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主宰》创作手记(4)
在经过了精神高度紧张,无比疲惫的一周之后,终于可以坐下来,写下第四章的创作手记了。
本周为小说所付出的努力除了完成了第四章的连载之外,还发生了一件让我很激动的事情,这几天应该是我开始《梦之主宰》重启计划两周年纪念的日子,2012年9月下旬的某天,因为各种动机的碰撞,终于拿起了笔杆子,谁能想到2年后,我能有机会把印有这篇小说连载二维码的名片交给了许多科幻作家和编辑,尽管大刘拿到名片之后敷衍了几句看也没看后面的地址就塞进了书包里,但也比上一次请他看稿的时候强一些(7年前成都科幻大会的时候,我拿着这篇小说的初稿打印版请大刘过目,大刘推开说实在不方便拿着,发我邮箱吧,然后邮箱也没给我就走了。尽管后来我朋友在地上捡到了他的名片)。当然,这里不是黑大刘,这一次冒充记者去采访大刘,发现大刘的很多看法很有见地,只是为名所累且不善对付狂热粉丝罢了。夏笳收了名片见我又修图又写作夸了一句全才,然后还一起飚了几句陕西话,江波老师看了名片说“业余科幻作者”这个“业余”大可去掉,因为国内全是业余的。
唯一遗憾的是,鼓励我修改小说,并为此奔走的编辑拉兹老师就在会场,无奈信号太差,没有看到他也来到上海的微博,直到离开会场了才意识到他也在。 那么漫长的会议,却没能和他聊聊,实在是有些遗憾。
言归正传。
本章名为“绿火”,是以乔治·马丁《冰与火之歌》中的野火为原型。演唱会是整个小说的第一场重头戏,也是一个大瓶颈,因为完全没有驾驭过许多人物交叠冲突的场景。我甚至不知道该把所有的故事安排在哪首歌里面,也不知道该怎么支撑起整个故事。这时一本书让我找到了方向,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列王的纷争》。君临城之战的绽放的绿焰和洋葱骑士、提利昂、珊莎的三个POV承接,让我找到了突破瓶颈的方法,于是燃烧的绿焰变成了本书中的一首歌曲,而三个POV的交替描写也变成了本书中的三个主人公,本来卡在乐队歌曲曲目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原本想纪念大学友人的“打铁匠”乐队也就担待不住,变成了“守夜人”乐队。但相比实体的火焰,音乐又有何伟力呢?虽然用通感的方式来增强了整个故事的画面感,但实际上,我对整个演唱会的节奏还是没有信心把握。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柴那·米耶维的《鼠王》,高潮部分那场恐怖的音乐演出,但毕竟是风格不一样的故事,我只能像学太极一样,反复琢磨反复琢磨,到真正写的时候,把大脑清了个一干二净。
我记得写这一章是在前年冬天的一个周六,从早上坐到晚上八点,手指飞快的写,生怕赶不上脑中一个个亮点的爆发,那天近两万字一气呵成,又是疲惫又是欣喜。
其实在原本的计划里,本章应该是全书的最高潮,之后会有一个揭示暗线的小转折,然后故事就会结束,但就在那个冬天的某个时候,我为了公司工会订体育场地的事情,白天请假离开公司,骑车前往文体中心,就在骑行的路上,一个超级热血的点子突然从我的脑子里冒了出来,让我自己激动了一路。待事毕回到公司,便迫不及待地把这个点子记录了下来,而最后,这个点子就变成了全书中我个人觉得最热血的一个章节:
敬请期待
第五章
诸神的午夜
2014年9月25日更新
本周为小说所付出的努力除了完成了第四章的连载之外,还发生了一件让我很激动的事情,这几天应该是我开始《梦之主宰》重启计划两周年纪念的日子,2012年9月下旬的某天,因为各种动机的碰撞,终于拿起了笔杆子,谁能想到2年后,我能有机会把印有这篇小说连载二维码的名片交给了许多科幻作家和编辑,尽管大刘拿到名片之后敷衍了几句看也没看后面的地址就塞进了书包里,但也比上一次请他看稿的时候强一些(7年前成都科幻大会的时候,我拿着这篇小说的初稿打印版请大刘过目,大刘推开说实在不方便拿着,发我邮箱吧,然后邮箱也没给我就走了。尽管后来我朋友在地上捡到了他的名片)。当然,这里不是黑大刘,这一次冒充记者去采访大刘,发现大刘的很多看法很有见地,只是为名所累且不善对付狂热粉丝罢了。夏笳收了名片见我又修图又写作夸了一句全才,然后还一起飚了几句陕西话,江波老师看了名片说“业余科幻作者”这个“业余”大可去掉,因为国内全是业余的。
唯一遗憾的是,鼓励我修改小说,并为此奔走的编辑拉兹老师就在会场,无奈信号太差,没有看到他也来到上海的微博,直到离开会场了才意识到他也在。 那么漫长的会议,却没能和他聊聊,实在是有些遗憾。
言归正传。
本章名为“绿火”,是以乔治·马丁《冰与火之歌》中的野火为原型。演唱会是整个小说的第一场重头戏,也是一个大瓶颈,因为完全没有驾驭过许多人物交叠冲突的场景。我甚至不知道该把所有的故事安排在哪首歌里面,也不知道该怎么支撑起整个故事。这时一本书让我找到了方向,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列王的纷争》。君临城之战的绽放的绿焰和洋葱骑士、提利昂、珊莎的三个POV承接,让我找到了突破瓶颈的方法,于是燃烧的绿焰变成了本书中的一首歌曲,而三个POV的交替描写也变成了本书中的三个主人公,本来卡在乐队歌曲曲目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原本想纪念大学友人的“打铁匠”乐队也就担待不住,变成了“守夜人”乐队。但相比实体的火焰,音乐又有何伟力呢?虽然用通感的方式来增强了整个故事的画面感,但实际上,我对整个演唱会的节奏还是没有信心把握。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柴那·米耶维的《鼠王》,高潮部分那场恐怖的音乐演出,但毕竟是风格不一样的故事,我只能像学太极一样,反复琢磨反复琢磨,到真正写的时候,把大脑清了个一干二净。
我记得写这一章是在前年冬天的一个周六,从早上坐到晚上八点,手指飞快的写,生怕赶不上脑中一个个亮点的爆发,那天近两万字一气呵成,又是疲惫又是欣喜。
其实在原本的计划里,本章应该是全书的最高潮,之后会有一个揭示暗线的小转折,然后故事就会结束,但就在那个冬天的某个时候,我为了公司工会订体育场地的事情,白天请假离开公司,骑车前往文体中心,就在骑行的路上,一个超级热血的点子突然从我的脑子里冒了出来,让我自己激动了一路。待事毕回到公司,便迫不及待地把这个点子记录了下来,而最后,这个点子就变成了全书中我个人觉得最热血的一个章节:
敬请期待
第五章
诸神的午夜
2014年9月25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