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三千烦恼丝引发的感想----无关对与错,只是一个心的历程,一个成长的契机
事情很简单:人物:我,外婆,理发店老板,剪发甲
经过:在我下定决心剪发后,趁热打铁就去了外婆夸赞的理发店去理发,理完后第一感觉很丑,经历过理发的种种以及其中的各种心理活动,最后在回家的(外婆家)路上,大声说了“剪的太丑了”,很不凑巧的是说完,理发店老板出现了,原因是因为来还多的钱的,当时我很尴尬,估计十有八九是被听到了
结果:我很尴尬,羞愤的回家了,外加自己在家里反思为什么如此冲动的原因,回想剪发的前前后后,问了两个朋友,一个是姐姐,一个是聊得好的朋友,她们最后的意思是我不用太过想太多,没什么大事,两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在这里谢谢饶婷和樱花姐姐,因为我当时真的很慌张,所以找了她们,和她们聊完,淡定多了,当然我不是那种推卸责任的人,在这里我不想说对于错,想谈谈心理历程,其实我认为我冲动固然不对,本打算晚上去道歉的,当然方式是通过写的形式,真要我当面,我会羞愤而死的,但是真的晚上去了外婆家吃饭,问了外婆的意思,最后放弃了道歉的打算,其实我本觉得这件事情给我更多的是启发,是成长的契机,这个意义更大,我会吸取教训的。
心理历程:1.刚进理发店,很巧的是老板(女)给剪发甲剪发,看见我和外婆也没多打招呼,也没说坐下等候,我们只好自己做下,就这一点而言,我觉得老板不会做生意,基本礼貌不懂,因为一般去理发店,看见客人都会招呼下,即使在忙,所以有对比,所以第一印象差,其中最深的是剪发甲剪好后,还和老板说话,老板也没怎么招呼我们,还是我外婆自来熟的做好等她剪,总之在心理上第一印象很差
2.等到我剪了,我心想应该问我剪什么发型,好吧,她也没问,我自己说了“剪短,清爽,但是不要太短”,第一步,我自己要求洗完头再剪,在这个要求没说前,老板也没问我是否需要洗了再剪,一般剪发应该是主动和客人说洗完再剪,好吧,又有了对比,印象又变差
3.在洗头的过程中,水溅到我的裤子上了,我没说什么,好吧,印象又差了
4.洗完之后,我自己主动要求擦头发,我没有擦的很干净,还是湿漉漉的,老板啥也没说,我就是在滴水的状态下剪发的,我是因为擦了不好意思再放下再拿起来再擦,可是老板啊,湿漉漉的你也可以剪下去,都不提醒我,好吧,我只有吐槽,你的技术真高,服务真好,印象更差,差评,差评!
5.最后在和老板的配合下,头发终于剪好了,可是我抬头一看,吓了我一跳,剪得简直要了我的命了,是我最讨厌的发型,我本是清秀型,被你这么一剪,可以说是妖媚型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最不搭我脸型和身型的头发,当时我的那个气啊,好吧,我忍,可是事情没有就这样结束,本来我是要遁太气了,结果因为钱的问题,拉拉扯扯,又给我自己多看了自己几眼的机会,更生气,最后我是遁走了,可是实在太气了,最后出现了上面提到的“刚说出太丑了,老板随后出现的尴尬场景”。
6.本来本着随便剪也不想什么造型的信念去剪头发,(这里交代下:我表达能力真的很差,再加上我的头型及自己的眼光问题,眼光问题,这个可以说我与大众差别大点,所以每次剪头,我都不愿意说很多,真的是因为不知道怎么表达的问题,再加上又有点自恋的问题,所以剪头问题一直是我的大问题),结果来了这么个羞愤的结果,又有这么多的心理活动,所以得了这个果,引我反思。
反思:1.这件事情发生后,我发现自己的一个很大变化:如果是以前的我,肯定第一反映是很羞愤,很自责,找自身原因,会想很多,大多数想的是不好的后果,考虑别人比较多,会担心很多,但是现在的我却不是这样的,看看上面我描述的心里历程,就可以看出来我更加注重自己的心里感受,在一步步分析,尊重自己的第一想法和感觉,尽管有推卸嫌疑,但是我真的认为我是真的经历复杂的心理活动,脱口而出,很真实的感受和想法,所以对于这样的转变,我还是觉得是蛮好的
2.说是成长契机,我是这样想的,我的心理活动也让我认识到之前种种剪头的情境里所折射出来的种种,人的很多行为其实是无意识做出来的,无意识又与心里堆积的东西有关,与心理时间有关(过去与未来),所以经过今天这件事情,我决定下次自己做次主,自己描述自己要剪的发型,即使剪的再差,即使是板寸,我都接受,因为这样的结果,我自己可以接收,是我自己实践练习表达能力以及尊重自己感受的结果,为什么今天这件事情会让我做如此转变,而不是之前每一次经历的剪头经历,这是因为和最近读的心灵成长书籍有关,更和自己注重内心感受有关,喜欢这样的成长,即使可能需要多经历
总结:这件事情,不问对与错,我把它当成心的新的历程,成长的契机,虽然我知道自己还不够大气,还需要经历很多,但是我会继续前行,继续学习,尊重内心感受,好好成长!
经过:在我下定决心剪发后,趁热打铁就去了外婆夸赞的理发店去理发,理完后第一感觉很丑,经历过理发的种种以及其中的各种心理活动,最后在回家的(外婆家)路上,大声说了“剪的太丑了”,很不凑巧的是说完,理发店老板出现了,原因是因为来还多的钱的,当时我很尴尬,估计十有八九是被听到了
结果:我很尴尬,羞愤的回家了,外加自己在家里反思为什么如此冲动的原因,回想剪发的前前后后,问了两个朋友,一个是姐姐,一个是聊得好的朋友,她们最后的意思是我不用太过想太多,没什么大事,两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在这里谢谢饶婷和樱花姐姐,因为我当时真的很慌张,所以找了她们,和她们聊完,淡定多了,当然我不是那种推卸责任的人,在这里我不想说对于错,想谈谈心理历程,其实我认为我冲动固然不对,本打算晚上去道歉的,当然方式是通过写的形式,真要我当面,我会羞愤而死的,但是真的晚上去了外婆家吃饭,问了外婆的意思,最后放弃了道歉的打算,其实我本觉得这件事情给我更多的是启发,是成长的契机,这个意义更大,我会吸取教训的。
心理历程:1.刚进理发店,很巧的是老板(女)给剪发甲剪发,看见我和外婆也没多打招呼,也没说坐下等候,我们只好自己做下,就这一点而言,我觉得老板不会做生意,基本礼貌不懂,因为一般去理发店,看见客人都会招呼下,即使在忙,所以有对比,所以第一印象差,其中最深的是剪发甲剪好后,还和老板说话,老板也没怎么招呼我们,还是我外婆自来熟的做好等她剪,总之在心理上第一印象很差
2.等到我剪了,我心想应该问我剪什么发型,好吧,她也没问,我自己说了“剪短,清爽,但是不要太短”,第一步,我自己要求洗完头再剪,在这个要求没说前,老板也没问我是否需要洗了再剪,一般剪发应该是主动和客人说洗完再剪,好吧,又有了对比,印象又变差
3.在洗头的过程中,水溅到我的裤子上了,我没说什么,好吧,印象又差了
4.洗完之后,我自己主动要求擦头发,我没有擦的很干净,还是湿漉漉的,老板啥也没说,我就是在滴水的状态下剪发的,我是因为擦了不好意思再放下再拿起来再擦,可是老板啊,湿漉漉的你也可以剪下去,都不提醒我,好吧,我只有吐槽,你的技术真高,服务真好,印象更差,差评,差评!
5.最后在和老板的配合下,头发终于剪好了,可是我抬头一看,吓了我一跳,剪得简直要了我的命了,是我最讨厌的发型,我本是清秀型,被你这么一剪,可以说是妖媚型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最不搭我脸型和身型的头发,当时我的那个气啊,好吧,我忍,可是事情没有就这样结束,本来我是要遁太气了,结果因为钱的问题,拉拉扯扯,又给我自己多看了自己几眼的机会,更生气,最后我是遁走了,可是实在太气了,最后出现了上面提到的“刚说出太丑了,老板随后出现的尴尬场景”。
6.本来本着随便剪也不想什么造型的信念去剪头发,(这里交代下:我表达能力真的很差,再加上我的头型及自己的眼光问题,眼光问题,这个可以说我与大众差别大点,所以每次剪头,我都不愿意说很多,真的是因为不知道怎么表达的问题,再加上又有点自恋的问题,所以剪头问题一直是我的大问题),结果来了这么个羞愤的结果,又有这么多的心理活动,所以得了这个果,引我反思。
反思:1.这件事情发生后,我发现自己的一个很大变化:如果是以前的我,肯定第一反映是很羞愤,很自责,找自身原因,会想很多,大多数想的是不好的后果,考虑别人比较多,会担心很多,但是现在的我却不是这样的,看看上面我描述的心里历程,就可以看出来我更加注重自己的心里感受,在一步步分析,尊重自己的第一想法和感觉,尽管有推卸嫌疑,但是我真的认为我是真的经历复杂的心理活动,脱口而出,很真实的感受和想法,所以对于这样的转变,我还是觉得是蛮好的
2.说是成长契机,我是这样想的,我的心理活动也让我认识到之前种种剪头的情境里所折射出来的种种,人的很多行为其实是无意识做出来的,无意识又与心里堆积的东西有关,与心理时间有关(过去与未来),所以经过今天这件事情,我决定下次自己做次主,自己描述自己要剪的发型,即使剪的再差,即使是板寸,我都接受,因为这样的结果,我自己可以接收,是我自己实践练习表达能力以及尊重自己感受的结果,为什么今天这件事情会让我做如此转变,而不是之前每一次经历的剪头经历,这是因为和最近读的心灵成长书籍有关,更和自己注重内心感受有关,喜欢这样的成长,即使可能需要多经历
总结:这件事情,不问对与错,我把它当成心的新的历程,成长的契机,虽然我知道自己还不够大气,还需要经历很多,但是我会继续前行,继续学习,尊重内心感受,好好成长!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