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雕爷月饼,看网络经济颠覆在哪里
前不久被领导命题作文”互联网思维在传统产业中的作用“。当时我认为许多既有的经济解释,比如需求、比如规模效应等在互联网经济中依然存在,互联网对传统工业不存在较大程度颠覆经济解释的能力,而只是在信息运用环节,超乎寻常的提高了效率。换言之,传统产业中对提高信息交流环节效率存在潜在要求越高的地方,用互联网提高的作用越大,而其它环节应还遵循传统的产业规律。比如,小米提高的是研发环节的信息交流效率,天猫提高的是销售环节的信息交流效率,新浪提供的是信息产品本身(作为消费品的信息)交流的效率,其他还有生产环节的、融资环节的。这其中,由于传统产业效率本身已经很高,尚无根本突破(3D打印机可能是个突破口),所以价值产生的环节往往在研发、销售、金融和作为消费品的信息上。
但是几天前,雕爷牛腩卖月饼的案例,冲击了我的观点。雕爷采取”冰桶挑战“的模式,倒过来,由实际月饼消费人,点名朋友圈里的好友集资给自己买月饼,形成了一个围脖、微信里的公共事件。我在想,这到底是在用什么,去交换什么,这到底卖的是月饼,还是别的什么。怎么解释?后来我琢磨,这和女朋友跟男朋友要钻戒是一样的,是购买的是心理产品,是对方对自己的认同。在这个案例里,雕爷提供了一个互相表达认同的机会,他收取的费用是来源于这个机会,而不是月饼;月饼实际消费人获得的是他人的认同,但付出的并不是金钱,而是一份人情,也就是潜在的,有在以后适当机会对实际支付人提供相同认同的义务:实际支付人支付了月饼钱,还对别人表达了认同,换取的是对方所欠的人情。这个环,就是实际的交易。
在这里我们发现,由于互联网中密切联络和可分割性的存在,互相表达社会性认同,成为既便利,又廉价(这个案例中月饼采用集资形式,每个参与的好友只需支付10元左右)的商品。由于采用了网络公共的形式,这种商品虽然廉价,但是公开表达的效果依然显著,人们会很自豪的在公共空间炫耀有多少人集资给他月饼,而不在乎其实每个人只付了10元钱。
所以,我的结论,互联网的社交性,使得人的社会认同心理,超乎以往的,称为一种大众化的商品。以前要一辆奔驰才能搞定的社会认可度,现在可能你勤劳的多点别人”赞“就可以在网上实现。新的商品形式的诞生,无疑是一种颠覆性的经济解释。未来互联网经济的解释,可能需要更多的借助心理学,因为互联网格外有利于心理因素成为交换品。
但是几天前,雕爷牛腩卖月饼的案例,冲击了我的观点。雕爷采取”冰桶挑战“的模式,倒过来,由实际月饼消费人,点名朋友圈里的好友集资给自己买月饼,形成了一个围脖、微信里的公共事件。我在想,这到底是在用什么,去交换什么,这到底卖的是月饼,还是别的什么。怎么解释?后来我琢磨,这和女朋友跟男朋友要钻戒是一样的,是购买的是心理产品,是对方对自己的认同。在这个案例里,雕爷提供了一个互相表达认同的机会,他收取的费用是来源于这个机会,而不是月饼;月饼实际消费人获得的是他人的认同,但付出的并不是金钱,而是一份人情,也就是潜在的,有在以后适当机会对实际支付人提供相同认同的义务:实际支付人支付了月饼钱,还对别人表达了认同,换取的是对方所欠的人情。这个环,就是实际的交易。
在这里我们发现,由于互联网中密切联络和可分割性的存在,互相表达社会性认同,成为既便利,又廉价(这个案例中月饼采用集资形式,每个参与的好友只需支付10元左右)的商品。由于采用了网络公共的形式,这种商品虽然廉价,但是公开表达的效果依然显著,人们会很自豪的在公共空间炫耀有多少人集资给他月饼,而不在乎其实每个人只付了10元钱。
所以,我的结论,互联网的社交性,使得人的社会认同心理,超乎以往的,称为一种大众化的商品。以前要一辆奔驰才能搞定的社会认可度,现在可能你勤劳的多点别人”赞“就可以在网上实现。新的商品形式的诞生,无疑是一种颠覆性的经济解释。未来互联网经济的解释,可能需要更多的借助心理学,因为互联网格外有利于心理因素成为交换品。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