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老早想写个和王菲的歌有关的故事,题目换了好多个,比如“人人都爱王靖雯”,又或者“听王菲只到三十岁”,题目越显白越好,故事倒无所谓,有什么故事,就讲什么故事吧。
不过一直没有写。
王菲就像是我们情感的出口,林夕的满腹心事,张亚东的绕梁三日,都要靠王菲的声音释放出来。她又像是我们过去的某个恋人,失散在时间里,歌声犹如喃喃耳语,细听却又字字绝情。女人把话说到这样的份上,除了聆听,你还能怎样?你又能怎样?男人自以为是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种种,在她那里爱恨分明的都写着,当然有些男人只是故作不知。
听王菲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呢?你不觉得,她歌曲里的男人,留给女人的其实不是身体,而是味道、轮廓、背影以及声线么?为什么,这些犹如誓言一般的话,都是她来讲,他来听?又为什么,我是真的觉得人世好匆忙,什么也捉不住。就像你的存在,你的离开;你朝朝暮暮,你去而复来;你还没有褪去七月的月光,你又在地铁的玻璃门后笑容宛然。因为一切都是真的,所以我们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没有。又为什么,我已经倍觉沧桑,每次听到这些歌,仍会猛然发现自己的脆弱?尝试过很多种生活方式后,才会知道原来每一种生活都会让人伤痕累累,你的歌曲里没有勇气,只有努力看淡世事后却发觉根本看不淡。我还是我,你还是你,我依然脆弱缺乏安全感只好故作沧桑,你依然唇齿鲜明衣袂翩跹,被歌声陪伴的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我仍然在夜色阑珊时总觉得自己白白活过了呢?
歌曲里没有故事,只有断断续续的悲欢离合。
时间都不见了,顺便带走了所有值得珍惜的记忆,记忆在远方招手,恋恋不舍,我也不舍,但我看到的只是手势苍凉。
好难过。
想起这些歌:
读本科的时候,最喜欢的是《当时的月亮》,那年午夜我们曾在从剧院回学校的路上高声唱起;还有《eyes on me》,那是当年寝室的舍歌而我们仰慕的是《最终幻想8》里脸带疤痕的男子;还有《棋子》、《蝴蝶》、《流年》、《流星》以及《邮差》,那年我们努力看清每一场情感的真实,都自以为聪明绝顶,常常显摆王家卫的台词和王菲的歌词,但其实男女私情,千年不死,谁也不曾真的通透过。而我每当听起这些歌曲,想起2001到2005年间发生的一切,包括建筑、小树林、林荫道、图书馆前广场、打水的路,仍然会不能自持,所有的人都像昨天刚刚告别,而一晃已经快十年。
读研后,喜欢《空城》、《Mv》、《萤火虫》、《彼岸花》、《不留》、《当》、《我也不想这样》还有《完美》,那年午夜我们在学校的小广场上低声唱起;还有《旋木》,是与一位朋友的约定;还有《暗涌》、《阿修罗》、《催眠》、《笑忘书》,至今仍是我在k歌时最喜欢的,可惜你没听过;那时候似乎生活又有了新的兴趣点,可以没心没肺无忧无虑的过下去,可以日日狂欢,夜夜笙歌,却不料同样是虚空一场,如今我很少想起那两年的事情,除了某些片段,除了这些歌。
现在能做的,只是常常听这些歌而已,尤其是《约定》,读本科时很喜欢周惠的那一版,现在听还是能想起当年来,后来才听到王菲的粤语版,觉得更好,词也是极好了。
不过一直没有写。
王菲就像是我们情感的出口,林夕的满腹心事,张亚东的绕梁三日,都要靠王菲的声音释放出来。她又像是我们过去的某个恋人,失散在时间里,歌声犹如喃喃耳语,细听却又字字绝情。女人把话说到这样的份上,除了聆听,你还能怎样?你又能怎样?男人自以为是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种种,在她那里爱恨分明的都写着,当然有些男人只是故作不知。
听王菲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呢?你不觉得,她歌曲里的男人,留给女人的其实不是身体,而是味道、轮廓、背影以及声线么?为什么,这些犹如誓言一般的话,都是她来讲,他来听?又为什么,我是真的觉得人世好匆忙,什么也捉不住。就像你的存在,你的离开;你朝朝暮暮,你去而复来;你还没有褪去七月的月光,你又在地铁的玻璃门后笑容宛然。因为一切都是真的,所以我们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没有。又为什么,我已经倍觉沧桑,每次听到这些歌,仍会猛然发现自己的脆弱?尝试过很多种生活方式后,才会知道原来每一种生活都会让人伤痕累累,你的歌曲里没有勇气,只有努力看淡世事后却发觉根本看不淡。我还是我,你还是你,我依然脆弱缺乏安全感只好故作沧桑,你依然唇齿鲜明衣袂翩跹,被歌声陪伴的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我仍然在夜色阑珊时总觉得自己白白活过了呢?
歌曲里没有故事,只有断断续续的悲欢离合。
时间都不见了,顺便带走了所有值得珍惜的记忆,记忆在远方招手,恋恋不舍,我也不舍,但我看到的只是手势苍凉。
好难过。
想起这些歌:
读本科的时候,最喜欢的是《当时的月亮》,那年午夜我们曾在从剧院回学校的路上高声唱起;还有《eyes on me》,那是当年寝室的舍歌而我们仰慕的是《最终幻想8》里脸带疤痕的男子;还有《棋子》、《蝴蝶》、《流年》、《流星》以及《邮差》,那年我们努力看清每一场情感的真实,都自以为聪明绝顶,常常显摆王家卫的台词和王菲的歌词,但其实男女私情,千年不死,谁也不曾真的通透过。而我每当听起这些歌曲,想起2001到2005年间发生的一切,包括建筑、小树林、林荫道、图书馆前广场、打水的路,仍然会不能自持,所有的人都像昨天刚刚告别,而一晃已经快十年。
读研后,喜欢《空城》、《Mv》、《萤火虫》、《彼岸花》、《不留》、《当》、《我也不想这样》还有《完美》,那年午夜我们在学校的小广场上低声唱起;还有《旋木》,是与一位朋友的约定;还有《暗涌》、《阿修罗》、《催眠》、《笑忘书》,至今仍是我在k歌时最喜欢的,可惜你没听过;那时候似乎生活又有了新的兴趣点,可以没心没肺无忧无虑的过下去,可以日日狂欢,夜夜笙歌,却不料同样是虚空一场,如今我很少想起那两年的事情,除了某些片段,除了这些歌。
现在能做的,只是常常听这些歌而已,尤其是《约定》,读本科时很喜欢周惠的那一版,现在听还是能想起当年来,后来才听到王菲的粤语版,觉得更好,词也是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