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大约是因为你不够重
你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大约是因为你不够重
我认识一个非英语国家的2B律师。
大约10年前,进入中国市场的该国律所尚是屈指可数时,2B律师随着某Top律所前来中国拓荒。
彼时,除了志在千里的人,或者为情走天涯的人,甚少有该国的律师愿意来中国开拓业务。
志在千里的人,如该Top律所中国区负责人的前女友(为毛是前女友,下文有解释),为情走天涯的人,则如该Top律所的中国区负责人,追随前女友来到中国。只不过,后来发生一些变故,男人受不了中国的五光十色的温柔乡的诱惑,移情别恋,在中国落地生根;然后前女友则变成了因情殇而丢弃事业,远离中国、奔赴天涯的人。只不过,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在这种情况下,2B律师委实是在本国混不下去才来中国混口饭吃的。
但是,很快,2B律师便觉得东方姑娘风情万种、温柔可人。
于是,2B律师打着学中文的旗号约会起姑娘来。姑娘没少结识、学费也没少给,只是,便宜却也没占到。(艾玛,我觉得这些姑娘都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高手啊,牛!)
约会是要银子的,彼时,2B律师2万左右的人民币月薪竟然不够他开销的。
没几年,2B律师积蓄耗尽,还不得不卖了他父亲留给他的一套公寓(遗产)。
而此时,2B律师的职业也面临危机,因为Boss在中国站稳脚后,发现2B律师并无真才实学,而且这个问题已经侵犯到了Boss的利益,于是,Boss开掉了2B律师。
2B律师在走投无路之际,灵机一动,发挥了他的小聪明,通过雇人翻译、摘抄英文书籍等Ctrl+C、Ctrl+V的方式写了一本书——在中国投资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大概是这么一个名字)。这本书在2B律师的本国取得了轰动性的效果,因为很多公司都看中了中国这块大蛋糕,但是投资有风险,他们也怕呀,怎么办,嘿嘿,一书在手,万事不愁。
2B律师的书大卖,而他自己也因此获得了不菲的版税(国外的版税……自己去查,总之,比国内高很多)。
2B律师因此踌躇满志,立下宏伟志向——要写一本关于电子商务的书,并且要送给马云。
……
哦,卖葛滴!我听闻这个消息时,的确是大笑了一场。(我的确不够厚道。瀑布汗……)
然后?你问我故事的结局?
好吧,我告诉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B律师的电子商务书要是能出版、并且让马云拜读,那才是一个笑话。
出来混,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是不行的。
尤其是想混出个人模人样来,那还真得在一技傍身的同时必须得技压群雄。
2B律师的第一本之所以能够大卖,是因为在卖方市场的情形下,他滥竽充数地扮演了一次大腕的角色。
后来,世易时移,买方市场,2B律师竟然还想故伎重演地滥竽充数,也难怪无人买账。倘若,换一个人,换车马云来写电子商务,即便是枪手捉刀,恐怕亦会读者云集,洛阳纸贵。
讲2B律师的故事,是因为昨天我也经历了一场震撼。
一个友邻编辑问一个作者说,你的文签了没,我介绍同事给你。
我玩笑地插话,对友邻编辑说,艾玛,认识你这么久了,也没见你给我这种待遇。
玩笑,当然是玩笑。
我这个人,虽然有时得瑟,可尚有一点自知之明,且我昨日也拜读了那作者的文字,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人家的文字起码甩我n条街。
时间会证明你的努力。
但是,你有没有才华,或许你自己看不清,或许时间也看不见,但是,旁人,一定是心知肚明的。
你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不过是因为你自己不够重。
你若是个牛人,自会有人给你VIP的待遇。
有一次,和另外一个作者友邻聊起不出名的小作者的悲催境遇。
我说,倘若写文不能让你出名,成不了大作者;不如先别写了,先出名吧,等出名了再来写。
我不否认,小作者中的确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可是,你不够VIP,出版社便不会太拿你当一回事,遇到其他VIP的书要出版,你的书得让让路,让VIP的书先出,而且宣传什么的,力度也不一定足够。
可是,倘若你的文字不能让你脱颖而出、出人头地——毕竟这年头有才华的人太多了,也许,你可以考虑转变一种思路,先成名再来写文。(自勉呵。)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马云比2B律师更适合写电子商务的原因所在。
即便马云文采不够好(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只是举例假设),但是马云自身便是一种证据,让人相信他的书中有干货。他的分量足够重,所以别人包括读者都愿意给他VIP的待遇。
没见当年谁谁谁的传记要出版,那叫一个神速。这便是VIP的力量。
再举一个例子,听闻ELLE主编晓雪的《优雅》一书卖得甚好。
事实上,我也认识好些文笔既好,又懂穿衣的美女,可是一来是因为她们志不在写书,二来的确她们写的这些穿衣打扮的文字不会有太多的读者。
Why?So easy.
因为她们没有什么什么时尚杂志的主编身份,没有获得大众或者官方的认可呀。
这年头,喜欢打扮、会打扮的美女们还少吗?至多在网上写几个点击率转载数极高的帖子罢了。
还有一个我蛮喜欢的女作家,王迪诗。王迪诗是以行走中环的香港国际律师行的女律师的身份出道的,写了很多投行的专栏。试想,倘若不是一个做上市业务的女律师,而是小学女教师在写这样的专栏,你会买单吗?
王迪诗此举的是非对错,我并不想探讨,不过,我倒觉得,一方面这是一种营销策略,让自己有足够的分量,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另一方面也的确需要她有真才实学,知晓行业风云。
有抱怨人心不古、世道艰难、伯乐难逢的时间,不妨拿来武装自己,让自己的分量足够重,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
你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不过是因为你不够重。
(为避免引起争议,同时也为了节省口舌之争的时间,文末再加二字——自勉。)
我认识一个非英语国家的2B律师。
大约10年前,进入中国市场的该国律所尚是屈指可数时,2B律师随着某Top律所前来中国拓荒。
彼时,除了志在千里的人,或者为情走天涯的人,甚少有该国的律师愿意来中国开拓业务。
志在千里的人,如该Top律所中国区负责人的前女友(为毛是前女友,下文有解释),为情走天涯的人,则如该Top律所的中国区负责人,追随前女友来到中国。只不过,后来发生一些变故,男人受不了中国的五光十色的温柔乡的诱惑,移情别恋,在中国落地生根;然后前女友则变成了因情殇而丢弃事业,远离中国、奔赴天涯的人。只不过,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在这种情况下,2B律师委实是在本国混不下去才来中国混口饭吃的。
但是,很快,2B律师便觉得东方姑娘风情万种、温柔可人。
于是,2B律师打着学中文的旗号约会起姑娘来。姑娘没少结识、学费也没少给,只是,便宜却也没占到。(艾玛,我觉得这些姑娘都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高手啊,牛!)
约会是要银子的,彼时,2B律师2万左右的人民币月薪竟然不够他开销的。
没几年,2B律师积蓄耗尽,还不得不卖了他父亲留给他的一套公寓(遗产)。
而此时,2B律师的职业也面临危机,因为Boss在中国站稳脚后,发现2B律师并无真才实学,而且这个问题已经侵犯到了Boss的利益,于是,Boss开掉了2B律师。
2B律师在走投无路之际,灵机一动,发挥了他的小聪明,通过雇人翻译、摘抄英文书籍等Ctrl+C、Ctrl+V的方式写了一本书——在中国投资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大概是这么一个名字)。这本书在2B律师的本国取得了轰动性的效果,因为很多公司都看中了中国这块大蛋糕,但是投资有风险,他们也怕呀,怎么办,嘿嘿,一书在手,万事不愁。
2B律师的书大卖,而他自己也因此获得了不菲的版税(国外的版税……自己去查,总之,比国内高很多)。
2B律师因此踌躇满志,立下宏伟志向——要写一本关于电子商务的书,并且要送给马云。
……
哦,卖葛滴!我听闻这个消息时,的确是大笑了一场。(我的确不够厚道。瀑布汗……)
然后?你问我故事的结局?
好吧,我告诉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B律师的电子商务书要是能出版、并且让马云拜读,那才是一个笑话。
出来混,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是不行的。
尤其是想混出个人模人样来,那还真得在一技傍身的同时必须得技压群雄。
2B律师的第一本之所以能够大卖,是因为在卖方市场的情形下,他滥竽充数地扮演了一次大腕的角色。
后来,世易时移,买方市场,2B律师竟然还想故伎重演地滥竽充数,也难怪无人买账。倘若,换一个人,换车马云来写电子商务,即便是枪手捉刀,恐怕亦会读者云集,洛阳纸贵。
讲2B律师的故事,是因为昨天我也经历了一场震撼。
一个友邻编辑问一个作者说,你的文签了没,我介绍同事给你。
我玩笑地插话,对友邻编辑说,艾玛,认识你这么久了,也没见你给我这种待遇。
玩笑,当然是玩笑。
我这个人,虽然有时得瑟,可尚有一点自知之明,且我昨日也拜读了那作者的文字,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人家的文字起码甩我n条街。
时间会证明你的努力。
但是,你有没有才华,或许你自己看不清,或许时间也看不见,但是,旁人,一定是心知肚明的。
你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不过是因为你自己不够重。
你若是个牛人,自会有人给你VIP的待遇。
有一次,和另外一个作者友邻聊起不出名的小作者的悲催境遇。
我说,倘若写文不能让你出名,成不了大作者;不如先别写了,先出名吧,等出名了再来写。
我不否认,小作者中的确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可是,你不够VIP,出版社便不会太拿你当一回事,遇到其他VIP的书要出版,你的书得让让路,让VIP的书先出,而且宣传什么的,力度也不一定足够。
可是,倘若你的文字不能让你脱颖而出、出人头地——毕竟这年头有才华的人太多了,也许,你可以考虑转变一种思路,先成名再来写文。(自勉呵。)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马云比2B律师更适合写电子商务的原因所在。
即便马云文采不够好(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只是举例假设),但是马云自身便是一种证据,让人相信他的书中有干货。他的分量足够重,所以别人包括读者都愿意给他VIP的待遇。
没见当年谁谁谁的传记要出版,那叫一个神速。这便是VIP的力量。
再举一个例子,听闻ELLE主编晓雪的《优雅》一书卖得甚好。
事实上,我也认识好些文笔既好,又懂穿衣的美女,可是一来是因为她们志不在写书,二来的确她们写的这些穿衣打扮的文字不会有太多的读者。
Why?So easy.
因为她们没有什么什么时尚杂志的主编身份,没有获得大众或者官方的认可呀。
这年头,喜欢打扮、会打扮的美女们还少吗?至多在网上写几个点击率转载数极高的帖子罢了。
还有一个我蛮喜欢的女作家,王迪诗。王迪诗是以行走中环的香港国际律师行的女律师的身份出道的,写了很多投行的专栏。试想,倘若不是一个做上市业务的女律师,而是小学女教师在写这样的专栏,你会买单吗?
王迪诗此举的是非对错,我并不想探讨,不过,我倒觉得,一方面这是一种营销策略,让自己有足够的分量,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另一方面也的确需要她有真才实学,知晓行业风云。
有抱怨人心不古、世道艰难、伯乐难逢的时间,不妨拿来武装自己,让自己的分量足够重,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
你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不过是因为你不够重。
(为避免引起争议,同时也为了节省口舌之争的时间,文末再加二字——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