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D 28K:武康—紫岭—庾村
原定5点起床5点半起跑,被闹醒后闭眼一个回笼觉直接睡到6点10分,天已大亮,匆匆洗漱,啃了几块巧克力饼干,喝一大杯水。照例只在屁兜里塞了点零钱,两个钥匙绑鞋带上,手机握手里,轻装出门。
这次打算改一下后坞经常LSD线路的后半程,正好上次带朋友去莫干山,下来的时候经过庾村,瞅到一个创意市集,就想绕到那里去看看。
德清西边靠近莫干山那块儿这两年涌现很多比较洋气的RESORT,较早的名气最响的当属裸心谷,现在有后坞生活、法国山居、隐居莫干、西坡29等等,被统称为“洋家乐”(这名字挺土的……)。ANYWAY,有总比没有好,连带着那片地方的村子也都改造得干干净净、有模有样。之前经常去的后坞村和这次要去的庾村,已经全村覆盖了FREE WIFI。喂喂,你们是村子好不好,要不要这么高大上啊。
城区到S304上山口8K,除了原有的莫干山路牌之外,多了这块洋家乐的牌子。
拐上山后就是我很喜欢的山道了,今天起晚了所以有些车,如果清晨跑在这条道上,太享受了。这样的弧型道路在山中起伏,两侧是树木,山上是竹林,一片青翠。
路边的稻田一片丰收的景象。
盘山路上跑大约5K就到裸心谷的岔口了,其实这条道就能到庾村,但之前在地图上拉了下,如果跑这条道,就凑不满30K,所以就多绕一下,改到下个路口再拐。后来真心后悔没跑这条道,原因后面再说。
下个岔口到了,紫岭村。路口有很清楚的牌子,列明了附近几家“洋家乐”,右下角就是我这次要去的庾村文化市集。其实不止这几家,里头还有很多,进去都有路牌指引,找起来都方便的。
拐进去一段,经过法国山居。再往前没多久,一个隧道出现在面前。手机地图看了下,这条路连着两个隧道:紫岭隧道和劳岭隧道。站在口子上看了看,乌七麻黑,还没有隔开的人行道,就犹豫着要不要进。这时一辆要进隧道的车停在了口子上,我正纳闷怎么不开进去,一会儿一辆车从黑暗里开了出来。原来是隧道太小,只能单车通行= = 这时我已立马打消了穿隧道的念头,瞅到边上有条小道往村里延伸,就设想着是否这条小道能翻过山去。跑进村后才发现到此为止了,只好折返,硬着头皮穿隧道。
这隧道不知道哪个年代凿的,破烂得很,地是坑坑洼洼的,墙壁直接就是岩石,各种渗水。隔很长一段才有一盏昏暗的顶灯,时不时头上身上还滴到水,太阴森了。我本身视力就差,开了手机电筒,还是看不清路,只好一脚高一脚低摸索着往前。路实在太窄了,有车经过时只能拼命往边上躲。估计司机车灯照到我会更惊吓吧,一个女生在这么黑的隧道里跑……
小心再小心,还是崴了脚,手肘撞到石壁上破皮了。要是之前老老实实从裸心谷那个岔口跑就啥事儿都没,NO ZUO NO DIE啊。
摸完紫岭隧道,紧接着摸劳岭隧道。
终于在崩溃前从劳岭隧道跑出来,重见天日。已经在山坡上了,有个观景台,可以远眺莫干山,村落也已经近在咫尺了。
下次一定要找一条能翻山的道,一定不再穿这两条劳什子隧道了!
接下来的村道就一马平川了,而且完全没有车!跑着太舒服了!路两边的小篱笆很可爱有木有!
跑到石颐水库,离庾村就很近了。石颐水库在造一个临水的观景台。
进庾村啦!一眼就看到村口法国山居别院CAFE,鉴于之前公款带客户去法国山居RESORT消费过一次晚餐,人均1K+,深知此家的价位不是我屁兜里的钞票能承受的,所以看一眼就掠过了。
沿黄郛西路转向西,此行终点“庾村文化市集”到了。
关于此市集,更多了解请点:庾村文化市集
关于黄郛,此人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市市长、前国民外交部长,曾隐居莫干山,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村镇改革运动浪潮。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外墙的涂鸦。
门面是这样子的。
最初对庾村有打造设想的朱胜萱在这里有工作室。
这间萱草书屋应该也是朱胜萱的作品吧。
与萱草书屋相连的一个小展厅,很适合小型摄影展或者画展之类的。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
台湾乡村社区总体营造促进会理事、BAKKU 设计事务所设计师王胜弘在庾村经营着工业复古的自行车主题餐厅。
“茧舍”客栈:
原来的蚕种室,现在是客栈,每间房间由多名不同设计师精心打造。
为了不影响住客,所以只拍了大堂和外景。
窯燒面包工坊
阿保师傅是飞机师出身。
此时已近十点,一早跑到28K几乎水米未进,已经饿坏了,迫切想吃东西填肚子。可惜面包坊没有饮品,茧咖啡还没到营业时间,干巴巴的面包再怎么好吃都吃不进啊。正在那纠结,店员把自己的凉水壶灌了一大壶水,免费赠饮,说看我跑得一脑门汗实在看不过去了哈哈。于是心安理得坐下来吃个提拉米苏杯,小憩一下。
茧咖啡还没到营业时间,下回要找个下午的时间来光顾一下。
墙面的壁画小品
园区里的指示牌都做得很有文化气息
小品
以后会再来的,带朋友一起来。跑步、骑车、看书、吃饭、喝咖啡,或者私家分享会也可以啊~
这次打算改一下后坞经常LSD线路的后半程,正好上次带朋友去莫干山,下来的时候经过庾村,瞅到一个创意市集,就想绕到那里去看看。
德清西边靠近莫干山那块儿这两年涌现很多比较洋气的RESORT,较早的名气最响的当属裸心谷,现在有后坞生活、法国山居、隐居莫干、西坡29等等,被统称为“洋家乐”(这名字挺土的……)。ANYWAY,有总比没有好,连带着那片地方的村子也都改造得干干净净、有模有样。之前经常去的后坞村和这次要去的庾村,已经全村覆盖了FREE WIFI。喂喂,你们是村子好不好,要不要这么高大上啊。
城区到S304上山口8K,除了原有的莫干山路牌之外,多了这块洋家乐的牌子。
![]() |
S304洋家乐路牌 |
拐上山后就是我很喜欢的山道了,今天起晚了所以有些车,如果清晨跑在这条道上,太享受了。这样的弧型道路在山中起伏,两侧是树木,山上是竹林,一片青翠。
![]() |
喜欢这样的弧线1 |
![]() |
喜欢这样的弧线1 |
路边的稻田一片丰收的景象。
![]() |
丰收 |
盘山路上跑大约5K就到裸心谷的岔口了,其实这条道就能到庾村,但之前在地图上拉了下,如果跑这条道,就凑不满30K,所以就多绕一下,改到下个路口再拐。后来真心后悔没跑这条道,原因后面再说。
![]() |
裸心谷口 |
下个岔口到了,紫岭村。路口有很清楚的牌子,列明了附近几家“洋家乐”,右下角就是我这次要去的庾村文化市集。其实不止这几家,里头还有很多,进去都有路牌指引,找起来都方便的。
![]() |
紫岭岔口路牌 |
![]() |
紫岭岔口路牌 |
![]() |
拐进去一段,经过法国山居。再往前没多久,一个隧道出现在面前。手机地图看了下,这条路连着两个隧道:紫岭隧道和劳岭隧道。站在口子上看了看,乌七麻黑,还没有隔开的人行道,就犹豫着要不要进。这时一辆要进隧道的车停在了口子上,我正纳闷怎么不开进去,一会儿一辆车从黑暗里开了出来。原来是隧道太小,只能单车通行= = 这时我已立马打消了穿隧道的念头,瞅到边上有条小道往村里延伸,就设想着是否这条小道能翻过山去。跑进村后才发现到此为止了,只好折返,硬着头皮穿隧道。
这隧道不知道哪个年代凿的,破烂得很,地是坑坑洼洼的,墙壁直接就是岩石,各种渗水。隔很长一段才有一盏昏暗的顶灯,时不时头上身上还滴到水,太阴森了。我本身视力就差,开了手机电筒,还是看不清路,只好一脚高一脚低摸索着往前。路实在太窄了,有车经过时只能拼命往边上躲。估计司机车灯照到我会更惊吓吧,一个女生在这么黑的隧道里跑……
小心再小心,还是崴了脚,手肘撞到石壁上破皮了。要是之前老老实实从裸心谷那个岔口跑就啥事儿都没,NO ZUO NO DIE啊。
摸完紫岭隧道,紧接着摸劳岭隧道。
![]() |
紫岭隧道 |
![]() |
劳岭隧道 |
终于在崩溃前从劳岭隧道跑出来,重见天日。已经在山坡上了,有个观景台,可以远眺莫干山,村落也已经近在咫尺了。
![]() |
劳岭观景台 |
下次一定要找一条能翻山的道,一定不再穿这两条劳什子隧道了!
接下来的村道就一马平川了,而且完全没有车!跑着太舒服了!路两边的小篱笆很可爱有木有!
![]() |
有小篱笆的村道 |
跑到石颐水库,离庾村就很近了。石颐水库在造一个临水的观景台。
![]() |
石颐水库 |
进庾村啦!一眼就看到村口法国山居别院CAFE,鉴于之前公款带客户去法国山居RESORT消费过一次晚餐,人均1K+,深知此家的价位不是我屁兜里的钞票能承受的,所以看一眼就掠过了。
![]() |
法国山居别院CAFE |
沿黄郛西路转向西,此行终点“庾村文化市集”到了。
关于此市集,更多了解请点:庾村文化市集
关于黄郛,此人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市市长、前国民外交部长,曾隐居莫干山,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村镇改革运动浪潮。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外墙的涂鸦。
![]() |
外墙涂鸦1 |
![]() |
外墙涂鸦2 |
![]() |
外墙涂鸦3 |
门面是这样子的。
![]() |
门面1 |
![]() |
门面2 |
![]() |
门面3 |
最初对庾村有打造设想的朱胜萱在这里有工作室。
![]() |
朱胜萱工作室 |
这间萱草书屋应该也是朱胜萱的作品吧。
![]() |
萱草书屋1 |
![]() |
萱草书屋2 |
![]() |
萱草书屋3 |
![]() |
萱草书屋4 |
![]() |
萱草书屋5 |
![]() |
萱草书屋6 |
![]() |
萱草书屋7 |
![]() |
萱草书屋8 |
![]() |
萱草书屋9 |
与萱草书屋相连的一个小展厅,很适合小型摄影展或者画展之类的。
![]() |
小型摄影展 |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
台湾乡村社区总体营造促进会理事、BAKKU 设计事务所设计师王胜弘在庾村经营着工业复古的自行车主题餐厅。
![]() |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1 |
![]() |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1 - 仓库改造,很敞亮 |
![]() |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2 - 相遇田园 古董自行车展 |
![]() |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3 |
![]() |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4 |
![]() |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5-我喜欢的木头大桌子 |
![]() |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6-雨伞架都这么漂亮 |
![]() |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7 |
![]() |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8 |
![]() |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9 |
![]() |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10-骑行者们的照片 |
![]() |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11 |
![]() |
饗SHARE 自行车主题餐厅12-风雨廊 |
“茧舍”客栈:
原来的蚕种室,现在是客栈,每间房间由多名不同设计师精心打造。
为了不影响住客,所以只拍了大堂和外景。
![]() |
茧舍1 |
![]() |
茧舍2-很心水的配色 |
![]() |
茧舍3-客栈前台 |
![]() |
茧舍4-也有复古自行车展示,与餐厅主题呼应 |
窯燒面包工坊
阿保师傅是飞机师出身。
此时已近十点,一早跑到28K几乎水米未进,已经饿坏了,迫切想吃东西填肚子。可惜面包坊没有饮品,茧咖啡还没到营业时间,干巴巴的面包再怎么好吃都吃不进啊。正在那纠结,店员把自己的凉水壶灌了一大壶水,免费赠饮,说看我跑得一脑门汗实在看不过去了哈哈。于是心安理得坐下来吃个提拉米苏杯,小憩一下。
![]() |
窯燒1 |
![]() |
窯燒2 |
![]() |
窯燒3 |
![]() |
窯燒4 |
茧咖啡还没到营业时间,下回要找个下午的时间来光顾一下。
![]() |
茧咖啡 |
墙面的壁画小品
![]() |
![]() |
园区里的指示牌都做得很有文化气息
![]() |
![]() |
小品
![]() |
![]() |
以后会再来的,带朋友一起来。跑步、骑车、看书、吃饭、喝咖啡,或者私家分享会也可以啊~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