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月饼
我喜欢食月饼,其实每年未到中秋,我就已经开始期待;
印象中最好味的月饼,是儿时尝到的那种豆沙月,那时候物资没有现在丰富,犹记得一只月饼往往很多人分享,月饼是切得很薄很多块,广东话甚至不用“块”形容,都读“kai”(念第三声,这个字实在不会写),一kai月饼,一支牙签笃起,足以使我珍而重之地品尝;大家都开开心心地食着月饼,月饼的意义其实是分享。以往的月饼,多为豆沙月或莲蓉月,通常都只有一个蛋黄,所以很考验切月饼的技巧,不过即使手上的那片月饼没有蛋黄,也无碍我对它的喜爱。豆沙月有一种朴实的味道,与月饼皮酥油的香气很相衬,甘香的蛋黄焕发月饼更深得层次。莲香楼的通红月饼盒非常经典,另外广州酒家月饼盒上写着“香远益清”“饮和食德”一直沿用到现在,同样别具玩味。
后来,香港荣华的双黄白莲蓉使“白莲蓉”和“双黄”逐渐普及,至今仍是岭南月饼的主流;红莲蓉月渐渐减产,豆沙月更是难觅。蛋黄越放越多,“四黄”甚至更多蛋黄的月饼一度流行。我个人反而觉得白莲蓉的味道比较单薄,莲蓉的质感不如红莲蓉深刻,所以我感到白莲蓉反而更加甜腻。而且与蛋黄的配搭上,我仍然是比较支持豆沙或莲蓉与蛋黄的配搭由于白莲蓉,脑海中关于月饼的画面,还是深色馅料的月饼比较深入民心。
然后,大班冰皮月饼的风行预示着月饼西化的革命已经到来,冰皮月饼改善了传统月饼的质感,馅料更加幼滑,冰凉的温度更是带来新鲜感,为年轻人的最爱。反而我对冰皮的兴趣不算太大,而且不同牌子的质素参差,好味的冰皮不常遇见。
冰皮月饼带动下,衍生出一系列水果馅料的月饼,这种颜色各异略带透明的月饼是否好味就见仁见智,倒是这种馅料令我想起以前的水果软糖。记忆中这类月饼通常在家都是最难消化的。
近年美资咖啡店和雪糕店遍地开花,入乡随族地推出了咖啡/雪糕月饼(同时入乡随族地推出雪糕棕同雪糕边炉,与本文无关 不作表述)。这类月饼通常都是朱古力硬饼皮,咖啡或其他口味的雪糕作馅;其实感觉,就同食一条梦龙和魔爵差不多,当然用料更加好。如今月饼的款式越来五花白门,什么燕窝月、鲍鱼海味月(最近风头火势应该大为减产,好事)各种各样,回想曾经的四黄、六黄月饼那种单纯的以量取胜,现代人的思维已经改变了很多,猫山王榴莲都可以做月饼,又有什么未曾想到的呢?
至于五仁月饼,本人至今仍属于理解较为浅薄的领域,未曾认真品尝过,只知道金九月饼的份量令人过目难忘。另外曾在上海试过苏式鲜肉月饼,也一种比较特别的体验。
时至今日,食月饼,已不再需要一只分很多kai了,一分为四的月饼用牙签有时也难以承托。身边的人考虑到健康、体型或个人口味的原因,对月饼都只是象征式地浅尝。如今我成了家,太太对于月饼更是抗拒,我独自一人食月饼,甚至没有切开几份的需要,缺少了分享的乐趣,兴致或多或少都有点受到影响。然而扫兴是一回事,有得食又是另一回事,安心地食月饼,其实都是一种福气。唔食唔知身体好,前提当然不要过量,顺便祝各位朋友中秋节快乐!
印象中最好味的月饼,是儿时尝到的那种豆沙月,那时候物资没有现在丰富,犹记得一只月饼往往很多人分享,月饼是切得很薄很多块,广东话甚至不用“块”形容,都读“kai”(念第三声,这个字实在不会写),一kai月饼,一支牙签笃起,足以使我珍而重之地品尝;大家都开开心心地食着月饼,月饼的意义其实是分享。以往的月饼,多为豆沙月或莲蓉月,通常都只有一个蛋黄,所以很考验切月饼的技巧,不过即使手上的那片月饼没有蛋黄,也无碍我对它的喜爱。豆沙月有一种朴实的味道,与月饼皮酥油的香气很相衬,甘香的蛋黄焕发月饼更深得层次。莲香楼的通红月饼盒非常经典,另外广州酒家月饼盒上写着“香远益清”“饮和食德”一直沿用到现在,同样别具玩味。
后来,香港荣华的双黄白莲蓉使“白莲蓉”和“双黄”逐渐普及,至今仍是岭南月饼的主流;红莲蓉月渐渐减产,豆沙月更是难觅。蛋黄越放越多,“四黄”甚至更多蛋黄的月饼一度流行。我个人反而觉得白莲蓉的味道比较单薄,莲蓉的质感不如红莲蓉深刻,所以我感到白莲蓉反而更加甜腻。而且与蛋黄的配搭上,我仍然是比较支持豆沙或莲蓉与蛋黄的配搭由于白莲蓉,脑海中关于月饼的画面,还是深色馅料的月饼比较深入民心。
然后,大班冰皮月饼的风行预示着月饼西化的革命已经到来,冰皮月饼改善了传统月饼的质感,馅料更加幼滑,冰凉的温度更是带来新鲜感,为年轻人的最爱。反而我对冰皮的兴趣不算太大,而且不同牌子的质素参差,好味的冰皮不常遇见。
冰皮月饼带动下,衍生出一系列水果馅料的月饼,这种颜色各异略带透明的月饼是否好味就见仁见智,倒是这种馅料令我想起以前的水果软糖。记忆中这类月饼通常在家都是最难消化的。
近年美资咖啡店和雪糕店遍地开花,入乡随族地推出了咖啡/雪糕月饼(同时入乡随族地推出雪糕棕同雪糕边炉,与本文无关 不作表述)。这类月饼通常都是朱古力硬饼皮,咖啡或其他口味的雪糕作馅;其实感觉,就同食一条梦龙和魔爵差不多,当然用料更加好。如今月饼的款式越来五花白门,什么燕窝月、鲍鱼海味月(最近风头火势应该大为减产,好事)各种各样,回想曾经的四黄、六黄月饼那种单纯的以量取胜,现代人的思维已经改变了很多,猫山王榴莲都可以做月饼,又有什么未曾想到的呢?
至于五仁月饼,本人至今仍属于理解较为浅薄的领域,未曾认真品尝过,只知道金九月饼的份量令人过目难忘。另外曾在上海试过苏式鲜肉月饼,也一种比较特别的体验。
时至今日,食月饼,已不再需要一只分很多kai了,一分为四的月饼用牙签有时也难以承托。身边的人考虑到健康、体型或个人口味的原因,对月饼都只是象征式地浅尝。如今我成了家,太太对于月饼更是抗拒,我独自一人食月饼,甚至没有切开几份的需要,缺少了分享的乐趣,兴致或多或少都有点受到影响。然而扫兴是一回事,有得食又是另一回事,安心地食月饼,其实都是一种福气。唔食唔知身体好,前提当然不要过量,顺便祝各位朋友中秋节快乐!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