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设计战略学术周分论坛预告二
跨界·综合——第三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
一、论坛主旨
大数据时代的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观念、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共时性、现场感、共享与互动、虚拟现实等新词汇、新事物接踵而来。设计和设计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同处于中华经济、文化圈的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设计教育界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保留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如何迎接大数据时代带来的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教育理论和实践、设计价值评价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如何将远程教育、网络同步课堂、流动工作坊与实验室等新的设计教学形式融入到传统的设计教育中去,如何面对渐行渐远的本土悠久的物质文化和民间手工艺,所有这些均将进一步考验我们的决策智慧。
为能够从容应对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对中华文化圈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冲击,我们的教学应该在全球化语境下,保留地区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保持传统和现代、现实与理想、实践与理论、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必要的张力,理性对待当代高科技带给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综合运用各学科学术成果解决当下的社会生活问题,来满足当下和未来社会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求。这就需要在国际设计教育大背景下,倡导构建本土文化的艺术设计特色教育体系。
无限动之戒指-周潇
云-章俊杰
二、跨界·综合——第三届优秀设计作品、论文
2012年4月初,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综合设计系首次发起的《跨界•综合——设计教育高层论坛暨艺术院校大学生优秀设计作品大赛》活动,得到了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各大艺术院校的广泛响应和支持。2013年5月中旬,澳门理工学院承办了《2013文化∝创意——第二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暨设计教育联展》活动。在今年的金秋十月,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综合设计系再次承办《跨界•综合——第三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邀请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各大艺术院校的设计教育专家前来杭州,再一次就新形势(大数据)下的设计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展开深入而广泛的研讨。
始于2014年6月初的作品征集活动,向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的各大院校的学生以及活跃在一线的新锐设计师发出优秀作品的征集邀请。截至2014年9月15日,共征集设计作品与论文千余件。本次活动得到了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各高等艺术院校和设计界的大力支持。各地、各单位积极发动组织,其热情程度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在感动之余,我们向热情支持此次活动的所有参赛单位和广大的投稿设计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优秀论文与设计作品通过初评、复评以及高层专家评委的终评,评出优秀设计作品,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跨界•综合——论文集与作品集》。
印象西湖-丁阳
书椅-何牧
三、最设计——新锐设计师展
时间:2014年10月16日-20日
地点: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B馆三楼
此次活动适合推广创意产品的优秀设计作品推荐参加“最设计——新锐设计师展”。此展览提供给年轻而拥有抱负与勇气的新锐设计师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他们各自都有着艺术设计的共同理想,在求道的相通意愿中,自如运用个人特殊的设计语言,体现出跨代设计师的思想与智慧的薪火相传。作品多呈现新锐、前沿、跨界、交互的设计理念,并综合呈现最新的创意发展态势。手作技艺、实物研究、交互视频、等量齐观,共同呈现。这是年轻新锐设计师的“道”与“路”的一次美妙交集,一场灿烂的汇聚,一片天赋聚集的遐想星丛。
W&Q - 虞琼洁 黄思文
Imaginary Feels-刘嘉雯
四、论坛主题
跨界•综合——大数据下的综合话语
时间:2014年10月17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00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8号楼312学术报告厅
内容:
1)嘉宾发言
(2)跨界·综合—第三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暨优秀设计作品颁奖
(3)主题论坛:排名不分先后
何孟颖 教 授 台湾东方设计学院
曾明哲 教 授 香港科技大学
汪 蓝 副院长 澳门科技大学
许和捷 教 授 台湾师范大学
李澄瞕 副教授 澳门理工大学
(以会前最终确定为准)
(4)主办单位交接仪式
中国美术学院→台湾东方设计学院
2014跨界•综合——第三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又一次起航,此次航程的终点站是下一站的中国台湾!
五感汇心-杨旸 张梦丽
骰子的乌托邦-张鑫
五、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台湾东方设计学院、澳门理工学院、澳门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承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综合设计系
一、论坛主旨
大数据时代的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观念、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共时性、现场感、共享与互动、虚拟现实等新词汇、新事物接踵而来。设计和设计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同处于中华经济、文化圈的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设计教育界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保留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如何迎接大数据时代带来的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教育理论和实践、设计价值评价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如何将远程教育、网络同步课堂、流动工作坊与实验室等新的设计教学形式融入到传统的设计教育中去,如何面对渐行渐远的本土悠久的物质文化和民间手工艺,所有这些均将进一步考验我们的决策智慧。
为能够从容应对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对中华文化圈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冲击,我们的教学应该在全球化语境下,保留地区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保持传统和现代、现实与理想、实践与理论、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必要的张力,理性对待当代高科技带给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综合运用各学科学术成果解决当下的社会生活问题,来满足当下和未来社会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求。这就需要在国际设计教育大背景下,倡导构建本土文化的艺术设计特色教育体系。
![]() |
无限动之戒指-周潇
![]() |
云-章俊杰
二、跨界·综合——第三届优秀设计作品、论文
2012年4月初,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综合设计系首次发起的《跨界•综合——设计教育高层论坛暨艺术院校大学生优秀设计作品大赛》活动,得到了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各大艺术院校的广泛响应和支持。2013年5月中旬,澳门理工学院承办了《2013文化∝创意——第二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暨设计教育联展》活动。在今年的金秋十月,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综合设计系再次承办《跨界•综合——第三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邀请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各大艺术院校的设计教育专家前来杭州,再一次就新形势(大数据)下的设计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展开深入而广泛的研讨。
始于2014年6月初的作品征集活动,向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的各大院校的学生以及活跃在一线的新锐设计师发出优秀作品的征集邀请。截至2014年9月15日,共征集设计作品与论文千余件。本次活动得到了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各高等艺术院校和设计界的大力支持。各地、各单位积极发动组织,其热情程度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在感动之余,我们向热情支持此次活动的所有参赛单位和广大的投稿设计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优秀论文与设计作品通过初评、复评以及高层专家评委的终评,评出优秀设计作品,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跨界•综合——论文集与作品集》。
![]() |
印象西湖-丁阳
![]() |
书椅-何牧
三、最设计——新锐设计师展
时间:2014年10月16日-20日
地点: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B馆三楼
此次活动适合推广创意产品的优秀设计作品推荐参加“最设计——新锐设计师展”。此展览提供给年轻而拥有抱负与勇气的新锐设计师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他们各自都有着艺术设计的共同理想,在求道的相通意愿中,自如运用个人特殊的设计语言,体现出跨代设计师的思想与智慧的薪火相传。作品多呈现新锐、前沿、跨界、交互的设计理念,并综合呈现最新的创意发展态势。手作技艺、实物研究、交互视频、等量齐观,共同呈现。这是年轻新锐设计师的“道”与“路”的一次美妙交集,一场灿烂的汇聚,一片天赋聚集的遐想星丛。
![]() |
W&Q - 虞琼洁 黄思文
![]() |
Imaginary Feels-刘嘉雯
四、论坛主题
跨界•综合——大数据下的综合话语
时间:2014年10月17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00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8号楼312学术报告厅
内容:
1)嘉宾发言
(2)跨界·综合—第三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暨优秀设计作品颁奖
(3)主题论坛:排名不分先后
何孟颖 教 授 台湾东方设计学院
曾明哲 教 授 香港科技大学
汪 蓝 副院长 澳门科技大学
许和捷 教 授 台湾师范大学
李澄瞕 副教授 澳门理工大学
(以会前最终确定为准)
(4)主办单位交接仪式
中国美术学院→台湾东方设计学院
2014跨界•综合——第三届设计教育高层论坛》又一次起航,此次航程的终点站是下一站的中国台湾!
![]() |
五感汇心-杨旸 张梦丽
![]() |
骰子的乌托邦-张鑫
五、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台湾东方设计学院、澳门理工学院、澳门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承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综合设计系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