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帮菜?
以下内容摘自《曹汝霖一生之回忆》(这位大哥不用介绍了,搜索五四) 注:他在上海乡下长大,就是现在的高昌庙路那一带啦 ····有卖小吃的人,托盘兜售,有甘草黄连头、五香豆腐干、五香蚕豆等,我小时都喜欢吃。 ····小吃有东园门的南翔紧酵小馒头,用姜丝香醋同食,鲜美之至,后至南翔,所制反不如也。长廊下有食摊,售酒酿汤圆、桂花糖粥、胡葱饼等,都是价廉物美之食品,余每去必尝二三味。 ··· ··· 沪俗过年祀祖,必用蒸三丝(肉丝、火腿丝、冬笋丝),要三色排齐蒸熟,川糟青鱼,红烧猪蹄膀加水荀,普通旧家,总要主妇自制,以示虔诚。新年必将列代祖像悬供,称为挂真,元宵为止,每日必上供,亦追远之意也。 沪俗过年,有糟钵头一味,用白糟和以煮熟的鲜咸肉、猪肚、猪肠等,置于大钵一二日,糟味透入,鲜香可口,且可耐久,每为临时饷客之用。又有一味名挂记菜,用胡萝卜切丝晒干,加香菌、酱菜、酱瓜等丝,用重油炒熟可经月不变味。此味恐系家中人制以寄征人者,故名挂记,寓纪念之意也。这几样菜,并非特别佳肴,童时食之,至老犹爱而不忘。 张翰秋风起,思莼鲈,莼产于西湖最佳,鲈产松江以四鳃者为佳,淡而无味,必须与鸡汤同煮,才有美味,亦是童而食之。每逢季节,辄起乡思。现在儿童已不知此味,故记之亦上海食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