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敌意的坚决 温柔而坚定化解矛盾走出困境
为什么感到不愉快?因为遇到问题时,人习惯性地选择对抗,以为别人和自己过不去。人人都憋着一口气,不肯退一步。每个人都憋得很累,甚至吵闹不休,大打出手。
如果不对抗,会怎样?下一次,利益被触犯的时候,怒火中烧的时候,可以试试。也许你会发现,事情其实很简单,是你对抗的情绪恶化了局面,带来不好的结果。其
实只要愿意沟通,你会发现,事情比你想得简单得多。
今早起床有点晚,匆匆忙忙赶上8点10分的地铁。无奈人太多,往常自己站的位置已经有人,只好换另外一个地方。一想到只有两分钟时间爬到11楼打卡,有点小郁闷。更烦人的是旁边站着一哥们儿,大家都是一排排横着站,他偏要侧身站,挤得我简直快要脚尖点地。各种烦,好想叫他不要这样,又怕人家觉得我多事。我不断回头看他的方向,面带不悦,希望他自己有点觉悟。可惜全是白费功夫。
走过两站,到通州北苑,人更多。好家伙,他居然舍近求远,伸手扶着我脑袋上的横杆。这弄得我不但脚没地儿踩,连脑袋也没地儿放。本姑娘好想趁着刹车使把劲儿,一大背把他顶回去。我看看他,又掂量一下自己,嗯 ,这事不成。万一哥们儿怒了,咆哮起来,我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哎,我只好压下心头怒火,转过头跟哥们儿说,“我们换下位置吧”,我在向他传递一个信息——这样扶着太累 换位置是为你好。万岁!他竟然很配合。我站到他后面,扶着车厢正中的竖管扶手,他站头排,拉着上面的横管扶手,这多么完美的结局!接下来的一路,我心情愉快,没有被挤得东倒西歪的烦恼。
每次碰到不愉快的事,都是先忍着,但我不是能忍的人,忍着忍着就忍出来一股怒气,忍不出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皆大欢喜的喜剧性场面。这种行为模式给我带来相当多的困扰,一个不小心,自己就掉进个人情绪挖好的陷阱里。几周前的一个晚上,连续加班,回家累得不行,早早洗漱完上床睡觉。迷迷糊糊间,我好像进入一种很真实的场景,里面回响的都是S姑娘和他男友的声音。又是困倦又是烦,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刚睡着天就亮了。挣扎着起来看时间,打算起床。拿到手机一看,怒死,凌晨1点多!忍着心中熊熊燃烧的火,又回到床上。S姑娘和男友争执的声音不知好歹源源不断地传来,我怒气冲冲走过去,告诉他们声音好大吵得很,把门关上!S姑娘很泄气,弱弱地叫男友关门。接下来的日子,这样的画面重现好几次。
干嘛非要半夜忍不了才叫人关门,还老是火气大,不能有别的办法吗?
有一天,S姑娘正在厨房洗菜,准备做饭。我打开门,很直接地跟她说,“最近睡眠质量不好,容易被吵醒。你们10点以后能不能关上门说话?”她笑着,给我比了一个OK的手势。接下里的几个夜里,我们相安无事。S姑娘常常说,有什么事情当面讲,大家住一起互相体谅。我也没有特别当回事,最近想想,其实正面而高效的沟通就是把事情摊开来讲。你想解决一个令自己不高兴的事,你首先要消除因为这件事引起的负面情绪,在保持情绪正常的情况下和人沟通。要不然,别人会回应你的坏心情、坏思想,做出一些不配合的举动,甚至人明明是正常反馈,你也会误读成不配合的姿态。要记得以迂回的方式指出对方的过错。没有谁愿意被指责,即使他确实做得不好。批评和对立不能改变别人,只会引起反感。
如何化解困境?借用美国心理学大师科胡特创造的一个术语——“不含敌意的坚决”,也就是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提到的“温和而坚定”原则。首先是坚定,即我坚守我的立场,无论如何都不改变;其次是温和,无论对方有什么情绪或做什么事情,我的情绪都是温和的,不会失控。
以下内容来自武志红博文《不含敌意的坚决——如何化解别人的威胁》,把这个问题讲得很透彻,转此珍藏。
有些人会认为,这是神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很难做到。但在我看来,这是可以做到的,关键就是去觉察,同时也可以在一些事情中去练习。
别人向你投射敌意之所以会成功,根本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你心中埋藏着很多敌意。如果你心中彻底没有了敌意,那么敌意的投射就会彻底无效。
所以关键就是要化解自己心中已有的敌意。对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是,我们之所以会埋藏着很多敌意,关键不是人性恶,而是人性被压抑得太过于厉害了。
具体就是,我们将一些行为或情绪视为可以接受的,可以表达的,而将另一些行为或情绪视为不可以接受、不可以表达的。于是,我们心中就淤积了太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会藏在潜意识中。结果,一旦有些信息刺中了藏在潜意识中的这些东西,它们就会被激活,于是我们就会失控,而表现出自己无法控制的敌意来。所谓失控,就是潜意识暂时控制了自己。
心理学会说,每一个被严重压制的情绪都是一个情结,而每一个情结都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盲点。这个盲点一被触动,我们就会失控。但假若这些盲点得到了觉察,也就自然化解了,那时别人再去触碰这个地方,就不会激发自己严重的情绪。
一旦我们觉察到一个重要的心结,我们就会变得坦然了很多,宽容了很多,别人再在这个地方玩投射,就很难激起自己的敌意了,而自己在建立人际关系时,也就没有什么敌意了。
不含敌意的坚决,这真的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情。
如果不对抗,会怎样?下一次,利益被触犯的时候,怒火中烧的时候,可以试试。也许你会发现,事情其实很简单,是你对抗的情绪恶化了局面,带来不好的结果。其
实只要愿意沟通,你会发现,事情比你想得简单得多。
今早起床有点晚,匆匆忙忙赶上8点10分的地铁。无奈人太多,往常自己站的位置已经有人,只好换另外一个地方。一想到只有两分钟时间爬到11楼打卡,有点小郁闷。更烦人的是旁边站着一哥们儿,大家都是一排排横着站,他偏要侧身站,挤得我简直快要脚尖点地。各种烦,好想叫他不要这样,又怕人家觉得我多事。我不断回头看他的方向,面带不悦,希望他自己有点觉悟。可惜全是白费功夫。
走过两站,到通州北苑,人更多。好家伙,他居然舍近求远,伸手扶着我脑袋上的横杆。这弄得我不但脚没地儿踩,连脑袋也没地儿放。本姑娘好想趁着刹车使把劲儿,一大背把他顶回去。我看看他,又掂量一下自己,嗯 ,这事不成。万一哥们儿怒了,咆哮起来,我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哎,我只好压下心头怒火,转过头跟哥们儿说,“我们换下位置吧”,我在向他传递一个信息——这样扶着太累 换位置是为你好。万岁!他竟然很配合。我站到他后面,扶着车厢正中的竖管扶手,他站头排,拉着上面的横管扶手,这多么完美的结局!接下来的一路,我心情愉快,没有被挤得东倒西歪的烦恼。
每次碰到不愉快的事,都是先忍着,但我不是能忍的人,忍着忍着就忍出来一股怒气,忍不出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皆大欢喜的喜剧性场面。这种行为模式给我带来相当多的困扰,一个不小心,自己就掉进个人情绪挖好的陷阱里。几周前的一个晚上,连续加班,回家累得不行,早早洗漱完上床睡觉。迷迷糊糊间,我好像进入一种很真实的场景,里面回响的都是S姑娘和他男友的声音。又是困倦又是烦,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刚睡着天就亮了。挣扎着起来看时间,打算起床。拿到手机一看,怒死,凌晨1点多!忍着心中熊熊燃烧的火,又回到床上。S姑娘和男友争执的声音不知好歹源源不断地传来,我怒气冲冲走过去,告诉他们声音好大吵得很,把门关上!S姑娘很泄气,弱弱地叫男友关门。接下来的日子,这样的画面重现好几次。
干嘛非要半夜忍不了才叫人关门,还老是火气大,不能有别的办法吗?
有一天,S姑娘正在厨房洗菜,准备做饭。我打开门,很直接地跟她说,“最近睡眠质量不好,容易被吵醒。你们10点以后能不能关上门说话?”她笑着,给我比了一个OK的手势。接下里的几个夜里,我们相安无事。S姑娘常常说,有什么事情当面讲,大家住一起互相体谅。我也没有特别当回事,最近想想,其实正面而高效的沟通就是把事情摊开来讲。你想解决一个令自己不高兴的事,你首先要消除因为这件事引起的负面情绪,在保持情绪正常的情况下和人沟通。要不然,别人会回应你的坏心情、坏思想,做出一些不配合的举动,甚至人明明是正常反馈,你也会误读成不配合的姿态。要记得以迂回的方式指出对方的过错。没有谁愿意被指责,即使他确实做得不好。批评和对立不能改变别人,只会引起反感。
如何化解困境?借用美国心理学大师科胡特创造的一个术语——“不含敌意的坚决”,也就是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提到的“温和而坚定”原则。首先是坚定,即我坚守我的立场,无论如何都不改变;其次是温和,无论对方有什么情绪或做什么事情,我的情绪都是温和的,不会失控。
以下内容来自武志红博文《不含敌意的坚决——如何化解别人的威胁》,把这个问题讲得很透彻,转此珍藏。
有些人会认为,这是神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很难做到。但在我看来,这是可以做到的,关键就是去觉察,同时也可以在一些事情中去练习。
别人向你投射敌意之所以会成功,根本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你心中埋藏着很多敌意。如果你心中彻底没有了敌意,那么敌意的投射就会彻底无效。
所以关键就是要化解自己心中已有的敌意。对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是,我们之所以会埋藏着很多敌意,关键不是人性恶,而是人性被压抑得太过于厉害了。
具体就是,我们将一些行为或情绪视为可以接受的,可以表达的,而将另一些行为或情绪视为不可以接受、不可以表达的。于是,我们心中就淤积了太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会藏在潜意识中。结果,一旦有些信息刺中了藏在潜意识中的这些东西,它们就会被激活,于是我们就会失控,而表现出自己无法控制的敌意来。所谓失控,就是潜意识暂时控制了自己。
心理学会说,每一个被严重压制的情绪都是一个情结,而每一个情结都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盲点。这个盲点一被触动,我们就会失控。但假若这些盲点得到了觉察,也就自然化解了,那时别人再去触碰这个地方,就不会激发自己严重的情绪。
一旦我们觉察到一个重要的心结,我们就会变得坦然了很多,宽容了很多,别人再在这个地方玩投射,就很难激起自己的敌意了,而自己在建立人际关系时,也就没有什么敌意了。
不含敌意的坚决,这真的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情。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