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南佛国(二)
11.凤山寺,原名郭山寺,又名将军寺,威镇庙,位于泉州南安诗山镇西北角凤山上,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初年,供奉郭圣王。
12.雪峰寺,始建于唐穆宗长庆二年,近代佛教三大法师,弘一,太虚,芝峰曾会集该寺留下大量诗文墨宝,世界佛教协会正副会长宏盘,瑞金,妙灯三大法师均担任过雪峰寺主持或方丈,此外,宋代大儒朱熹也曾游览雪峰寺,留下血多诗文石刻。
13.清水岩,海拔767米,岩宇在500米处依山而建,背靠狮形龙脉,三峰文笔拱峙,面临深壑,远处蓬莱盆山环合,登巅远眺,山水厅秀,风景优雅,常在茫茫雾海行云之中,美如“蓬莱仙境”而蜚声海内外。
14.安溪文庙,是中国现存比较完整的文庙,为江南现存同类中最完整的古建筑艺术群,它工程浩大,艺术精湛,雄伟壮观。
15.净峰寺,建于唐咸通三年,又名净山,弘一法师曾在此研究佛学,净峰寺就在净风山上,是惠安县数座唐建寺庙中唯一延续至今没有被废没的千年古刹。
16.苏夫人姑庙,位于紫帽山北侧,奉祀泉南民间女神苏六娘,据《泉州府志》记载,在明成化,万年年间对山苏六娘神灵显赫,平战乱,靖倭寇,先后被封为护国卫生,衍圣崇福夫人,官府于其墓前依制兴建夫人庙迄今525年。
17.闽南比干庙,位于晋江和镇马坪村东郊,山号赤崎坡。
18.灵源寺,唐时成为太平山,鹏山,宋仁宗嘉年间御史吴中复,吴中纯昆仲于此隐居修道,故改吴盟山,吴山,是为泉南一座名山。
19.宿燕寺,是宋代海岸寺废墟上建造而成的,坐北朝南,前案峰峦连绵,后背山峦围绕似“燕子归巢”而得名。
20.铜佛寺,原名百源庵,始建于何时无从考证,明万历四十七年,杨锡玄居士献地,泉州知府杨胤锡拨巨资主持扩建,占地面积4.3亩,同时铸造铜佛十五尊,高五尺,后改名为铜佛寺。
---------------------------------------------------------------------------------------------------------------------------
PS:未完待续……
12.雪峰寺,始建于唐穆宗长庆二年,近代佛教三大法师,弘一,太虚,芝峰曾会集该寺留下大量诗文墨宝,世界佛教协会正副会长宏盘,瑞金,妙灯三大法师均担任过雪峰寺主持或方丈,此外,宋代大儒朱熹也曾游览雪峰寺,留下血多诗文石刻。
13.清水岩,海拔767米,岩宇在500米处依山而建,背靠狮形龙脉,三峰文笔拱峙,面临深壑,远处蓬莱盆山环合,登巅远眺,山水厅秀,风景优雅,常在茫茫雾海行云之中,美如“蓬莱仙境”而蜚声海内外。
14.安溪文庙,是中国现存比较完整的文庙,为江南现存同类中最完整的古建筑艺术群,它工程浩大,艺术精湛,雄伟壮观。
15.净峰寺,建于唐咸通三年,又名净山,弘一法师曾在此研究佛学,净峰寺就在净风山上,是惠安县数座唐建寺庙中唯一延续至今没有被废没的千年古刹。
16.苏夫人姑庙,位于紫帽山北侧,奉祀泉南民间女神苏六娘,据《泉州府志》记载,在明成化,万年年间对山苏六娘神灵显赫,平战乱,靖倭寇,先后被封为护国卫生,衍圣崇福夫人,官府于其墓前依制兴建夫人庙迄今525年。
17.闽南比干庙,位于晋江和镇马坪村东郊,山号赤崎坡。
18.灵源寺,唐时成为太平山,鹏山,宋仁宗嘉年间御史吴中复,吴中纯昆仲于此隐居修道,故改吴盟山,吴山,是为泉南一座名山。
19.宿燕寺,是宋代海岸寺废墟上建造而成的,坐北朝南,前案峰峦连绵,后背山峦围绕似“燕子归巢”而得名。
20.铜佛寺,原名百源庵,始建于何时无从考证,明万历四十七年,杨锡玄居士献地,泉州知府杨胤锡拨巨资主持扩建,占地面积4.3亩,同时铸造铜佛十五尊,高五尺,后改名为铜佛寺。
---------------------------------------------------------------------------------------------------------------------------
PS:未完待续……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