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看父母
前一段时间,我因为生病又躺下了,好长时间没有回老家看望父母,这段时间又上班,工作很忙乱,只是天天打个电话,在我的心目中,父母身体还不错,也不用经常回去,只要他们生活得好我就放心了。
这一周好不容易休息,下周儿子就开学回上海,一家人终于决定回趟父母家。周五打电话就和爸爸说了,我们周六回家。
早上我早早给爸爸打电话,和他说我们大约十点上去,如果不和他说几点母亲会一直在马路上等着。我们下车的时候是九点四十,母亲也正好从老家过来。远远地看到母亲,只觉得她又苍老了许多。看见我们,她迈着很快的小碎步迎上来,紧紧抓住我儿子的手,嘴里还不停说着:“这么长时间才回来一趟,我早就盼着你们来了。”瘦小的母亲站在一米八多的儿子身边,显得更小了。母亲说话的时候,很明显漏风说不清楚,我知道肯定又掉了几颗牙。
回到家爸爸在烧水,看到我们赶紧从厨房出来,喘气明显很粗。父亲查出肺癌已经八年了,这几年还算比较稳定,但比我上次回来又觉得衰老了,头发全白了,前面也掉了一颗牙。都快八十的父母即使再不服老,也越来越行动迟缓了。
和父母坐在院子里聊天,话题不外乎就是邻居家亲戚家的事,种的庄稼怎么样。小院的平顶房子上种了好多辣椒,红红绿绿的辣椒稠密的挂在上面,儿子拿了剪子上去剪,母亲又怕不安全,跟着儿子一起上去,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永远是孩子。午饭母亲早就包好了水饺,吃过午饭以后,母亲忙着收拾东西,把从菜地里摘的芸豆茄子等蔬菜装到我们的背包里,还一个劲催我们多拿点。
面对日渐衰老的父母,我内心很纠结。这么多年来,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只有在逢年过节才回家,每次都来去匆匆,尤其这几年我做过手术以后,身体也越来越差,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父亲生病以后,全由母亲一个人照顾,我们兄弟姊妹各忙各的,有时想起来觉得真是不孝,总觉得给他们一点钱他们就足够了,从来不考虑他们还需要什么。我自幼和父母的关系比较疏离,我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生我的时候,父母盼着是个男孩,结果又是个女孩,他们很失望,曾经将我送给亲戚家,也导致我一直对他们不是很亲近,只是这几年来,随着我年龄的增长,父母也越来越衰老,我也能设身处地从他们的角度考虑,辛辛苦苦养大五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
每一次从家里回来,我心里都非常难过。为父母生活的现状难过,为自己不能陪伴父母难过,也因为自己的不孝难过。在儿子上大学以后,我曾不止一次要求父母搬到我家里,和我们同住,但在农村劳作了一辈子,劳动已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说什么也不肯搬到城里来。在父母的心里,子女的家不是他们的,即使他们一直偏爱的儿子家也很少去。
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父母有这么多孩子,到老还是老两口子互相照顾,到我们老了也许更凄惨吧。
这一周好不容易休息,下周儿子就开学回上海,一家人终于决定回趟父母家。周五打电话就和爸爸说了,我们周六回家。
早上我早早给爸爸打电话,和他说我们大约十点上去,如果不和他说几点母亲会一直在马路上等着。我们下车的时候是九点四十,母亲也正好从老家过来。远远地看到母亲,只觉得她又苍老了许多。看见我们,她迈着很快的小碎步迎上来,紧紧抓住我儿子的手,嘴里还不停说着:“这么长时间才回来一趟,我早就盼着你们来了。”瘦小的母亲站在一米八多的儿子身边,显得更小了。母亲说话的时候,很明显漏风说不清楚,我知道肯定又掉了几颗牙。
回到家爸爸在烧水,看到我们赶紧从厨房出来,喘气明显很粗。父亲查出肺癌已经八年了,这几年还算比较稳定,但比我上次回来又觉得衰老了,头发全白了,前面也掉了一颗牙。都快八十的父母即使再不服老,也越来越行动迟缓了。
和父母坐在院子里聊天,话题不外乎就是邻居家亲戚家的事,种的庄稼怎么样。小院的平顶房子上种了好多辣椒,红红绿绿的辣椒稠密的挂在上面,儿子拿了剪子上去剪,母亲又怕不安全,跟着儿子一起上去,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永远是孩子。午饭母亲早就包好了水饺,吃过午饭以后,母亲忙着收拾东西,把从菜地里摘的芸豆茄子等蔬菜装到我们的背包里,还一个劲催我们多拿点。
面对日渐衰老的父母,我内心很纠结。这么多年来,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只有在逢年过节才回家,每次都来去匆匆,尤其这几年我做过手术以后,身体也越来越差,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父亲生病以后,全由母亲一个人照顾,我们兄弟姊妹各忙各的,有时想起来觉得真是不孝,总觉得给他们一点钱他们就足够了,从来不考虑他们还需要什么。我自幼和父母的关系比较疏离,我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生我的时候,父母盼着是个男孩,结果又是个女孩,他们很失望,曾经将我送给亲戚家,也导致我一直对他们不是很亲近,只是这几年来,随着我年龄的增长,父母也越来越衰老,我也能设身处地从他们的角度考虑,辛辛苦苦养大五个孩子是多么不容易。
每一次从家里回来,我心里都非常难过。为父母生活的现状难过,为自己不能陪伴父母难过,也因为自己的不孝难过。在儿子上大学以后,我曾不止一次要求父母搬到我家里,和我们同住,但在农村劳作了一辈子,劳动已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说什么也不肯搬到城里来。在父母的心里,子女的家不是他们的,即使他们一直偏爱的儿子家也很少去。
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父母有这么多孩子,到老还是老两口子互相照顾,到我们老了也许更凄惨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