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以及思想家。什么徐志摩,波多莱尔,聂鲁达,那都差远了。可能唯有拜伦在造诣上能跟他比个高下,说起生活状态,拜伦就没法比了,拜伦生性狂放不羁,什么都从内心出发,连上帝都想杀。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英国贵族女人们整天读他的诗,都为他疯狂……..说起陶渊明辞官回家,谁都不想招惹,只想读书解惑,衣衫褴褛,卖菊花为生。放到当今和一个穷困潦倒,技艺非凡的文艺屌丝没什么区别。具体来看看他的自传就能明白——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这就跟叫五棵松的网友没什么区别,只是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说得好听,我看他是穷得揭不开锅才对吧。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他的原因,他跟其它诗人不同,他懂得节制,以及在别人面前克制自己的情感。就拿同时代的竹林七贤来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这七个人是成天在一起开派对喝酒,据说是能七步成诗,生性虽豁达,豪言虽状语,但是经常喝个烂醉,特别的嵇康,阮籍为代表,经常喝个十来天不醒人世…….这么个喝法,首先他们就挺有钱,名气也不小。刘伶还有人专程拜访他,他喝醉了在家裸奔,有人来了他也不避讳,人家就嘲笑他,他说天地是我家,我心在宇宙中遨游,这个房屋不过只是我的裤裆子,你怎么跑到我裤裆子里来了。这话是挺羞辱人的,其实也挺羞辱自己的,这些豪言壮语放到今天来看都像药磕多了。所以我根本不想去结识什么艺术家,很多艺术家都是由着性子来,想爆粗就爆粗,以宣扬个性为荣,根本不懂节制。陶渊明在艺术家里则是异类,他喜欢喝酒,但因为家贫不能经常喝,这属于自己揭短,事实上可能他也喝得够多,不一定是喝自己家的,不过他懂得克制自己,每每跑去别人家里喝酒,就喝个痛快,喝醉了就回家,不在别人面前出洋相。没有过多的心理包袱,觉得喝了人家的,吃了人家的始终要还。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这个生活过得也够糟糕的了。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也是我喜欢他的地方,做文章搞学问只求于自娱自乐,不像现在的专家教授,肚子里有点学问就出去把牛皮吹破。所以认识艺术家还不如认识商人,商人懂得节制,虽然手段有好有坏,但成功的商人懂得把事情做到恰如其分,觉得时间是最宝贵的,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不值得浪费时间。
说到真正的艺术家其实大多数和陶渊明过得也差不多,只是细节上有所不同罢了。假如孔孟之道要的是你的脑子,以及行为处事。那么老庄之道在我看来就是要了你的内心。其实人光有脑子和内心还不够,还得有灵魂,那么灵魂的代表人物,我首推的就是陶渊明。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他的原因,他跟其它诗人不同,他懂得节制,以及在别人面前克制自己的情感。就拿同时代的竹林七贤来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这七个人是成天在一起开派对喝酒,据说是能七步成诗,生性虽豁达,豪言虽状语,但是经常喝个烂醉,特别的嵇康,阮籍为代表,经常喝个十来天不醒人世…….这么个喝法,首先他们就挺有钱,名气也不小。刘伶还有人专程拜访他,他喝醉了在家裸奔,有人来了他也不避讳,人家就嘲笑他,他说天地是我家,我心在宇宙中遨游,这个房屋不过只是我的裤裆子,你怎么跑到我裤裆子里来了。这话是挺羞辱人的,其实也挺羞辱自己的,这些豪言壮语放到今天来看都像药磕多了。所以我根本不想去结识什么艺术家,很多艺术家都是由着性子来,想爆粗就爆粗,以宣扬个性为荣,根本不懂节制。陶渊明在艺术家里则是异类,他喜欢喝酒,但因为家贫不能经常喝,这属于自己揭短,事实上可能他也喝得够多,不一定是喝自己家的,不过他懂得克制自己,每每跑去别人家里喝酒,就喝个痛快,喝醉了就回家,不在别人面前出洋相。没有过多的心理包袱,觉得喝了人家的,吃了人家的始终要还。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这个生活过得也够糟糕的了。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也是我喜欢他的地方,做文章搞学问只求于自娱自乐,不像现在的专家教授,肚子里有点学问就出去把牛皮吹破。所以认识艺术家还不如认识商人,商人懂得节制,虽然手段有好有坏,但成功的商人懂得把事情做到恰如其分,觉得时间是最宝贵的,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不值得浪费时间。
说到真正的艺术家其实大多数和陶渊明过得也差不多,只是细节上有所不同罢了。假如孔孟之道要的是你的脑子,以及行为处事。那么老庄之道在我看来就是要了你的内心。其实人光有脑子和内心还不够,还得有灵魂,那么灵魂的代表人物,我首推的就是陶渊明。
![]() |
-
HazelCuri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17 10: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