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毅力——读《龚楚将军回忆录》有感
做一个有理想的人是不容易的,能坚持理想百折不饶就更难了,因为理想实现之路从来就不是一条通途,而是充满了矛盾与困难、失败与挫折、痛苦与血汗的坎坷之路。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无以见彩虹,理想要是很轻易、很顺利、很顺心就能实现的话,那也就不成其为理想了。 龚楚肯定是一个曾经有理想的人,他幼年立志及加入革命的历程与很多革命者并无二至,他也是个有才能的人,为革命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但他却对革命的艰巨性和个人承受力缺乏思想准备。要知道革命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历程中不但要和敌人斗智斗勇,在战场上流血流汗、艰难困苦,而且要正确面对个人挫折、委屈,理解革命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难以避免的不正确现象和行为,如左和右的现象,甚至是自己人的误解与打击。邓小平个人的三起三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龚楚显然不是邓小平,残酷的革命实践使得他的理想和信念发生了动摇,最终使他走上了红军第一叛将这样一条叛徒之路。他的一部回忆录,就是他如何动摇、背叛理想的回忆录。 背叛理想的代价是沉重的。整个回忆录,他虽然在不断标榜自己在红军中的才能和成绩,虽然不断地攻击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虽然不断说共产党如何打击压制他,以致看起来他走上叛变之路是不得已而为之。但通读全书,我却总能读出他那痛入骨髓的懊悔和苦痛。他越是标榜自己的功绩,越是显示他对革命生涯的怀念。越是为自己叛变找理由,越是显示出他内心的虚弱。有资料显示,晚年的龚楚,从不愿意说自己叛变后的经历,哪怕对自己曾率部抗日这样的光荣历史也避而不谈(同样地,他的回忆录讲到自己叛变也就戛然而止了)。但一谈起红军生涯,他就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可见他对自己曾经的那段革命生涯是多么的骄傲,对自己曾经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等人共事的日子是多么自豪。由此也可以展现出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叛变之举是多么的懊悔。因为现实无情地向他证明了,他选择的路是错的,共产党人的事业胜利了。他昔日的同僚们出将入相,他却只能凄凄惨惨地仓皇逃奔境外,他的心情如何?不言而喻。 总之,《龚楚将军回忆录》值得一看。因为这是一部好的反面教材,他告诉了我们,有了理想并不能决定一切。因为理想必须要毅力来支持,那就是面对挫折和坎坷、百折不饶地坚持理想的毅力和勇气。 注:龚楚(1901年11月1995年7月24日),字福昌,曾用名龚鹤村,广东乐昌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党的许多重要军事活动(如南昌起义及百色起义),并在红军中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最高曾任中央军区参谋长。由于种种原因,1935年离开红军,投奔国民党。新中国成立后,龚楚后改名龚松庵,在香港定居40年之久,曾出版《我与红军》、《龚楚将军回忆录》;1990年,以年近九旬的高龄返回大陆定居,1995年在家乡辞世。本文由于8f701f6b 创世至尊 www.68la.com/read/0/526/
-
方回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02 13:56:06
-
Aivazovsky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7 16:08:12
-
洪晓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25 09: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