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书
午后到长久没去的书店,挑了几本书。
《艺概注稿》:刘熙载的《艺概》读大学的时候就读过,蛮喜欢的;这书也在不同的书店见过几回了,今天感觉还有兴趣翻翻。
《注史斋丛稿》(增订本):《注史斋丛稿》大学时就买了,翻翻书前的手记,还是与当时的朋友一起逛书店的所得;读了,挺受益的。再购增订本,只说明我确实是个恋旧的人。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读过作者好几篇论文,这应该是一部精彩的研究。
《异文化的博弈:中国现代留欧学人与西学东渐》:十二年前开始,对近现代学人与西方经验发生强烈的兴趣,看过作者关于德国文化与现代中国的两部书,对书的品质多少有信赖感。
《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对明清文献的跨学科文本研究》:几年前读过史华罗(Paolo Santangelo)在艾浩德(H. Eifring)编的Minds and Mentaliti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一书中长达百余页的文章Emotions and the Origin of Evil,见此书,当然愿意看看。
《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和《思史之间:<论语>的观念史释读》,都是有兴趣的题目吧,不想多说了。
《艺概注稿》:刘熙载的《艺概》读大学的时候就读过,蛮喜欢的;这书也在不同的书店见过几回了,今天感觉还有兴趣翻翻。
《注史斋丛稿》(增订本):《注史斋丛稿》大学时就买了,翻翻书前的手记,还是与当时的朋友一起逛书店的所得;读了,挺受益的。再购增订本,只说明我确实是个恋旧的人。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读过作者好几篇论文,这应该是一部精彩的研究。
《异文化的博弈:中国现代留欧学人与西学东渐》:十二年前开始,对近现代学人与西方经验发生强烈的兴趣,看过作者关于德国文化与现代中国的两部书,对书的品质多少有信赖感。
《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对明清文献的跨学科文本研究》:几年前读过史华罗(Paolo Santangelo)在艾浩德(H. Eifring)编的Minds and Mentaliti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一书中长达百余页的文章Emotions and the Origin of Evil,见此书,当然愿意看看。
《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和《思史之间:<论语>的观念史释读》,都是有兴趣的题目吧,不想多说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