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些绿皮车(8)北台小票
久违更新,因为忙着考试,自认为每次写的时间会很长影响复习,但有时候一细想这一个点俩点决定不了考试结果,但我再想想却又觉得每次要是都不差这一个点俩点考试可就真的决定了的结果。。。
说回正题,我觉得我在省内的这几趟绿皮车路线大概也就要写到这里了,因为我坐过的几趟有的已经取消或者升级了,就像我今天说的这个北台小票,就在今年调图的时候取消了车次号,但是北台通勤车好像在以其他的名字运行,具体情况我目前不大了解。今天我说的这趟是发生在去年十一假期,当时去北台的主要目的是看看活着的几台上游。
第一次知道北台的地方是在之前辽溪线小票运转的时候,那是对北台周边钢铁工业的重口味和通勤上下班的工人有比较深的印象。而且在回去的铁路上也分不清本钢和北钢的交界处到底是哪座山。
由于这次计划是在前一天晚上定下来的,所以当时也没想太详细的计划,就只好先到沈阳站去集合,赶上那趟去本溪的车就坐哪趟,由于去年夏天沈丹线部分线路被洪水破坏过,所以往来的车多少都会晚点一些,我记得当时乘坐的是满洲里到丹东的车。到了本溪之后乘大巴直奔北台。
北台这地方的一切都是围着北台钢铁集团转的,北钢不算是一个很大的钢铁企业,不过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一样得执行,一些高能耗、低效率的设备都在淘汰范围之内,包括那里的蒸汽机车,当时只剩下五台左右的还在运行,其余的早就落火封存在运输部的线路里。在运输部简单看了看并打听到了那几台活着的上游在那里之后我们就奔着厂区深处走去。
进入厂区后不久我们就来到了正在拆除中的旧厂区,映入眼帘的是一些重工业气息的景象,想象着这些设备是做什么的,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总之让我想到工业遗产保护的问题。。。
走过这段遗迹之后,我们就见到了这次的主要目标,两台保养很好的上游,这两台车在热备状态,再过一段时间去加水和清炉灰,这次拍了不少照片,后来向前走到了高炉旁边,也第一次看见钢水是怎么流到装钢水的车里。感觉重工业的感觉挺酷的。。。但是这对当地环境到底有多大影响就不好说了。我们看着回程的车已经进站了就离开了厂区。
北台站的入口比较难找,得穿过一些民房才能发现车站,由于乘坐6317这趟车的多数是北钢的职工,他们用工作证就可以乘车,像我们就得买票了,票价也只需一块钱。顺便也买了本溪回沈阳的6312,这样就可以不出站直接换车了,这是因为这个决定,我才在本溪站见到十分奇葩的事情。
还有一点是北台小票在取消之前一直是我国国家铁路的图定列车中,全程最短的列车,全程仅有14公里,比沈阳到马三家的车少两公里。但是途中要上坡下坡穿越隧道什么的要比一路悠哉悠哉的马三小票更有乐趣。
由于本溪站当时在重建中,换乘区就在站台上用警戒带围了一个区域。当时是夕阳西下之时,加上本溪站老式站台看来很带感,所以继续举起相机又拍了一会,这时一趟车进站了,我一看车的水牌居然与刚才北台小票的一模一样,但我估计这是鞍山道田师府的车。但令我们没想到的我们回沈阳乘坐的6313水牌也是这样的。。。也就是说先后进站的三趟车的水牌是一模一样的。以至于我们怀疑是不是上错车了。。。至此这趟北台的旅程就说到这里了,谢谢观赏。
说回正题,我觉得我在省内的这几趟绿皮车路线大概也就要写到这里了,因为我坐过的几趟有的已经取消或者升级了,就像我今天说的这个北台小票,就在今年调图的时候取消了车次号,但是北台通勤车好像在以其他的名字运行,具体情况我目前不大了解。今天我说的这趟是发生在去年十一假期,当时去北台的主要目的是看看活着的几台上游。
![]() |
北台是在辽溪线上,离辽阳站55公里,离本溪站14公里 |
第一次知道北台的地方是在之前辽溪线小票运转的时候,那是对北台周边钢铁工业的重口味和通勤上下班的工人有比较深的印象。而且在回去的铁路上也分不清本钢和北钢的交界处到底是哪座山。
![]() |
清晨人来人往的沈阳站 再次从这里出发 |
由于这次计划是在前一天晚上定下来的,所以当时也没想太详细的计划,就只好先到沈阳站去集合,赶上那趟去本溪的车就坐哪趟,由于去年夏天沈丹线部分线路被洪水破坏过,所以往来的车多少都会晚点一些,我记得当时乘坐的是满洲里到丹东的车。到了本溪之后乘大巴直奔北台。
![]() |
这里是国铁北台站 现为二等站 |
![]() |
国铁北台站旁边就都是北钢的厂内线 |
北台这地方的一切都是围着北台钢铁集团转的,北钢不算是一个很大的钢铁企业,不过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一样得执行,一些高能耗、低效率的设备都在淘汰范围之内,包括那里的蒸汽机车,当时只剩下五台左右的还在运行,其余的早就落火封存在运输部的线路里。在运输部简单看了看并打听到了那几台活着的上游在那里之后我们就奔着厂区深处走去。
![]() |
![]() |
运输部里有一些内燃机和大修的敞车 |
![]() |
从这里开始走向厂区内部 |
进入厂区后不久我们就来到了正在拆除中的旧厂区,映入眼帘的是一些重工业气息的景象,想象着这些设备是做什么的,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总之让我想到工业遗产保护的问题。。。
![]() |
![]() |
![]() |
![]() |
![]() |
见到这些工业设施时我觉得也算不虚此行 |
走过这段遗迹之后,我们就见到了这次的主要目标,两台保养很好的上游,这两台车在热备状态,再过一段时间去加水和清炉灰,这次拍了不少照片,后来向前走到了高炉旁边,也第一次看见钢水是怎么流到装钢水的车里。感觉重工业的感觉挺酷的。。。但是这对当地环境到底有多大影响就不好说了。我们看着回程的车已经进站了就离开了厂区。
![]() |
![]() |
![]() |
![]() |
两台状态还不错的上游 |
![]() |
![]() |
我比较后悔没在这多拍几张 |
![]() |
![]() |
这又是一台金号的上游,目测这是北台有5台左右活的上游 |
北台站的入口比较难找,得穿过一些民房才能发现车站,由于乘坐6317这趟车的多数是北钢的职工,他们用工作证就可以乘车,像我们就得买票了,票价也只需一块钱。顺便也买了本溪回沈阳的6312,这样就可以不出站直接换车了,这是因为这个决定,我才在本溪站见到十分奇葩的事情。
还有一点是北台小票在取消之前一直是我国国家铁路的图定列车中,全程最短的列车,全程仅有14公里,比沈阳到马三家的车少两公里。但是途中要上坡下坡穿越隧道什么的要比一路悠哉悠哉的马三小票更有乐趣。
![]() |
这三座凉水塔也算北台门户了。。。 |
![]() |
北台站的雨棚挡住了站名 |
![]() |
在这张贴纸上我没见到6317的影子。。。 |
![]() |
北台反过来就是台北。。。 |
![]() |
这是路上的一个上坡的弯道,过去时候就是本溪了。 |
由于本溪站当时在重建中,换乘区就在站台上用警戒带围了一个区域。当时是夕阳西下之时,加上本溪站老式站台看来很带感,所以继续举起相机又拍了一会,这时一趟车进站了,我一看车的水牌居然与刚才北台小票的一模一样,但我估计这是鞍山道田师府的车。但令我们没想到的我们回沈阳乘坐的6313水牌也是这样的。。。也就是说先后进站的三趟车的水牌是一模一样的。以至于我们怀疑是不是上错车了。。。至此这趟北台的旅程就说到这里了,谢谢观赏。
![]() |
这趟车和我们下的车水牌一样 |
![]() |
![]() |
夕阳中的本溪站 很带感 |
![]() |
![]() |
6312晚点进站,拍完收相机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