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之旅:探访最后的"女儿国"(之二)
![]() |
泸沽湖之旅:探访最后的"女儿国"(之二)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早上仍没有停,今天的日出自然就看不成了,湖景房也白要了,我们7点退房时外面还是灰蒙蒙一片。
今天的主要活动是去摩梭人家访问。我们的导游扎西自己就是摩梭人。据他介绍,摩梭人因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不能算是一个民族,身份证上"民族"一栏写的是"摩梭人"。摩梭人至今仍按照母系氏族的传统生活,老祖母在家地位最高,掌管家庭财政大权,儿子管理具体事务。老祖母百年后,由女儿接掌权利。摩梭人没有法律婚姻,不受《婚姻法》约束,只有走婚。女儿终身在家,只有事实婚姻,儿女归女方抚养。男子走婚后也不到女方家生活,白天在自家干活,晚上才到女方家住宿。今天上午我们就是去落水村访问摩梭人家。
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永宁乡落水村。
![]() |
![]() |
![]() |
这是落水村的文化代表娜姆,我们今天就是去她家参观,文化代表领村里的工资,月薪1500元。留意她腰间的银腰带。
![]() |
这是娜姆的家,一看就是大户人家。
![]() |
![]() |
![]() |
![]() |
这个门里面就是祖母房,里面禁止拍照,出入先迈哪只脚都有讲究。
![]() |
老祖母的床紧挨着进门后左边那堵墙,床很窄,是单人床,挂着帐子。床底下是柜子,没有锁,全家所有的积蓄都存放在这个柜子里。摩梭人都习惯把钱放在家里,也不怕小偷。他们认为钱被偷就是小偷把家里的灾难带走了。摩梭人对宗教十分虔诚,老祖母百年以后不会将财产留给子孙后代,而是全部捐给寺庙,在寺庙点一盏灯,世代保佑子孙。
祖母床的对面墙有一个房间,房门紧闭。娜姆介绍说,这个门是"生死门",只有生小孩或死后才能进这个房间。这面墙上挂着她家的许多家庭照。
两面墙中间供着灶神,灶神位下面有一个小火塘。我们进来后,娜姆点起了火炉。大家就围坐在小火炉旁,听她介绍摩梭人的婚葬习俗。
娜姆还重点介绍了银饰、银器在摩梭人生活中的神奇作用。原来,银具有消毒、杀菌、消炎的作用,银饰除起装饰作用外,常可当作随身的医疗器械,例如给伤口消毒。她以自己腰间的银腰带为例,介绍摩梭妇女在孕期如何使用银腰带逼出体内的湿气。银手鐲也有类似功效,当体内有湿气时,银镯子会变暗变黑,当湿气逼走以后,镯子又会光亮如初。银碗、银壶不仅可以试出食物是否变质,还可起净化作用。她还介绍了如何使用银制品治疗关节炎、高血脂、肠胃炎。我们一行人听得津津有味,开始有人打听这里是否有售银制品。
这时,重头戏开场了。娜姆捧上一块盛满银饰银器的展示板,供大家选购。
这些银镯子或刻有中国风图案,或刻有寓意福禄寿的回文字。
![]() |
![]() |
这就是神奇的银腰带。
![]() |
所有银制品均刻有"摩梭贡银"的字样。村里还免费刻字。
![]() |
娜姆还保证所有产品均为纯银制作,还说会把顾客的姓名、手机、车牌号码登记下来,村里的寺庙会为顾客点灯祈福。
尽管这些银制品没有鉴定证书,也没有注册商标,是手工作坊出品,但娜姆刚才关于摩梭人的银文化介绍已深入人心,而且摩梭人对宗教的虔诚也是一种极高的商业信用,更何况娜姆是在自家神圣的祖母房展示摩梭文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尽管这里的白银价格是每克19.8元,比丽江的商店高出3元,但"摩梭贡银"既是一种品牌,也是一份纪念,于是团里的游客开始大方起来,消费少则数百元,多则上万元。
10点半左右,雨势渐歇,微雨中的泸沽湖云雾缭绕,山峰若隐若现,仿佛仙境一般,也别有韵味。我们踏上归途。下午近7点,我们终于回到丽江。
![]() |
![]() |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