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or“罪犯”:卡拉瓦乔的短暂一生(下)
【艺论阁】“林中草丛水岸边,天光和煦,圣方济各接受天光,躺卧失去知觉,双目比起,那是神的昭示。一位面貌纯美的少年天使,低垂眼帘,抚慰着圣方济各。他的一双翅膀有力而广阔,温善而动人有加。”这是1595年卡拉瓦乔第一件宗教题材作品(头图)。有人说,这才是真正巴洛克绘画的开始。
这位光线与明暗掌控的意大利绘画天才,用自己的拳头与画笔度过了短暂的39年。他迷人,危险而传奇的一生让他本人和作品一样令后人唏嘘;而孤注一掷的性格和对假面信仰的冷嘲热讽,标志着现代绘画的开端,也是无数后来勇于革新的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诸多领域的杰出人才的灵感源泉。但到现在都还有人对他的信仰和虔诚出言诋毁。事实如何,我们从作品说起:
再来两幅:
宗教主题的作品我们从中世纪一路开来,从浮雕,壁画,祭坛作品,油画等一直看过来,我们会发现:
l 真正的信仰在作品中是可发现,无法掩盖的:虽然我们未必都是基督的“羔羊”,但我们了解一颗虔诚面对上帝,真诚面信仰的人是无法抑制和压制自己对上帝的感情的。所有优秀的宗教作品以及作品复杂的情绪,都必然来自一种真诚的信仰。这种情感,在拉斐尔的圣母,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在达芬奇的作品中都看得到(图4)…
l 对信仰的怀疑和拷问也出现在作品中,但这种怀疑是宗教性质的,是反思不是背叛。这在贝尼尼作品中的肉欲,达芬奇作品中的阴暗都存在,但这都是对信仰的一种拷问。
了解这些后,我们举例看卡拉瓦乔的作品:
l 《逃亡埃及图中休息》:
这是《新约》中传统题材,1596到1597年,卡拉瓦乔完成这件作品中(图6),诟病无数。
1) 认为圣母头倾向前方,而不直视,缺乏圣洁意味。动作太像普通妇女;
2) 认为红发太过放荡;
3) 拉琴的天使太多肉欲,本来应该是小男孩的,现在变成了一个比例合适,英俊美丽的年轻男子
…
和很多艺术大师一样,卡拉瓦乔拒绝承认这些指控并拒绝修改作品。因为在他看来:以平凡的现实生活人物为模特,描绘了神圣的宗教题材是合理的,因为他体会到了平凡人的痛苦,这是圣母,圣子感知到的痛苦;现实生活中他认为美丽的女子是红发,美丽的男子是青年,那么这些美丽的宗教形象就应该如此。
l 《圣母玛利亚升天》
这也是一件备受争议的作品:
因为表现圣母的模特居然是个“妓女”!她的姿势居然这么不合圣母的圣洁姿势!
然而,让我们来细致看这幅放置真正信仰的作品是多么完美!
1) 这是一个真正缅怀圣人死亡的场景:卡拉瓦乔无视订件旨意,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学原则来创作这个圣洁悲痛的场面:破烂农舍小台子上,躺着久病无钱医治的中年妇女,她头发蓬乱,面容憔悴,死时连一双鞋袜都没有,赤着一双脚——这就是圣母!这就是普通穷苦家庭每天会遇到的悲剧。
2) 周围人真正的痛苦:前景垂首哭泣的少女像失去母亲般地伤心——圣徒抹大拉;亲朋友邻,个个掩面落泪——这是使徒。画家毫无顾忌地将普通劳苦贫民请进了神圣的艺术天地。作品中既没有假想,没有臆造,没有虚构,朴素得就像是生活本身,困难的就是生活本身。
自大的教会当然拒收这件“粗鲁的作品”,但曼都亚公爵买下这幅画(还是在鲁本斯的劝说下)。当今天我们回看这件作品,对比所谓正统的教诲认可的作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布鲁诺曾说过,宗教根本不能算作真理,一切都应该去大胆怀疑和探索。
卡拉瓦乔和他的画就是这种怀疑的反映,也是真正探求真理的反映——这才是“圣徒”
![]() |
《圣方济各烙印》康涅狄克州 Hartford美术馆收藏 |
这位光线与明暗掌控的意大利绘画天才,用自己的拳头与画笔度过了短暂的39年。他迷人,危险而传奇的一生让他本人和作品一样令后人唏嘘;而孤注一掷的性格和对假面信仰的冷嘲热讽,标志着现代绘画的开端,也是无数后来勇于革新的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诸多领域的杰出人才的灵感源泉。但到现在都还有人对他的信仰和虔诚出言诋毁。事实如何,我们从作品说起:
![]() |
《逃亡埃及过程中休息》,《圣马太和天使》 |
再来两幅:
![]() |
《圣方济各和圣劳伦斯在场的基督诞生图》,《圣托马斯的怀疑》 |
宗教主题的作品我们从中世纪一路开来,从浮雕,壁画,祭坛作品,油画等一直看过来,我们会发现:
l 真正的信仰在作品中是可发现,无法掩盖的:虽然我们未必都是基督的“羔羊”,但我们了解一颗虔诚面对上帝,真诚面信仰的人是无法抑制和压制自己对上帝的感情的。所有优秀的宗教作品以及作品复杂的情绪,都必然来自一种真诚的信仰。这种情感,在拉斐尔的圣母,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在达芬奇的作品中都看得到(图4)…
![]() |
(左)拉斐尔作品;(右):达芬奇作品 |
l 对信仰的怀疑和拷问也出现在作品中,但这种怀疑是宗教性质的,是反思不是背叛。这在贝尼尼作品中的肉欲,达芬奇作品中的阴暗都存在,但这都是对信仰的一种拷问。
![]() |
(左)《岩间圣母》达芬奇;(右)《圣特雷萨的沉迷》,贝尔尼尼 |
了解这些后,我们举例看卡拉瓦乔的作品:
l 《逃亡埃及图中休息》:
这是《新约》中传统题材,1596到1597年,卡拉瓦乔完成这件作品中(图6),诟病无数。
![]() |
逃亡埃及图中休息 |
1) 认为圣母头倾向前方,而不直视,缺乏圣洁意味。动作太像普通妇女;
2) 认为红发太过放荡;
3) 拉琴的天使太多肉欲,本来应该是小男孩的,现在变成了一个比例合适,英俊美丽的年轻男子
…
![]() |
《逃亡埃及过程中休息》局部 |
和很多艺术大师一样,卡拉瓦乔拒绝承认这些指控并拒绝修改作品。因为在他看来:以平凡的现实生活人物为模特,描绘了神圣的宗教题材是合理的,因为他体会到了平凡人的痛苦,这是圣母,圣子感知到的痛苦;现实生活中他认为美丽的女子是红发,美丽的男子是青年,那么这些美丽的宗教形象就应该如此。
l 《圣母玛利亚升天》
这也是一件备受争议的作品:
因为表现圣母的模特居然是个“妓女”!她的姿势居然这么不合圣母的圣洁姿势!
![]() |
《圣母玛利亚升天》 |
然而,让我们来细致看这幅放置真正信仰的作品是多么完美!
1) 这是一个真正缅怀圣人死亡的场景:卡拉瓦乔无视订件旨意,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学原则来创作这个圣洁悲痛的场面:破烂农舍小台子上,躺着久病无钱医治的中年妇女,她头发蓬乱,面容憔悴,死时连一双鞋袜都没有,赤着一双脚——这就是圣母!这就是普通穷苦家庭每天会遇到的悲剧。
2) 周围人真正的痛苦:前景垂首哭泣的少女像失去母亲般地伤心——圣徒抹大拉;亲朋友邻,个个掩面落泪——这是使徒。画家毫无顾忌地将普通劳苦贫民请进了神圣的艺术天地。作品中既没有假想,没有臆造,没有虚构,朴素得就像是生活本身,困难的就是生活本身。
![]() |
《升天图》局部 |
自大的教会当然拒收这件“粗鲁的作品”,但曼都亚公爵买下这幅画(还是在鲁本斯的劝说下)。当今天我们回看这件作品,对比所谓正统的教诲认可的作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布鲁诺曾说过,宗教根本不能算作真理,一切都应该去大胆怀疑和探索。
卡拉瓦乔和他的画就是这种怀疑的反映,也是真正探求真理的反映——这才是“圣徒”
-
风影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31 20: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