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28《伐东吴 捉潘璋 连营寨》
因没看过这出戏,对全场演员没有特别喜好,所以只想简单地看故事,但散场时还是忍不住感叹,戏曲实在是“角儿的艺术”,演员不抓人,再好的故事也是枉然。
故事从刘备因关羽、张飞之死举兵讨伐东吴开始,直到被陆逊火烧连营杀得大败结束。黄炳强一赶二来前黄忠、后刘备。他唱跺板咬不住字,所以有几处就那么混沌着过去了,没有该有的酣畅效果;他声音有时忽大忽小,显出控制力有限。他在“连营寨”一折中不可谓不辛苦,又唱又做,翻摔频频,但看着不流畅,动作也没有太多美感,黄先生的这个刘备被火烧得只剩狼狈。想起看过的马连良和周信芳的老电影,还有前一阵的纪马演出,做派老生的濒于失传令人黯然。
刘大可是这场中个人以为发挥稳定、将角色饰演得最到位的一位。他在“捉潘璋”一折中前半段中规中矩,让观众看到一个傲慢的潘璋。但从在民宅中遇关羽、关平、周仓的鬼魂开始,刘大可就令人目不转睛:如醉鬼般游弋的脚步、震惊至面颊神经性抽搐、与关羽鬼魂如舞蹈般的对决、最后摔硬僵尸倒地而亡。记得去年看青京赛时他的“火判”也曾予我很多好感,如果他能设法弥补嗓音上的不足,一定会更有建树。
与黄炳强同样一赶二的王旭东居然来前关羽、后赵云,但遗憾的是我觉得他既不像关羽也不像赵云。印象中的关羽一向以冷面著称,用一个词形容就是:严肃,严肃得不怒自威。但王饰演的关羽面相不冷,且身手不利索,没法给我汉寿亭侯的高大感。直到他的赵云再上场时,这不像的感觉实是更强烈了。赵云比关羽年轻,且武功更高,所以人物形象较之关羽该更昂扬灵动,英气蓬勃。但王的表演却严肃有余、老气横秋,加上身手的不过硬,这个一赶二真是费力不讨好。
小插曲:此场居然无有黄牛票;看戏中途去卫生间,回场时因看见前排有空位,遂试探着问检票员可不可以坐过去,检票员抬起头温和地看着我说:您爱坐哪儿坐哪儿;散戏后溜达着去坐地铁,下楼梯时总有一个拿着一米多长卷轴的人跟在身后,令我烦不胜烦。我放慢脚步让过此人及同伴,却发现原来是帅武生王璐,他的清瘦令我当时竟想戒掉三餐。
故事从刘备因关羽、张飞之死举兵讨伐东吴开始,直到被陆逊火烧连营杀得大败结束。黄炳强一赶二来前黄忠、后刘备。他唱跺板咬不住字,所以有几处就那么混沌着过去了,没有该有的酣畅效果;他声音有时忽大忽小,显出控制力有限。他在“连营寨”一折中不可谓不辛苦,又唱又做,翻摔频频,但看着不流畅,动作也没有太多美感,黄先生的这个刘备被火烧得只剩狼狈。想起看过的马连良和周信芳的老电影,还有前一阵的纪马演出,做派老生的濒于失传令人黯然。
刘大可是这场中个人以为发挥稳定、将角色饰演得最到位的一位。他在“捉潘璋”一折中前半段中规中矩,让观众看到一个傲慢的潘璋。但从在民宅中遇关羽、关平、周仓的鬼魂开始,刘大可就令人目不转睛:如醉鬼般游弋的脚步、震惊至面颊神经性抽搐、与关羽鬼魂如舞蹈般的对决、最后摔硬僵尸倒地而亡。记得去年看青京赛时他的“火判”也曾予我很多好感,如果他能设法弥补嗓音上的不足,一定会更有建树。
与黄炳强同样一赶二的王旭东居然来前关羽、后赵云,但遗憾的是我觉得他既不像关羽也不像赵云。印象中的关羽一向以冷面著称,用一个词形容就是:严肃,严肃得不怒自威。但王饰演的关羽面相不冷,且身手不利索,没法给我汉寿亭侯的高大感。直到他的赵云再上场时,这不像的感觉实是更强烈了。赵云比关羽年轻,且武功更高,所以人物形象较之关羽该更昂扬灵动,英气蓬勃。但王的表演却严肃有余、老气横秋,加上身手的不过硬,这个一赶二真是费力不讨好。
小插曲:此场居然无有黄牛票;看戏中途去卫生间,回场时因看见前排有空位,遂试探着问检票员可不可以坐过去,检票员抬起头温和地看着我说:您爱坐哪儿坐哪儿;散戏后溜达着去坐地铁,下楼梯时总有一个拿着一米多长卷轴的人跟在身后,令我烦不胜烦。我放慢脚步让过此人及同伴,却发现原来是帅武生王璐,他的清瘦令我当时竟想戒掉三餐。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