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学生英语课堂观后感
上周五在教育学课上观看了优质小学生英语教学范例,我顿感收益颇深。这堂课时间挺长的,穿着干练,扎着马尾,说着一口流利标准英语的年轻女教师在整堂课中都笑容满面,充满朝气。小学生们个个表现也非常活跃,争先恐后地要展现自己和回答问题。另外,课程气氛热烈,结构紧凑,效果也非常不错。
首先这堂课的亮点就是全课程坚持用英语教学,即使对方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其他学校的小学生英语课程大概很少能做到这点把,除了一些表扬和简单的英语用句指令之外,普遍还是用汉语上课的。以前觉得这样也无可厚非,因为觉得学生会听不懂,可是这次看到这位老师多次使用肢体语言协助竟然能给孩子上课,说明全英教学是对的,正确的语言形成过程就应该是这样的,不能总想省劲靠母语做桥梁,其实是非常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事,那种以汉语做桥梁的教法看似快,其实最后得不偿失,欲速而不达。
其次,这位老师上课非常有灵活性,或者也可以说是教学机智,看似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喜欢给学生发一些与上课不相干的东西,或者往学生衣服上贴一些小花,实际上我认为这是一种对小学生的一种有吸引力的表扬,更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和积极性。当然我不否认这对高年级的同学可能就不是很有用武之地了。
第三点巧妙运用多媒体,设置情景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我们可以看到整节课离不开重要的多媒体课件,这位老师制作了PPT 和Flash,制造一个个生活中熟悉的小场景,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吸收变得更加高效,课堂气氛活跃,加大课堂教学容量,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我至今还记得在一个Flash的动画场景下学到的一组对话:”Dad, are you going fishing?” ”Yes.” ”Can I go with you?” “Of course. Get on your strawhat.” “Ok.” 我确信这归功于不断的重复之外,还有精彩的课件制作和课堂情景的设置,对教学效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这位老师巧妙的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一些教学活动,加强同学合作,凝聚集体的力量。例如同学一起钓鱼,然后剩下的同学在旁边加油鼓劲;值得一提还有精彩课堂集体小舞蹈,大家蹦蹦跳跳,一边唱英文歌。这些不仅使得课堂生动有趣,也增强了大家的合作能力和集体凝聚力。
当然依我粗陋之见,这堂课仍有不足之处。首先我们不难发现这堂课事先排练过的痕迹明显。往往是老师刚刚提出问题,学生几乎同时反应出答案并且可以流利回答,我想至少开放性的应该稍微考虑一下吧。当然目的是为录制优秀教学视频的话,也无可厚非。但真正实践与课堂之上的话,有冷场亦或是学生不配合我们无从得知了。另外,我发现整堂课中居然没有出现教授单词拼写,当然至少应该在掌握口语的时候应该知道原句子和原单词的拼写把,这不更有助于英语的教授吗?暂且不提“望文生音,依音推词”的教学理念,仅仅就是单纯想让学生会说会表达的话,这不就与教学实际和教学目的相违背了吗?单纯的重复加重复口语而没有文本对照的话只会出现 说写脱轨的现象。
教学本来就是一门留下遗憾的艺术,因为任何一堂优质课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十全十美。更何况由于观课者或评课者的眼界不同,水平有高有低,对教材的精神理解和把握也不尽一致,甚至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也不一致,由此对一堂课的好差优劣所做出的评价自然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是,凡是好的东西总归是好的,它总能让人受到鼓舞,并且使人很容易得到启发,甚至使人产生顿悟。我在此本着反思教学的态度,力求从反思和总结中吸取一些营养,学习并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
首先这堂课的亮点就是全课程坚持用英语教学,即使对方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其他学校的小学生英语课程大概很少能做到这点把,除了一些表扬和简单的英语用句指令之外,普遍还是用汉语上课的。以前觉得这样也无可厚非,因为觉得学生会听不懂,可是这次看到这位老师多次使用肢体语言协助竟然能给孩子上课,说明全英教学是对的,正确的语言形成过程就应该是这样的,不能总想省劲靠母语做桥梁,其实是非常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事,那种以汉语做桥梁的教法看似快,其实最后得不偿失,欲速而不达。
其次,这位老师上课非常有灵活性,或者也可以说是教学机智,看似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喜欢给学生发一些与上课不相干的东西,或者往学生衣服上贴一些小花,实际上我认为这是一种对小学生的一种有吸引力的表扬,更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和积极性。当然我不否认这对高年级的同学可能就不是很有用武之地了。
第三点巧妙运用多媒体,设置情景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我们可以看到整节课离不开重要的多媒体课件,这位老师制作了PPT 和Flash,制造一个个生活中熟悉的小场景,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吸收变得更加高效,课堂气氛活跃,加大课堂教学容量,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我至今还记得在一个Flash的动画场景下学到的一组对话:”Dad, are you going fishing?” ”Yes.” ”Can I go with you?” “Of course. Get on your strawhat.” “Ok.” 我确信这归功于不断的重复之外,还有精彩的课件制作和课堂情景的设置,对教学效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这位老师巧妙的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一些教学活动,加强同学合作,凝聚集体的力量。例如同学一起钓鱼,然后剩下的同学在旁边加油鼓劲;值得一提还有精彩课堂集体小舞蹈,大家蹦蹦跳跳,一边唱英文歌。这些不仅使得课堂生动有趣,也增强了大家的合作能力和集体凝聚力。
当然依我粗陋之见,这堂课仍有不足之处。首先我们不难发现这堂课事先排练过的痕迹明显。往往是老师刚刚提出问题,学生几乎同时反应出答案并且可以流利回答,我想至少开放性的应该稍微考虑一下吧。当然目的是为录制优秀教学视频的话,也无可厚非。但真正实践与课堂之上的话,有冷场亦或是学生不配合我们无从得知了。另外,我发现整堂课中居然没有出现教授单词拼写,当然至少应该在掌握口语的时候应该知道原句子和原单词的拼写把,这不更有助于英语的教授吗?暂且不提“望文生音,依音推词”的教学理念,仅仅就是单纯想让学生会说会表达的话,这不就与教学实际和教学目的相违背了吗?单纯的重复加重复口语而没有文本对照的话只会出现 说写脱轨的现象。
教学本来就是一门留下遗憾的艺术,因为任何一堂优质课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十全十美。更何况由于观课者或评课者的眼界不同,水平有高有低,对教材的精神理解和把握也不尽一致,甚至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也不一致,由此对一堂课的好差优劣所做出的评价自然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是,凡是好的东西总归是好的,它总能让人受到鼓舞,并且使人很容易得到启发,甚至使人产生顿悟。我在此本着反思教学的态度,力求从反思和总结中吸取一些营养,学习并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