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路灯
路灯
这是一条让人置身其中会有些怀旧情绪的小街巷,有种旧上海小弄堂的味道。旧沥青的路面很窄,因为是单行线,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它连一辆东风大卡车也无法包容。很少有车经过这里,有的只是取近道的车,一晃而过,偶尔打破这里的慵懒之意。这里像是一处被外界发展的快节奏所遗忘的角落,很少有穿着西服打着领带的政府部门人员过问这里的市容建设,所以显得有些破败,有些落魄。
街巷不长,建筑物也主要是以住宅为主。老砖墙,雕花窗,以及随处可见的早已模糊不清的褪色的对联和空气中混杂着各种蔬菜鱼肉,旧榉木地板的陈旧气味,都在表明着这条小街巷的丰富的历史时代背景。总之,这里有些凌乱,有些破败,但是这里的居民却很安逸,尽管会给来过这里的外人意淫生活的印象。
但是这里的居民的确生活得很舒适,很可能是因为那种乐观的心态,也可能是这里有些与世隔绝的安定,尽管破旧但是很安全,就像在那桃花源的感觉一样。虽然环境不佳,但是却什么都不缺,街道的两旁的老店铺有很多。多半的店铺老板都是每天叼着烟袋的老汉,抑或是织着毛衣的大娘大妈,而且这里不仅是居民们添置生活品的地方,更是傍晚乘凉时,下棋打麻将的地方,真的会给人带来一种温馨的感觉。小街巷里甚至还有一个网吧,据说是后来才搬进来的,原来那里是一个卖粮食的库房,这里是街巷里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也是家长们找不到孩子时必来的地方之一。还有,街巷的中间路边原来有一个花鸟市场,市场外还有一个三楼多高的早已荒废了的质量都可能存在问题的观景塔。听大人们说原来花鸟市场那里是很热闹的,去那里的人很多,后来几年前发生了火灾,就再也没有缓过来,从此对外关闭了,现在那里变成了一个蔬菜瓜果市场,到是也非常火红和热闹,只是那动听的鸟鸣变成了吵闹的杀价声。
我的家就住在这破败但又安详的小街巷里,处在五楼的房间里也是那种小街巷特有的味道,那红木地板从小就被我踏破过不少,就连那墙缝里也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我喜欢坐在窗户前呼吸那种被外人称为腐败的气味,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已经是大学生的我,都喜欢这么做,因为那会让人十分的安静。坐在窗前,闻着那生活的气息,听着楼下店铺里老唱机里声音早已不稳定的邓丽君的歌声,非常有慵懒的感觉,甚至可以把手搭在窗台上坐一个下午,尽管偶尔会因为刷过街道的车辆皱皱眉头,但一个星期里估计也只有不到一次皱眉的时候。花鸟市场发生火灾时,我在窗台上也见到了,几乎是什么东西都被烧没了,确实有些可惜,那不仅是我在窗台享受生活时喜欢听的鸟鸣的来源,还是我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虽然我已长大,但不免也有些悲伤的感觉,感觉像是被人夺走了童年美好的回忆。
其实我们的街巷里最特别的,也是我最喜欢的,是那沿街而设的两排老式路灯,这些路灯都非常奇特,不仅是因为它们古老的缘故,更是因为它们的设立的年代,据说是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加入了城市新电网后居然也可以正常使用,而且它们也是这街巷在夜晚时主要的照明工具,尽管是在深夜,它们也会彻夜长明,但是丝毫不会有打扰人们休息的副作用,因为它们反而给这夜晚的街巷带来了一丝幽静和夜晚的淳朴。不过,这些路灯的造型确实有些与众不同,听说还是一个著名艺术家设计的。这些灯的高度竟然有将近四层楼那么高,而且在灯柱的顶端和中部分别有两盏不是很亮也不是很暗的灯,灯柱的顶端还有一个相当大的圆形平台,估计是反光板的作用吧。我家的窗台下就又一盏,所以我很着迷它的造型。总之,在这里住着,我也有种温馨幸福的安逸感,但是我并非在意淫生活。
这里便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现在大学放假了,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阔别一个学期的自己的家,那种温馨感顿时又油然而生,只是,当我提着行李回味着童年时,我在街巷里似乎看到了几个新面孔:一辆吉普车旁边,三个身穿蓝色工作服装的貌似是工人的家伙在街巷上不知道研究着什么,似乎是在研究这里的那些奇特的路灯,时不时敲一敲,量一量,摸一摸,还在嘀咕着什么,让人摸不着头脑。此时正是中午,太阳光很是强烈,但周围的居民也和我一样,莫名其妙地注视着这些人。我走近了,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这里好像很偏僻嘛,你们没有感觉这里和外面有点格格不入嘛?”一个矮个子的工人说道,表情让人觉得他很懦弱。
“妈的,难道他们不知道叫市容建设?”一个很魁梧的高个子秃头大汉说,嘴里还叼着烟,“可能不怪他们,哈哈,政府能有谁知道这个破地方?”他的口气让我很有想揍他的想法。
这时第三个人发话了,他个子一般,戴着眼镜,拿着一个本,看样子像个管事的:“你们两个别说那么多没用的,总之这里的情况不怎么好,这些路灯瓦数明显不够,虽然能亮,但是亮度十分有限,晚上是极有可能发生车祸的”他说完顿了一下,在本子上记了些什么,接着说,“我们回去要跟上面汇报一下,这些路灯年代久了,肯定得拆!而且还得换新的!”
什么,这些路灯得换?我突然已经想象出来了夜晚的这里灯火耀眼通明,光芒驱赶了所有夜晚韵味的情景。不过如果是政府的决定,我们又能怎么样呢?可能这里真的是桃花源的命吧,迟早会被发现的,也迟早会被外界同化的,纵然我们如何保护它,结果都会一样,也许这就是现代社会下某些人的无奈吧。
“哈哈,拆了好!省得老子看着麻烦”那个叼烟大汉打断了我的思绪,“上次开车抄近到才发现这么个鬼地方,奶奶的,害得老子险些撞了!路灯修他妈那么高!”说完,他使劲往一根路灯上猛踹了一脚,周围的居民似乎是不敢招惹他,或者说我们生来就不爱惹是生非,都只是无奈地看着他胡来。而且,没有人敢走近了围观他们三个,只有我在三米远的地方同样无奈地站着看他们亵渎我的家园。
事情来得很突然,那叼烟大汉刚发泄了第二脚,街边就突然飞出一根扫帚,狠狠地砸了那大汉的秃头一下,哦不对,不是飞出来,只是太快了,一个衣衫褴褛,混身装束和叫花子一样的老头拿着扫帚站在那个还没缓过来的大汉面前,怒视着他,那眼神很是可怕。显然,那一扫帚是那个老头打的,而他还很勇敢地站在那里,尽管周围的人都预见到将会发生什么,但他还是站在那里,瞪大了眼睛,用那愤怒的眼神瞄准着那个大汉。
突然,那个大汉站直了身子,同样怒视着打他的老头,脸上的愤怒似乎是在酝酿,因为他的脸正在一点一点变得狰狞,我仿佛都可以听见他捏紧拳头的咔咔声。
“啪”地一声,一个巴掌清脆地响在拿扫帚老头的脸上,他倒着飞了出去。“你个老不死的东西!竟然敢打我?”被打的大汉已经愤怒,说完又要去打,却被他的两个同伴拉住了。
“……别打人!咱们不应该这样……”
“……放开我!你这畜生!老子打的就是你……”
“……你冷静一下,冷静一下……”
“……你如果再打!我就开除你!”似乎那个戴眼镜的说的话起了作用,大汉停手了,但表情依然很可怕。“呸!”他嚷道,“我明白,你他妈是不让我们拆这灯是吧?老子偏拆!告诉你,老不死的!惹急了我,把你家也一块拆了!走!”说完他们上了车,那大汉是司机,似乎是故意在赌气,把油门开到最大,狂奔而去。
这时,大家都回过神来搀扶起那个老头。老头在深深地咳嗽,显然那大汉的一巴掌不轻,更何况是个老人。“太不像话了!”一个大妈在骂,还戴着围裙,拿着炒勺,显然是出来看热闹的,“在我们的地方撒野,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嘛?”“……就是……就是……”这时街巷上开始热闹起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咒骂着那三个人,很刚才的无奈很沉默判若两人,呵,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吧。
“老大爷,你没事吧?”一个中学生问那个被打的老头,那老头周围已经围满了人,甚至周围各家各户的窗户都有头探出来。只见那老头慢慢坐起来,眼神里还是充斥着刚才的那种愤怒,但是在我看来,那愤怒里更多地流露出一丝茫然。老头并没有回答中学生的话,目光很呆滞,可能是受的打击不小。他慢慢抬起头,看看周围的人,眼神缓和了不少,但是仍然透露着茫然。他的动作很迟缓,跟刚才的攻击行为完全不是一回事,说实在,我虽然不认识他,但我对他莫名的产生了一种同情。
突然,人群里有人喊:“哎,这不是李老头吗?”估计是大家看清了老头的脸,“就是那个疯子嘛,我说怎么有老人家打人呢?”人群里这时也开始议论纷纷,那些搀扶李老头的手都放开了,让老人家又摔在了地上。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李老头,那这一切就正常了。”
“就是,人家政府要拆,那拆就行了,干嘛惹这种事情。”
“哎,疯子啊,没有办法的,何况还是个哑巴。”
……
人们又开始七嘴八舌地地喧哗起来,只是语气由愤慨变成了嘲讽。
人群散了,好像一切又恢复了平时的样子,李老头一个人慢慢站起来,颤抖又缓慢地挪到那个曾让他大打出手的路灯旁,靠着灯柱,坐在那里,那把扫帚还掉在旁边。我还是远远地看着他,看着他的眼睛,却怎么都解读不了他眼睛里那种既愤怒,倔强,又黯然,茫然的复杂眼神。
李老头就那么一直坐着,固执地守着那路灯和他那难以捉摸的眼神,像一尊雕像,静静地坐着,恐怕只有在冬天,我才能通过他嘴里冒出的气雾看出他的生命还在继续。我转过身,向家走去,我心情很复杂,很纠结,也很失望,为了那即将被拆的我最喜欢的路灯,为了那个被人关心又冷落的老头,他究竟怎么了?同样,也为了这些我眼中本来淳朴的居民,而失望。
当我推开家里那扇老厚木门,母亲和父亲正在沙发上打发下午时光,他们看到我的眼睛里充满了喜悦。
“你回来了?呵,可想死我了。”母亲赶忙放下正在看的张恨水的《金粉世家》,起身过来迎接我,“呵呵,孩子,你变瘦了。”
父亲掐灭了刚点着的烟,过来要帮我拿行李。“爸,不用了,我自己来吧。”我向他们微微一笑,“我也想你们啊。”当我把行李拿进房间时,我能听见父母小声地交流:“这孩子长大了。”当然,放完行李,不免会来个彻夜长谈。
第二天中午,我被楼下的吵闹声惊醒了。我来到从小经常待的窗台往下看,发现了噪声的来源:果然还是李老头,只是在我家窗台这个角度,看不到发生了什么,只看见几辆车停在那里。当我穿好衣物下楼到了昨天那个路灯处,就发现周围已经围满了人。我拨开人群进去,一眼睛就认出昨天那三个城管的工作人员,那个大汉虽然没有叼烟,但脸三比以前更得意。李老头死死抱着那根路灯,眼神里的愤怒又如昨天般重新亮起,一个衣冠整洁,看起来像领导的人在那里好像是开导着李老头:“……没办法啊,你想,你就算这样也没有用的,就算你喜欢这路灯,可是不能妨碍我们工作啊,您说对吗,大爷?”看样子他还很礼貌,但是他好像没把李老头当成哑巴,而你看李老头怎么回应呢?他依然是紧紧抱着路灯,看来态度很坚决,至少他的眼神可以证明。
“队长,您甭和他叫唤,他不仅是个哑巴,还他妈是个神经病,不是因为喜欢不让拆,就是因为神经。”那个昨天的大汉又按捺不住了。看得出来,那个队长的表情也很无奈,好像也到了忍耐的极限了,摔出一句:“疯子。”
当我环顾四周发现围观的人都是一副看热闹的笑脸,我无法忍受了,又再一次看了看李老头的眼神,他的扫帚已经被城管队的“没收”了,可他还是很坚定。我突然觉得看不下去了,所以,我离开了人群,回到了家。
母亲问我外面在什么,我就讲给她听了。
“哦,那很正常,呵呵,那个李老头就是疯疯癫癫的,以前还在菜市场闹过,说不让人家卖菜了呢!”母亲很轻松也很诙谐地说,“他呀,人很不怎么样的,以前做买卖的时候就是很小心眼的一个人,碰碰他的商品他就能因为这个烦你一整天,现在疯了,就更不怎么样了……”
“你胡说!”父亲突然从里屋子出来,“老李不是那样的人,大家都在误解他!”
“什么呀,你只是因为和经常去他那里下棋,你才会说他的好,你碰他的东西不也被骂过吗?”
父亲没有回答,他脸色突然复杂起来,变得很凝重,又很失望。
“孩子,你来一下。”父亲对我很严肃的说。
在我最喜欢的窗台前,我们父子俩插了门坐在一起看着窗外。
“告诉我,爸,李老头到底是什么人?”
父亲点了一支烟,眼神依然很难过:“老李是我在花鸟市场认识的一个朋友,虽然他比我年长快20岁,但我们却很谈的来,我们一起下棋,一起聊天。
“他原来在花鸟市场卖鸟,你没有见过他是因为他以前几乎从来没有外出过。他老婆死得早,而且不能生育,所以他老婆死后就无依无靠了,只能靠自己的鸟店维持生计。他很内向,所以几乎没有一个朋友,但他却喜欢和我一起聊天,一起下棋,一起谈论鸟,谈论天,那确实是段很快乐的日子。他很爱他的工作,但是他从来不让别人触碰他卖的鸟,以至于他的生意一直不是很好,甚至所有人都说他是小心眼,说他不好来往。他很固执,从来不听我的意见。但是,他的为人,真的很正直,他的生活,也还算平静。
“只是后来,你是知道,那场火灾。当时我不在那里,我平时总爱出去下棋,其实就是去找他,我平时很爱去那里,当然很多人也劝我别和他来往,但是,我没有听。那场火灾,夺走了他唯一的依靠,我没有告诉你,那间鸟店是他唯一的财产,他的家也在那里。但是,火灾之后,我很长时间没有见他了,直到火灾一年后,当菜市场开始营业的时候,有人发现他每天就在菜市场的那个老观景塔上面生活,有时候会下来寻找剩饭。人么都说他已经不会说话了,哑巴了,而且,他似乎再也不认识我了,大家都排挤他,嘲笑他,我天天给他带去食物,当然是瞒着你母亲,但当我离开,他才会吃,我真的觉得,他很可怜,大家不应该那么做……”说完,平时十分坚强的父亲竟然眼圈湿润了,可以看得出,他和李老头,哦不,他和老李的交情很深。
后来的几天,几乎每天上午我都要被机器的声音吵醒,小街巷第一次如此的喧闹,五天后,我已经在窗台上无法看到任何一根路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狼藉的洞,瞬间就打破了这里的平静,这里的安详。那些我最喜欢的路灯,再也没有了,可能,还剩下一根。
我下了楼,果然发现了那根早已孤零零的路灯,而老李,仍然靠着那路灯坐着,只是,他变得更加憔悴,旁边有空碗,看来父亲给他送过饭了,而且也能看出来老李虽然精神有些不对,但还是很重视我父亲的。他的生命仿佛在一点点在流失,但是那眼神依然如故。周围早已没有了围观的人群和骂人的城管,老李仿佛也已经融入了这路灯,只是,这种固执的缘由,我不明白。
第六天的傍晚,我在看书又被吵到。我下了楼,想看看那根最后的路灯是什么命运。当我再一次到了那里,发现父亲也在,父亲在劝着老李,劝他离开,同样有很多围观的人群和城管,他们的脸上同样泛滥着笑容。可是老李用他一贯的眼神看着父亲,只是那眼神里,没有了愤怒,而是单纯的茫然,无论父亲说什么,都无动于衷。父亲只好站起来,摇摇头。
“那我们也没有办法了。”那前几天还温和的队长早已面目狰狞,“不管他了,我们明天就把这该死的路灯拆了!妈的,真是为了个老鬼浪费不少时间。”说完便扬长而去。围观的人也是一哄而散,唯独留下老李和父亲,我猜想他们的心情不会不一样。
“保重,李叔。”父亲说完,转身离去,我能感觉他的伤心,“走吧孩子,回家吧,我不怕你妈会责备我些什么,我这么做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了解,爸。”我看着他,“但我想再待会。”
“好吧,早点回家。”
父亲走了以后,我再一次看了看老李,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没有勇气和他说话,因为我怕他那眼神,很有分量的眼神,只是现在,他的眼神里,那种愤怒再也没有了,只留下了怅然迷茫和悲伤绝望。
我端详着这根路灯,不明白老李的目的,真的是疯了吗?明天,这路灯就必死无疑了,那时候老李又会是什么样子?我突然发现这根路灯的旁边就是那原来的花鸟市场,我好像确实见到过父亲在一个老头的店里下棋,只是印象很淡。我也突然想起,父亲说过的那个老李待过的观景塔,于是好奇心在驱使我上去看看。
我爬上那观景塔,看了看菜市场的全貌,又被勾起了童年的回忆,但这样想是有些残忍。我转身,看见下面街巷上一人独坐的老李,心里说不出的同样的怅然,甚至觉得和他一样的孤独,在这个社会里,早没有什么世外桃源了,人心都是一样的,同情心早已被快节奏的社会所抹杀,你无法遏制人们渴望接触外界的心,所以,我们这个小街巷,安详只是个假象,我们其实和外面的人没有任何区别,又的只是环境不同罢了,但是安定的环境却无法换来安定的心,换来同情的心,而同样是世俗的人性。
环境是不会改变人的,改变人的,是人对待环境的态度。
在我的思绪中,阳光也即将落下最后一抹光芒,突然,在那最后一丝阳光中,我看到了那路灯最高处反光板上的秘密:一个完整的鸟巢,甚至还有雏鸟的生命踪迹!
尽管鸟巢上的最后一丝阳光也消失了。
那一刻,我真的被震撼了,真的。
那个鸟巢就在塔顶的旁边,我明白那窝鸟为什么能在没有父母的情况下存活至今,这生命的延续,都是因为,那为了他们守在这灯下面的老人,只是他受过的创伤已经无法让他明白,把鸟巢换个地方就能解决问题。老李在这里拿我父亲饭菜养着这些鸟,他最爱的鸟,确切地说,是相依为命。火灾之后,老李的唯一依靠,那些鸟,也都不在了,是孤独击垮了他,可能正是那巢鸟,拯救了崩溃的他,拯救了可能随时自行离开世界的他。可能当他见到这些鸟的那一刻,他便把世界都倾注在了这里。这鸟,是他的唯一,如果明天这路灯被拆,那么离开世界的,将不只这一巢鸟的生命。
老李选择用沉默对待世界,是因为他早已看不到希望。
我的眼睛确实湿润了,尽管我平时很坚强。这时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趴在观景塔边缘,把手伸向那路灯的顶端。
我要把刚刚消失的那一丝阳光,重新找回来。
当我捧着那鸟巢站在老李的面前时,我能感觉到他的眼神全都变为了惊讶,我们就那么对视着,无声地用眼神交流。
“这巢鸟,我帮您养着,这路灯,就让它去吧,李大爷。”我看着他深邃的眼睛,对他说。
老李泪流满面,我第一次看见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激动和慈祥,这才是一个老人该有的面容。
“谢谢你,孩子。”他安详地望着我,嘴角露出了微笑。
(完)
这是一条让人置身其中会有些怀旧情绪的小街巷,有种旧上海小弄堂的味道。旧沥青的路面很窄,因为是单行线,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它连一辆东风大卡车也无法包容。很少有车经过这里,有的只是取近道的车,一晃而过,偶尔打破这里的慵懒之意。这里像是一处被外界发展的快节奏所遗忘的角落,很少有穿着西服打着领带的政府部门人员过问这里的市容建设,所以显得有些破败,有些落魄。
街巷不长,建筑物也主要是以住宅为主。老砖墙,雕花窗,以及随处可见的早已模糊不清的褪色的对联和空气中混杂着各种蔬菜鱼肉,旧榉木地板的陈旧气味,都在表明着这条小街巷的丰富的历史时代背景。总之,这里有些凌乱,有些破败,但是这里的居民却很安逸,尽管会给来过这里的外人意淫生活的印象。
但是这里的居民的确生活得很舒适,很可能是因为那种乐观的心态,也可能是这里有些与世隔绝的安定,尽管破旧但是很安全,就像在那桃花源的感觉一样。虽然环境不佳,但是却什么都不缺,街道的两旁的老店铺有很多。多半的店铺老板都是每天叼着烟袋的老汉,抑或是织着毛衣的大娘大妈,而且这里不仅是居民们添置生活品的地方,更是傍晚乘凉时,下棋打麻将的地方,真的会给人带来一种温馨的感觉。小街巷里甚至还有一个网吧,据说是后来才搬进来的,原来那里是一个卖粮食的库房,这里是街巷里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也是家长们找不到孩子时必来的地方之一。还有,街巷的中间路边原来有一个花鸟市场,市场外还有一个三楼多高的早已荒废了的质量都可能存在问题的观景塔。听大人们说原来花鸟市场那里是很热闹的,去那里的人很多,后来几年前发生了火灾,就再也没有缓过来,从此对外关闭了,现在那里变成了一个蔬菜瓜果市场,到是也非常火红和热闹,只是那动听的鸟鸣变成了吵闹的杀价声。
我的家就住在这破败但又安详的小街巷里,处在五楼的房间里也是那种小街巷特有的味道,那红木地板从小就被我踏破过不少,就连那墙缝里也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我喜欢坐在窗户前呼吸那种被外人称为腐败的气味,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已经是大学生的我,都喜欢这么做,因为那会让人十分的安静。坐在窗前,闻着那生活的气息,听着楼下店铺里老唱机里声音早已不稳定的邓丽君的歌声,非常有慵懒的感觉,甚至可以把手搭在窗台上坐一个下午,尽管偶尔会因为刷过街道的车辆皱皱眉头,但一个星期里估计也只有不到一次皱眉的时候。花鸟市场发生火灾时,我在窗台上也见到了,几乎是什么东西都被烧没了,确实有些可惜,那不仅是我在窗台享受生活时喜欢听的鸟鸣的来源,还是我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虽然我已长大,但不免也有些悲伤的感觉,感觉像是被人夺走了童年美好的回忆。
其实我们的街巷里最特别的,也是我最喜欢的,是那沿街而设的两排老式路灯,这些路灯都非常奇特,不仅是因为它们古老的缘故,更是因为它们的设立的年代,据说是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加入了城市新电网后居然也可以正常使用,而且它们也是这街巷在夜晚时主要的照明工具,尽管是在深夜,它们也会彻夜长明,但是丝毫不会有打扰人们休息的副作用,因为它们反而给这夜晚的街巷带来了一丝幽静和夜晚的淳朴。不过,这些路灯的造型确实有些与众不同,听说还是一个著名艺术家设计的。这些灯的高度竟然有将近四层楼那么高,而且在灯柱的顶端和中部分别有两盏不是很亮也不是很暗的灯,灯柱的顶端还有一个相当大的圆形平台,估计是反光板的作用吧。我家的窗台下就又一盏,所以我很着迷它的造型。总之,在这里住着,我也有种温馨幸福的安逸感,但是我并非在意淫生活。
这里便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现在大学放假了,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阔别一个学期的自己的家,那种温馨感顿时又油然而生,只是,当我提着行李回味着童年时,我在街巷里似乎看到了几个新面孔:一辆吉普车旁边,三个身穿蓝色工作服装的貌似是工人的家伙在街巷上不知道研究着什么,似乎是在研究这里的那些奇特的路灯,时不时敲一敲,量一量,摸一摸,还在嘀咕着什么,让人摸不着头脑。此时正是中午,太阳光很是强烈,但周围的居民也和我一样,莫名其妙地注视着这些人。我走近了,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这里好像很偏僻嘛,你们没有感觉这里和外面有点格格不入嘛?”一个矮个子的工人说道,表情让人觉得他很懦弱。
“妈的,难道他们不知道叫市容建设?”一个很魁梧的高个子秃头大汉说,嘴里还叼着烟,“可能不怪他们,哈哈,政府能有谁知道这个破地方?”他的口气让我很有想揍他的想法。
这时第三个人发话了,他个子一般,戴着眼镜,拿着一个本,看样子像个管事的:“你们两个别说那么多没用的,总之这里的情况不怎么好,这些路灯瓦数明显不够,虽然能亮,但是亮度十分有限,晚上是极有可能发生车祸的”他说完顿了一下,在本子上记了些什么,接着说,“我们回去要跟上面汇报一下,这些路灯年代久了,肯定得拆!而且还得换新的!”
什么,这些路灯得换?我突然已经想象出来了夜晚的这里灯火耀眼通明,光芒驱赶了所有夜晚韵味的情景。不过如果是政府的决定,我们又能怎么样呢?可能这里真的是桃花源的命吧,迟早会被发现的,也迟早会被外界同化的,纵然我们如何保护它,结果都会一样,也许这就是现代社会下某些人的无奈吧。
“哈哈,拆了好!省得老子看着麻烦”那个叼烟大汉打断了我的思绪,“上次开车抄近到才发现这么个鬼地方,奶奶的,害得老子险些撞了!路灯修他妈那么高!”说完,他使劲往一根路灯上猛踹了一脚,周围的居民似乎是不敢招惹他,或者说我们生来就不爱惹是生非,都只是无奈地看着他胡来。而且,没有人敢走近了围观他们三个,只有我在三米远的地方同样无奈地站着看他们亵渎我的家园。
事情来得很突然,那叼烟大汉刚发泄了第二脚,街边就突然飞出一根扫帚,狠狠地砸了那大汉的秃头一下,哦不对,不是飞出来,只是太快了,一个衣衫褴褛,混身装束和叫花子一样的老头拿着扫帚站在那个还没缓过来的大汉面前,怒视着他,那眼神很是可怕。显然,那一扫帚是那个老头打的,而他还很勇敢地站在那里,尽管周围的人都预见到将会发生什么,但他还是站在那里,瞪大了眼睛,用那愤怒的眼神瞄准着那个大汉。
突然,那个大汉站直了身子,同样怒视着打他的老头,脸上的愤怒似乎是在酝酿,因为他的脸正在一点一点变得狰狞,我仿佛都可以听见他捏紧拳头的咔咔声。
“啪”地一声,一个巴掌清脆地响在拿扫帚老头的脸上,他倒着飞了出去。“你个老不死的东西!竟然敢打我?”被打的大汉已经愤怒,说完又要去打,却被他的两个同伴拉住了。
“……别打人!咱们不应该这样……”
“……放开我!你这畜生!老子打的就是你……”
“……你冷静一下,冷静一下……”
“……你如果再打!我就开除你!”似乎那个戴眼镜的说的话起了作用,大汉停手了,但表情依然很可怕。“呸!”他嚷道,“我明白,你他妈是不让我们拆这灯是吧?老子偏拆!告诉你,老不死的!惹急了我,把你家也一块拆了!走!”说完他们上了车,那大汉是司机,似乎是故意在赌气,把油门开到最大,狂奔而去。
这时,大家都回过神来搀扶起那个老头。老头在深深地咳嗽,显然那大汉的一巴掌不轻,更何况是个老人。“太不像话了!”一个大妈在骂,还戴着围裙,拿着炒勺,显然是出来看热闹的,“在我们的地方撒野,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嘛?”“……就是……就是……”这时街巷上开始热闹起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咒骂着那三个人,很刚才的无奈很沉默判若两人,呵,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吧。
“老大爷,你没事吧?”一个中学生问那个被打的老头,那老头周围已经围满了人,甚至周围各家各户的窗户都有头探出来。只见那老头慢慢坐起来,眼神里还是充斥着刚才的那种愤怒,但是在我看来,那愤怒里更多地流露出一丝茫然。老头并没有回答中学生的话,目光很呆滞,可能是受的打击不小。他慢慢抬起头,看看周围的人,眼神缓和了不少,但是仍然透露着茫然。他的动作很迟缓,跟刚才的攻击行为完全不是一回事,说实在,我虽然不认识他,但我对他莫名的产生了一种同情。
突然,人群里有人喊:“哎,这不是李老头吗?”估计是大家看清了老头的脸,“就是那个疯子嘛,我说怎么有老人家打人呢?”人群里这时也开始议论纷纷,那些搀扶李老头的手都放开了,让老人家又摔在了地上。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李老头,那这一切就正常了。”
“就是,人家政府要拆,那拆就行了,干嘛惹这种事情。”
“哎,疯子啊,没有办法的,何况还是个哑巴。”
……
人们又开始七嘴八舌地地喧哗起来,只是语气由愤慨变成了嘲讽。
人群散了,好像一切又恢复了平时的样子,李老头一个人慢慢站起来,颤抖又缓慢地挪到那个曾让他大打出手的路灯旁,靠着灯柱,坐在那里,那把扫帚还掉在旁边。我还是远远地看着他,看着他的眼睛,却怎么都解读不了他眼睛里那种既愤怒,倔强,又黯然,茫然的复杂眼神。
李老头就那么一直坐着,固执地守着那路灯和他那难以捉摸的眼神,像一尊雕像,静静地坐着,恐怕只有在冬天,我才能通过他嘴里冒出的气雾看出他的生命还在继续。我转过身,向家走去,我心情很复杂,很纠结,也很失望,为了那即将被拆的我最喜欢的路灯,为了那个被人关心又冷落的老头,他究竟怎么了?同样,也为了这些我眼中本来淳朴的居民,而失望。
当我推开家里那扇老厚木门,母亲和父亲正在沙发上打发下午时光,他们看到我的眼睛里充满了喜悦。
“你回来了?呵,可想死我了。”母亲赶忙放下正在看的张恨水的《金粉世家》,起身过来迎接我,“呵呵,孩子,你变瘦了。”
父亲掐灭了刚点着的烟,过来要帮我拿行李。“爸,不用了,我自己来吧。”我向他们微微一笑,“我也想你们啊。”当我把行李拿进房间时,我能听见父母小声地交流:“这孩子长大了。”当然,放完行李,不免会来个彻夜长谈。
第二天中午,我被楼下的吵闹声惊醒了。我来到从小经常待的窗台往下看,发现了噪声的来源:果然还是李老头,只是在我家窗台这个角度,看不到发生了什么,只看见几辆车停在那里。当我穿好衣物下楼到了昨天那个路灯处,就发现周围已经围满了人。我拨开人群进去,一眼睛就认出昨天那三个城管的工作人员,那个大汉虽然没有叼烟,但脸三比以前更得意。李老头死死抱着那根路灯,眼神里的愤怒又如昨天般重新亮起,一个衣冠整洁,看起来像领导的人在那里好像是开导着李老头:“……没办法啊,你想,你就算这样也没有用的,就算你喜欢这路灯,可是不能妨碍我们工作啊,您说对吗,大爷?”看样子他还很礼貌,但是他好像没把李老头当成哑巴,而你看李老头怎么回应呢?他依然是紧紧抱着路灯,看来态度很坚决,至少他的眼神可以证明。
“队长,您甭和他叫唤,他不仅是个哑巴,还他妈是个神经病,不是因为喜欢不让拆,就是因为神经。”那个昨天的大汉又按捺不住了。看得出来,那个队长的表情也很无奈,好像也到了忍耐的极限了,摔出一句:“疯子。”
当我环顾四周发现围观的人都是一副看热闹的笑脸,我无法忍受了,又再一次看了看李老头的眼神,他的扫帚已经被城管队的“没收”了,可他还是很坚定。我突然觉得看不下去了,所以,我离开了人群,回到了家。
母亲问我外面在什么,我就讲给她听了。
“哦,那很正常,呵呵,那个李老头就是疯疯癫癫的,以前还在菜市场闹过,说不让人家卖菜了呢!”母亲很轻松也很诙谐地说,“他呀,人很不怎么样的,以前做买卖的时候就是很小心眼的一个人,碰碰他的商品他就能因为这个烦你一整天,现在疯了,就更不怎么样了……”
“你胡说!”父亲突然从里屋子出来,“老李不是那样的人,大家都在误解他!”
“什么呀,你只是因为和经常去他那里下棋,你才会说他的好,你碰他的东西不也被骂过吗?”
父亲没有回答,他脸色突然复杂起来,变得很凝重,又很失望。
“孩子,你来一下。”父亲对我很严肃的说。
在我最喜欢的窗台前,我们父子俩插了门坐在一起看着窗外。
“告诉我,爸,李老头到底是什么人?”
父亲点了一支烟,眼神依然很难过:“老李是我在花鸟市场认识的一个朋友,虽然他比我年长快20岁,但我们却很谈的来,我们一起下棋,一起聊天。
“他原来在花鸟市场卖鸟,你没有见过他是因为他以前几乎从来没有外出过。他老婆死得早,而且不能生育,所以他老婆死后就无依无靠了,只能靠自己的鸟店维持生计。他很内向,所以几乎没有一个朋友,但他却喜欢和我一起聊天,一起下棋,一起谈论鸟,谈论天,那确实是段很快乐的日子。他很爱他的工作,但是他从来不让别人触碰他卖的鸟,以至于他的生意一直不是很好,甚至所有人都说他是小心眼,说他不好来往。他很固执,从来不听我的意见。但是,他的为人,真的很正直,他的生活,也还算平静。
“只是后来,你是知道,那场火灾。当时我不在那里,我平时总爱出去下棋,其实就是去找他,我平时很爱去那里,当然很多人也劝我别和他来往,但是,我没有听。那场火灾,夺走了他唯一的依靠,我没有告诉你,那间鸟店是他唯一的财产,他的家也在那里。但是,火灾之后,我很长时间没有见他了,直到火灾一年后,当菜市场开始营业的时候,有人发现他每天就在菜市场的那个老观景塔上面生活,有时候会下来寻找剩饭。人么都说他已经不会说话了,哑巴了,而且,他似乎再也不认识我了,大家都排挤他,嘲笑他,我天天给他带去食物,当然是瞒着你母亲,但当我离开,他才会吃,我真的觉得,他很可怜,大家不应该那么做……”说完,平时十分坚强的父亲竟然眼圈湿润了,可以看得出,他和李老头,哦不,他和老李的交情很深。
后来的几天,几乎每天上午我都要被机器的声音吵醒,小街巷第一次如此的喧闹,五天后,我已经在窗台上无法看到任何一根路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狼藉的洞,瞬间就打破了这里的平静,这里的安详。那些我最喜欢的路灯,再也没有了,可能,还剩下一根。
我下了楼,果然发现了那根早已孤零零的路灯,而老李,仍然靠着那路灯坐着,只是,他变得更加憔悴,旁边有空碗,看来父亲给他送过饭了,而且也能看出来老李虽然精神有些不对,但还是很重视我父亲的。他的生命仿佛在一点点在流失,但是那眼神依然如故。周围早已没有了围观的人群和骂人的城管,老李仿佛也已经融入了这路灯,只是,这种固执的缘由,我不明白。
第六天的傍晚,我在看书又被吵到。我下了楼,想看看那根最后的路灯是什么命运。当我再一次到了那里,发现父亲也在,父亲在劝着老李,劝他离开,同样有很多围观的人群和城管,他们的脸上同样泛滥着笑容。可是老李用他一贯的眼神看着父亲,只是那眼神里,没有了愤怒,而是单纯的茫然,无论父亲说什么,都无动于衷。父亲只好站起来,摇摇头。
“那我们也没有办法了。”那前几天还温和的队长早已面目狰狞,“不管他了,我们明天就把这该死的路灯拆了!妈的,真是为了个老鬼浪费不少时间。”说完便扬长而去。围观的人也是一哄而散,唯独留下老李和父亲,我猜想他们的心情不会不一样。
“保重,李叔。”父亲说完,转身离去,我能感觉他的伤心,“走吧孩子,回家吧,我不怕你妈会责备我些什么,我这么做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了解,爸。”我看着他,“但我想再待会。”
“好吧,早点回家。”
父亲走了以后,我再一次看了看老李,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没有勇气和他说话,因为我怕他那眼神,很有分量的眼神,只是现在,他的眼神里,那种愤怒再也没有了,只留下了怅然迷茫和悲伤绝望。
我端详着这根路灯,不明白老李的目的,真的是疯了吗?明天,这路灯就必死无疑了,那时候老李又会是什么样子?我突然发现这根路灯的旁边就是那原来的花鸟市场,我好像确实见到过父亲在一个老头的店里下棋,只是印象很淡。我也突然想起,父亲说过的那个老李待过的观景塔,于是好奇心在驱使我上去看看。
我爬上那观景塔,看了看菜市场的全貌,又被勾起了童年的回忆,但这样想是有些残忍。我转身,看见下面街巷上一人独坐的老李,心里说不出的同样的怅然,甚至觉得和他一样的孤独,在这个社会里,早没有什么世外桃源了,人心都是一样的,同情心早已被快节奏的社会所抹杀,你无法遏制人们渴望接触外界的心,所以,我们这个小街巷,安详只是个假象,我们其实和外面的人没有任何区别,又的只是环境不同罢了,但是安定的环境却无法换来安定的心,换来同情的心,而同样是世俗的人性。
环境是不会改变人的,改变人的,是人对待环境的态度。
在我的思绪中,阳光也即将落下最后一抹光芒,突然,在那最后一丝阳光中,我看到了那路灯最高处反光板上的秘密:一个完整的鸟巢,甚至还有雏鸟的生命踪迹!
尽管鸟巢上的最后一丝阳光也消失了。
那一刻,我真的被震撼了,真的。
那个鸟巢就在塔顶的旁边,我明白那窝鸟为什么能在没有父母的情况下存活至今,这生命的延续,都是因为,那为了他们守在这灯下面的老人,只是他受过的创伤已经无法让他明白,把鸟巢换个地方就能解决问题。老李在这里拿我父亲饭菜养着这些鸟,他最爱的鸟,确切地说,是相依为命。火灾之后,老李的唯一依靠,那些鸟,也都不在了,是孤独击垮了他,可能正是那巢鸟,拯救了崩溃的他,拯救了可能随时自行离开世界的他。可能当他见到这些鸟的那一刻,他便把世界都倾注在了这里。这鸟,是他的唯一,如果明天这路灯被拆,那么离开世界的,将不只这一巢鸟的生命。
老李选择用沉默对待世界,是因为他早已看不到希望。
我的眼睛确实湿润了,尽管我平时很坚强。这时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趴在观景塔边缘,把手伸向那路灯的顶端。
我要把刚刚消失的那一丝阳光,重新找回来。
当我捧着那鸟巢站在老李的面前时,我能感觉到他的眼神全都变为了惊讶,我们就那么对视着,无声地用眼神交流。
“这巢鸟,我帮您养着,这路灯,就让它去吧,李大爷。”我看着他深邃的眼睛,对他说。
老李泪流满面,我第一次看见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激动和慈祥,这才是一个老人该有的面容。
“谢谢你,孩子。”他安详地望着我,嘴角露出了微笑。
(完)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