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python传:part 3——John Cleese
![]() |
![]() |
part 1: http://www.douban.com/note/36608111/
part 2: http://www.douban.com/note/39219072/
![]() |
1939年10月27日,John Cleese出生于英格兰南端的旅游城市Weston-super-Mare。Cleese家本姓Cheese(奶酪),父亲早年从军时怕被人耻笑,就把姓中的H临时改成了L字,复员后干脆正式登记改了过来。这个自创的怪姓也让成名前的Cleese保守其扰,他每每得向他人逐字拼出那C-L-E-E-S-E的全称。
Cleese的父亲是Bristol人,中学毕业后因长于心算入了保险业就职,就此做上了一辈子的保险业务员。一战时父亲曾经入伍,战后去到了印度和远东诸国做水险核保专员,回国后才遇上了Cleese的母亲。大概是父亲习惯了漂泊的生活,Cleese家仿佛永远不停地在迁移:小Cleese出生在母亲的老家Weston-super-Mare,整整搬了八趟家后,一家人又回到了Weston-super-Mare,好让孩子在当地的St Peter's Preparatory School小学就读;等上Clifton中学时,因为那承担不起的寄宿费用,他们又举家搬去了Bristol;到了毕业后,全家人才终于回到Weston-super-Mare,就此安顿了下来。
父母亲婚后十六年才有了这一个独子,所以Cleese从小就被呵护得格外周全,甚至连骑骑自行车的机会都从未有过。尽管如此,Cleese还是对体育(尤其是足球和板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生来的瘦高体型在运动场上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 |
入了学后,独子的背景使得Cleese适应起环境来比其他孩子慢上了许多,偏生他极端的身长在小朋友里是如此地醒目。Cleese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逗全班人发笑成了他社交生活的关键武器。
Cleese家没有任何的艺术背景,他成长的土地上也同样缺少艺术氛围,所以少时的Cleese精于算术、拉丁,文学、历史这些学科的成绩却是差强人意甚至于一塌糊涂。进了Clifton中学后,数学成绩优秀的Cleese很自然地沿着物理、化学、进而是科学的道路走了下去,并最终被剑桥大学录取研习科学。
![]() |
不幸的是,当时的英国刚刚废除了兵役制度,Cleese必须得再等上两年才能进到剑桥就读;幸运的是,消息传到了St Peter's的校长Geoffrey Tolson那儿,后者热情地邀请Cleese回到母校教书。十八岁的Cleese遂回到了Weston-super-Mare,教起了一帮八至十三岁的孩子。
教书的经历对于Cleese日后的成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教授自己几乎是一无所知的文学、史地等学科,他必须得赶在孩子前头事先把内容自学上一遍,大大弥补了文科方面的知识空白。等到结束教职时,Cleese人生头一回明白了短语(Phrase)和分句(Clause)的区别。
少时的Cleese同样迷恋The Goon Show,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段子,他会在节目重播时躺卧在床上,用靠枕盖住耳朵,全神聆听电台,好补回首播时因笑场声没听清的笑话。但这时的Cleese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进入演艺圈发展,他最常幻想的是成为一个Bristol City队的球员或是Somerset队的板球手。
Cleese的表演初体验来自于小学时扮演的Malvolio(莎翁名剧《第十二夜》)一角,虽然他对台词的涵义是一概不知。进了Clifton中学后,Cleese参加了不少社团演出,令他记忆犹新的是在一场《浮士德》(Christopher Marlowe版)中饰演的撒旦角色。社团演出没有任何老师、专家的指导,表演全凭自我发挥自我创造,Cleese日后天马行空的表演风格也由此得益颇多。
Python成名后,美国人想当然地以为小组成员都是戏剧学院或戏剧专业的科班出身,殊不知这六人中从没有任一个上过任一堂的戏剧表演课。而这,大概也是Python成功的秘诀之一。
汽车大师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如果《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还能有第四季 (17人喜欢)
- 《双峰》口述史——“我换上服务员装,开始嚎啕大哭” (114人喜欢)
- Bob's Big Boy,林奇神龛一周记 (180人喜欢)
- Silents Synced - 当乐队文化遇上默片经典 (25人喜欢)
- 小记一场参拜Nujabes/渡边信一郎/石塚真一&菅野洋子/今泉力哉/Bocchi酱们的东京圣地巡礼 (6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