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王菲致敬
最近几年娱乐圈妖风太盛。女星争相秀结婚晒孩子。结婚生子,成了女星增加知名度,身价暴涨的不二手段。这样的风气向女性暗示,即使贵为女明星,结婚生孩子才是女人的最终归宿。结婚即有奖赏。
刘涛热衷秀贤良秀忠诚,婚后不久接受采访即使宣称丈夫出轨也无所谓,只要给他端尿壶的那个人是她就行。面对丈夫的出轨,马伊琍一句“婚姻不已,且行且珍惜”就当没事;李心洁说“我们一起面对”原谅了彭顺,张雨绮说“我们一起面对”掩盖了王全安嫖娼给她带来的羞辱。这些女明星,并没有凭借明星身份和拥有更多资源就在男人面前挺起腰杆,而是放下自尊放弃抗争,上演出了一回又一回的等待丈夫浪子回头的戏码,可怜又可悲。
中国社会,男人出轨已经相当普遍,已婚妇女只敢对小三喊打喊杀,但从来不敢向责任方——她们的丈夫——问责。即便对丈夫不满,也只是在家庭内部吵闹,而不会在社会上掀起已婚女性讨伐不忠丈夫的舆论战。很多有钱有名处于社会上层的女明星也无法例外,简直卑微到尘埃里去了。娱乐圈女明星的行为对普通人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女明星在男人面前展示卑微,示范作用是很恶劣的。
幸好,我们还有王菲。
社会文化规训女人,放弃自己的幸福,为丈夫和孩子牺牲自己。但在王菲的选择中,最重要的是自己。她的两次婚姻,两次和谢霆锋的姐弟恋,都是为了自己。与李亚鹏离婚,她更是放弃了年纪尚幼的李嫣的抚养权,进一步抛离主流女性性别角色,被文化吹捧起来的“母亲的光环与神圣”在她这里折戟。
王菲的反叛和抗争性格不是无迹可寻。长期的抗争,造就了她不畏惧流言与异样眼光的特立独行的性格。这种迹象早在她的童年略见一斑。她的妈妈对她的管教很严格,不允许她出门交际。如果是普通孩子,遵照妈妈的指令就是了,但王菲接受采访时说,这样的管教让她一直很纠结,自己是对是错。一种是妈妈的标准,一种是自己的要求,她当时还小,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去判断,加上父母天然的威严,才会陷入自我怀疑。其实,这就是反抗的开始,说明她从小就具有反抗的欲望和演练。妈妈的严厉并没有把她驯服为听话的孩子,在她最爱的唱歌方面,她突围而出,用自己的抗争赢得了这块领地的主导权。
万丈高楼平地起。抗争需要操练,勇气需要累积。我们成长中的首场抗争演练,就是在父母的管教下仍保持自我。随着社会化的深入,我们的社交逐步扩大,同学、朋友、同事、陌生人等。每一次交往,就是交际互动与协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会察言观色,推断背后的意义,预测未来的发展,遇到冲突时保卫自己的利益……在一次次交涉和理论中,积累起协商的技巧和经验。经历多了,策略自然娴熟。
王菲小时候的抗争是成功的,这种操演同样贯穿了她的事业发展。到香港发展歌唱事业,她是一文不名的大陆歌手,除了应对娱乐圈的激烈竞争,还要对抗香港对大陆人的歧视。在王菲的人生中,这种操演一场接一场,而且都是成功的,这又给了她勇气和继续对抗的信心。所以,她不在乎舆论和大众对她的评价,因为她自己有足够的人生经验判断自己的价值,判断对错,判断每一种选择的可行性,没必要听外人聒噪。
这种勇气、信心和对抗精神同样让王菲成功地对抗了主流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规范。她会在事业高峰期离开香港,回到北京和窦唯住胡同;她有勇气拉起小她12岁的谢霆锋的手……这些,在普通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但她做到了。王菲的特立独行并不意味着只是剑走偏锋。她和李亚鹏结婚生子,给了相当多人一种错觉,以为她洗手作羹汤是要回归主流女人的队伍,安心相夫教子,所以人们才会在她8年后与李亚鹏离婚时大呼“再也不相信爱情”。如今,她又与旧爱谢霆锋在一起……她不会为为孩子留在没有爱情的婚姻中,她没有拿小女儿李嫣的抚养权,她爱自己,完全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她把自己摆在第一位————这也是对“女人做了母亲,孩子就应该是第一位”的大众教条的否定。
这种追求自我幸福的态度,太彻底了。作为一个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难道不应该这样吗?自古有句话开导男人们说“千金散尽还复来”,其实女人的爱情何尝不是可以“这枝谢了那枝开”?什么真爱唯一,错过就不再来,要不惜代价去珍惜去挽回……都是骗人的。王菲的爱情经历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著名的情感作家晚睡姐姐在《在爱情中再启航》一文中说王菲有“任性“的资本,我看到有人在微信里讨论说女人要积攒“任性”的资本。晚睡姐姐用错了词,这是王菲的自由,而不是“任性“。自由是褒义词,任性是贬义词。长期以来,女人如果要行使本来就具有的自由,就会被社会文化贬斥为“任性”,被恐吓要有“资本”才能去做。目的只不过是想劝告没女人循规蹈矩,因为你没有“资本”,那不是你可以奢望的。王菲的经历告诉我,这种“资本”就是质疑精神、勇气和抗争欲,每一个女人都可以有。
怎么样才能获得像王菲这样的自由,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如果说“因为她是天后,因为她有钱,所以她才能享受自由”,未免太高处不胜寒,让普通女人却步。如果说王菲的丰厚身家是底气,马伊琍和李心洁的财富和名气还不够吗?多少女人有王菲的资本却没有她的勇气。
女人离开不爱的男人或者伤害你的男人需要什么条件?其实,女人只要能养活得了自己,就具有了追求自由的经济基础,并不见得要大富大贵才行。美国从离婚者稀少的国家变成“不爱就离婚理所当然”,这个过程的发起者就是普通民众,而不是万众仰视的权贵阶层。实际上,身为权贵,要想不在乎大众的看法,比平民更难。美国从建国到现在,虽然大众的婚育已经实现完全自由,但是权贵阶层仍然背负枷锁——离婚者、未婚者、无孩者仍然不能当选总统。
王菲身为名人,私生活的一举一动都被歌迷和大众媒体紧盯,她尚且能够做到百毒不侵,我行我素,那么普通女性,就更没有必要在意舆论流言了。但从中国极低的离婚率可以看得出,这样做的女人很少。对中国婚姻家庭极有研究的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曾评价中国的婚姻是“高稳定低质量”。即便是具有经济基础的女人,仍然有太多宁愿守着没有爱的婚姻,而不敢迈开追求自由的步伐。在追求自由和幸福的道路上,中国女人需要榜样。王菲做出的榜样,对每个女性都意义非凡。我们相信,对束缚女性的传统婚姻家庭观轻蔑地说不,不是上层女性,名人女性的专利,具备勇气和反抗精神的普通女性照样能够做到。
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逼婚的时代,醉心结婚的人们自动集结成了“结婚教”,女人的人生其他渠道被封锁,剩下的华山一条道就是结婚;但王菲却用极具破坏性的行动,为女人指出了做贤妻良母之外的一条路。所以,我们要向王菲致敬:12年前的锋菲恋为女人们打开了姐弟恋的一扇窗;去年与李亚鹏离婚,为女人们离开不爱的男人树立一个榜样;今年的锋菲世纪复合,又让大众看到两度离异人到中年的妇女有能力开启别样的生活模式……
谢霆锋也不会是王菲的终点。每一段爱情如烟花般灿烂之后,终究会归于沉寂。我们相信,王菲将会用她的特立独行继续演绎她的传奇,一个追求自我、自由和幸福的女人的传奇。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剩女成长记
剩女成长记:是《中国剩女调查》作者罗爱萍和王蜂运行的微信公众号。该书用详实的调查,击破污蔑恐吓剩女的种种谎言,旗帜鲜明地支持剩女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中国剩女调查》的延伸,我们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情感、友谊、亲情、职场、进修、养老等方面的经验、感悟和认知,也会不定期举办分享会或讲座,希望把单身女性连接起来,互相支持,互相打气。
刘涛热衷秀贤良秀忠诚,婚后不久接受采访即使宣称丈夫出轨也无所谓,只要给他端尿壶的那个人是她就行。面对丈夫的出轨,马伊琍一句“婚姻不已,且行且珍惜”就当没事;李心洁说“我们一起面对”原谅了彭顺,张雨绮说“我们一起面对”掩盖了王全安嫖娼给她带来的羞辱。这些女明星,并没有凭借明星身份和拥有更多资源就在男人面前挺起腰杆,而是放下自尊放弃抗争,上演出了一回又一回的等待丈夫浪子回头的戏码,可怜又可悲。
中国社会,男人出轨已经相当普遍,已婚妇女只敢对小三喊打喊杀,但从来不敢向责任方——她们的丈夫——问责。即便对丈夫不满,也只是在家庭内部吵闹,而不会在社会上掀起已婚女性讨伐不忠丈夫的舆论战。很多有钱有名处于社会上层的女明星也无法例外,简直卑微到尘埃里去了。娱乐圈女明星的行为对普通人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女明星在男人面前展示卑微,示范作用是很恶劣的。
幸好,我们还有王菲。
社会文化规训女人,放弃自己的幸福,为丈夫和孩子牺牲自己。但在王菲的选择中,最重要的是自己。她的两次婚姻,两次和谢霆锋的姐弟恋,都是为了自己。与李亚鹏离婚,她更是放弃了年纪尚幼的李嫣的抚养权,进一步抛离主流女性性别角色,被文化吹捧起来的“母亲的光环与神圣”在她这里折戟。
王菲的反叛和抗争性格不是无迹可寻。长期的抗争,造就了她不畏惧流言与异样眼光的特立独行的性格。这种迹象早在她的童年略见一斑。她的妈妈对她的管教很严格,不允许她出门交际。如果是普通孩子,遵照妈妈的指令就是了,但王菲接受采访时说,这样的管教让她一直很纠结,自己是对是错。一种是妈妈的标准,一种是自己的要求,她当时还小,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去判断,加上父母天然的威严,才会陷入自我怀疑。其实,这就是反抗的开始,说明她从小就具有反抗的欲望和演练。妈妈的严厉并没有把她驯服为听话的孩子,在她最爱的唱歌方面,她突围而出,用自己的抗争赢得了这块领地的主导权。
万丈高楼平地起。抗争需要操练,勇气需要累积。我们成长中的首场抗争演练,就是在父母的管教下仍保持自我。随着社会化的深入,我们的社交逐步扩大,同学、朋友、同事、陌生人等。每一次交往,就是交际互动与协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学会察言观色,推断背后的意义,预测未来的发展,遇到冲突时保卫自己的利益……在一次次交涉和理论中,积累起协商的技巧和经验。经历多了,策略自然娴熟。
王菲小时候的抗争是成功的,这种操演同样贯穿了她的事业发展。到香港发展歌唱事业,她是一文不名的大陆歌手,除了应对娱乐圈的激烈竞争,还要对抗香港对大陆人的歧视。在王菲的人生中,这种操演一场接一场,而且都是成功的,这又给了她勇气和继续对抗的信心。所以,她不在乎舆论和大众对她的评价,因为她自己有足够的人生经验判断自己的价值,判断对错,判断每一种选择的可行性,没必要听外人聒噪。
这种勇气、信心和对抗精神同样让王菲成功地对抗了主流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规范。她会在事业高峰期离开香港,回到北京和窦唯住胡同;她有勇气拉起小她12岁的谢霆锋的手……这些,在普通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但她做到了。王菲的特立独行并不意味着只是剑走偏锋。她和李亚鹏结婚生子,给了相当多人一种错觉,以为她洗手作羹汤是要回归主流女人的队伍,安心相夫教子,所以人们才会在她8年后与李亚鹏离婚时大呼“再也不相信爱情”。如今,她又与旧爱谢霆锋在一起……她不会为为孩子留在没有爱情的婚姻中,她没有拿小女儿李嫣的抚养权,她爱自己,完全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她把自己摆在第一位————这也是对“女人做了母亲,孩子就应该是第一位”的大众教条的否定。
这种追求自我幸福的态度,太彻底了。作为一个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难道不应该这样吗?自古有句话开导男人们说“千金散尽还复来”,其实女人的爱情何尝不是可以“这枝谢了那枝开”?什么真爱唯一,错过就不再来,要不惜代价去珍惜去挽回……都是骗人的。王菲的爱情经历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著名的情感作家晚睡姐姐在《在爱情中再启航》一文中说王菲有“任性“的资本,我看到有人在微信里讨论说女人要积攒“任性”的资本。晚睡姐姐用错了词,这是王菲的自由,而不是“任性“。自由是褒义词,任性是贬义词。长期以来,女人如果要行使本来就具有的自由,就会被社会文化贬斥为“任性”,被恐吓要有“资本”才能去做。目的只不过是想劝告没女人循规蹈矩,因为你没有“资本”,那不是你可以奢望的。王菲的经历告诉我,这种“资本”就是质疑精神、勇气和抗争欲,每一个女人都可以有。
怎么样才能获得像王菲这样的自由,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如果说“因为她是天后,因为她有钱,所以她才能享受自由”,未免太高处不胜寒,让普通女人却步。如果说王菲的丰厚身家是底气,马伊琍和李心洁的财富和名气还不够吗?多少女人有王菲的资本却没有她的勇气。
女人离开不爱的男人或者伤害你的男人需要什么条件?其实,女人只要能养活得了自己,就具有了追求自由的经济基础,并不见得要大富大贵才行。美国从离婚者稀少的国家变成“不爱就离婚理所当然”,这个过程的发起者就是普通民众,而不是万众仰视的权贵阶层。实际上,身为权贵,要想不在乎大众的看法,比平民更难。美国从建国到现在,虽然大众的婚育已经实现完全自由,但是权贵阶层仍然背负枷锁——离婚者、未婚者、无孩者仍然不能当选总统。
王菲身为名人,私生活的一举一动都被歌迷和大众媒体紧盯,她尚且能够做到百毒不侵,我行我素,那么普通女性,就更没有必要在意舆论流言了。但从中国极低的离婚率可以看得出,这样做的女人很少。对中国婚姻家庭极有研究的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曾评价中国的婚姻是“高稳定低质量”。即便是具有经济基础的女人,仍然有太多宁愿守着没有爱的婚姻,而不敢迈开追求自由的步伐。在追求自由和幸福的道路上,中国女人需要榜样。王菲做出的榜样,对每个女性都意义非凡。我们相信,对束缚女性的传统婚姻家庭观轻蔑地说不,不是上层女性,名人女性的专利,具备勇气和反抗精神的普通女性照样能够做到。
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逼婚的时代,醉心结婚的人们自动集结成了“结婚教”,女人的人生其他渠道被封锁,剩下的华山一条道就是结婚;但王菲却用极具破坏性的行动,为女人指出了做贤妻良母之外的一条路。所以,我们要向王菲致敬:12年前的锋菲恋为女人们打开了姐弟恋的一扇窗;去年与李亚鹏离婚,为女人们离开不爱的男人树立一个榜样;今年的锋菲世纪复合,又让大众看到两度离异人到中年的妇女有能力开启别样的生活模式……
谢霆锋也不会是王菲的终点。每一段爱情如烟花般灿烂之后,终究会归于沉寂。我们相信,王菲将会用她的特立独行继续演绎她的传奇,一个追求自我、自由和幸福的女人的传奇。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剩女成长记
剩女成长记:是《中国剩女调查》作者罗爱萍和王蜂运行的微信公众号。该书用详实的调查,击破污蔑恐吓剩女的种种谎言,旗帜鲜明地支持剩女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中国剩女调查》的延伸,我们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情感、友谊、亲情、职场、进修、养老等方面的经验、感悟和认知,也会不定期举办分享会或讲座,希望把单身女性连接起来,互相支持,互相打气。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