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的时代
常山这个名字总会被人误认为是人的名字,其实他是南方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他在1942年却是事件的主角。
由于项目的原因,老邓派我去金佛山收集资料。收集资料除了档案,会涉及到人物采访。在自然保护区收集资料后,我赶到景区管委会,办事人员告诉我张主任要回来。我一直以为我要找的金佛山地区的活历史早在家颐养天年了,没想到还来上班。一直等到快下班的时候,他才从上山下来。我拿着他的书,简要的询问了一些问题。他铿锵有力的回答了我,并痛斥了当下的社会浮躁的无可救药。我们就金佛山的人文历史交流了一下。办事员在空档中拿了一本中药档案过来,我看了下字体的样子,应该是年限久远的档案了。于是就冒昧的问我能不能翻看。他爽快的答应,并给我介绍,这是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和联系了多方面关系,在台湾档案馆复印到的原始资料。这份档案是关于1942年陈果夫写给蒋介石的文件。文件主要是汇报日本占领了金鸡纳霜的主产地,国内西药价格贵,量少需求大的问题,只能自行研发中药,因而需要在金佛山地区种植常山,用以研发中药,治疗西南地区人民和部队疟疾。整个档案是陈果夫和蒋介石之间的通信,其中记录这次中药研发投入的研发费用100万,设备费20万,最终成功值得所需功效的药物,并附有研发报告,涉及药理分析等。这份档案是非常珍贵的记录。陈果夫的小楷和行草美不胜收,阅读的时候心情澎湃,同时又不断的赞叹他书法的俊美,感动良久。
写这个事正好联系到最近对中医行业的一些话题。其中有些地方还未来得及考证,先记录在此。国人相信中医,但不会选择去看中医。头段时间发生的擂台赛,西医挑战中医号喜脉确诊率。有中医上去迎战,并败北。我粗粗看了那个消息,很生气。我觉得这个中医去迎战就是个问题。中医看病历来讲究望闻问切,不会单用一个手法去看病,这四个方法也是为了能够综合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何单单的去号脉来确定呢,这不是把祖传的都丢掉了么。按照3个标准(1.能够望闻问切,2.能够辩证处方,3.临床有一定疗效)判别是否基本算上中医的话,目前全国符合标准的中医估计大约3万人,这个数据据说偏高。这是什么概念呢,大约很多地方连个中医都没有了吧。这也是我经常不相信中医的原因。我有个朋友有卵巢囊肿,西医一直治不好,后来在中医的治疗下好了。和我争论中医好的这个问题,我说不能因为你遇到一个好中医就大肆宣传中医好的这个命题,中医也不是全能的,每个中医也会像西医一样,都有自己擅长治疗的方向。全国还有这么多人口,能够配备相当的中医么,治疗的过来么?
正好看到一篇文章对中西医结合这个伪命题进行了反思,这是个政治路线,而非为中医发展寻找出路,说中西医结合最早的提出者是毛泽东,就像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结合一样。这一问题早在1997崔月犁就做出了中西医结合不会有什么大的创新,中医反会被消灭的判断。现在的中医都要打着中西医结合才能行进下去。中医为什么发展不好,恐怕教育也要担责任。我家里也有人是中医的,行医50年了,现在也不能退休,又没有收到一个学生(能够在中医这条路下)。近年来学中医的人也越来越少,科研不重视,投入少,找工作难,回报低。等老一辈的人都不在了,中医又可以附身在哪里呢,难道又要等几十年上百年后,开始研究文献,考古挖掘来复兴么,我们一路走过来的日子,掉的东西太多了,已经成了不中不西的怪物,还要再这样走多久才行呢。真的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档案馆,有一份新的常山报告,我们中医可以研制属于自己的药,且副作用低于金鸡纳霜,而且疗效还好的一剂药出来。
由于项目的原因,老邓派我去金佛山收集资料。收集资料除了档案,会涉及到人物采访。在自然保护区收集资料后,我赶到景区管委会,办事人员告诉我张主任要回来。我一直以为我要找的金佛山地区的活历史早在家颐养天年了,没想到还来上班。一直等到快下班的时候,他才从上山下来。我拿着他的书,简要的询问了一些问题。他铿锵有力的回答了我,并痛斥了当下的社会浮躁的无可救药。我们就金佛山的人文历史交流了一下。办事员在空档中拿了一本中药档案过来,我看了下字体的样子,应该是年限久远的档案了。于是就冒昧的问我能不能翻看。他爽快的答应,并给我介绍,这是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和联系了多方面关系,在台湾档案馆复印到的原始资料。这份档案是关于1942年陈果夫写给蒋介石的文件。文件主要是汇报日本占领了金鸡纳霜的主产地,国内西药价格贵,量少需求大的问题,只能自行研发中药,因而需要在金佛山地区种植常山,用以研发中药,治疗西南地区人民和部队疟疾。整个档案是陈果夫和蒋介石之间的通信,其中记录这次中药研发投入的研发费用100万,设备费20万,最终成功值得所需功效的药物,并附有研发报告,涉及药理分析等。这份档案是非常珍贵的记录。陈果夫的小楷和行草美不胜收,阅读的时候心情澎湃,同时又不断的赞叹他书法的俊美,感动良久。
写这个事正好联系到最近对中医行业的一些话题。其中有些地方还未来得及考证,先记录在此。国人相信中医,但不会选择去看中医。头段时间发生的擂台赛,西医挑战中医号喜脉确诊率。有中医上去迎战,并败北。我粗粗看了那个消息,很生气。我觉得这个中医去迎战就是个问题。中医看病历来讲究望闻问切,不会单用一个手法去看病,这四个方法也是为了能够综合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何单单的去号脉来确定呢,这不是把祖传的都丢掉了么。按照3个标准(1.能够望闻问切,2.能够辩证处方,3.临床有一定疗效)判别是否基本算上中医的话,目前全国符合标准的中医估计大约3万人,这个数据据说偏高。这是什么概念呢,大约很多地方连个中医都没有了吧。这也是我经常不相信中医的原因。我有个朋友有卵巢囊肿,西医一直治不好,后来在中医的治疗下好了。和我争论中医好的这个问题,我说不能因为你遇到一个好中医就大肆宣传中医好的这个命题,中医也不是全能的,每个中医也会像西医一样,都有自己擅长治疗的方向。全国还有这么多人口,能够配备相当的中医么,治疗的过来么?
正好看到一篇文章对中西医结合这个伪命题进行了反思,这是个政治路线,而非为中医发展寻找出路,说中西医结合最早的提出者是毛泽东,就像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结合一样。这一问题早在1997崔月犁就做出了中西医结合不会有什么大的创新,中医反会被消灭的判断。现在的中医都要打着中西医结合才能行进下去。中医为什么发展不好,恐怕教育也要担责任。我家里也有人是中医的,行医50年了,现在也不能退休,又没有收到一个学生(能够在中医这条路下)。近年来学中医的人也越来越少,科研不重视,投入少,找工作难,回报低。等老一辈的人都不在了,中医又可以附身在哪里呢,难道又要等几十年上百年后,开始研究文献,考古挖掘来复兴么,我们一路走过来的日子,掉的东西太多了,已经成了不中不西的怪物,还要再这样走多久才行呢。真的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档案馆,有一份新的常山报告,我们中医可以研制属于自己的药,且副作用低于金鸡纳霜,而且疗效还好的一剂药出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