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叶
地里的红薯还在长个儿,地面的叶子翠绿绿。有一天,我们兴致盎然提着篮子摘起了地瓜叶。就像采摘做绿茶最顶级的原料一样,我只采摘地瓜藤上那嫩嫩黄绿色的芽叶。
或许,在有的人眼里,即使再鲜嫩,地瓜叶也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地瓜叶罢了,就好像当我拎着小篮子在村里的小道走过,老人家们那一双双诧异的眼神一样,在我身后留下一两句嘀咕“……番薯叶啊”。我猜他们觉得我好可怜啊,怎么吃着这种东西——地瓜叶在农村是拿来喂猪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我有多开心,就在阳光下,在风里,脚踩在泥土上手指掐断一根根嫩芽叶,那一刻,心理充满感恩,我并非基督徒,可那一刻心里却默念道“感谢主”,情感里只有纯粹的真挚。
我提着一篮子的地瓜嫩叶,稍微冲洗一下就可以炒了,起锅时,我拿起那瓶蚝油,拍入"美滋滋"的蚝油,它会令地瓜叶变得很香的,它会令地瓜叶如同空心菜一般扫盘而光。我对这瓶蚝油充满信赖,甚至有某种崇拜心理的原图,它犹如炒菜的万能药,它曾令空心菜被一扫而光,它曾令大棚里的空心菜与自然长成的一样的有滋味,而这次,它又会令地瓜叶成空心菜一样美味,至少极为相似。
原来,我对待地瓜叶的心,只是想用它来替代空心菜,想着地瓜叶最好能做出空心菜差不多的滋味和口感,也许严格点我该说是为了让蚝油有一些纤维物可以附着。果然“蚝油地瓜叶”炒出来的味道和“蚝油空心菜”滋味口感上很相似,无怪乎纯天然空心菜和大棚空心菜吃不出多大差别,因为到底我吃的只是蚝油。
在这道蚝油地瓜叶面前,我的心的经历正如日本动漫《海贼王》里那一句台词:“上帝创造了食物,魔鬼研制调味品”。在摘下地瓜叶时,在我内心不由自主发出“感谢主”时,我已然感受到上帝创造地瓜叶的奇迹,而我这个非基督徒的感恩则在心理创造了上帝;当我狠下蚝油时,当我的身体欢悦地吃着这道“蚝油‘纤维物’”时,不可错怪的是研制了调味品的魔鬼,因为在上帝的地瓜叶面前,我即是魔鬼。
后来,蚝油用完了,我们没有及时去下面村里的超市补货。于是我便有了一次清炒地瓜叶,在这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把鲜嫩的地瓜叶丢进锅里,没有了蚝油,我心理嘀咕:这样地瓜叶会好吃吗?当地瓜叶放在桌上,我夹起一根放入嘴里,一股清新的香气马上令我心安,地瓜叶的香更纯粹而饱满,原来之前被蚝油覆盖太多的东西而我不知道,它们像掀开一层厚重的帆布都出来透气了,就在嘴巴里显得灵动。尤其那种甘香,微微的苦在上颚喉咙间回甘,生气盎然。我爱上了这种更简单却是饱满的“丰富”,它与蚝油混杂着蔬菜滋味的多层次丰富不同,没有蚝油的地瓜叶的“丰富”是浑圆一体的,而蚝油地瓜叶则是双方的互相牵制的分离性质造成的多层次的丰富假象。比起清炒地瓜叶,蚝油的香是僵硬的,干瘪的,它的甜和鲜是隔离的;而没有了蚝油的地瓜叶,它的香是饱足而流窜的,它的鲜同时是甜,它的苦是它的甘,它们是一而三、三而一的整体。
原来,我之前用蚝油是因为我身上带着太多大棚菜的积习,城市里充斥太多大棚菜,大棚菜本身的气与味微弱,调味品是为了给它增添各种滋味;而在纯天然的蔬菜面前,调味品则在扼杀它们的滋味。一瓶瓶调味品不只是蒙住我的味蕾而且涂满我的心,以致我虽然意识到食物原味心里仍然无法跟食物达成信任。当我感受到清炒地瓜叶的滋味香气的纯粹饱满后,我的身体觉悟了,我开始信任上帝的食物了。在最自然的创造物面前,本就不需要那些调味品,调味品只是魔鬼为了模拟出上帝之物而创造出来的东西,但它们离上帝之物看似咫尺却远千里。
当我挎着篮子,俯身采摘地瓜叶时,有泥土,有风,有阳光。我更应该做的是,怎样把这份气息留在盘子里?
或许,在有的人眼里,即使再鲜嫩,地瓜叶也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地瓜叶罢了,就好像当我拎着小篮子在村里的小道走过,老人家们那一双双诧异的眼神一样,在我身后留下一两句嘀咕“……番薯叶啊”。我猜他们觉得我好可怜啊,怎么吃着这种东西——地瓜叶在农村是拿来喂猪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我有多开心,就在阳光下,在风里,脚踩在泥土上手指掐断一根根嫩芽叶,那一刻,心理充满感恩,我并非基督徒,可那一刻心里却默念道“感谢主”,情感里只有纯粹的真挚。
我提着一篮子的地瓜嫩叶,稍微冲洗一下就可以炒了,起锅时,我拿起那瓶蚝油,拍入"美滋滋"的蚝油,它会令地瓜叶变得很香的,它会令地瓜叶如同空心菜一般扫盘而光。我对这瓶蚝油充满信赖,甚至有某种崇拜心理的原图,它犹如炒菜的万能药,它曾令空心菜被一扫而光,它曾令大棚里的空心菜与自然长成的一样的有滋味,而这次,它又会令地瓜叶成空心菜一样美味,至少极为相似。
原来,我对待地瓜叶的心,只是想用它来替代空心菜,想着地瓜叶最好能做出空心菜差不多的滋味和口感,也许严格点我该说是为了让蚝油有一些纤维物可以附着。果然“蚝油地瓜叶”炒出来的味道和“蚝油空心菜”滋味口感上很相似,无怪乎纯天然空心菜和大棚空心菜吃不出多大差别,因为到底我吃的只是蚝油。
在这道蚝油地瓜叶面前,我的心的经历正如日本动漫《海贼王》里那一句台词:“上帝创造了食物,魔鬼研制调味品”。在摘下地瓜叶时,在我内心不由自主发出“感谢主”时,我已然感受到上帝创造地瓜叶的奇迹,而我这个非基督徒的感恩则在心理创造了上帝;当我狠下蚝油时,当我的身体欢悦地吃着这道“蚝油‘纤维物’”时,不可错怪的是研制了调味品的魔鬼,因为在上帝的地瓜叶面前,我即是魔鬼。
后来,蚝油用完了,我们没有及时去下面村里的超市补货。于是我便有了一次清炒地瓜叶,在这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把鲜嫩的地瓜叶丢进锅里,没有了蚝油,我心理嘀咕:这样地瓜叶会好吃吗?当地瓜叶放在桌上,我夹起一根放入嘴里,一股清新的香气马上令我心安,地瓜叶的香更纯粹而饱满,原来之前被蚝油覆盖太多的东西而我不知道,它们像掀开一层厚重的帆布都出来透气了,就在嘴巴里显得灵动。尤其那种甘香,微微的苦在上颚喉咙间回甘,生气盎然。我爱上了这种更简单却是饱满的“丰富”,它与蚝油混杂着蔬菜滋味的多层次丰富不同,没有蚝油的地瓜叶的“丰富”是浑圆一体的,而蚝油地瓜叶则是双方的互相牵制的分离性质造成的多层次的丰富假象。比起清炒地瓜叶,蚝油的香是僵硬的,干瘪的,它的甜和鲜是隔离的;而没有了蚝油的地瓜叶,它的香是饱足而流窜的,它的鲜同时是甜,它的苦是它的甘,它们是一而三、三而一的整体。
原来,我之前用蚝油是因为我身上带着太多大棚菜的积习,城市里充斥太多大棚菜,大棚菜本身的气与味微弱,调味品是为了给它增添各种滋味;而在纯天然的蔬菜面前,调味品则在扼杀它们的滋味。一瓶瓶调味品不只是蒙住我的味蕾而且涂满我的心,以致我虽然意识到食物原味心里仍然无法跟食物达成信任。当我感受到清炒地瓜叶的滋味香气的纯粹饱满后,我的身体觉悟了,我开始信任上帝的食物了。在最自然的创造物面前,本就不需要那些调味品,调味品只是魔鬼为了模拟出上帝之物而创造出来的东西,但它们离上帝之物看似咫尺却远千里。
当我挎着篮子,俯身采摘地瓜叶时,有泥土,有风,有阳光。我更应该做的是,怎样把这份气息留在盘子里?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