业已消解,而只留了一个书名的意思。此刻,主角便是夹在她与我之间的那扇门,因为她没有邀我进去坐坐的意思,而我也不想约她出来。总之,就是这样一个时刻里,心中的情节会远远多于实际表达。可能旁人难以得知,除非是那些曾经有过相同经历的,或是心绪细腻到能体察他人世界的人。但更多更直接的思与想,只是来源于自己心底的声音。嗯,故事到此结束。
言下之意便是,是这扇门带出了你的本我?我的意思是,不同于寻常生活中的那个你?我以询问的方式,对他的故事总结道。嗯,是啊,如果门没开,我至多等一会,而后带着些失落离去;如果她邀我进去或是我约她出来,那也与这一时刻我们隔门相见的经历无关,所以,就是一扇门的距离,使得这一切都发生了,而且无可取代。嗯,这样想来,我虽然没有你这样做梦或是写作时,见到内心的某种确定之下的那扇门而后走进去的各种经历,不过,也没甚么可惜的了罢。树君开始微笑起来。
我对此刻树君的微笑是有些不满的,因为他走在还未完全打通的空想主义的小路上。想到这里,我对他说,好了,我就送你到这里了,现在正好是午后三四点的辰光,已经到她楼下了,纪德的《窄门》你也拿着了,那末,快些上楼,去敲开那扇门如何?
他迟疑了片刻,以上楼的脚步声向我告别。
虽然少了一点即兴的慢节奏钢琴曲,我仿佛听见了那三下温和的敲门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a8cb60102v6mk.html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戴文开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烦忧去见了南京的暮春——写给一个刚走上三尺讲台不久的姑娘
- 一次远行——写给婷婷
- 以师者之心延续爱的教育 (1人喜欢)
- 书信育人:在文字间架起成长的桥梁
- 缘思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