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其实很好,再吃一个苹果
偷了一个下午,坐公车玩去。
最近重新迷恋上了坐公车,可能是因为每天早上去双流在公车上听音乐上了瘾的缘故吧。回想起那篇文章《乘车远去》,N年前抄在笔记上的文字,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作者说,他只是迷恋上一种寻找。记得文中有个老人说的一句话:我跨过了很多条河,是在寻找曾经丢失的一分钟。具体的记不清了,貌似是这个意思。那是我就想在生日的时候送给自己一个礼物,就是从城关坐公车,一直坐一直坐,等到天变成暮色,公路旁的草摇曳得很温柔的时候再一直坐一直坐,坐回来。
我也是有点迷恋着什么吧,mp3里的音乐,车上每个人的表情,他们扯的家长里短,车窗吹来的风,窗外真实得迷幻的城市,还有那个很自在的自己。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到,不用担心坐过站,此刻我什么都不是,只是和这个城市仿佛有千年交情的角落里的一堆土。土里有另一个世界,有坚定的锡兵,有颗柳树爸爸,接骨子妈妈,那些跑出来开舞会的花,那些刺到别人也痛到自己的荆棘,有“太无知的人生”。
昨天的新闻,莫拉克,一片狼藉。凤凰台在讨论这次台风对蓝绿阵营有什么影响。还好家里没事,妈妈说,有关帝保佑啦。呵呵,今天妈妈说,祖都不听她的,都不叫姐姐搬回东山。我还说祖自有安排啦,要是你说怎样祖就干嘛岂不是忙死了。
但是我相信,神是听的见真诚的心的声音的,并且他自有安排。
那些必然,神只能静默,是无能为力或是故意。而傻傻的人,要怎样过,才能说:“遥远遥远的以后,天长和地久的尽头,应该没有人能抢走, 我永远的感动。”
相信天佑台湾吧。但是能拯救得了每个人的又是什么呢?
看到公路旁边的四川,其实有像福建,也有像东北。天南地北的差别,总会在某一点上发现相似,在那些互相会意微笑。才发现以前的自己多蠢。何必去强调那些差异,仿佛永远都在“计较输赢”,相互排斥才能显示出特别。
坐在我前面的那个老奶奶,看着孙子的眼睛里的疼爱,每个人都可以的,不是么?
“其实我们都一摸一样,无名却充满了莫名的渴望,一生等一次发光。”不是么?
害怕失落,渴望幸福,即使追着的东西不一样,是不是有些相似的滋味会藏在那样东西里?
既然每个别人都会是自己的天堂,每个自己都会是别人的地狱,我为什么还要沉醉在“他人即地狱”里的迷幻里?
“为什么拯救地球是那么容易,为什么我却没办法长驱直入你的心?”必然性卡在那里,从新闻到爱情,小王子丢失了他的星球。
坐公车的时候,特别容易想起张爱玲,况且昨晚凤凰中文还说到她来着,说着永远站立在主流之外,冷眼看待,却温柔热爱着最俗的市井生活。在那篇《封锁》里,她是那么刻薄地把生命翻译给人看。
“生命就像圣经,从希伯来文翻译成拉丁文,从拉丁文翻译成英语,从英语翻译成中文,翠远看它的时候,又把中文在脑海中翻译成上海话。”大致意思是这样吧。
“翠远看了他们一眼,他们就在她的生命里活过一瞬,翠远把眼睛移开,他们就全死了。”大致意思来着。
那天电脑坏了,重新装系统,装在D盘的东西都没了,文字,图片,全都fucking没了。突然感觉到一种空。要在哪里我才能保存自己,或者我只能随时放空自己,阳光碰到的时候记得摇曳就对了。还是,无论你怎样,最后都是放空?
公车上身边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世界来与彼此擦肩,对视一秒。像张爱玲说的,仅仅那一秒你已经在我的生命里刻过了,在遥远遥远的以后,在彼此死前,没准我眼前还能掠过你的脸。是不是,这也是你生命的价值所在呢?
其实喜欢张爱玲的文字,是喜欢她在把生命的苍凉晾在你眼前的时候,仍不可救药地深爱着生命,对人性抱着不可救药的信仰。
那些热爱生命,偏爱,偏执到无可救药,逼疯自己的人啊,为了一个感动,能豁出一切。
至少,还有感动。即使梦想和我都分离掉,在遥远遥远的以后,还可以守卫自己的感动。
无数次被这样的音乐,搞到崩溃。那个俏皮的阿信,那时候看上去还那么傻得,好啦,还是可爱啦,写出那样的文字,会不会快乐?
在公车上,才可以这么真切地听音乐。十年的音乐。从纯真到深刻,到一种魔力,坚定得让人痴迷。只有他的声音能让我听到一颗不崩坏的心的跳动。像以前痴迷的舒伯特。
怎么会,刚好就是那个词,两个字就可以把你的纠结滤清?真是恶魔。
“不长茧的心”是阿信说的。他说他不想长大。
有时候会想到,会不会自己讨厌的人其实是自己?总是嫌别人这儿那儿,其实那些自己全都有?埋怨世界,其实自己才是把天堂弄脏的那个人?
心里其实已经长了多少层茧了?有多少冷漠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冰冷?有多少怀疑让自己错失了阳光?
世界的黑洞就藏在这里。
不长茧的心。我可以剥开茧子,看到那颗还会流血的心的。
那样的心带着的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谢谢你。这个很闷的暑假。
最近重新迷恋上了坐公车,可能是因为每天早上去双流在公车上听音乐上了瘾的缘故吧。回想起那篇文章《乘车远去》,N年前抄在笔记上的文字,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作者说,他只是迷恋上一种寻找。记得文中有个老人说的一句话:我跨过了很多条河,是在寻找曾经丢失的一分钟。具体的记不清了,貌似是这个意思。那是我就想在生日的时候送给自己一个礼物,就是从城关坐公车,一直坐一直坐,等到天变成暮色,公路旁的草摇曳得很温柔的时候再一直坐一直坐,坐回来。
我也是有点迷恋着什么吧,mp3里的音乐,车上每个人的表情,他们扯的家长里短,车窗吹来的风,窗外真实得迷幻的城市,还有那个很自在的自己。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到,不用担心坐过站,此刻我什么都不是,只是和这个城市仿佛有千年交情的角落里的一堆土。土里有另一个世界,有坚定的锡兵,有颗柳树爸爸,接骨子妈妈,那些跑出来开舞会的花,那些刺到别人也痛到自己的荆棘,有“太无知的人生”。
昨天的新闻,莫拉克,一片狼藉。凤凰台在讨论这次台风对蓝绿阵营有什么影响。还好家里没事,妈妈说,有关帝保佑啦。呵呵,今天妈妈说,祖都不听她的,都不叫姐姐搬回东山。我还说祖自有安排啦,要是你说怎样祖就干嘛岂不是忙死了。
但是我相信,神是听的见真诚的心的声音的,并且他自有安排。
那些必然,神只能静默,是无能为力或是故意。而傻傻的人,要怎样过,才能说:“遥远遥远的以后,天长和地久的尽头,应该没有人能抢走, 我永远的感动。”
相信天佑台湾吧。但是能拯救得了每个人的又是什么呢?
看到公路旁边的四川,其实有像福建,也有像东北。天南地北的差别,总会在某一点上发现相似,在那些互相会意微笑。才发现以前的自己多蠢。何必去强调那些差异,仿佛永远都在“计较输赢”,相互排斥才能显示出特别。
坐在我前面的那个老奶奶,看着孙子的眼睛里的疼爱,每个人都可以的,不是么?
“其实我们都一摸一样,无名却充满了莫名的渴望,一生等一次发光。”不是么?
害怕失落,渴望幸福,即使追着的东西不一样,是不是有些相似的滋味会藏在那样东西里?
既然每个别人都会是自己的天堂,每个自己都会是别人的地狱,我为什么还要沉醉在“他人即地狱”里的迷幻里?
“为什么拯救地球是那么容易,为什么我却没办法长驱直入你的心?”必然性卡在那里,从新闻到爱情,小王子丢失了他的星球。
坐公车的时候,特别容易想起张爱玲,况且昨晚凤凰中文还说到她来着,说着永远站立在主流之外,冷眼看待,却温柔热爱着最俗的市井生活。在那篇《封锁》里,她是那么刻薄地把生命翻译给人看。
“生命就像圣经,从希伯来文翻译成拉丁文,从拉丁文翻译成英语,从英语翻译成中文,翠远看它的时候,又把中文在脑海中翻译成上海话。”大致意思是这样吧。
“翠远看了他们一眼,他们就在她的生命里活过一瞬,翠远把眼睛移开,他们就全死了。”大致意思来着。
那天电脑坏了,重新装系统,装在D盘的东西都没了,文字,图片,全都fucking没了。突然感觉到一种空。要在哪里我才能保存自己,或者我只能随时放空自己,阳光碰到的时候记得摇曳就对了。还是,无论你怎样,最后都是放空?
公车上身边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世界来与彼此擦肩,对视一秒。像张爱玲说的,仅仅那一秒你已经在我的生命里刻过了,在遥远遥远的以后,在彼此死前,没准我眼前还能掠过你的脸。是不是,这也是你生命的价值所在呢?
其实喜欢张爱玲的文字,是喜欢她在把生命的苍凉晾在你眼前的时候,仍不可救药地深爱着生命,对人性抱着不可救药的信仰。
那些热爱生命,偏爱,偏执到无可救药,逼疯自己的人啊,为了一个感动,能豁出一切。
至少,还有感动。即使梦想和我都分离掉,在遥远遥远的以后,还可以守卫自己的感动。
无数次被这样的音乐,搞到崩溃。那个俏皮的阿信,那时候看上去还那么傻得,好啦,还是可爱啦,写出那样的文字,会不会快乐?
在公车上,才可以这么真切地听音乐。十年的音乐。从纯真到深刻,到一种魔力,坚定得让人痴迷。只有他的声音能让我听到一颗不崩坏的心的跳动。像以前痴迷的舒伯特。
怎么会,刚好就是那个词,两个字就可以把你的纠结滤清?真是恶魔。
“不长茧的心”是阿信说的。他说他不想长大。
有时候会想到,会不会自己讨厌的人其实是自己?总是嫌别人这儿那儿,其实那些自己全都有?埋怨世界,其实自己才是把天堂弄脏的那个人?
心里其实已经长了多少层茧了?有多少冷漠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冰冷?有多少怀疑让自己错失了阳光?
世界的黑洞就藏在这里。
不长茧的心。我可以剥开茧子,看到那颗还会流血的心的。
那样的心带着的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谢谢你。这个很闷的暑假。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