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星星 过日子
单纯的音乐梦想被扭曲了,因为商业;校内改名了,大有校内人士即将被校外人士群殴之感,因为商业;《哈6》拍得不伦不类仅凭预告片里的噱头赚眼球,因为商业……商业商业商业,这两天这词上镜率实在飙高,像一个加粗加重的大钢印盖在每一件事儿上。
现在的我们在谈论什么?去星巴克怎么装牛,穿NIKE还是法国大公鸡,提Lv还是Prada,在国内还是国外度假,去哪里做指甲,去哪里泡酒吧……我们极尽追求商业的高度发展,提前享受着别人的小资,同时又数落着商业化的拜金恶果。就像这天儿,大太阳照着,小凉风还吹着,足够惬意,是吧?
有人坚定地追求音乐啊,抱着小吉他,写着自己的词,哼着自己的调,唱着自己的歌,然后受着别人的骂。骂完了,继续唱我的歌。就算跑了音,那也是我的调子,就算软绵绵的音色,那也是我的嗓子。网上呢?各种各样的恶搞,各种版本的翻唱。调子被拉回来了,可感觉呢?曾轶可想要的哪儿去了?怪怪的调子怪怪的词怪怪的感觉成了一首再普通不过的小情歌。虽然包晓柏被请走黑楠被请来再明显不过是为了给曾轶可一份支援,虽然黑楠的话让其他歌手听了并不自在,但高晓松的邀请还是让我庆幸有人在意这样一座自己盖的小茅屋,有人穿过那些别人地基上的摩天楼与小茅屋的主人握手。湖南台是成功了,土著的曾轶可被骂红了。但要说商业,并无嫌疑。那么针锋相对的评论,那么赤裸裸的评判,那么不留情面的评分。在黑暗中坚持苏醒的人代表人类灵魂最终的坚守,我想曾轶可就是这样一个小战士,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弹心歌自流。
类似本田雅阁女的视频网上不断出现。一样的套路,一样的内容。一个故作身份的女人,一段极度拜金的挑衅,一翻对80后的冷嘲热讽。网友又是骂,不遗余力地骂,“用心良苦”地骂,玩着花样地骂。但我总觉得那讽刺里隐隐约约都有我们的影子。被直接商业化的不是别的,只是人,每个人。能够生存,就想要生活;能够生活,就追求品质。物质的品质简单单纯,灵魂的品质则并非易事,只是追求灵魂品质的载体是否符合生活的轨道。如果二合一,那再好不过。可惜这常常是件越轨的事儿,艺术家的思维天马行空,所以有饭吃有房子住有未来能看清就与看着星星画画胡思乱想着音乐有了分歧。人总是想活着,有日子过着,待到拿盆墨随便一泼银子就送来了的地步,灵魂才可以不受物质的约束恣意妄为。如果甘愿做一个穷困潦倒的艺术家,那倒是别有情调。可这世上只有一个梵高。
不知道高晓松还能挺曾轶可多久。不知道之后的之后,小曾会继续做那个独自听着海唱着心事的精灵,还是做为了柴米油盐用一个心理测试就出词儿的艺人。我只是想说,看星星还是过日子,这是个问题。看着星星过日子,这是个奢望。如果一定要这样,那星星铁定是天花板上的,因为用不着等到晚上,商业化可以制造一切可能的真实。只是我们这些瞪着天花板就出神的人,还没有资格去责备,苍穹之下,没有明星……
现在的我们在谈论什么?去星巴克怎么装牛,穿NIKE还是法国大公鸡,提Lv还是Prada,在国内还是国外度假,去哪里做指甲,去哪里泡酒吧……我们极尽追求商业的高度发展,提前享受着别人的小资,同时又数落着商业化的拜金恶果。就像这天儿,大太阳照着,小凉风还吹着,足够惬意,是吧?
有人坚定地追求音乐啊,抱着小吉他,写着自己的词,哼着自己的调,唱着自己的歌,然后受着别人的骂。骂完了,继续唱我的歌。就算跑了音,那也是我的调子,就算软绵绵的音色,那也是我的嗓子。网上呢?各种各样的恶搞,各种版本的翻唱。调子被拉回来了,可感觉呢?曾轶可想要的哪儿去了?怪怪的调子怪怪的词怪怪的感觉成了一首再普通不过的小情歌。虽然包晓柏被请走黑楠被请来再明显不过是为了给曾轶可一份支援,虽然黑楠的话让其他歌手听了并不自在,但高晓松的邀请还是让我庆幸有人在意这样一座自己盖的小茅屋,有人穿过那些别人地基上的摩天楼与小茅屋的主人握手。湖南台是成功了,土著的曾轶可被骂红了。但要说商业,并无嫌疑。那么针锋相对的评论,那么赤裸裸的评判,那么不留情面的评分。在黑暗中坚持苏醒的人代表人类灵魂最终的坚守,我想曾轶可就是这样一个小战士,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弹心歌自流。
类似本田雅阁女的视频网上不断出现。一样的套路,一样的内容。一个故作身份的女人,一段极度拜金的挑衅,一翻对80后的冷嘲热讽。网友又是骂,不遗余力地骂,“用心良苦”地骂,玩着花样地骂。但我总觉得那讽刺里隐隐约约都有我们的影子。被直接商业化的不是别的,只是人,每个人。能够生存,就想要生活;能够生活,就追求品质。物质的品质简单单纯,灵魂的品质则并非易事,只是追求灵魂品质的载体是否符合生活的轨道。如果二合一,那再好不过。可惜这常常是件越轨的事儿,艺术家的思维天马行空,所以有饭吃有房子住有未来能看清就与看着星星画画胡思乱想着音乐有了分歧。人总是想活着,有日子过着,待到拿盆墨随便一泼银子就送来了的地步,灵魂才可以不受物质的约束恣意妄为。如果甘愿做一个穷困潦倒的艺术家,那倒是别有情调。可这世上只有一个梵高。
不知道高晓松还能挺曾轶可多久。不知道之后的之后,小曾会继续做那个独自听着海唱着心事的精灵,还是做为了柴米油盐用一个心理测试就出词儿的艺人。我只是想说,看星星还是过日子,这是个问题。看着星星过日子,这是个奢望。如果一定要这样,那星星铁定是天花板上的,因为用不着等到晚上,商业化可以制造一切可能的真实。只是我们这些瞪着天花板就出神的人,还没有资格去责备,苍穹之下,没有明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