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游绿卡攻略 广西崇左自助游
五一放假,我们一行六人来到崇左旅游,因为之前就在到处游APP里搜索攻略,顺便用到处游绿卡预定了这里的住宿跟美食,所以不用担心。
出了南宁,一路弯弯曲曲,车子行了4个多小时(期间堵车班小时),终于来到天等县。下车已经晚上10点多,一位钟叔叔在那里接我们,并为我们准备了一份丰盛的晚餐还为我们安排好了住宿。这时我就有一种感觉:这里人们肯定很好客。
享用过晚餐,我们就在一起讨论第二天下乡需要注意的东西,各自讨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二天一大早,前一晚接我们的那位钟叔叔来接我们下乡,我们开车一行大概走了50分钟,来到了驮堪乡,在我们吃早餐的时候,钟叔叔已经吧我们两天的菜都买好了,我们心里都觉得和温暖。接下来是进我们的目的地贤民村了,沿着弯弯窄窄的山路,我们翻了好几座大山,终于来到了贤民村小学。此时,李校长已经在学校等候多时了。在打过招呼之后,接我们来的钟叔叔就回县里面了。校长很年轻,大概30多岁,很和气很健谈。校长很热心的与我们交谈,在说明了我们此行的目的之后,为我们安排了住宿。
我们睡的是小朋友们的宿舍(他们五一放假都回家了)。进到宿舍我第一件好奇的是每张床上都会有几床被子,原来每张床都会有两个甚至三个孩子一起睡。小朋友们的内务整理得非常整齐,被子和牙刷都朝一个方向放的,鞋子也排成一字型。看到这些,拿我们经过军训的大学生来比比,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听校长说130几位学生中大概有一半内宿,一半以上学生的家长都外出打工去了(耕地少)。有些学生要走三个小时山路才能到达学校。
民以食为天,安排完住宿,我们就开始煮些午饭填肚子了。在学校瓦房式的厨房里,我们开始展示自己的“才艺“,呵呵,当然,也是展示给自己看的。一位阿姨来帮我们煮玉米糊糊(这个工作需要相当的技术)。我们一口气做了五道菜,并邀请校长和那位帮我们煮玉米糊糊的阿姨一起吃午餐,呵呵,菜虽不像饭馆那样美味,但自己做出来的吃起来也相当满意。
吃过午饭已经接近一点,校长让我们休息一会就带我们去屯里面走访了,这里每个屯都相隔最少一座山,以为这里的地貌问题,这里没有水田,只有旱地,所以只能种玉米,村民们以玉米为主食。这里土地很少,石头很多,有许多作物都是在石缝间爬点泥土种出来的。我们爬山爬了四个小时,总共去了三个屯,村民们都很热情。因为村子一般都四面环山,听说夏天雨季来时经常会发生延续几天的内涝,泡过几天的作物几乎死完了。
六点多时候我们回到了小学,又开始我们的“才艺”展示,这次我们自己煮饭,那位热心的阿姨教我刮猪脚,一位女生负责煲猪脚(我至今回味那煲猪脚的味道),校长也拿来自家的特产菜。我们煮到半的时候,管厨房的厨师来了(其实也他是老师),他热心地帮我们做完后面的几道菜。校长也叫来村里几位热心的村民。也许是壮家通有的,他们真的很好客,人来了,还带着一大壶自家酿的米酒。村民们很随和,我们一直聊得很开心。酒是壮家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东西,相互敬酒的同时,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当地的习俗,也让我和那几位村民结下了好关系,他们都说很支持我们的活动,希望我们下次来的时候能够帮上忙,还说要带我们去观赏那里的一些神奇的地方。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一直聊到晚上12点才意犹未尽的回学生宿舍休息。第二天早上,我们吃过早餐,再和李校长了聊了一些具体的计划和工作之后,我们就启程回南宁了。我们从村小学步行走到乡里面,一路翻山越岭,走了一个半小时,终于走到了乡里。因为刚修好路,所以我们走的时间不算太长。很难想象以前没有路的时候,村民们是如何到乡里来赶市集的。下午我们就坐上了回程的车,临走时,热情的钟叔叔还给我们带来了天等县出名的辣椒酱。
哈哈,回来了,很充实,应该会很深刻………
![]() |
出了南宁,一路弯弯曲曲,车子行了4个多小时(期间堵车班小时),终于来到天等县。下车已经晚上10点多,一位钟叔叔在那里接我们,并为我们准备了一份丰盛的晚餐还为我们安排好了住宿。这时我就有一种感觉:这里人们肯定很好客。
享用过晚餐,我们就在一起讨论第二天下乡需要注意的东西,各自讨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二天一大早,前一晚接我们的那位钟叔叔来接我们下乡,我们开车一行大概走了50分钟,来到了驮堪乡,在我们吃早餐的时候,钟叔叔已经吧我们两天的菜都买好了,我们心里都觉得和温暖。接下来是进我们的目的地贤民村了,沿着弯弯窄窄的山路,我们翻了好几座大山,终于来到了贤民村小学。此时,李校长已经在学校等候多时了。在打过招呼之后,接我们来的钟叔叔就回县里面了。校长很年轻,大概30多岁,很和气很健谈。校长很热心的与我们交谈,在说明了我们此行的目的之后,为我们安排了住宿。
我们睡的是小朋友们的宿舍(他们五一放假都回家了)。进到宿舍我第一件好奇的是每张床上都会有几床被子,原来每张床都会有两个甚至三个孩子一起睡。小朋友们的内务整理得非常整齐,被子和牙刷都朝一个方向放的,鞋子也排成一字型。看到这些,拿我们经过军训的大学生来比比,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听校长说130几位学生中大概有一半内宿,一半以上学生的家长都外出打工去了(耕地少)。有些学生要走三个小时山路才能到达学校。
民以食为天,安排完住宿,我们就开始煮些午饭填肚子了。在学校瓦房式的厨房里,我们开始展示自己的“才艺“,呵呵,当然,也是展示给自己看的。一位阿姨来帮我们煮玉米糊糊(这个工作需要相当的技术)。我们一口气做了五道菜,并邀请校长和那位帮我们煮玉米糊糊的阿姨一起吃午餐,呵呵,菜虽不像饭馆那样美味,但自己做出来的吃起来也相当满意。
吃过午饭已经接近一点,校长让我们休息一会就带我们去屯里面走访了,这里每个屯都相隔最少一座山,以为这里的地貌问题,这里没有水田,只有旱地,所以只能种玉米,村民们以玉米为主食。这里土地很少,石头很多,有许多作物都是在石缝间爬点泥土种出来的。我们爬山爬了四个小时,总共去了三个屯,村民们都很热情。因为村子一般都四面环山,听说夏天雨季来时经常会发生延续几天的内涝,泡过几天的作物几乎死完了。
六点多时候我们回到了小学,又开始我们的“才艺”展示,这次我们自己煮饭,那位热心的阿姨教我刮猪脚,一位女生负责煲猪脚(我至今回味那煲猪脚的味道),校长也拿来自家的特产菜。我们煮到半的时候,管厨房的厨师来了(其实也他是老师),他热心地帮我们做完后面的几道菜。校长也叫来村里几位热心的村民。也许是壮家通有的,他们真的很好客,人来了,还带着一大壶自家酿的米酒。村民们很随和,我们一直聊得很开心。酒是壮家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东西,相互敬酒的同时,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当地的习俗,也让我和那几位村民结下了好关系,他们都说很支持我们的活动,希望我们下次来的时候能够帮上忙,还说要带我们去观赏那里的一些神奇的地方。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一直聊到晚上12点才意犹未尽的回学生宿舍休息。第二天早上,我们吃过早餐,再和李校长了聊了一些具体的计划和工作之后,我们就启程回南宁了。我们从村小学步行走到乡里面,一路翻山越岭,走了一个半小时,终于走到了乡里。因为刚修好路,所以我们走的时间不算太长。很难想象以前没有路的时候,村民们是如何到乡里来赶市集的。下午我们就坐上了回程的车,临走时,热情的钟叔叔还给我们带来了天等县出名的辣椒酱。
哈哈,回来了,很充实,应该会很深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