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低碳社会的新经济模式-协同共有的“零成本”社会-杰里米.里夫金
上午去中科院学院讲堂听了里夫金先生关于协同共有的“零成本”社会的构想,关于物联网和互联网结合以及协同共有理念将对这个世界的改变,这是一个有宏观视野,同时善于与中国政府沟通的学者。
主要观点
1、共享经济
“今天你去问一个美国年轻人是否想拥有一辆高级跑车,答案不一定是肯定的。他或许更愿意去租一辆车,或者和朋友分享一辆车,这已成为一种时尚概念,可以总结为使用胜过拥有、合作取代竞争,‘交换价值’被‘共享价值’和‘协同共有’所取代”。
通 过手机应用租车,通过短租网将空余的房屋临时租给旅行者,在网上分享自己创作的歌曲或者小说,将孩子不需要的玩具放在网上与人交换……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 在共享中完成,这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上述手机应用或者网站的建立只需少量的固定成本,却以接近零的边际成本获取大量潜在客户。趋近于零的边 际成本让这种新的经济模式成为可能。人们转变为产消者,在消费的同时也制作和分享自己的产品。
共享经济并不会取代市场经济,二者将共存形成一种混合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实际上孕育了共享经济,这是历史性的事件。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这个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成长,二者将会相互促进。
在数字化经济中,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使用权胜过 了所有权,可持续性取代消费主义,合作压倒了竞争,“交换价值”被“共享价值”取代。他甚至预言,“零成本”现象孕育着一种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式,这将对社 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零边际成本、协同共享将会给主导人类生产发展的经济模式带来颠覆性的转变,我们正在迈入一个超脱于市场的全新经济领域。
2、第三次工业革命
我们所有的变革主要都是来自于三大变化,这三大变化汇集在一个平台上从而推进了产业革命。这三大变化分别是:第一,通讯交流的变革,新的通讯工具和交流工 具,使我们能更有效地改善沟通,并且进行管理和组织;第二,能源和能量方面的变革,通过效率更高的能源,使我们能够更好驱动机械,进行生产。第三,交通方 式的变革,新交通方式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运载人和货物。“当这三大技术变革融汇在一个平台,才能真正推动历史事件和产业变革。回顾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 莫不是这三股力量交织的结果。”
从 生产力发展上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贡献很可能远远超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数十亿人和数百万组织连接到物联网,从而使人类能以一种从前无法想象的方 式,在全球协同共享中分享其经济生活。这个连通性转折点的重要意义甚至有可能超过20世纪电气化所带来的经济变革,以及随之产生的电话、广播和电视的传 播。
3、物联网
物联网是推动打造“零成本”社会的核心技术平台,它开始把所有事情、所有人联系在一起。比如人们以近乎零 成本的方式制作并分享自己的信息、娱乐和3D打印产品,并通过社交媒体、租赁商等以极低或零成本的模式分享汽车、住房、服装和其他物品,学生则更多地参与 到基于“零成本”模式的网络课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普及将使原来基于互联网信息产品的零边际成本生产也逐渐转移至线下。例如,在住宅、公司、商店以及道路系统安装的传感器,还比如社交网络等等,都不断将大数据输送到互联网,从而便 于大数据分析,提高生产效率。未来,很多领域都将被卷入“零成本”模式,传统制造工业将面临转型。
4、能源互联网
以德国新的电力生产方式为例,能源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把每个人的能源搜集起来,建立起一个互联网来存储这些能源,而以前的 电力公司来管理能源的互联网。电力或水电公司不再靠销售挣钱,而是把能源生产的个体户、小型企业等整合起来,管理它们的同时也降低边际成本,共享所获得的 利益。
零边际成本的关键就是能源的转变”,互联网能带来经济的共享,将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把边际成本降低至零,因为“智能的数字化的技术革命允许每一个人成为企业家,可以互相之间为彼此生产,来分享经济产出,降低边际成本。
5、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定位和角色
中国是在共享经济中走的最快,因为“中国有文化的DNA,在现代的资本主义之前人们就是共享自己的经济生活,他们在社区当中把资源共同汇集在一起,相互的帮助。”中国有发展能源互联网的机会,因为互联网技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变。
英国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能够引领基于物联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将连通亚欧大陆,如果得以实现,半数人类将通过这条巨大的物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具有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三大优势:一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潜在储量高于世界多数国家;二是中国的经济决策体制可以更 好地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宏观规划、布局和建设;三是中国传统哲学推崇天人合一,可为中国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型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中国未来如何发展能源互联网?“接下来10年可以部署一个新的基础设施,必须改变电网,开发热电等数字化电网的基础设施,包括运输网络等后勤网。”“把1万亿投资放在新的基础设施上,30年后中国就会像新飞机起飞一样”,关键在于把钱投在电网等的新基础设施上。
“建立起中国的丝绸之路,跨越整个的亚洲,这是中国的梦”,中国部署“新丝绸之路”的方法用于类似能源互联网和物联网在整个地区的部署,因为“这样一个数字化的交通网络,可以让几乎所有人都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把市场降低到零边际成本,共享经济。”
中国所有领域中,能源产业、电产业最能助中国走向“新丝绸之路”,中国积极部署能源互联网,进行能源应用的长期转化,在燃油当中实现去炭化。
主要观点
1、共享经济
“今天你去问一个美国年轻人是否想拥有一辆高级跑车,答案不一定是肯定的。他或许更愿意去租一辆车,或者和朋友分享一辆车,这已成为一种时尚概念,可以总结为使用胜过拥有、合作取代竞争,‘交换价值’被‘共享价值’和‘协同共有’所取代”。
通 过手机应用租车,通过短租网将空余的房屋临时租给旅行者,在网上分享自己创作的歌曲或者小说,将孩子不需要的玩具放在网上与人交换……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 在共享中完成,这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上述手机应用或者网站的建立只需少量的固定成本,却以接近零的边际成本获取大量潜在客户。趋近于零的边 际成本让这种新的经济模式成为可能。人们转变为产消者,在消费的同时也制作和分享自己的产品。
共享经济并不会取代市场经济,二者将共存形成一种混合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实际上孕育了共享经济,这是历史性的事件。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这个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成长,二者将会相互促进。
在数字化经济中,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使用权胜过 了所有权,可持续性取代消费主义,合作压倒了竞争,“交换价值”被“共享价值”取代。他甚至预言,“零成本”现象孕育着一种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式,这将对社 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零边际成本、协同共享将会给主导人类生产发展的经济模式带来颠覆性的转变,我们正在迈入一个超脱于市场的全新经济领域。
2、第三次工业革命
我们所有的变革主要都是来自于三大变化,这三大变化汇集在一个平台上从而推进了产业革命。这三大变化分别是:第一,通讯交流的变革,新的通讯工具和交流工 具,使我们能更有效地改善沟通,并且进行管理和组织;第二,能源和能量方面的变革,通过效率更高的能源,使我们能够更好驱动机械,进行生产。第三,交通方 式的变革,新交通方式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运载人和货物。“当这三大技术变革融汇在一个平台,才能真正推动历史事件和产业变革。回顾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 莫不是这三股力量交织的结果。”
从 生产力发展上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贡献很可能远远超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数十亿人和数百万组织连接到物联网,从而使人类能以一种从前无法想象的方 式,在全球协同共享中分享其经济生活。这个连通性转折点的重要意义甚至有可能超过20世纪电气化所带来的经济变革,以及随之产生的电话、广播和电视的传 播。
3、物联网
物联网是推动打造“零成本”社会的核心技术平台,它开始把所有事情、所有人联系在一起。比如人们以近乎零 成本的方式制作并分享自己的信息、娱乐和3D打印产品,并通过社交媒体、租赁商等以极低或零成本的模式分享汽车、住房、服装和其他物品,学生则更多地参与 到基于“零成本”模式的网络课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普及将使原来基于互联网信息产品的零边际成本生产也逐渐转移至线下。例如,在住宅、公司、商店以及道路系统安装的传感器,还比如社交网络等等,都不断将大数据输送到互联网,从而便 于大数据分析,提高生产效率。未来,很多领域都将被卷入“零成本”模式,传统制造工业将面临转型。
4、能源互联网
以德国新的电力生产方式为例,能源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把每个人的能源搜集起来,建立起一个互联网来存储这些能源,而以前的 电力公司来管理能源的互联网。电力或水电公司不再靠销售挣钱,而是把能源生产的个体户、小型企业等整合起来,管理它们的同时也降低边际成本,共享所获得的 利益。
零边际成本的关键就是能源的转变”,互联网能带来经济的共享,将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把边际成本降低至零,因为“智能的数字化的技术革命允许每一个人成为企业家,可以互相之间为彼此生产,来分享经济产出,降低边际成本。
5、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定位和角色
中国是在共享经济中走的最快,因为“中国有文化的DNA,在现代的资本主义之前人们就是共享自己的经济生活,他们在社区当中把资源共同汇集在一起,相互的帮助。”中国有发展能源互联网的机会,因为互联网技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变。
英国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能够引领基于物联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将连通亚欧大陆,如果得以实现,半数人类将通过这条巨大的物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具有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三大优势:一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潜在储量高于世界多数国家;二是中国的经济决策体制可以更 好地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宏观规划、布局和建设;三是中国传统哲学推崇天人合一,可为中国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型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中国未来如何发展能源互联网?“接下来10年可以部署一个新的基础设施,必须改变电网,开发热电等数字化电网的基础设施,包括运输网络等后勤网。”“把1万亿投资放在新的基础设施上,30年后中国就会像新飞机起飞一样”,关键在于把钱投在电网等的新基础设施上。
“建立起中国的丝绸之路,跨越整个的亚洲,这是中国的梦”,中国部署“新丝绸之路”的方法用于类似能源互联网和物联网在整个地区的部署,因为“这样一个数字化的交通网络,可以让几乎所有人都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把市场降低到零边际成本,共享经济。”
中国所有领域中,能源产业、电产业最能助中国走向“新丝绸之路”,中国积极部署能源互联网,进行能源应用的长期转化,在燃油当中实现去炭化。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